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小鲍庄》(梗概)

    中华鲍氏网 2010年8月30日 鲍志成辑


              艺苑撷英                                     《鲍氏文苑》总第三期(2001年九月)

                     王安忆小说《小鲍庄》(梗概)


传说,小鲍庄的祖先是大禹的后代,于是整个姓鲍的都成了大禹的后人。村里有个叫鲍彦山的,他家里在生第七胎。生下来的是个小子,鲍彦山给他取名,大号叫鲍仁平,小名叫捞渣。
捞渣满地乱爬了。小脸儿黄巴巴的,一根头毛也没有,小鬼似的。就是笑起来的模样好,眼睛弯弯的,小嘴弯弯的,亲热人、恬静人。大人们说他看上去“仁义”。人人喜欢他,独独鲍五爷见了他就来气。为的是捞渣落地时,正是他的独苗孙子社会子咽气,他认定这是叫捞渣抓了替身。
捞渣歪歪扭扭能走了,话也能说不少了。正吃晚饭、鲍五爷拄着拐走来。鲍彦山招呼他吃饭,捞渣学嘴:“来七(吃)。"鲍五爷装没听见,在门槛上坐下,看蚂蚁搬家。不知什么东西碰了他的嘴,定睛一看,捞渣小手里攥着一块煎饼,直送到他嘴边。鲍五爷看看捞渣,捞渣朝着他笑,一脸厚道相。鲍五爷心里格登一下,扭过脸去。
捞渣七岁时,乡村耕读老师来动员他上学。鲍彦山只好让读中学的文化子停学回家,好让捞渣上学识几个字。没想文化子一听,又哭又闹还不吃饭。见此,捞渣便说:“让二哥念吧,我不念了。”捞渣便成天下湖割猪菜。一班小孩子都欢喜和他在一起。谁走得慢,捞渣一定等他。谁割少了,不敢回家,捞渣一定把自己的匀给他。谁们打架了,捞渣一定不让打起来。跟着捞渣,大人们都放心。这孩子仁义呢,大家都说。
鲍五爷连绳头都搓不动了,成天价只能坐在墙根下晒太阳。一直到中午,才懒懒地走回家烧锅。捞渣不让他走,说:“来俺家吃罢!”鲍五爷也不推辞。吃长了,他大就逗捞渣:“你老叫五爷来家吃,俺家粮食不够吃了,咋办?”捞渣认认真真地回答:“我少吃一张煎饼,少喝一碗稀饭,可管?"这天,家里来人,捞渣就到鲍五爷那里去借宿,和鲍五爷脚对脚挤一床。鲍五爷偎着捞渣暖和和的身子,心窝里滚烫的,话也多了:“捞渣,你想不想上学,五爷给你付学费。"捞渣上学后,第一学期就得了个“三好学生"奖状。
小鲍庄遇上了百年未见的大雨。七天七夜的雨,天都下黑了。村长满村跑,拉了一批人上山搭帐逢。正吃晌饭,听到西边轰隆隆的响,不象雷声,象是破坝。“跑吧!"人们放下碗就往山东面跑,鲍彦山一家跑上了石子路,回头一点人头,少了捞渣。文化子想起来了:“捞渣给鲍五爷送煎饼去,人或在他家了。”
寻找捞渣的筏子在水上打转。人们在大柳树树梢上发现了趴着的鲍五爷。鲍五爷用手指着树下,喃喃地说:“捞渣,捞渣!"男人们一个个跳下水去,足足一个时辰,才摸到捞渣,可早已没气了。人们感叹着:“捞渣要自己先上树,死不了的。"“捞渣是为了鲍五爷死的哩!!” 小鲍庄有个鲍仁文,人称“文疯子”。他为了写书,整天缠着转业军人鲍彦荣采访,承包田里长了荒草也不顾。捞渣牺牲后,他与人合作写成了报告文学。不久,省报登了,题目是《幼苗新风——记舍己为人小英雄鲍仁平》。不久省团委又将鲍仁平评为少年英雄。
要饭的小丫头小翠,被鲍彦山家收养,本想为老大建设子找个童养媳,不料小翠与老二文化子感情越来越深。小翠长到十六岁,已出落得很俊。捞渣妈准备为建设子圆房,小翠知道后如五雷轰顶,她往庄东头大柳树跑去,边哭边嚷:“我才十六岁,我才十六岁!”终于,她逃离了鲍家。晚上仍与文化子幽会。
鲍山附近的小冯庄,有个老姑娘叫大姑,她与一男孩拾来相依为命,亲似母子。对于他俩的关系,大家都觉得蹊跷。拾来十八岁那年,大姑为拾来置了一副货郎挑子,让他自食其力,拾来便离开了家。他在小鲍庄认识了四十多岁的寡妇二婶,两人逐渐相爱。但小鲍庄不能容忍外姓人,村民殴打拾来,二婶也受大家歧视。后来,两人虽在乡政府的支持下结了婚,可小鲍庄人仍不接纳他们,在人前始终抬不起头来。在洪水来临时,拾来下水捞上了捞渣的尸体,受到表彰,这之后才在小鲍庄立住脚。
捞渣死后一周年,县上将他的坟迁到小鲍庄正中,墓碑上刻上了“永垂不朽”四个大字。此时,由于县里照顾,鲍彦山家的新屋封顶了。建设子到农机厂上班,并结了婚。小翠回来了,与文化子悲喜交集。村里的路也开始拓宽……。
(原作载《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小鲍庄》作者王安忆,1954年生于上海。从70年代末发表小说至今,已出版《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等长篇小说。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小鲍庄》发表于“寻根文学”兴起之时,是作者用小说之笔探讨与表现民族的根性文化所作的一次尝试。它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成分——“仁义"精神。为表现这一内容,作者选取了特定的环境和角度,并采用了独特的文笔。
作者将人物安排在安徽北部农村一个谓之“小鲍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氛围之中。这个小村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说这里的村民原是大禹的后代。历史悠久而与外界“隔远”,使人们保留着原始的耕作方式和陈旧的文化传统。在村子里、“仁义”是村民评议人的尺度与教育人的标准的口头禅。他们以仁义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用仁义去感化外来的人。作者选择这样一个环境作为小说的生活基础和历史背景,是颇具特色的。不仅因为作者曾插队落户过这个地区,对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有着深切的了解与体验,关键在于,与都市生活相比,这样一个古老而闭塞的小村更朴实、更坦荡地裸露着中化民族的文化之根,使人们更清楚了然地看到民族文化精神中基础与原始的东西。
在小说中,小男孩捞渣可谓是“仁义"之乡“仁义”精神的体现者。他生下来就让人看着“仁义”,以“亲热人、恬静人"的“仁义"之相博得大小们的厚爱;他以“仁义”之心感化了对他天生不满的鲍五爷,以“仁义”之行吸引与折服了周围的孩童,同时,以“仁义"获得了“三好学生”奖状;最后,又以“仁义”的牺牲,获得了英雄的美称,得到了“永垂不朽”的留名。作者选用了这样一个山乡中土里巴气的小男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很别致的。因为与成人相比,孩童身上更真纯地体现着人的生命本能与文化本能。在这种别致的表现下,人们能获得这样一种理解:捞渣是民族的“仁义"精神的象征,而这一“仁义"精神不是什么外来思想哺育与促成的,而是土生土长,为本民族先天所有的。捞渣生下来就仁义,可见,我国几千年来的仁义精神早已成为“基因”,保留与流传在本民族的成员身上。而这样一个“基因”又在一个“仁义”的环境中得到了自然的显现与完善的发挥。从捞渣身上,人们看到“仁义”作为一种根性文化依然保留在人们的生命过程中,它直接或曲折地支配着过去人、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过程。
作者在对仁义之乡的仁义精神进行描述时,所用的文笔也是独到的。除浓浓的地方色彩外,描写与陈叙显得冷静细致而又客观。读罢小说,你看不清躲在背后的作者是哭还是笑,是歌颂还是批判,只感觉到那深邃的目光与老练的表达。与当时出现的其它寻根文学作品不同的是,作者既不赞扬民族的文化精神,也不批评民族的文化根性,既不作思想议论,也不流露褒贬的感情,只是从生动的描述中体现一种要求:认知与理解。这也反映了王安忆近期小说客观冷静、求理解而不发议论的创作特色。她只是把对生活与民族的热爱消化成深刻的探索与冷峻的启迪。
总之,《小鲍庄》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呈现着历史遗迹的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着既现代而又古老的人们。在这个人为的现实世界之下,蕴含着作者对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的理解与关注,同时,也为当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与选择的思想空间。 (鲍志成辑)
 


分享按钮>>《东使笔记》简介...
>>《鲍明远集》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