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沈姓】莆台沈姓渊源与楹联

    中华沈氏网 2011年2月10日 沈氏裔族


沈  

   姓氏源流:沈姓来源有三支。1、周初,周成王把其叔叔季载封在沈国,称沈子国。春秋末,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后人遂以沈为姓;2、春秋时,楚庄王封他的儿子公子贞于沈邑,公子贞的儿子称沈尹戌,任楚国左司马,受封于沈鹿,其后人以沈为姓;3、出自金天氏之后。《宋书》引沈约自序载:金天氏裔孙有沈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沈姓古代家族发源于河南,发祥在吴兴郡。
  沈姓入闽有二支。1、唐初,陈政率兵入闽后,陈政兄陈敏、陈敷又率58姓军校入闽增援,这一支军队中就有沈姓将佐。唐末五代时,沈崧的父亲沈超,在福建长溪任县令。沈崧(883-938),字吉甫,唐乾宁三年登进士第,归闽时过临安,为吴越武肃王钱缪辟任镇海军掌书记,凡书、檄、表、奏,多出其手。后唐长兴三年(932),吴越文穆王钱璀置择能院,沈崧以浙西营田副使领其积,后晋天福二年为相;2、沈约后裔沈彪,唐皇赐名为勇,沈勇随陈政父子入闽开漳,宋淳佑年间追赠为武德侯,南宋初,其裔沈廷辅迁建宁,生八子,俗称“八木公派”,子孙散播各地。
  据《溪白谱》载:沈氏入莆至少有三支:1、南宋,沈廷辅次子沈楸,官宣义郎,传沈景善,宋末元初居龙海九潮埔美山,至沈奇观,清康熙十五年(1676),从漳州八角井三善堂迁入莆田灵川西黄等地;2、明末,沈白仁三兄弟从诏安县迁到莆田黄石金沙村(今山坂村)。长兄沈白仁留居黄石;三弟沈白求转迁至埭头后郑村后亭;3、明末清初,沈页岩从浙江湖州府(今湖州市)迁至莆田溪白村汉头顶厝里,沈页岩(1624-1674),卒葬西天尾象峰石头盘山。
  清《福建莆田县志》载:莆田沈姓首登科第者为明弘治年间的沈健。说明明中期莆田沈氏已有贤达出。沈健,字若乾,明弘治十七年由兴化府学贡,乡试考取举人,明正德六年登杨慎坊进士第。官桂林知府,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祠。其后有沈良,明嘉靖四年乡试考取举人,官工部主事、员外郎;其子沈梦熊,明嘉靖四十三年乡试考取举人,官乐清知县;沈维垣,万历四年乡试考取举人,官东平知州。
  明至清代,沈姓族人漂海入台湾,现多分布在台湾的云林县斗南、台南新营、台北市松山区、大安区及板桥市、嘉义县等地。
沈姓人口数全台湾排序第40位。莆田市近1.5万人,人口排序第37位。全国排序第50位。
  郡望:吴兴 汝南
  门额题匾:吴兴世居 汝南世居
  姓联举偶:
      八友家声大 三慈世泽长
  莆田灵川镇西黄村沈姓楹联之一。
      雩(YU)水源远家声大
      蚶(HAN)山峰高世泽长
  莆田埭头镇后郑村沈姓楹联之一。联上句雩水系本支沈氏祖居地浙江雩溪村之河流;联下句蚶山系莆田沿海之名山,山上树林繁茂,岩洞幽奇,人文景观甚多。
      雩水家声大 金沙世泽长
  莆田黄石镇沙坂村沈姓楹联之一。
      辅谓扶,扶助郑公心耿耿
      信云合,合符台岛庙巍巍
  台南市“辅信将军庙”楹联之一,其祠庙祀开漳圣王陈元光部将、右翼将军沈毅。
      唐代晋侯封,卓著勋猷垂奕世
      漳江崇庙祀,永留惠泽耿千秋
  台湾云林县泰安宫(沈氏家庙)楹联之一。其宫地处斗南镇大东里,始建于明郑时期,为大陆沈姓族人迁去台湾者合力建造,祀沈姓先祖、武德侯沈彪。
 


分享按钮>>文苑七期 同治十年十二月十九日敕鲍源深谕
>>文苑七期 光绪十年谕祭中丞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