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渊源】 天下沈姓源临泉(3)

    中华沈氏网 2010年10月5日 沈氏


——探寻沈子国遗址古迹之三

张殿兵/文

沈子国遗址今何在

那天,临泉县志办退休人员李献章老人陪同我们到临泉老丘堆处观察,并参观了被称为临泉三大古迹的老丘堆、白果树、古城址。

正在规划中的姜子牙公园位于临泉县老丘堆处。老丘堆在县城西二里流鞍河南岸,东西长50余米,南北宽20余米,高出地面10余米,老丘堆又叫沈子墓,相传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受封于沈,死后埋葬于此。但更多的考古学家认为,所谓沈子墓,其实就是古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因为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锛、石刀、骨针、骨鱼钩以及大量的陶瓷等文物,遍地是陶制器皿碎片和残断的生产工具,属于新石器时期到商周时代的遗址。1981年被列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位于规划中的姜子牙公园北部,即临泉县城关镇处,有一棵千年白果树,《阜阳古树名木》一书将其记载为阜阳最古老的树种。白果树又名银杏树,属古老稀有树种。这株雌性银杏树,胸围645厘米,高29米,树冠覆盖面积920平方米。整棵树九棱十八丫,七十二枝杈,挺拔苍劲,枝叶繁茂,银果累累。每逢仲夏,繁叶哗哗,涛声悦耳。盘根错节的根部,突于地面,游人纷至沓来,已被踩得光滑坚硬,根纹呈各种自然造型,或如雄狮,或如巨龙,或如猛虎,或如奔马,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更奇者,有一突出地面的根木上,留有一清晰的马蹄印,而相邻的根木上有一人的脚印。相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攻打北京时,路过此处,倚树休息所致。也有说是李自成率兵攻打北京路过此树下时,一义兵病危,随军大夫就地取药,拾了十几个银杏熬汤喂与患病义兵。李自成派人查找银杏主人未果,抽出宝刀,在树身上刻下“闯王”二字,以示歉意。至今,树身上的两个字,树根上李自成的脚印及其坐骑的蹄印,仍隐约可见。

据考证,古城子上的银杏树恐非周代遗物,为唐末之后人工栽培,系沈氏后裔为纪念祖先所为(古人寻根问祖常立树为标),树龄1400多年。堆土高台,独此大树,观赏者络绎不绝,朝拜者虔敬传扬。1931年8月15日凌晨,银杏古树干内起火,浓烟中火苗上窜,村人百姓皆奋力扑救,仍无济于事,火烧三日乃自行熄灭。以后历经数十的的保护与恢复,烧伤部分渐渐生长愈合,又呈现一派欣喜景象。县政府现已将“古城子银杏”作为重点文物立牌保护,除设铁栅栏严禁入内损坏树干和树皮,禁止朝拜者焚香烘烤外,还于树旁竖立起一座30多米高的避雷铁塔,以防雷击。

如今,通向界首的204省道将老丘堆处一分为二,县委县政府规划在此建设姜子牙公园。规划中的姜子牙公园将体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精神,并与商贸新区、文化新区、服务新区开发结合起来,美化城市。

据新编《临泉县志》记载:“沈子国古城,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姬诵置沈子国。沈子国古城址在县城西侧,居高地,北临泉河(古小汝河),东、南紧靠流鞍河。古城轮廓依旧,夯土、城墙突出地面,南北长约1.5千米,宽约1千米。流鞍河南岸是老丘堆遗址。古城内出土楚郢爰、楚贝、宋朝银锭、元朝青瓷壶,尚存巨大古银杏树一株。公元前592年,沈为蔡国所灭,城毁。”

屈指算来,自春秋时期聃季载封于沈,至今临泉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了。沈子国遗址就在今天的临泉县城西一里处,属于城关镇。这里北依泉河,南临流鞍河,地势高亢,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葬丰富,其规模宏伟,轮廓清晰,确有古城之气象。

临泉曾称寝丘、平舆、固始

临泉境内不仅因大家所熟知的沈子国、沈丘外,还曾称寝丘、平舆和固始之名。史载,临泉本古寝地,春秋时期临泉称沈子国,后为寝丘;战国时期为寝邑;秦朝称平舆;西汉因旧置称寝县;汉光武二年改为固始(时淮阳固始废,称固陵聚,入阳夏),为固始侯李通封邑;三国时代,固始属魏国汝阴郡;隋唐时代,废固始,设沈丘县;明洪武年间废沈丘县,设沈丘镇;清代沈丘镇称谓没变;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沈丘镇改称临泉县至今。

上面我所列举的是历史上临泉的行政区划设置。当前,持临泉县境内古称寝丘、平舆、固始、沈丘县邑观点的有一部分史学家,另一部分史学家则认为这些古称位于河南省境内。目前,在中国史学界关于安徽临泉地望和河南地望分为两派。尤其是唐宋以来史学家两说并存相互矛盾的观点也屡见于史志,上述现象恰说明当时流行两说,聚讼难息,史家著书心存疑虑胸无定数无法取舍,只得兼收并蓄留作疑案,供后世史学家进行考证。

阜阳史学家、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认为,唐宋以来寝丘地望之争,要结缘于史家对汉魏六朝固始之地望所在及其沿革、变迁的不同认识。按固始名始见于西汉,今天河南固始乃春秋蓼国故地,楚并之,汉为蓼侯封地,设蓼县,属庐江郡,西晋沿旧称,南朝宋明帝于汉晋蓼县故址侨设新蔡郡,立固始县。当时北魏于今天的临泉仍沿用固始县名,即淮河南北并存两个“固始”县名。后《史记索隐》、《舆地广记》混淆了淮河南北固始兴废沿革史,以至于后世治史学家对淮河南北两地固始之争千年不息。梳理文献资料,固始淮河南北兴废的沿变轨迹,不难发现河南固始寝丘说者文献征引、举证之误,至少目前还看不出早至南北朝以前固始地望在淮南的可靠证据。因此,楚相孙叔碑文中所记“固始”应在临泉境内,临泉即古寝丘故地。

据清乾隆《颍州府志》载:“平舆废城,郡城南一百里。汉县,南北朝废,唐移置,此其旧城也。北枕谷河,俗呼远城。又以为即沈邱废城,城东南隅有断碑,残缺莫辨。”沈邱(丘)城,郡城西一百二十里,沈邱集之西。沈亭,沈邱集东五里,秦高士沈郢,筑为游息之所。《左传》杜豫注:平舆县北有沈亭。”根据清乾隆《颍州府志》所载,平舆古城指的方位,在今天的阜阳城之南,即阜南一带。因当前对平舆所在地缺乏考证,仅留录待史学家进行考证。

对于聃季载被封于临泉古沈子国,持有河南说的史学家提出疑问:沈子国在周王朝的等级为何是子爵?按说聃季载为周成王的叔叔,应该是公或侯位,而不是子爵位。

对此,临泉县已故史学家、原县志办主任马家敏同志引用《孟子·万章》说的很明白:西周分封诸侯分为“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共四等,沈为子国。但在金文中,还看不出公、侯、伯、子、男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周天子对分封的诸侯称同姓为“伯父”、“叔父”,异性为“伯舅“、“叔舅”。宗法血缘关系把诸侯与周天子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封建宗亲以蕃屏周”的目的。

史载:“周襄王二十一年(前632年),楚、晋‘城濮之战’,楚军战败,蔡、郑、陈等中原大国又归附晋国,并参加了周公、晋人主持的“践土之盟”,沈国以拒绝赴会而受到晋人忌恨和周天子的非难,由‘侯’爵贬降为‘子’爵。”

嬴姓沈国史

沈本姬姓。周武王继位时,他的同母弟聃季(有称季载),即文王第十子,富有才德,被任命为司空,分封在今天的临泉古城址一带,创立了沈子国。然而,历史上还有一支起源于嬴姓的沈子国,后来被季载所封的聃国所并,改称沈子国。其后裔繁衍成沈、叶、尤三姓。

据驻马店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文云等史学家考证:沈人有支源于东夷嬴姓少昊族,约42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在山西汾水水系建立了具有国家性质的部落,夏代徙居运城盐泽之滨建立沈国。西周初,嬴姓沈人参与管蔡之乱。周公灭沈,将部分沈人遣归周文王十子聃季载分封的聃国(今临泉县古城),聃国因此而改名“沈国”。后由聃季载世子桓伯袭爵为沈侯,历十六君,至沈子嘉在位时(前506年)为其胞邦蔡国所灭。其后裔蕃衍为沈、叶、尤三姓。历代沈氏人才济济,为国史称誉,今沈姓为中华民族100个大姓之一。所以沈子国虽是先秦一个弱小国家,夏商典籍缺罕,春秋记载不详,但仍有寻觅陈迹及研究之必要。

沈人始祖少昊,名青阳,又名玄嚣,成名挚,初居穷桑(今河南省正阳县境江国故城),姓已(西周金文已作纪。《正韵》云:已音纪。《释名》亦云:已,纪也)氏,后徙居瀛滨(嬴通瀛,山东毗邻蓬莱之地有瀛洲)。再后经多次迁徙,这支瀛姓后裔到了汾水流域(今山西)。帝尧时在汾水水系建立了沈、姒、蓐、黄4个国家,历经夏、商。

沈国之“沈”,义为大泽浑浊的水色,引申为石盐、食盐。古代的紫色亦为黑色,故水紫曰沈。由于广大沼泽地造福于民,远古先民视其为“天池”、“神泽”,每年在一定的时间,都会到大泽旁举行祭水神的仪式,并向水中投放一定的祭品,这种祭祀仪式亦名曰为“沈”。以后历代祭川泽皆曰“沈”。在大泽之滨建立国家,以大泽之盛产石盐,水色浊黑,或以部族于此沈祭,都可命名为“沈”,号称“沈国”。今山西运城盐泽之滨的陶寺类型的龙山文化遗址,当为远古沈国之墟。

夏朝末年,汾水流域的沈、黄等嬴姓国家极为不满夏桀的暴虐统治,旗帜鲜明地支持成汤灭夏战争。商王朝建立后,滞留在晋南的少昊族(夏族是由少昊族发展而来的,以下简称“夏族”)各方国部落,仍保持各自的国家机器、氏族组织以及以氏族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晋南俨然成了夏人的“自治区”、夏文化的保存地。如嬴姓的沈、姒、蓐、黄4国,建有宗庙,尊少昊为初祖,按季节、习俗祭祖,“守其祀”这些方国部落的君长,一般在商王室任职或兼职参政,定期向商王纳贡述职,受商王调遣,承担征伐、戍边等义务,“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周人灭殷,嬴姓诸方国部落耿耿于怀,对周人充满了敌意。

周武王四年(约前1066年),武王克殷一年后病逝。太子诵立,是为成王。周成王元年(约前1063年),周公因成王年幼而摄政行事。后“三监”叛乱,周公东征平叛,杀管叔、武庚,放逐蔡叔,降霍叔为庶人。“继之攻灭熊、盈族十七国”。为了控制地近镐京、洛邑,有山河之险、“盐铁之饶”的山西地区汾水流域,周公用武力将在这里以沈国为首的嬴姓四国贵族、唐国贵族等分迁到各地。

唐迁到杜(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建立了杜国,号称“唐杜氏”;黄国迁到弋阳(今河南省潢川市西北一带),在淮水(今淮河)之滨建立了新的“嬴姓”国家;沈国的迁徙之地当在地近镐京的渭水水系之沈水之滨。《水经注·渭水篇》载:沈水支脉发源于樊川的皇子陂,经杜伯冢、下杜城、昆明池、阿房宫西、建章宫东流注于渭。位于渭水水系沈水之滨的沈城,或即沈国故城,临近的沈城当系沈人之邑。九夷中的“聃国”贵族亦从晋南的丹水之滨被强迁到陕西省宝鸡市一带。沈、聃靠近的两京,驻守着周天子的大量精锐部队,所以各迁徙国贵族的动静皆受到周人的严密监视。周公、成王乘机在这些被迫迁出的夏民族部落的旧墟上,建立了晋、魏、郇、韩、贾、虞、虢诸姬姓国家,把统治的触角伸展到汾水水系。

上述各邦国分散迁徙,分而治之,西周政权巩固。聃国新居之地,近西戎,那里散居多个游牧部落,周人鞭长莫及。聃国贵族惟恐被周人兼并,在其君长的统率下西徙,待周师追击,仅得其臣民的老弱婴幼。流徙西域的聃人后在蜀西南建立了聃国。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邛、笮、聃者近蜀,道亦易通。”

周公当时为防止聃民再次流徙逃亡,故分封十弟季载为聃侯,统周师把聃人迁徙到汝水水系之滨,,建立聃国。《史记·管蔡世家》载:“周公旦承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啓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聃。”这就是说康叔姬封受命建立卫国,姬载奉命建立聃国。

在姬姓聃国刚刚建立未久,原嬴姓沈君惟恐被周人兼并东迁,故率众向西域出逃。但因其居地位于周王朝腹地,周师反应快捷,除沈君及部分精壮族众西遁外,大部沈民被周师俘获逼返。西徙的沈人成为秦汉时期闻名西羌的“沈氏”。周公灭沈后,指令聃季载把这一部分嬴姓沈国遗民,强迁到聃国。由于沈遗民的数量远远超过当地聃民,周公、聃叔采取怀柔政策,将聃国改名“沈国”。这大约在周成王五年(前1059年)。在此之后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姬封、姬载兄弟无负周公所望,皆有佳政和善行,与殷民和谐相处,东土遂大定。

据《中国姓氏地图》载:“沈姓,是中国五十大姓氏之一,在江浙地区最有影响。沈姓源出赢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赢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赢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第十子季载被封于沈(今安徽临泉)。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由此可知,中国历史上原来还有一支赢姓沈氏后裔。只是后来两个国家合并,两支不同的沈姓源于一起,便无法分清哪个是赢姓沈氏,哪个是姬姓沈氏了。那么,在今天的临泉还有没有沈子国后裔?有史记载的临泉沈子国后裔又迁移到哪些地方?并形成了哪几种姓氏呢?

(未完待续)

 


分享按钮>>【沈姓渊源】天下沈姓源临泉(2)—探寻沈子国遗址
>>【沈姓渊源】 天下沈姓源临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