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姓.....
- 中华鲍氏网 2010年3月30日 鲍先锁
鲍 姓
□ 鲍先锁
系承夏禹,始祖为鲍叔牙。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七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鲍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内蒙、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
鲍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1源自姒姓。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初,周武王分封前代圣贤的后人,夏禹的后人被封于杞国,杞公有个儿子叫敬叔,在齐国当大夫,因有功,齐侯就把鲍城,封给他。鲍城故地在今山东历城县东三十里鲍山下,敬叔有个儿子叫叔牙,他以封邑为姓,人称鲍叔牙,鲍叔牙年轻时曾同管仲一起经商,常常照顾管仲,两个人成了知心朋友,鲍叔牙是齐襄公的弟弟小白的老师,齐襄公是个荒淫无道的人,小白和纠为避难分别逃到其他地方去了,不久,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小白和纠都赶回国争位,在路上,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衣钩,小白用计装死,瞒过了管仲,然后从小路赶回齐国,夺位后就是桓公,桓公派人杀了纠,活捉了管仲,因为鲍叔牙一直跟随桓公,桓公打算任他为上卿。鲍叔牙推辞说:“小心谨慎是我的优点,但我只能干具体的事而不能执政,凡执政的人,要有内安百姓,外抚四夷使国家像泰山一样稳固的本领,我不行。”接着向桓公推荐了管仲,齐桓公很生气,说:“我差点被他射死了,恨不得剥他的皮,怎能把国政交给他?”鲍叔牙耐心地说服了齐桓公。管仲执政后,厉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管仲后来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后人常以“管鲍之交”来形容那种相互信任、互相理解、生死之交的朋友关系。鲍叔牙的后裔遂以鲍为姓。②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代北俟力戊氏,进入中原后,改为鲍姓。③源自他姓所改。据《史记》记载,伍子胥让其子往齐改姓鲍姓;另据《路史》记载,上党丹阳包乃泰山鲍姓,后汉谏议大夫鲍永本是包改为鲍。[郡望]鲍姓的郡望主要有上党郡、泰山郡、东海郡、河南郡。上党郡:战国时韩国初匆置。秦灭韩后因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相当于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堂号]鲍姓的主要堂号有下车堂、进贤堂。下车堂:春秋时鲍龙,贤而有德,非常受人尊敬,连孔子见了他都下车表示尊敬。[堂联]鲍姓的堂联主要有:参军逸俊(鲍照);司隶端方(鲍宣)。丰年群歌神父(鲍德);友谊莫若叔牙(鲍叔牙)。少君挽车垂誉(鲍宣);令晖赋茗见才(鲍照)。[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鲍氏77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91例。鲍姓的历史名人春秋齐国有鲍叔牙,大夫;汉代有鲍宣,高城人,哀帝时为谏大夫;南朝宋有鲍照,东海人,诗人;元代有医学家鲍同仁;清代有考古学家鲍康。[人口]根据第四次人
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鲍姓13212人,临汾市609人,洪洞县25人。[供橱] 鲍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九号供橱。[字辈]民国18年鲍昌宇续修《鲍氏族谱》,河南商城鲍姓一支字辈谱为:“云林友玉,树圣祥荣,坤炳崇”。[迁徒]洪洞大槐树移民濮阳鲍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柳屯镇曲六店村;濮阳鲍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习城乡鲍庄村。
(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档案室提供)
分享按钮>>文苑11期 鲍树民先生的诗歌《世纪行》致友人
>>《燕国、燕氏、燕姓》探讨(21)——武阳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