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崇州(蜀州)火井塘杨氏家谱(三)
- 中华杨氏网 2009年5月29日 论坛精帖
二.综 述
杨姓由来
相传,杨姓为晋唐叔之支裔,食邑于杨,
因以为氏。周代,有一诸侯国名杨,春秋时并
于晋,为羊舌氏邑。《左传.襄二十九年》载;
“卢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杨,石经初
刻作“杨”。汉於此置杨县,属河东郡。故址在
今山西洪洞县东南。
杨姓在全国姓氏中属第六大姓。
择业四川
明末清初,四川经几十年战乱及瘟疫流行
与天灾相间,人口锐减,田地大片荒芜,天府
之国的川西平原“饥民大逃亡,百里无烟爨,
都江堰淤废”。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
熙帝颁布《入籍四川例》和《垦荒令》,鼓励移
民入川。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先租礼芳公
为求生存、发展,响应朝廷号召, 举家背井离
乡,从原籍山西天全州出发,经陕西旱路南下
沿蜀道越秦岭进入四川。到四川后,沿途举目
荆榛,芒芒荒芜,偶遇庐舍,已成瓦砾,数十
里内,绝无烟爨。经艰难碴勘,终于选定崇庆
州(民国二年改为县)西门外朱氏街火井塘落
业。于此修造茅屋,垦荒造田,艰苦创业,繁
衍后代,被后人尊为始祖。始祖礼芳配叶氏,
下有一子,名清禄,配何氏,遂移居朱氏街附
近之谯家林,后何氏又移居黄土坎。清禄有子
四,名万琦、万盖、万伸、万进,万琦配杨氏,
移居李祠堂,后杨氏又移居黄经楼下。万琦下
有九子,人丁兴旺,产业甚多,订立字派,以
传后世。四世祖以后历世祖宗,遵循字派对子
孙命名,至今不乱,多数后孙都立有家谱,记
载历世祖人名讳、称谓,被视为传家之宝,以
传后世。
民国八年(1919年),十世祖启坤因家贫为
求生存,来到大邑县安仁镇场东的郑姓人家帮
工当长年。民国十年(1921)遂携妻石氏,长
子贵云,次子贵清等举家迁来响台山,租郑姓
草屋三间和田地耕种兼帮人维生,闲时做挑脚
小生意油贩子。后两子先后分别娶妻分居,长
子贵云与妻董氏、李氏仍居老屋;次子贵清与
妻徐氏租另一郑姓横向瓦房二间居住,佃郑姓、
刘姓水田七亩二分耕种,闲时帮人兼做小生意。
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大
邑解放后,一九五一年初土地改革中划定为贫
农成份,分得瓦房二间,水田四亩八分以及部
分农具、家具等物件。贵清公去世后,其妻徐
氏带领子女于一九七一年拆除居住的二间旧瓦
房,移址新修瓦房五间和草房一间,添置农具
家具。一九八三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得经营水田四亩六分、地四分。
一九八五年冬,十二世孙富明携妻孙桂英、
母亲徐氏、长子永彬、次子永平全家迁移到大
邑县城居住,一九八八年遂将家中老屋出售。
先后住县委大院公房,城西金鸡酒厂八五车间
公房。一九八九年集资入住华强街四号县计委
终合楼三单元三楼二号,面积132平方米。一
九九七年,长子永彬出资购晋原镇东壕沟街南
段金狮楼、雄狮楼营业房二处,面积145平方
米;车库一间20方米;又购长春路南段商住楼
三间共三层,面积350平方米。一九九八年春,
华强街四号房由次子永平居住,富明夫妇移居
长子永彬购置的长春路南段商住楼三楼。长子
永彬因在成都工作,居住成都市百寿路5号自
有房65平方米。
分享按钮>>四川崇州(蜀州)火井塘杨氏家谱(二)
>>四川崇州(蜀州)火井塘杨氏家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