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话宗族..

    中华鲍氏网 2010年7月29日 鲍志成


《鲍氏又苑》总第三期(2001年9月)                                                                                 鲍氏论坛
                                                                           说古道今话宗族
                                                        ——关于当前宗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鲍志成
世界上绝大多数围家都是由一个或几个乃至几十个民族构成的,而每个民族几乎都是由若干宗姓氏族组成的。因此,我们常说,民族是国家的主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介于民族与家庭两者之问的就是宗族。由此可见,宗族是多么重要。
在东方国家,尤其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宗族一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形态。不要说历代统治者都要论姓排辈,钦定《百家姓》,把王姓国族与黎民百姓区别开来,就是普通仕宦人家和平民百姓,也都要编修谱牒,把家族历史、传承渊源写得一清二楚。家有家法,族有族规,几乎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家法族规,来约束族人言行,无论道德伦常还是国法律令,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都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伦价值观念相一致。由于宗族往往聚地而居,同姓族人常拥有共同的宗祠、族田等公共物产,在文化和经济上有一定的“共享性"“公有性”,但由于天灾人祸和仕宦商旅等诸多原因,一姓族人经过千百年的“流离失所”,往往散居于不同地区,乃至大江.南北,全国各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族是一根与华夏文明相始终而互为一体的血脉,是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一个宗族的兴衰变迁历史往往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缩影
然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宗族作为“封建遗毒”,在“阶级斗争”和“文化革命”的狂热中,被彻底的扫除了。祭奠的宗祠,祖宗的神像,传家的谱牒,甚至连祖坟,都统统付之一炬,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如今,当我们用理性的水洗去宗族脸上的封建尘埃,脱却披在它身上的陈旧外衣,并把它置于属于它的历史环境中去加以审视的时候,我们发现,它并没有太多的“遗毒”,它本身也没有什么"罪过”,它内在的东西,大多与我们所提倡的优秀文化传统相一致。
自从“西学东渐”后,传统的国学一直在与外来的"欧风美雨”斗争着,其中最激烈、最“惊心动魄”的,当数“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战无不胜”的“文化大革命”了。尽管两者在起因、本质、规模、作用和影响等诸方面,都截然不同,但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言,可谓大同小异。尤其是“文革”浩劫, 对宗旅的危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至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对它敬向远之,讳莫如深。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今天,在我们大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我们完全有理由重新认识宗族,正确对待宗族,还宗族以历史本来面目。否则,我们是否也是在传统文化上的“数典忘祖”呢?
近年来,海内外华人纷纷开展寻根问祖、祭拜祖先、研修宗谱等活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爱国爱乡教育、促进海内外炎黄子孙联络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出现了极少数篡改历史、攀附名人、拉宗结派、过分强凋宗亲等不正常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对待宗族问题呢?这里,我抛砖引玉,提出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供有兴趣的同仁参考。
首先,要端正思想认识,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去认识宗族。宗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 ,人们的宗族观念将逐渐淡化。封建的宗法制度是与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在今天许多方面(如所谓“节妇”)是过时的、陈腐的,必须加以批判和扬弃,同时,宗族文化中也有许多优良传统(如提倡“孝道”)仍然与社会丰义精神文明相一致,值得继承和发扬。如何正确区分优良文化传统和划建遗存糟粕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针,用科学的民族学和文化学为指导,以一分为二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把古代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世界文化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凡是符合中华文明优良传统、富有时代生命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相一致的,都要加以继承发扬,否则就要加以批判、扬弃。
其次,要明确宗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要本着古为今用、服务现实的态度,去研究宗族,“化腐朽为神奇”。研究宗族,决不仅仅是为了查明祖宗世系,“验明正身”,寻根问祖,祭扫祖坟,作“衣锦还乡”之旅而已。要把对宗族的研究作为一门学问来做,一项文化建设来办。要把宗族研究与传统历史文化研究、地方乡土文史研究结合起米,与当地经济建设、文化旅游开发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一句话,要舍弃一家、一姓、一族的小观念,着眼于地方、民族、国家的大全局,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为大众所接受,为社会所认可。要防止借宗族研究之名,搞篡改历史、攀附名人、荣宗耀祖、拉宗结派等不良倾向和观念的回潮。
再次,要掌握宗族研究的科学方法。如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宗族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问,涉及到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文物考占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其研究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把文献考据、实地考察、调查采访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要重视谱牒文献研究,更要重视实物研究和实地考察,要进行一家、一族、一姓的个案研究,也要开展一定区域内的综合研究。要纠正仅仅根据宗谱记载、家族传说来研究历史的错误倾向,须知许多谱牒记事详尽,虽可弥补正史志乘记载之不足,但也有不少是故老相传、道听途说的不经之谈,只有去伪存真,方能言必有据,论而可信。
最后,要界定宗族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宗族研究的对象。由于宗族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有不确定性。要明确规定其基本内容,作为研究的丰要对象,而不能漫无边际地泛泛而谈,把什么都往里面塞。具体地说,宗族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宗族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史,宗族的组织形式、管理机制,宗族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伦理道德规范,大姓望族、名人先贤与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宗族与民族的关系,宗族观念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宗族研究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作用,如此等等。
说实话,我对宗族鲜有涉及,这些文字只是凭主观认知和感觉信手而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严密推敲,因此一定有许多错误、欠当之处,恳请诸位宗亲和,广大读者指正,同时更希望有识之士赐读专论大作,以开愚怀。

 


分享按钮>>“叔牙精神”与“鲍氏家风”
>>.学习鲍叔牙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