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赤子关心鲍氏谱牒
- 中华鲍氏网 2010年8月30日 鲍世绅
《鲍氏文苑》总第三期(2001年九月) 相关链接
海外赤子关心鲍氏谱谍
1993年夏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杭州里西湖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发现了绍兴鲍氏五思堂宗谱。欣奋之余,化了几天时间,抄摘了三本四卷宗谱的主要内容。遂即把这一消息及绍兴鲍氏世系表寄奉给在美国旧金山的长兄鲍世纶,在台湾台北的堂叔鲍亦荣,堂兄鲍世绪,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亦荣叔当即谕示,提出委托我继承先祖事业,重修鲍氏五思堂宗谱(五思堂宗谱为先祖荫余公修订)。长兄世纶94年回国,即召集我们四个弟弟,研究如何着手编写我们直乐泗鲍氏门下的小家谱,他走访尚健在的长辈亦长叔、亦凯叔等,收集有关家史资料,讨论编写提纲,落实编写人员,经过两年的努力,直乐泗鲍氏小家谱终于完稿。我侄儿鲍其海(I gnatius Bau),生在香港长在美国,是融入美国社会的第二代华侨,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就从事律师工作。他在长辈的影响下,十分关心鲍氏发展历史,97年他随父回国到安徽歙县寻根。回国前,他化了大量时间,根据我们编写的小家谱,通过计算机处理,制作了Family 7Free(家庭树),实际上就是一张世系图表,不过通过计算机处理增添了当代人的照片。他这种关心鲍氏谱谍在青年一代中是为数不多的。看了他的Family 1'ree,我们都为之感动。但真的要象亦荣叔要求那样,续修鲍氏五思堂宗谱,又是多么巨大的一个系统工程。寅初公与他的兄辈修订著存堂宗谱曾七易寒暑,荫余公与芗谷公两次修订五思堂宗谱也化了好几个年头。现在又经过70年,绍兴鲍氏有了长足的发展,足迹遍布海内外,恐已逾万人。虽现在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处理,但资料汇集工程量之浩大,仍不亚于当年。同时还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即修订宗谱的必要性。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早在1984年就联合发文中指出:“宗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极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但由于在文革中,不少鲍氏宗亲遭到迫害或牵连,因此对搞宗亲活动及修订宗谱存有余悸,无心参与。
二是编写力量问题。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一支热心于宗谱的编写队伍是不行的,现在在老年人中熟悉鲍氏历史的不乏其人,但均已年迈体弱,难以胜任编修宗谱的组织工作。而年青一代中工作繁忙,家务缠身且热心者不多。
三是资金问题。要续修五思堂宗谱除了精力外,财力的后盾也是必不可少的,且不是一个小数目,没有5~10万元是难以完成的。
1994年当我把上述三大难题禀告在台湾的亦荣叔时,他也感觉到修订宗谱是件好事,但也是难事,只能“望谱兴叹”了。99年亦荣叔带着这个遗憾走了,我也深感未完成他的遗愿而愧疚。 (鲍世绅)
分享按钮>>三年后寻根认祖可查谱
>>祖上姓什么 基因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