祠堂:乡土中国的美丽入口

    中华王氏网 2012-5-17 15:40:50 王氏家族


祠堂:生活在一个或几个村落一个姓的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一般分为宗祠和家祠。河南殷墟所发掘的宗庙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宗庙。天子、诸侯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以下的称家庙,即后世的祠堂。

祠堂一名,最早出现在汉代。至南宋仍受等级限制,发展不多。自明嘉靖皇上许民间联宗立庙后,祠堂便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各强族望姓纷纷建庙立祠,成为时尚。

这个季节,你应看看祠堂。

她们依山傍水,富丽堂皇,曾经人丁兴旺结成的硕果,傲立丰收的田野,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时光带走了族规当法,统领一方的威严,今天,她们以静默的姿态,成为山水间独特的风景——

溆浦:200余座祠堂点缀青山绿水

一进入溆浦境内,就不时见到一些色彩艳丽的建筑点缀在蓝天下,田野中。在一众灰墙黑瓦低眉顺眼的民居中是那样醒目张扬。它们就是溆浦的祠堂。地处沅水中游、承接湘西和湘中的溆浦,明中叶以后,尤其是清乾隆到民国早期,经济快速发展,各氏为团结族人,也为炫耀攀比,修祠成风,达到千余座之多。

令我们惊喜的是,在历经岁月沧桑和劫难后,千余座祠堂,仍幸存200余座,带着一个个家族的故事传奇,傲立在青山绿水中。

溆浦的祠堂,龙潭镇的最集中。距镇政府不远,就有一家吴氏宗祠,走近,其富丽豪华程度令人大吃一惊。四周高墙环绕,前有双狮把门。仰望,大门牌楼高耸入云,上有彩龙腾空欲飞,神仙踏云驾雾。义务守祠9年的吴传友打开祠堂门,里面就是1800平方米的开阔世界。最先是前厅,厅中是戏台,再进去是天井。天井两侧是看戏的厢房。戏台屋檐上瑞兽呈祥,戏台四周彩绘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桃园结义等戏曲故事。天井进去是中厅,又称享堂或祭堂,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吴氏祖先在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打仗时,从江西过来散枝发叶,22代牌位巍巍壮观。后厅是寝堂,安放最早的祖宗的牌位。据吴传友描述,每到清明,族人从四面八方回来扫墓,祠堂里杀猪宰羊,请乐队戏班,每天七八十桌人吃饭,要热闹十多天。这个宗祠是总祠堂,溆浦还有吴氏的6个分祠堂。

从吴氏宗祠出来,回望,竟见一灶王庙伴在祠堂左侧,同样泥塑彩绘,毫不含糊。往前,金黄稻田中的田埂竟然是蜿蜒的石板路,原来此地叫岩板村,多的是麻石。石板路的尽头又是一栋建于清末的古朴的青灰建筑,倒映在半月池塘里,是吴氏的家塾,又叫崇实书院。门窗带有欧式风格。院内石榴花艳,小池金鱼悠游,却杳无人迹。教室宿舍、桌椅板凳一应俱全,墙上排排的奖状,告诉我们这里2004年还是岩板小学。

不远就是二都河,河上横跨一座风雨桥,又叫穆公桥,女人、孩子与狗在桥上休憩,原来这也是吴氏族人建的。祠堂、灶王庙、书院、风雨桥形成一个完整的宗族建筑群落。

沿二都河走,是菜园和一栋栋民居,从门楼里望进去,深不可测。远远地望见,河对面的韩氏宗祠红黄蓝绿,艳丽地跳入眼睛。一抬头,河这边又是一家谌氏宗祠。谌氏明万历年间从江西过来,祠堂已修了400余年,1999年重修,厅里有记事碑和祠规碑。享堂里10多根粗大的柱子都是原装的。

继续往前走,在龙潭镇梓坪村还有个李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形状像“一封书”,除前厅的戏台,在中厅后还有一阁廊,是专门演“低头戏”也就是木偶戏的地方。而岩湾村的舒氏宗祠,晚至民国时期建成,传说光装饰就花了500余担稻谷,历时一年,被称为“花祠堂”。

“祠多渐欲迷人眼”。在溆浦,除宗祠家祠外,还有纪念祠,如溆浦二中的“陶公祠”和龙潭营盘山的“石公祠”。花花绿绿的祠堂,在溆浦县研究宗祠的专家禹经安眼里,以县城为界,县南和县北有着明显的区别。县南包括县城、龙潭、两丫坪、小横垅,盛产楠竹、药材、纸张、桐油,产品远销汉口、长沙、常德、邵阳等地,商人多。商人见多识广,财力雄厚,不惜重金从外地聘请能工巧匠修祠建庙,工艺上吸取了我国古代亭台楼榭的营造技艺,又饰以泥塑、绘画,祠堂建筑普遍华美富丽。县北,指花桥、底庄、麻阳水一带,官宦多。当地盛产红砂岩和青石,祠堂外墙建得高大坚固,大门牌楼用青石浮雕装点,两侧多刻楹联,祠堂内喜用贵重楠木。因此县北祠堂以宏伟大气、石雕、木雕精美而著称。

在地球都在成为一个村的今天,为什么溆浦还会保存这么多祠堂?

专家禹经安分析,因为溆浦的乡村生活中早已深深渗入了祠堂文化。比如地方戏班一般在祠堂演出,要看戏到祠堂去。宗祠有龙灯会和龙船会,不仅每年元宵的龙灯和端午的龙船有祠堂管理,各氏族还形成了自己的“族灯”。如唐姓人的“吆伙灯”,张姓人的“蚕灯”,扶姓人的“虾米灯” 。而祠堂也相当于侗族的鼓楼,是一个公共场所,婚丧喜庆都在祠堂办理,人们休闲聊天喜欢在祠堂的前坪。 一家有难,或子女升学,一个祠堂的人都会伸出援手。

是啊,当历史的车轮辗去那些陈旧迂腐的东西,传统的文化习俗和人间温情仍然在支撑溆浦祠堂屹立在田野中。

洞口:19座宗祠建筑群环城而立

在雪峰山脉东麓双壁对峙的峡谷之中,平溪江蜿蜒东去。江水穿过如洞的峡口而出,洞口之名即源于此。

你会惊讶,离洞口县城不远,集中地保存着数十座结构完整 、美轮美奂的宗祠建筑群。该县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景点中,宗祠就达19座,有萧、杨、张、王、刘、尹、李、黄、吴、廖、卿、谭、曾等13个姓氏,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某一姓氏相对集中居住的院落或村寨,古意凝重的风格让人沿着时光隧道追溯到了明清时代的田园风光。

洞口宗祠的选址都十分讲究风水,大多依山傍水而建,风景优美,如位于石江镇双江村的江阴侯祠(钟元帅庙)坐落于山水相连的龙聚山头,紧濒资水上游平溪江与西洋江汇合处,襟衣带水,环境绝佳;江潭村王氏宗祠(王元帅宫)位于黄泥江东岸;江洲村刘氏宗祠也位于黄泥江边;黄桥镇龙潭铺卿氏宗祠位于赧水河畔;风景最佳的要属萧氏宗祠(兰陵会馆),它位于洞口镇城区西南平溪河中伏龙洲上,洲上古木参天,四面环水,祠堂壮丽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水波荡漾,摇曳生姿。据洞口县文物部门考证,洞口现存的数十座宗祠,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各个历史时代,时间跨度400多年。宗祠的总体布局一般采用对称的方式——以大门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纵深发展,多则前后五进,少则三进,一般依次为大门、戏台、正殿(礼堂)、后殿(祖先堂),两侧建有厢房、钟鼓楼及附属建筑。

伏龙洲萧氏宗祠前后四进,进入大门后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戏楼,中堂、寝堂之后设聚义堂,为兰陵萧氏商人联谊聚会休闲活动之所。在聚义堂与寝堂之间还有木结构六柱重檐阁楼,名伏龙阁,飞檐翘角,六角攒尖,与戏楼前后呼应。

洞口宗祠的最大特色,是建筑采用石刻、木雕、泥塑、彩绘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伏龙洲萧氏宗祠戏台下檐正面翼角翘脊泥塑二龙,昂首翘尾,栩栩如生。上下檐之间嵌“龙凤呈祥”镂雕图案,以及“福禄寿”三星塑像,四周嵌木制方格窗。戏台正面和两侧围台板为高浮雕古代戏剧故事图案。钟元帅祠的厢房室内天花板水平嵌钉“福、禄、喜”三个方形天窗,精雕细镂。江潭王氏宗祠(王元帅宫)的木雕装饰,既有雕梁雕柱的大气派之作,也有小巧玲珑的微雕小品,如祖先堂内神主牌位门楼的“双龙抢宝” 、“百鸟朝凤”、“八仙过海”、“狮象麒麟”。金塘杨氏宗祠并联三座砖石结构门楼,上饰以“葵花向阳”、“山间翠竹”、“喜鹊衔梅”、“猛虎候食” 、“芙蓉出水”、“双人八卦”等石刻浮雕约50幅。祠内柱础共94个,造型各异,均为石狮、石猴、龙凤、麒麟、花鸟、虫鱼等浮雕精品,每个柱础上的浮雕分为若干组,互相对应,堪称石雕艺术博物馆。

洞口宗祠中保留有大量的匾额和楹联 ,位于江潭村的王氏宗祠,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迁徙武冈后,挥毫题赠了“湖南第一望”牌匾和“远轴参差摩诘画;清流映带右军书”的对联。又如金塘社山杨氏宗祠,大门的石刻对联诗情画意:金朗秋天,塘开一鉴;社农春雨,山洗千重。位于高沙镇北郊的曾八支祠,总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是省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宗庙古建筑群,其匾额对联琳琅满目。如曾国藩与儿子曾纪泽、孙子曾广钧分别书写的“春风沂水”、“一家仁让”、“同归于厚”三块巨匾荟萃一堂,实属罕见。

洞口宗祠中还保留着许多革命遗迹,1935年12月,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主力来到洞口,伏龙洲萧氏宗祠成为贺龙临时战斗指挥部和红军主力宿营地。在祠堂西面围墙上至今能清晰可见“开展抗日反蒋的群众运动,红军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等宣传标语。1938年,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由武昌迁至武冈,其驻高沙总队队部设在曾八支祠内,祠内墙壁上还保留有当时书写的军校条例、宣传标语等。分校的曲塘分部设在杨氏宗祠,祠内墙壁上还保留着当时军训用的抗战军事教学地图。岩塘潘荣公祠内设有私塾经馆,少年蔡锷即在此就读,现成为蔡锷公馆。从岩塘出发到蔡锷公馆只有4公里,距蔡锷父母墓园只有2公里,距县城18公里,与全县名胜古迹及旅游景点连成一线。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