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古迹】广东新会尚书坊

    中华何氏网 2013年7月5日 尚书坊何氏


新会尚书坊:因何尚书而扬名

“尚书坊”现名尚志街,全长只有200多米,但却蕴含了新会英才辈出的五百年历史,是会城很有名气的街道之一。地以人传,这条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里曾出了一个何尚书。这在过去文化还不怎么发达的广东来说,出了这样一个名人,也算是很难得的。提起这位何尚书,真可以说是在新会无人不晓,但要是说起这位尚书的来历和故事等,许多人却未必知道。近日,记者走访了这条蕴含新会英才辈出五百年历史的尚书坊。(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古迹文章系列) 

现场寻访

  尚书坊因何熊祥而出名

  据历史资料介绍,何熊祥(1567-1642),字师帝、乾宰,别号玄谷,官至尚书。死后朝廷赠“太子太保”,谕祭葬,谥文懿。所居住的街巷因他当了尚书而改称尚书坊,即今天的会城知政中路尚志街。

  何熊祥在万历六年(1578),12岁时中秀才,10年后中举人,1592年又登进土,任职翰林院庶吉士。何熊祥为官期间,斥退佞人,起用贤良,受人尊敬。他曾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奉命视察上谷兼管理学政。他巡按神建兼管理盐运时,发现福建抚臣侵占关税藩饷27万两,便上疏奏劾,并请豁免民饷。一时间,百官恐惧,风气一新。他巡按江苏时,发觉农税、地税、契税浮收苛收,积欠目多,而民输奇重,便先后奏免江苏御额银6万两、旧欠金花60万两、旱涝银50万两。1618年,何熊祥任通议大夫、南京刑部右侍郎,不久,升任南京左都御史兼署理兵部、工部尚书。1620年,他改任资政大夫、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旋升南京冢宰(宰相之别称),掌南部大权。天启(1621),他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改任吏部尚书。

  何熊祥在南京任尚书期间,间或有户部、礼部、兵部等尚书空缺,在未有新任到职之后,均由他暂行兼署,故有“六部尚书何熊祥”的雅称。不论在何部,他都恪尽职守。

  何熊祥的著述有《四巡奏疏》6卷、《马政事宜、平刑八义》10卷、《南都疏略》2卷、《南都续该》1卷。(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古迹文章系列) 

难寻昔日遗迹

一些小巷只能容纳一个人经过。

  近日,记者来到繁华的知政中路,转入尚志街,可以见到新会文化馆旧馆正门,再进入10多米,能听到从新会实验小学和粮食幼儿园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此小巷停满了小车,而新会财政局和法院旧址在新会实验小学侧。快走到小巷出口时,才发现一间能体现历史的旧大屋。梁姨在这间旧大屋住了60多年,她的母亲生前也是住在这间旧大屋里。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尚书坊和以前的尚书坊,完全是两个样了,整条小巷,只有她居住的这间大屋是100多年前建的,其他的都是近30年间建的高楼。

这间100多年历史的大屋,是尚书坊最古老的建筑物了。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古迹文章系列)   

谭伯今年80多岁,在尚书坊出世,是居住在尚书坊时间最长、年纪最老的一位老人。他告诉记者,何尚书家族的规模有多大,他也搞不清楚,但何尚书的家族仅仅在尚书坊就有大大小小的7间祠堂,祠堂数量之多,之密,确实可说全县绝无仅有,其中最大的叫做“文懿家庙”,旧址在实验小学内。在会城知政中路东方红中学内,还有一间尚书府,俗称太保府,始建于明末清初,全部以精致的通花雕刻装饰。可惜现在都全部拆除了。

 上世纪四五十代时的尚书坊。(景堂图书馆提供)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古迹文章系列)     

现在,尚书坊完全变了样,大大小小的祠堂没有了,祠堂上挂着的那些显耀着过去荣耀的牌匾全都消失了,门口所挂的红灯笼也不见了。就是那片不卖的“石山塘”,也早被填成平地,盖了楼房。

小巷绿树葱葱,但难寻昔日的遗迹。

  

陈年往事

  尚书坊风水好?(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古迹文章系列)   

  在这几百年里,何尚书的后人子孙众多,做官作宦的连续不断,有人就把这归因于风水好。传说圭峰山的龙脉从阖邑书院向南一直延伸到了尚书坊的文懿祖祠,成一条中轴线。祖祠对面原有一片塘,旧名叫石山塘,据说那更是聚水聚财的风水宝地。以前何姓人就有一句俗谚:“宁卖尚书坊,不卖石山塘。”说的就是这件事。至于风水,那当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后人只当是故事来传说。

古老大屋的花雕依然可见。

会城第一间戏院建在尚书坊

 据谭伯介绍,八九十年前,会城不但没有一间正式的戏院,甚至连一个固定的演出场地也没有。那时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影和收音机,普通市民平时的娱乐就是拉二胡、唱粤剧、打纸牌,想看场粤剧很不容易,只有遇上“神诞”,才有机会看戏。神诞戏大多是临时到广州请来演出的,没有戏台,用竹、木等材料搭成戏棚,演完就拆掉。虽然会城东门祖庙附近有一座石戏台,但既无上盖,亦无座位,非常简陋。于是,一些有眼光的商人瞅准这个商机。有位姓余的商人看中尚书坊的一块空地,这地原是何姓的废园(现中心街道办后面),面积大,交通方便,很适合建戏院。消息传出后,仁寿路的商户大为紧张,认为该地接近民居、商户,若发生意外或火警,就会影响仁寿路商户和民居的安全。他们开会集议,呈到县里要求制止。

  建筑商一面向街坊解释,一面向驻军团部呈请保护,还在工地贴上布告,继续施工。约在1925年,会城第一间戏院——普庆戏院终于建成。上世纪40年代,当地歹徒将该戏院拆毁。(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古迹文章系列)   

  新会自古人杰地灵

  新会景堂图书馆老馆长李中壮说,新会地区,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封建时期,新会出了个何尚书,对于新会人来说,自然感到光荣,所以提起这位何尚书,真可以说全新会无人不晓。还有南北朝的冯业、冯融、冯宝被称为“三世刺史”;南宋的马持国、马唏骥、马宜祖被称“三世太守”;民国初年的代总统伍廷芳和司法院院长、外交部长伍朝枢父子被称“民国两柱石”;元朝学者张伪、明朝学者黎贞和陈献章同出都会,世称“一里三贤”;陈献章、梁启超、陈垣三个不同时代的佼佼者,人称“新会文人三泰斗”;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同出自梁启超一门,人称“一门三院士”。

  因城市发展,现在尚书坊没有保留昔日的遗迹,令人觉得可惜。过去的何尚书的业绩,也只能从历史书中考证。那个由何尚书传下的封建小“王国”,在历史大潮的冲刷下,早就被冲洗到一干二净。尚书坊现在除了新街名留下个“尚”字,还能勾起老一辈人的记忆,此外别的遗迹可说一点也没有留下,甚至在都会孔雀山的尚书墓穴也在上世纪80年代被人盗掘,部分石人石马被人盗走,十分可惜。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古迹文章系列)   

知情人说

  何氏家族势力大

  新会景堂图书馆老馆长李中壮回忆说,尚书坊近东边的门口,有个门楼,上面经常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上面写着“何府”二字,很有威势。在新会流传有俗谚:尚书坊灯笼——何府(谐音“何苦”)。何、刘、许、莫,没人敢“错”;“错亲”给“何柴”“落”。

旧时尚书坊的示意图(新会何栗公宗亲会会长何能提供)

  第一条俗谚说明尚书坊是何族聚居之地,灯笼都写上了“何府”二字。“何府”的新会音和“何苦”一样,因此就形成了这一条歇后语。第二条俗谚说明尚书坊何姓一族势力大,和其他的三大家族(指五显冲老刘,南边塘老许和南门头老莫)齐名。“错”是指用手肘去撞,“错亲”指正在用力去撞;“何柴”是做燃料用的硬柴,“落”是用力去敲打。意思是说这四大家族,没人敢于碰撞,如果碰撞了它,就会受到硬柴般的回击。这几句俗谚,正好说明尚书坊何氏的封建势力在解放前的会城是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何氏这一氏族之所以没人敢欺负,是因为人多势众,尝田多,历代做官的多。一般说,封建家族和土地占有是不可分割的,尚书坊何氏也不例外。据说,何熊祥在世时,就拥有田地32000亩,晚年亲自分家,除留下部分当公尝外,每个儿子分得3200亩。这个氏族子孙众多,小小的尚书坊自然不够住了,于是分居会城各处,如南塘、柱石里等处。

(编者提示:你现在阅读的是《中华何氏网》何氏古迹文章系列)   

何氏后人居住尚书坊的不多

  尚书坊何氏是一个庞大的封建家族,它除了有很大的公尝土地,在整个氏族里,还有一个严密的封建组织,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王国”。它在解放前共有25000多个男丁,男女共计有60000多人。它的上层组织计有族尊1人、房长4人、家长15人、族正1人、族副1人、沙夫(负责保卫沙田粮食,以及催收田租)1人、储银(负责理财)1人、理事(办事员)2人,这就是何氏家族的上层领导集团。这些人都是靠公尝讨生活的,最高级的如族尊、房长、家长等人,都是终身任职,人们都称之为“祠堂白蚁”,这真是最确切不过的称号。单从其领导层的人数之多,组织的严密,分工的明确,足以令人惊叹。在县内其他各地,如外海陈姓、三江赵姓等等,也有类似的情况,不过尚书坊何氏尤其突出。

  上世纪60年代,新会逐步城市化发展,在尚书坊相继建起了实验小学、法院、财政局、文化馆等,何氏后人逐步搬迁,目前,只有极少数何氏后人在尚书坊居住。

(来源:江门日报 文/图 谢富瑞)

新会尚书坊何氏字辈:

怀元上师相大宣式君良 贞华立刚任(贞清林煦基) 道德礼文章

 


分享按钮>>【何氏古迹】广州西湖路流水井庐江书院
>>【何氏古迹】开平水口龙塘何氏始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