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后人祠堂400岁石狮被偷 至少值20万元

    中华朱氏网 2012年5月24日 朱氏家族


   广州南村镇南村村朱氏祠堂被小偷“光顾”——瓦顶两角的一对有着逾400年历史的明朝瓷制石狮子失去了踪影,至今无着。祠堂值班员希望古玩商能多加留心,帮村民寻回估价超过20万元的“传家宝”。

  祠堂瓦顶石狮没了

  朱氏祠堂负责人朱庆昌称,1月10日下午,祠堂值班人员走进祠堂时,意外发现瓦顶空空如也,石狮不翼而飞。“1月1日至10日期间经常下雨,村民们估计石狮就是在这段时间,被小偷借雨势掩盖声响而盗走,最后一次看到还是在2009年12月底。”

  祠堂两边与隔壁的楼宇相距较近,窃贼有可能是顺着隔壁房屋爬上祠堂的。“他们还带着钳子作案,一把将捆绑的铁丝剪断,估计对这些装饰用的狮子都很熟悉了。”朱庆昌说。

  记者通过朱庆昌提供的原照片看到,该石狮系瓷瓦构造,通体光滑,狮头龙身,身体呈青色,腮毛白亮,造型威武状如猛虎下山。一对石狮体长20厘米,高40厘米,一左一右昂首立于祠堂屋顶两角。

  狮子至少值20万元

  朱庆昌告诉记者,朱氏祠堂始建于民朝万历14年(公元1587年),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3年),民国三年,民国二十年,公元1996年分别进行了4次修葺。期间祠堂由原蚝壳墙改为青砖墙,四次修葺都没有动过祠堂瓦面。

  据了解,失窃的两只狮子是从脚底用铁丝向下拴住屋顶石基以作稳固,祠堂历年来的四次修葺都未重新置换过屋顶的一砖一瓦,始终保持着400年前祠堂的原有风貌。

  朱庆昌说,祠堂还大有来头:“别的地方都叫宗祠,我们系南宋朱熹后人,古时皇帝手谕特赐"朱氏祠堂"四字,路过官员在祠堂门前要下马行走以表恭敬。”

  至于石狮如何制造等来历,朱庆昌称,祠堂过去没有任何资料记载。1983年期间,村里曾有流言番禺余荫山房想用8万元收购该对失窃石狮。如今,村民估计至少值20万元。

  丢了祖宗东西好难过

  祠堂现在是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每天早上8时到12时,下午2时到5时都有固定人员值班。近4年来,每天晚上10时到清晨6时,都有村里组织的治安员绕村巡逻。附近居民梁阿伯称,村里治安状况一直都很不错,也很少发生偷窃。

  这次朱氏祠堂石狮子被盗,“估计是密谋已久了。”记者现场见到,祠堂对出小路不到20米远就有一个治安亭,但里面无人。

  村民梁阿伯说:其他东西却没有失窃,窃贼就是冲着石道狮子来的。朱庆昌对记者说:“要找回来很难了,应该不会在番禺这边被倒卖,也许会被弄到国外去。现在希望媒体的曝光,帮我们找回这件传家宝。遗失老祖宗的东西可让人不好受。”

  珠村两祠堂开光

  400围宴22村宗亲

  本报讯(记者刘显仁)在广州民俗中,“阖府统请”只适用于两家关系特别亲密才会写上喜事的请柬;而天河区的珠村及岐山村数百年来一直是“阖村统请”。

  昨日,珠村重修的两座明清时代祠堂开光,珠村共邀请珠三角22条村的宗亲或老表,其中21条村是委派代表参加,而共有1200名村民的岐山则是“阖村统请”,岐山村也“比脸”有空村民全体出席。

  正是因为人数太多,甚至偌大的珠村找不到合适的地点一次“搞掂”,不得不分开在昨今两天摆下400围宴席。

  珠村重修这两座祠堂分别是可田潘公祠及寿昌潘公祠。建于清初的可田潘公祠,是为了纪念珠村潘氏第十代的潘可田,而建于明末的寿昌潘公祠至今已达500年,是为纪念第五代子孙潘寿昌而建。

  因为遭遇漏水等情况,今年初珠村村民自发集资,共筹集了200多万元对两座公祠进行重修。


分享按钮>>儒里朱氏祠堂
>>客家祠堂开辟农家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