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渊源】 天下沈姓源临泉(1)

    中华沈氏网 2010年10月5日 沈氏


——探寻临泉沈子国系列之一

张殿兵/文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中华民族追宗溯源、寻根问祖的优良传统。人人都有名有姓,自己的姓氏源自何时何地,得姓始祖和迁姓始祖究竟是谁,自己的家族经历了怎样的繁衍变迁,有着多少值得传承的家风美德?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数量繁多,古今姓氏达1万多个。这些姓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血脉相续,代代相传,永不断章,成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纽带。同时,由于中华姓氏的形成、发展、演变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因此,姓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华民族子孙寻根溯源的活化石。

姓氏文化,宗亲谱系,说到底既是一个家族发源、生息、繁衍的历史,又是一个民族传递的血脉、生长的根系。因此,每个家族的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故事,也正是这样的历史,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史诗。于是,寻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寻姓氏之根,寻民族的血脉之根,其实也是在寻民族之根、文化之根。

伏羲作为姓氏的创始人,他的根源意义毋庸置疑,但客观而言,伏羲更多是起到了奠基作用,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伏羲以降人们对姓氏的发展和丰富,成就了中华民族文化中蔚为大观的姓氏文化大系。所以,对于姓氏文化,伏羲是源,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等,就是流。

近年来,人们一致认定李姓祖根在河南鹿邑,王姓祖根在河南偃师,张姓、陈姓祖根在河南濮阳,汤姓祖根在陕西商县,鲁姓祖根在山东曲阜等。它们和万姓之根伏羲一道,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认同。史料记载,目前全国3000余个姓氏中,河南、山东、山西、陕西4个省中占去五分之四姓氏,其余姓氏零星分布于中国部分省地。然而,却鲜有人知道我们阜阳也是姓氏文化发源地之一,其中沈姓、叶姓、聃姓、胡姓、慎姓、焦姓、谯姓、莘姓、伍姓、养姓、员姓、生姓、左姓、章姓、齐姓、尚姓、吕姓等百余个姓氏诞生于阜阳,这百余姓氏起源既有因国亡而形成的姓氏,也有因诞生于阜阳的人氏而得姓。

阜阳实际上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源流特色,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发源于阜阳的姓氏已成为中华民族姓氏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为此,本报从本期起,把起源于阜阳的100多个姓氏进行追根溯源挖掘,以飨热爱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读者。

姓和氏的历史发展

谈寻根沈姓,首先就要了解姓和氏的历史发展。因为古代的姓和氏不是一起发展的。而是先有氏,后来才发展到姓的。我国有关姓氏的历史源远流长。姓氏不仅是语言和文字符号,而且还是历史和文化的体现。其实,人类并不是开始就有姓氏,在原始社会的蒙昧时期,原始人类没有什么姓和氏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都是起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等,并把它们当做氏族的保护神,形成了一种崇拜、恐惧心理,这就是氏族图腾。最早的姓就来源于图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腾是人类最早的姓。

据远古历史传说,伏羲是雷神的后代,雷神是一个龙身人头的天神,所以伏羲崇拜“龙”;黄帝以后,少昊族图腾崇拜“凤”。历史传说中的龙、凤等姓就是以图腾形成的姓氏。史载,在五六千年前,舜族以凤为图腾,丹朱族以鹤为图腾,蚩尤族以蛇为图腾,《史记》载,轩辕帝曾率领六个分别以熊、罴、豨、虎等为图腾的部族与炎帝大战于坂泉之野。后来,这些氏族图腾都成了姓氏起源。

姓的产生是与母系氏族社会相适应的。《庄子》载:“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而不知父”。母系社会的产生是由于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女子处于中心地位,掌握着分配权;另一方面也是原始群婚制的结果,因为“在一切形式的群婚家庭中,谁是某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不能确定的,但谁是孩子的母亲却是知道的……只要存在着群婚,那么世系就只能从母系方面来确定,因此,也只承认女系。”(《马克思恩格思选集》4卷36页)在母系社会,为了标明不同的母系氏族,也就产生了最早的姓,一种源于氏族的图腾,一种源于始祖母的某种遭遇或梦幻等。我国古书中关于一些姓的起源记载都是有力的证明。

古代的姓产生于母系,因而从母而得姓。因此,一些姓多从“女”或“生”,如:姜、姞、妊、妫、姚、嫪等等,也反映了这一事实。所以,我国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这种解释,科学地说明了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姓氏产生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沈氏起源于封国为姓

历史上中国姓氏起源是非常丰富复杂的,有许多因素构成了姓氏的产生。既有以图腾、族号、封国为姓,也有以祖先的姓、字、号、封邑、食邑、居住地为姓,还有以职官、爵位为姓。同时,还有以赐姓与贬姓、避讳姓、天干地支为姓。而今天我们说的沈姓则以封国为姓。

沈姓,是直接得姓于古沈临泉的中华大姓,它的演变是一部阜阳先民生生不息的生命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生长史。

聃季载死后,儿子伯桓继位,其后延续数代。周敬王元年,吴国攻打沈国,国君投奔楚国。嘉继位后,因末参加诸候在召陵商议伐楚的盟会,霸主晋国国君大怒,指使属国蔡昭候起兵灭亡了沈国。聃季至嘉,沈国历世十八代,国虽弱小,但民风淳朴,诚实守信,以忠厚著称,鲜有兵革之事、匪盗之患。其后因国为氏,始有沈姓。嘉孙诸梁,字子高,有五虎之威,九牛之力,怒发强须,摧锋敢战,楚国封之为叶公,食邑于叶(今叶县),传叶氏族。因沈叶二氏渊源之故,后有“叶皮沈骨”之说。

据《古今姓氏探源》记载:“沈,《元和姓纂》载:‘周文王第十子晡季(一说名聃季或季载),食采于沈,因氏焉。今汝南、平舆、沈亭,即沈子国。’沈国亡于蔡国。”

《中国姓氏起源》载:“沈姓起源有二:一,系出姬姓。与《元和姓纂》记载相同。二,系出姒姓,春秋时受封,为子爵位,世称沈子,时有沈子逞、沈子嘉,其后均为沈氏。”

《万姓统谱》载:“沈,周文王儿子聃季的食地在沈,沈也是夏禹旁支后代的封地,他们的后代都以沈为姓。《姓源》说:‘楚庄王的儿子贞封于沈,他是沈诸梁的祖先,这个说法不对。’《姓考》说:‘《左传》记载说:成公八年,晋国灭沈国,沈国王子逞逃到楚国,沈逞生有沈嘉,嘉生有沈尹丙、沈尹戍,尹戍生有沈诸梁,诸梁生有沈尹射,尹射生有沈尹朱、沈尹赤。因此说,姓沈的是周文王的后代,与楚庄王儿子是没有关系的’。《千家姓》说:古代家族在吴兴郡……”

《中华姓氏大探源》载:“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作为一个姓氏,沈姓有几种不同的来源,其主要分别就在读音之不同——有的人姓“审”音之沈,有的人则姓“真”音之沈,不可混为一谈。读“审”音的沈姓是黄帝后裔。读“真”音的沈姓是颛顼帝后裔。不过,几千年繁衍下来,出自黄帝后裔的那一支日渐人多族繁,于是大家也逐渐对自己的姓氏不求甚解,一概统姓起“审”来了。“审”音沈姓的人,得姓于周文王第十个儿子晡季,他被封于沈地,其子孙便以地为姓。至于“真”音沈姓最初发源的楚地,则大致是现在的湖南和湖北一带。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姓,历来倒未曾发现过被外族冒用的纪录。相反,到了五代时期,却有分支为他姓的记录——尤姓就是从沈姓分出来的。”

沈姓和尤姓两家向来有不能婚配一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五代时期,当王潮的弟弟王审知在福建称闽王的时候,福建姓沈的人,为了避讳他名字里的“审”音,就把自己姓氏的水旁去掉,并且把剩下来的那半个字改为跟原字十分接近的“尤”字,这就是尤姓的由来。正由于尤姓来自沈姓,所以在福建,沈、尤二姓是不相婚配的。

沈子国曾称寝丘

古沈子国位于阜阳市西部60余公里,即今天的临泉县城老丘堆处(今省文保单位)。古称寝丘,为古沈子国,因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的封地而得名。周文王有10个儿子,名邑考(称伯邑考)、姬发、鲜、旦、度、振铎、武、处、康封、载。周朝灭亡殷朝后,公元前1066年,周文王次子姬发继位,为周武王,并大封功臣昆弟。封鲜于管(称管叔鲜),封旦于鲁而相周(称周公旦),封度于蔡(称蔡叔度),封振铎于曹(称曹叔振铎),封武于成(称成叔武),封处于霍(称霍叔处)。因伯邑考在此前已被殷纣王杀害,故无封。当时康封、载年龄还小,没有受封。

公元前1063年,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公旦辅佐,史载“专王室”。于是周公旦又封康封于卫(称卫康叔),封载于聃(称聃季载)。唐代司马贞《索隐》注:“聃,国也,载,名也,季,字也。”唐代张守节《正义》注:“聃,国名也。季载,人名也。伯邑考最长,所以加‘伯’。诸子中咸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

既然聃季载封于聃国,为何又称沈子国呢?沈子国在临泉,那么聃国又在何处呢?众多的史籍都记载着颍州西一百二十里,是聃季载之封地。但此地当时为沈子国,怎么又是聃国了呢?为此,曾有不少史学家深感困惑,认为聃季载既封于聃,就不可能同时又封于沈。史学家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对此也不知究竟,于是说“聃季载封地不详”。这的确把一些人搞糊涂了。其实,古代“沈”、“聃”二字通用。《辞海》载:“沈,古国名,一作聃。聃,古国名,一作沈。‘聃’、‘沈’古音名通用。”既然聃国即沈国,于是疑窦顿开,原来是一个人和一个国家。

聃季载虽被封于沈地,但并未至沈地。他的三哥周公旦“视其有训行”,与九哥康叔封一起被留在周王室。康叔封被任命为司寇,聃季载被任命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临泉县原县志办主任、已故史学家马家敏同志生前曾撰文认为,“聃季载死后,有可能葬于西周的国都镐京(今陕西长安附近),但沈国为其封国,也有可能运尸体葬于封国。故而当地世代相传城西老丘墓为聃季载之墓一说,想来也不无根据。”同时,他还认为,沈丘,西周时称沈,春秋时称寝丘,寝丘有帝王诸侯寿终安息葬地之义,此地非葬有帝王诸侯,断不会得名。因此,马家敏同志认定聃季载极有可能葬于此地(临泉)而为名的。然而,河南沈丘旧志谓沈丘因有沈子逞而得名,又谓沈丘是沈诸梁(叶公子高)之丘墓。

马家敏同志考证春秋沈子逞时发现,此地早为寝丘邑,沈子逞死于鲁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年),死时沈丘早已存在了,因此,沈丘不是因沈子逞的墓葬而得名的。沈诸梁的时代更晚,他是楚昭王时期人氏,封于叶(今河南叶县)。《左传》鲁哀公十六年载:“沈诸梁老于叶”。刘昭朴著《后汉书·郡国志》叶县下引《皇览》曰:“县西北去城三里,叶公诸梁冢。近县祠之曰叶君丘。”可证沈诸梁的墓葬在叶县而不在沈丘。春秋时,还有一位名士:“沈国有沈郢者,有高行。秦征为相,不就,作沈亭于颍滨,游钓终身。”沈郢死后,无疑要葬故里,但在此之前,沈丘其名也早已有之,并非有沈郢之墓葬而得沈丘之名。总之,沈丘、寝丘得名早,非得名于聃季载之墓葬而莫属也。

马家敏同志生前曾收藏一部《沈姓祖谱》,此书初成于唐代麟德元年(664年),由沈巢南编修。史学家一般认为,宋朝以前的族谱,资料比较可信。这部唐代家谱记载,沈姓起源于西周初建立在“沈丘县(今临泉)的沈子国。其根据是当时收存的沈子国的“典籍竹简漆书”,为沈子嘉的次子在其国灭亡时奔吴带出的。马家敏将书中重要事件与《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史籍对照后,认为大致吻合,内容是真实可信的。既然真实,就解开了沈子国的许多历史之谜,如聃季载并未葬在封国,临泉老丘堆实聃季载儿子之墓,聃季载为周王朝修东都时,葬在了洛阳西部;沈子国初为侯国,只是到周厉王时被贬为子爵,为子国。

阜阳史学家、阜阳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研究认为:“寝丘之地得名源于何时无史详考,寝丘为楚庄王时令尹孙叔敖子之封地。稽诸先秦文献,皆未指明叔敖之子受封之寝丘地望所在,东汉始有学者确指寝地在今安徽临泉境,魏晋南北朝学者认指寝地望沿后汉说。《左传》宣公十二年杜注:‘寝,县也,今汝阴(阜阳)固始县(今临泉县)。’《水经·颍水注》:(汝水枝津)‘又东迳南顿县故城北,又东南迳鲖阳城北,又东迳邸乡城北,又东迳固始县(今临泉县)故城北。《地理志》:县,故寝也,寝丘在南,故藉丘名县矣,王莽更之名曰润治,孙叔敖以土浸薄,取而为封,故能绵嗣,城北犹有叔敖碑。建武二年,司空李通又慕叔敖受邑,故光武以嘉之,更名固始……枝汝又东迳胡城南,而东历女(汝)阴县故城西北,东入颍水。’此处记寝丘地望、沿革尤确,即位于鲖阳(今临泉鲖城镇)、汝阴故城(今阜阳老城附近)间而近枝汝(泉河),正在今临泉县城一带。汝南寝县自建武二年更名固始后,‘固始’一名从此一直沿用至南朝宋明帝失淮北前,其间及稍后学者对寝丘在临泉没有异说。”

因此,杨玉彬副馆长分析认为,战国寝城在临泉而不在今天的河南固始,也可从秦人攻楚的进兵路线作些分析。《史记·王翦列传》:“始皇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代荆……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今河南淮阳),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今亳州)”。他分析,从当时秦人攻楚路线看,平舆与寝城应系毗邻两邑。若寝在淮南,蒙恬要在李信攻平舆时取寝,则须统军东南纵深攻掠楚疆近四百里后方能渡淮攻占该地,此显与李信、蒙恬攻楚之初配合协同作战的情况不符。近年临泉、颍上曾发现过几件有‘蒙’字铭文的战国兵器,有研究者释此‘蒙’乃‘北冢’合体,并认为器物铸地在今蒙城县。因此,杨玉彬说,此类器发现于临泉一带并非偶然,应系蒙恬攻寝之物证。‘蒙’应即蒙恬之‘蒙’。‘北冢’地望所在久有争议,学界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其在梁国蒙县(今山东曹县南),此类器铭文与今蒙城境所谓的‘北冢山’联系尤为谨慎”。

沈姓来源于临泉沈子国的史料确凿,然而,河南媒体及沈丘史学界人士却宣传沈姓来源于今天的河南沈丘县。以致于香港商界人士沈炳麟先生得知后,捐资几千万,在河南省新建中小学教学楼近50座。那么,沈丘史学界人士又是依据什么证明沈丘就是沈姓的起源地呢?如果不是,沈丘又是如何得名的?是否就是沈子国迁徙的一座城市呢?

(未完待续)

 


分享按钮>>【沈姓渊源】 天下沈姓源临泉(3)
>>姓氏趣谈——我国7000种姓氏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