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氏家谱源流】从姓名的起源及演化看喻氏源流的演进

    中华喻氏网 2013-4-16 16:10:10 喻海林


       从姓名的起源及演化看喻氏源流的演进


      引言:前不久拜读已故语言大师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觉语言浅显,言简意赅,受益匪浅。现就其中的“姓名”部分谈一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悟。

       王力先生是上世纪中外驰名的语言学家,关于姓名的起源和演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七章(第64至75页)作了如下阐述(有省略):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璇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如:齐姜、晋姬、秦嬴、陈妫、国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如:秦姬、芮姜、息妫、江芈。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

   4 、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昭姬(齐昭公妻)、共姬(宋共公妻)……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顾炎武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为氏。例如屈完、知嵤、羊舌赤、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北郭佐、南宫敬叔 ……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祝蛇、司马牛、乐正克……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溢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盟等。

   关于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赢被称为赢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春秋·成公十四年): "叔孙侨如如齐逆女",{左传》说"称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说"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左传》说:"舍族,尊夫人v也。"这里所谓称族,舍族,指的是称叔孙,不称 叔孙,可见族就是氏。《战国策·秦策):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侠、宇文、慕 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 "广平日原。")又如颜回,宇子 渊。( (说文): "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宇子迟。(须和迟都有待 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晳。( (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晳,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工“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有时省去“父(甫)”字,有时省去排行)。……

   周代贵族女子字前面加姓,姓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先称字后称名……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细读上面论述,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从产生的时间看,姓是源,氏是流,姓产生缘于母权社会,氏产生缘于父氏社会,氏可变,姓不可以改。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2、从产生的功用看,姓的产生缘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的产生缘自“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男子用氏以用来“明贵贱”,女子用姓以用来“别婚姻”。

     3、从产生的方法看,上古的姓氏表明了高贵的地位,而且姓氏本身也有贵贱之分。奴隶社会时期王公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奴隶就更不必说了。就姓氏本身也有以国为氏、以食邑为氏、以官名为氏这样的贵贱烙印。

    这样,我们结合各地喻氏旧谱,就能从众说纷纭中拨开层层迷雾,揭开事情的真相。

    首先,喻氏是一个小姓,其源不大可能那么复杂,产生乱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修谱时渴望祖上显赫的一种心理,似乎这样自己的身份也就高贵了。于是就有了遡源时把猛公、归公、药公混在一起的现象,就有了关于源头的说法似乎一谱一说。产生乱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人对氏的态度的随意性到南宋朱程学说建立后才有了彻底改变。如我喻氏先贤在史料上被记载成“俞、渝、”甚至“预”等不同的姓氏,和到南宋后再也不见有姓“谕”的记载,就是很好的佐证。

    其次,喻氏源出姬姓,又称江夏氏,几乎是各地旧谱的共识。表明我喻氏始祖为卿大夫,“封之江夏,食采于谕,子孙遂以为姓”可信度应当最高。关于祭公谋父受周王赐氏“谕”一说,有三个疑点:一是周时的赐姓一般是通过封侯、赐食邑实现的;二是祭公谋父(应当姓祭字谋,父只表示性别)之父已经封侯,当以国为氏,姓祭,有氏,周王为何还要赐氏;三是先有谕氏,再有其子相如采食江夏遂称江夏氏有矛盾,到底是接受赐氏还是以地名为氏?关于郑公族后裔一说除了喻几凡教授所分析的,还存在这样的疑点:一是郑公族后裔胙土命氏的说法本身就有多种,反而降低了可信度;二是与我喻氏上古以江夏为郡望和堂号,史称“江夏氏”的记载有矛盾。在纸张尚未发明的东汉以前,被称为“玉牒”的家谱是典型的一家之谱,只存于某一支,而导致其他各支叙谱时只凭传说推测、源头的说法多样的乱象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改“谕”为“喻”始于猛公,但现今喻氏为猛公后裔的比例并不一定很大。如猛公为苍梧太守,其后裔当以“苍梧”为郡望,而后世许多以“江夏”为郡望(或堂号)的也把自己称做猛公后裔,显然不太可信。

    第四,古人尊字轻名,在修谱时对迁移后的开基公往往载字而不记名,为后人遡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谈谈对《中华喻氏通谱》的一些想法。一是《通谱》对姓名的起源及演变、喻氏得姓的说法做了详尽地介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诸多宗亲来说,往往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编委可否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意见,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二是摈弃个人感情因素,根据遡源求远的原则把竹溪旧谱中关于喻氏起源的说法作较详尽地介绍。三是猛公之前一律称“谕”氏,猛公之后才开始称“喻”氏,使姓氏的发展脉络明皙。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

       从姓名的起源及演化看喻氏源流的演进


      引言:前不久拜读已故语言大师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觉语言浅显,言简意赅,受益匪浅。现就其中的“姓名”部分谈一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悟。

       王力先生是上世纪中外驰名的语言学家,关于姓名的起源和演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七章(第64至75页)作了如下阐述(有省略):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璇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如:齐姜、晋姬、秦嬴、陈妫、国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如:秦姬、芮姜、息妫、江芈。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

   4 、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昭姬(齐昭公妻)、共姬(宋共公妻)……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顾炎武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为氏。例如屈完、知嵤、羊舌赤、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北郭佐、南宫敬叔 ……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祝蛇、司马牛、乐正克……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溢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盟等。

   关于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赢被称为赢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春秋·成公十四年): "叔孙侨如如齐逆女",{左传》说"称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说"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左传》说:"舍族,尊夫人v也。"这里所谓称族,舍族,指的是称叔孙,不称 叔孙,可见族就是氏。《战国策·秦策):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侠、宇文、慕 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 "广平日原。")又如颜回,宇子 渊。( (说文): "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宇子迟。(须和迟都有待 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晳。( (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晳,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工“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有时省去“父(甫)”字,有时省去排行)。……

   周代贵族女子字前面加姓,姓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先称字后称名……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细读上面论述,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从产生的时间看,姓是源,氏是流,姓产生缘于母权社会,氏产生缘于父氏社会,氏可变,姓不可以改。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2、从产生的功用看,姓的产生缘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的产生缘自“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男子用氏以用来“明贵贱”,女子用姓以用来“别婚姻”。

     3、从产生的方法看,上古的姓氏表明了高贵的地位,而且姓氏本身也有贵贱之分。奴隶社会时期王公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奴隶就更不必说了。就姓氏本身也有以国为氏、以食邑为氏、以官名为氏这样的贵贱烙印。

    这样,我们结合各地喻氏旧谱,就能从众说纷纭中拨开层层迷雾,揭开事情的真相。

    首先,喻氏是一个小姓,其源不大可能那么复杂,产生乱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修谱时渴望祖上显赫的一种心理,似乎这样自己的身份也就高贵了。于是就有了遡源时把猛公、归公、药公混在一起的现象,就有了关于源头的说法似乎一谱一说。产生乱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人对氏的态度的随意性到南宋朱程学说建立后才有了彻底改变。如我喻氏先贤在史料上被记载成“俞、渝、”甚至“预”等不同的姓氏,和到南宋后再也不见有姓“谕”的记载,就是很好的佐证。

    其次,喻氏源出姬姓,又称江夏氏,几乎是各地旧谱的共识。表明我喻氏始祖为卿大夫,“封之江夏,食采于谕,子孙遂以为姓”可信度应当最高。关于祭公谋父受周王赐氏“谕”一说,有三个疑点:一是周时的赐姓一般是通过封侯、赐食邑实现的;二是祭公谋父(应当姓祭字谋,父只表示性别)之父已经封侯,当以国为氏,姓祭,有氏,周王为何还要赐氏;三是先有谕氏,再有其子相如采食江夏遂称江夏氏有矛盾,到底是接受赐氏还是以地名为氏?关于郑公族后裔一说除了喻几凡教授所分析的,还存在这样的疑点:一是郑公族后裔胙土命氏的说法本身就有多种,反而降低了可信度;二是与我喻氏上古以江夏为郡望和堂号,史称“江夏氏”的记载有矛盾。在纸张尚未发明的东汉以前,被称为“玉牒”的家谱是典型的一家之谱,只存于某一支,而导致其他各支叙谱时只凭传说推测、源头的说法多样的乱象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改“谕”为“喻”始于猛公,但现今喻氏为猛公后裔的比例并不一定很大。如猛公为苍梧太守,其后裔当以“苍梧”为郡望,而后世许多以“江夏”为郡望(或堂号)的也把自己称做猛公后裔,显然不太可信。

    第四,古人尊字轻名,在修谱时对迁移后的开基公往往载字而不记名,为后人遡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谈谈对《中华喻氏通谱》的一些想法。一是《通谱》对姓名的起源及演变、喻氏得姓的说法做了详尽地介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诸多宗亲来说,往往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编委可否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意见,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二是摈弃个人感情因素,根据遡源求远的原则把竹溪旧谱中关于喻氏起源的说法作较详尽地介绍。三是猛公之前一律称“谕”氏,猛公之后才开始称“喻”氏,使姓氏的发展脉络明皙。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

       从姓名的起源及演化看喻氏源流的演进


      引言:前不久拜读已故语言大师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觉语言浅显,言简意赅,受益匪浅。现就其中的“姓名”部分谈一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悟。

       王力先生是上世纪中外驰名的语言学家,关于姓名的起源和演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七章(第64至75页)作了如下阐述(有省略):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璇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如:齐姜、晋姬、秦嬴、陈妫、国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如:秦姬、芮姜、息妫、江芈。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

   4 、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昭姬(齐昭公妻)、共姬(宋共公妻)……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顾炎武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为氏。例如屈完、知嵤、羊舌赤、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北郭佐、南宫敬叔 ……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祝蛇、司马牛、乐正克……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溢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盟等。

   关于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赢被称为赢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春秋·成公十四年): "叔孙侨如如齐逆女",{左传》说"称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说"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左传》说:"舍族,尊夫人v也。"这里所谓称族,舍族,指的是称叔孙,不称 叔孙,可见族就是氏。《战国策·秦策):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侠、宇文、慕 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 "广平日原。")又如颜回,宇子 渊。( (说文): "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宇子迟。(须和迟都有待 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晳。( (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晳,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工“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有时省去“父(甫)”字,有时省去排行)。……

   周代贵族女子字前面加姓,姓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先称字后称名……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细读上面论述,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从产生的时间看,姓是源,氏是流,姓产生缘于母权社会,氏产生缘于父氏社会,氏可变,姓不可以改。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2、从产生的功用看,姓的产生缘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的产生缘自“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男子用氏以用来“明贵贱”,女子用姓以用来“别婚姻”。

     3、从产生的方法看,上古的姓氏表明了高贵的地位,而且姓氏本身也有贵贱之分。奴隶社会时期王公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奴隶就更不必说了。就姓氏本身也有以国为氏、以食邑为氏、以官名为氏这样的贵贱烙印。

    这样,我们结合各地喻氏旧谱,就能从众说纷纭中拨开层层迷雾,揭开事情的真相。

    首先,喻氏是一个小姓,其源不大可能那么复杂,产生乱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修谱时渴望祖上显赫的一种心理,似乎这样自己的身份也就高贵了。于是就有了遡源时把猛公、归公、药公混在一起的现象,就有了关于源头的说法似乎一谱一说。产生乱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人对氏的态度的随意性到南宋朱程学说建立后才有了彻底改变。如我喻氏先贤在史料上被记载成“俞、渝、”甚至“预”等不同的姓氏,和到南宋后再也不见有姓“谕”的记载,就是很好的佐证。

    其次,喻氏源出姬姓,又称江夏氏,几乎是各地旧谱的共识。表明我喻氏始祖为卿大夫,“封之江夏,食采于谕,子孙遂以为姓”可信度应当最高。关于祭公谋父受周王赐氏“谕”一说,有三个疑点:一是周时的赐姓一般是通过封侯、赐食邑实现的;二是祭公谋父(应当姓祭字谋,父只表示性别)之父已经封侯,当以国为氏,姓祭,有氏,周王为何还要赐氏;三是先有谕氏,再有其子相如采食江夏遂称江夏氏有矛盾,到底是接受赐氏还是以地名为氏?关于郑公族后裔一说除了喻几凡教授所分析的,还存在这样的疑点:一是郑公族后裔胙土命氏的说法本身就有多种,反而降低了可信度;二是与我喻氏上古以江夏为郡望和堂号,史称“江夏氏”的记载有矛盾。在纸张尚未发明的东汉以前,被称为“玉牒”的家谱是典型的一家之谱,只存于某一支,而导致其他各支叙谱时只凭传说推测、源头的说法多样的乱象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改“谕”为“喻”始于猛公,但现今喻氏为猛公后裔的比例并不一定很大。如猛公为苍梧太守,其后裔当以“苍梧”为郡望,而后世许多以“江夏”为郡望(或堂号)的也把自己称做猛公后裔,显然不太可信。

    第四,古人尊字轻名,在修谱时对迁移后的开基公往往载字而不记名,为后人遡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谈谈对《中华喻氏通谱》的一些想法。一是《通谱》对姓名的起源及演变、喻氏得姓的说法做了详尽地介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诸多宗亲来说,往往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编委可否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意见,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二是摈弃个人感情因素,根据遡源求远的原则把竹溪旧谱中关于喻氏起源的说法作较详尽地介绍。三是猛公之前一律称“谕”氏,猛公之后才开始称“喻”氏,使姓氏的发展脉络明皙。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

       从姓名的起源及演化看喻氏源流的演进


      引言:前不久拜读已故语言大师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觉语言浅显,言简意赅,受益匪浅。现就其中的“姓名”部分谈一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悟。

       王力先生是上世纪中外驰名的语言学家,关于姓名的起源和演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七章(第64至75页)作了如下阐述(有省略):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璇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如:齐姜、晋姬、秦嬴、陈妫、国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如:秦姬、芮姜、息妫、江芈。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

   4 、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昭姬(齐昭公妻)、共姬(宋共公妻)……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顾炎武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为氏。例如屈完、知嵤、羊舌赤、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北郭佐、南宫敬叔 ……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祝蛇、司马牛、乐正克……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溢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盟等。

   关于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赢被称为赢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春秋·成公十四年): "叔孙侨如如齐逆女",{左传》说"称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说"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左传》说:"舍族,尊夫人v也。"这里所谓称族,舍族,指的是称叔孙,不称 叔孙,可见族就是氏。《战国策·秦策):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侠、宇文、慕 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 "广平日原。")又如颜回,宇子 渊。( (说文): "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宇子迟。(须和迟都有待 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晳。( (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晳,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工“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有时省去“父(甫)”字,有时省去排行)。……

   周代贵族女子字前面加姓,姓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先称字后称名……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细读上面论述,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从产生的时间看,姓是源,氏是流,姓产生缘于母权社会,氏产生缘于父氏社会,氏可变,姓不可以改。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2、从产生的功用看,姓的产生缘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的产生缘自“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男子用氏以用来“明贵贱”,女子用姓以用来“别婚姻”。

     3、从产生的方法看,上古的姓氏表明了高贵的地位,而且姓氏本身也有贵贱之分。奴隶社会时期王公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奴隶就更不必说了。就姓氏本身也有以国为氏、以食邑为氏、以官名为氏这样的贵贱烙印。

    这样,我们结合各地喻氏旧谱,就能从众说纷纭中拨开层层迷雾,揭开事情的真相。

    首先,喻氏是一个小姓,其源不大可能那么复杂,产生乱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修谱时渴望祖上显赫的一种心理,似乎这样自己的身份也就高贵了。于是就有了遡源时把猛公、归公、药公混在一起的现象,就有了关于源头的说法似乎一谱一说。产生乱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人对氏的态度的随意性到南宋朱程学说建立后才有了彻底改变。如我喻氏先贤在史料上被记载成“俞、渝、”甚至“预”等不同的姓氏,和到南宋后再也不见有姓“谕”的记载,就是很好的佐证。

    其次,喻氏源出姬姓,又称江夏氏,几乎是各地旧谱的共识。表明我喻氏始祖为卿大夫,“封之江夏,食采于谕,子孙遂以为姓”可信度应当最高。关于祭公谋父受周王赐氏“谕”一说,有三个疑点:一是周时的赐姓一般是通过封侯、赐食邑实现的;二是祭公谋父(应当姓祭字谋,父只表示性别)之父已经封侯,当以国为氏,姓祭,有氏,周王为何还要赐氏;三是先有谕氏,再有其子相如采食江夏遂称江夏氏有矛盾,到底是接受赐氏还是以地名为氏?关于郑公族后裔一说除了喻几凡教授所分析的,还存在这样的疑点:一是郑公族后裔胙土命氏的说法本身就有多种,反而降低了可信度;二是与我喻氏上古以江夏为郡望和堂号,史称“江夏氏”的记载有矛盾。在纸张尚未发明的东汉以前,被称为“玉牒”的家谱是典型的一家之谱,只存于某一支,而导致其他各支叙谱时只凭传说推测、源头的说法多样的乱象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改“谕”为“喻”始于猛公,但现今喻氏为猛公后裔的比例并不一定很大。如猛公为苍梧太守,其后裔当以“苍梧”为郡望,而后世许多以“江夏”为郡望(或堂号)的也把自己称做猛公后裔,显然不太可信。

    第四,古人尊字轻名,在修谱时对迁移后的开基公往往载字而不记名,为后人遡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谈谈对《中华喻氏通谱》的一些想法。一是《通谱》对姓名的起源及演变、喻氏得姓的说法做了详尽地介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诸多宗亲来说,往往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编委可否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意见,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二是摈弃个人感情因素,根据遡源求远的原则把竹溪旧谱中关于喻氏起源的说法作较详尽地介绍。三是猛公之前一律称“谕”氏,猛公之后才开始称“喻”氏,使姓氏的发展脉络明皙。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

       从姓名的起源及演化看喻氏源流的演进


      引言:前不久拜读已故语言大师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觉语言浅显,言简意赅,受益匪浅。现就其中的“姓名”部分谈一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悟。

       王力先生是上世纪中外驰名的语言学家,关于姓名的起源和演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七章(第64至75页)作了如下阐述(有省略):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璇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如:齐姜、晋姬、秦嬴、陈妫、国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如:秦姬、芮姜、息妫、江芈。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

   4 、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昭姬(齐昭公妻)、共姬(宋共公妻)……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顾炎武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为氏。例如屈完、知嵤、羊舌赤、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北郭佐、南宫敬叔 ……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祝蛇、司马牛、乐正克……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溢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盟等。

   关于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赢被称为赢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春秋·成公十四年): "叔孙侨如如齐逆女",{左传》说"称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说"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左传》说:"舍族,尊夫人v也。"这里所谓称族,舍族,指的是称叔孙,不称 叔孙,可见族就是氏。《战国策·秦策):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侠、宇文、慕 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 "广平日原。")又如颜回,宇子 渊。( (说文): "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宇子迟。(须和迟都有待 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晳。( (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晳,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工“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有时省去“父(甫)”字,有时省去排行)。……

   周代贵族女子字前面加姓,姓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先称字后称名……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细读上面论述,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从产生的时间看,姓是源,氏是流,姓产生缘于母权社会,氏产生缘于父氏社会,氏可变,姓不可以改。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2、从产生的功用看,姓的产生缘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的产生缘自“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男子用氏以用来“明贵贱”,女子用姓以用来“别婚姻”。

     3、从产生的方法看,上古的姓氏表明了高贵的地位,而且姓氏本身也有贵贱之分。奴隶社会时期王公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奴隶就更不必说了。就姓氏本身也有以国为氏、以食邑为氏、以官名为氏这样的贵贱烙印。

    这样,我们结合各地喻氏旧谱,就能从众说纷纭中拨开层层迷雾,揭开事情的真相。

    首先,喻氏是一个小姓,其源不大可能那么复杂,产生乱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修谱时渴望祖上显赫的一种心理,似乎这样自己的身份也就高贵了。于是就有了遡源时把猛公、归公、药公混在一起的现象,就有了关于源头的说法似乎一谱一说。产生乱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人对氏的态度的随意性到南宋朱程学说建立后才有了彻底改变。如我喻氏先贤在史料上被记载成“俞、渝、”甚至“预”等不同的姓氏,和到南宋后再也不见有姓“谕”的记载,就是很好的佐证。

    其次,喻氏源出姬姓,又称江夏氏,几乎是各地旧谱的共识。表明我喻氏始祖为卿大夫,“封之江夏,食采于谕,子孙遂以为姓”可信度应当最高。关于祭公谋父受周王赐氏“谕”一说,有三个疑点:一是周时的赐姓一般是通过封侯、赐食邑实现的;二是祭公谋父(应当姓祭字谋,父只表示性别)之父已经封侯,当以国为氏,姓祭,有氏,周王为何还要赐氏;三是先有谕氏,再有其子相如采食江夏遂称江夏氏有矛盾,到底是接受赐氏还是以地名为氏?关于郑公族后裔一说除了喻几凡教授所分析的,还存在这样的疑点:一是郑公族后裔胙土命氏的说法本身就有多种,反而降低了可信度;二是与我喻氏上古以江夏为郡望和堂号,史称“江夏氏”的记载有矛盾。在纸张尚未发明的东汉以前,被称为“玉牒”的家谱是典型的一家之谱,只存于某一支,而导致其他各支叙谱时只凭传说推测、源头的说法多样的乱象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改“谕”为“喻”始于猛公,但现今喻氏为猛公后裔的比例并不一定很大。如猛公为苍梧太守,其后裔当以“苍梧”为郡望,而后世许多以“江夏”为郡望(或堂号)的也把自己称做猛公后裔,显然不太可信。

    第四,古人尊字轻名,在修谱时对迁移后的开基公往往载字而不记名,为后人遡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谈谈对《中华喻氏通谱》的一些想法。一是《通谱》对姓名的起源及演变、喻氏得姓的说法做了详尽地介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诸多宗亲来说,往往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编委可否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意见,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二是摈弃个人感情因素,根据遡源求远的原则把竹溪旧谱中关于喻氏起源的说法作较详尽地介绍。三是猛公之前一律称“谕”氏,猛公之后才开始称“喻”氏,使姓氏的发展脉络明皙。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

       从姓名的起源及演化看喻氏源流的演进


      引言:前不久拜读已故语言大师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觉语言浅显,言简意赅,受益匪浅。现就其中的“姓名”部分谈一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悟。

       王力先生是上世纪中外驰名的语言学家,关于姓名的起源和演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七章(第64至75页)作了如下阐述(有省略):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璇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如:齐姜、晋姬、秦嬴、陈妫、国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如:秦姬、芮姜、息妫、江芈。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

   4 、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昭姬(齐昭公妻)、共姬(宋共公妻)……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顾炎武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为氏。例如屈完、知嵤、羊舌赤、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北郭佐、南宫敬叔 ……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祝蛇、司马牛、乐正克……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溢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盟等。

   关于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赢被称为赢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春秋·成公十四年): "叔孙侨如如齐逆女",{左传》说"称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说"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左传》说:"舍族,尊夫人v也。"这里所谓称族,舍族,指的是称叔孙,不称 叔孙,可见族就是氏。《战国策·秦策):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侠、宇文、慕 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 "广平日原。")又如颜回,宇子 渊。( (说文): "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宇子迟。(须和迟都有待 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晳。( (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晳,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工“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有时省去“父(甫)”字,有时省去排行)。……

   周代贵族女子字前面加姓,姓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先称字后称名……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细读上面论述,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从产生的时间看,姓是源,氏是流,姓产生缘于母权社会,氏产生缘于父氏社会,氏可变,姓不可以改。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2、从产生的功用看,姓的产生缘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的产生缘自“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男子用氏以用来“明贵贱”,女子用姓以用来“别婚姻”。

     3、从产生的方法看,上古的姓氏表明了高贵的地位,而且姓氏本身也有贵贱之分。奴隶社会时期王公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奴隶就更不必说了。就姓氏本身也有以国为氏、以食邑为氏、以官名为氏这样的贵贱烙印。

    这样,我们结合各地喻氏旧谱,就能从众说纷纭中拨开层层迷雾,揭开事情的真相。

    首先,喻氏是一个小姓,其源不大可能那么复杂,产生乱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修谱时渴望祖上显赫的一种心理,似乎这样自己的身份也就高贵了。于是就有了遡源时把猛公、归公、药公混在一起的现象,就有了关于源头的说法似乎一谱一说。产生乱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人对氏的态度的随意性到南宋朱程学说建立后才有了彻底改变。如我喻氏先贤在史料上被记载成“俞、渝、”甚至“预”等不同的姓氏,和到南宋后再也不见有姓“谕”的记载,就是很好的佐证。

    其次,喻氏源出姬姓,又称江夏氏,几乎是各地旧谱的共识。表明我喻氏始祖为卿大夫,“封之江夏,食采于谕,子孙遂以为姓”可信度应当最高。关于祭公谋父受周王赐氏“谕”一说,有三个疑点:一是周时的赐姓一般是通过封侯、赐食邑实现的;二是祭公谋父(应当姓祭字谋,父只表示性别)之父已经封侯,当以国为氏,姓祭,有氏,周王为何还要赐氏;三是先有谕氏,再有其子相如采食江夏遂称江夏氏有矛盾,到底是接受赐氏还是以地名为氏?关于郑公族后裔一说除了喻几凡教授所分析的,还存在这样的疑点:一是郑公族后裔胙土命氏的说法本身就有多种,反而降低了可信度;二是与我喻氏上古以江夏为郡望和堂号,史称“江夏氏”的记载有矛盾。在纸张尚未发明的东汉以前,被称为“玉牒”的家谱是典型的一家之谱,只存于某一支,而导致其他各支叙谱时只凭传说推测、源头的说法多样的乱象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改“谕”为“喻”始于猛公,但现今喻氏为猛公后裔的比例并不一定很大。如猛公为苍梧太守,其后裔当以“苍梧”为郡望,而后世许多以“江夏”为郡望(或堂号)的也把自己称做猛公后裔,显然不太可信。

    第四,古人尊字轻名,在修谱时对迁移后的开基公往往载字而不记名,为后人遡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谈谈对《中华喻氏通谱》的一些想法。一是《通谱》对姓名的起源及演变、喻氏得姓的说法做了详尽地介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诸多宗亲来说,往往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编委可否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意见,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二是摈弃个人感情因素,根据遡源求远的原则把竹溪旧谱中关于喻氏起源的说法作较详尽地介绍。三是猛公之前一律称“谕”氏,猛公之后才开始称“喻”氏,使姓氏的发展脉络明皙。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