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文化古迹】【安徽沈姓】——南陵沈公祠

    中华沈氏网 2015年6月3日 网络


【安徽沈姓】——南陵沈公祠

   东河村有座沈公祠。这是村民用来纪念一位好县官的。
   好县官名叫沈尧中。沈尧中原籍浙江嘉兴,进士出身。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任南陵知县。
沈知县十分重视建筑、教育、文化,尤其关注水利兴修。上任伊始,他就踏遍了南陵的山山水水。当他来到东河一带,看到堤埂单薄,连年破圩,青黄不接,百姓苦怨,心中更是萌发兴修水利、根绝水患、造福地方百姓的决心。 为实现这一愿景,沈知县成立了南陵县筑圩公署。招募精兵强将,组织领导修圩工作。为了便于一线指挥,沈知县干脆将筑圩公署从县城移至东河,使修圩工作的指挥领导更加直接有力。 沈知县召集当地村民代表,细察地形地势,研究兴修方案。有钱出钱,有人出力。饱受水患之苦的百姓,遇到这样的好知县,修圩热情百倍高涨,挑筐扛锹,八方汇聚,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夜幕降临,也不肯歇,点燃火把,夜以继日。 看到百姓如此修圩热情,沈知县更是十分欣喜。白天,沈知县徒步圩堤,巡查督察;夜晚,沈知县走进民工,慰问鼓劲。沈知县有时一连几个礼拜都工作奔走在东河,筑圩公署和圩堤,成为沈知县每天 两点一线不变的工作路线。
   几年过去了。东河的圩堤不断增高培厚,抗洪能力日益提高。虽然再有暴雨山洪,但圩堤再也没有溃破,到处一派五谷丰登、百姓安宁的祥和景象。沈知县又制定了修堤保圩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落实执行。从此,东河的圩堤更是一年比一年固若金汤。 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因政绩显赫,沈知县擢升苏州府丞。全县百姓,夹道十里,燃放炮竹,挥泪惜别。更有东河长老,跪地长拜,祝沈知县一路顺风,步步高 升,好人一生平安! 多年以后,南陵人民依然忘不了倾心为民的沈知县。为了纪念这位好县官,东河村民将筑圩公署改为“沈公祠”,以心中虔诚的香火,表达对这位好知县深深的敬仰与怀念。


分享按钮>>【沈氏文化古迹】广西沈公祠
>>【沈氏活动】广东韶关南雄召开世界沈氏宗亲第二届第一次恳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