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客家道教圣地——大丰山
- 中华沈氏网 2011年2月9日 沈氏裔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省级森林公园清流大丰山,是客家道教圣地。大丰山位于清流县赖坊乡东南,其棋盘峰海拔1705.7米,为清流县最高峰。相传有欧阳真人在此羽化,遂建欧阳真仙道观。棋盘峰山势陡峭,崎岖难行,极为难攀。棋盘峰顶可观赏到日出、云海、彩雾、蜃景,秀丽景色,尽收眼底。国庆期间
,笔者欣然慕名前往。
据悉,去大丰山朝圣有三条路线。一条在大丰山的东边,由永安市罗坊乡的大丰山麓登山,山路崎岖而陡峭;一条由清流官坊大丰山麓登山,山路同样崎岖陡峭;另一条在与连城接壤的赖坊乡罗屋村出发,乘车经琴源水库坝头至泰山庵下车,徒步登山,这条线路较为平缓。早晨7点余,笔者从罗屋村出发,驱车沿着库区十几个弯道平行至近库尾处,下车后再往上走,跨过一条横在两块巨石上的小桥,可见一庵,名半岭庵,也称半仙庵,现称泰山庵。这庵是途中所见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有正殿、偏殿、厢房、山门等。泰山庵再往上的山路愈来愈陡峻难行,随着海拔的升高,步履愈趋难迈,如登天梯。沿古道攀爬,穿过琴源水库原始森林,登上半山庵约需一个小时,经过多次蜿蜒爬升,到了一巨石处,靠巨石处有用石头垒起的小庵——半山庵,庵里供奉观音菩萨,名观音阁,此处因仙公的灵应相助事迹而得名,所以也叫“寄子岩”。在此歇脚后,又拾级登“梯”一个小时:经过土地小庙、迎客松,再次隐行于更延绵陡长的原始森林中,一路荫蔽遮天,青苔石阶铺满了墨绿的苔藓,石罅中常流出清清的泉水,洁净甘洌。愈往上,树木渐稀,在背风向阳的峭崖上,伸展着几棵形状古怪的松树,龙盘虬结,顶平如削。见此观景,顿时忘却登山劳累,一鼓作气,直向山顶登攀。登临山顶,豁然开朗:一块平坦的草地展现在眼前,顺真道院就修建在几座山峰相连的洼地处。一路上真是应验了香客们流传千年至今的“七里阳光七里阴”的俗语。其间,一路上每间隔百米,就有一簇簇干香嵌插在路边,犹如路标般指引着香客们往返来回,堪称一奇。
顺着平缓的石阶走过洼地,转过一片黄竹林,顺真道观就展现在眼前:依棋盘峰而建的石砌建筑如城堡般矗立,前对马头山,左邻香炉峰;数米高的山门上赫然写着“大丰山”三字。步入观内,环眼扫视道院,院宇系两层土木结构,上层为正殿、偏殿,下层为带楼,可供游人香客食宿。对于现代人来说,原先古朴威严、气势不凡的一切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低矮狭窄,大多是经过多次修复重建而成的;屋顶上盖的原是很有特色的每块约5公斤重的铸铁瓦,风吹不动,火烧不坏,现已被大片薄铁皮覆盖替代;大厅外侧条形方状的青砖砌成的墙体,以及横倒在侍郎祠天井的一截青石柱体,成为唯一千年历史沧桑的佐证。
据《清流县志》记载,顺真道院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几百年来屡毁屡建,历经沧桑。根据道观里的居士介绍和《连城沈氏族谱》记载,侍郎祠里供奉的是清流、连城沈氏宗族共同的第一始祖冰洁公,宋高宗时任三品兵部侍郎,北宋灭亡后不愿降金,弃官归隐清流大丰山学道,适遇欧阳真仙,义结金兰,沈侍郎为兄,欧阳真仙为弟,故朝山之人均必奉祀之,数百年来,香火鼎盛,绵绵不断。顺真道院门口约100米处下凹部是个十字路口,来进香的人必经此路,路面都很亮,似有“日有千人拜”的情形。数百年来,周边百里的各县乡村,每年开展打醮民俗活动,均有先上山迎圣接香火习俗,使得顺真道院成为闽西北一带较为著名的道教圣地。
站在道院前面突出部的小山上看去,是连绵不断的山峦和辽远的天空。永安罗坊乡一片田园小溪,如画般散布在东面山谷盆地中。道院后的棋盘峰是大丰山的极顶。不登高峰枉此行,笔者又历时半个多小时,从一条小道沿着山梁继续登上极顶。只见峰顶上有一平坦的巨石,这就是石棋盘,盘面错落散置的平整的大石块就是棋子,俨然是一盘未下完的残局。立峰顶极目四望,周围几里的山峦村落,尽收眼底。东可看到永安小陶一带山峰,村庄农舍,隐约可辨;南可望连城的冠豸山,向西、向北眺望,长汀、宁化、清流等县的远山遥在天际。棋盘峰北面是极陡的山崖,壁立千丈,让人没敢站立下望岩底,只能伏地俯视,则见岩下怪石峥嵘,石笋如林,气势磅礴。大丰山的神奇莫过于此。笔者在顶峰流连时,一阵阵云雾犹如轻纱,如流水般趟过脚下、周边的山峰,顿然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让人雄心勃发。
无论是登山,还是在道观里,以及棋盘峰顶上,都有来自连城、永安、清流的游客香客,或带帐篷行囊、或带香火,不时与笔者一行擦肩而过。尤其是那些拜完道观,带着已点燃、拇指粗、两尺长的棒香返程的大大小小朝山者,无不验证着客家千年的信仰,仍在客家地区传承和活跃着。 此外还有化身岩、道士髻、炼丹炉、饭干石等古迹,由于时间和旅途劳顿缘故,未能一一前往。因为大丰山那高耸峻拔的雄姿,也因为那带有几分神秘的古朴山庵和比比皆是的大自然景观,一切都令人感到清新和陶醉。□江积仕 罗展阳 文/图
分享按钮>>【百家姓】 沈姓概述
>>网页转载的滕氏家谱文献综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