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1,展望2012

    中华鲍氏网 2012年4月5日 鲍世行


            回顾2011, 展望2012
             在“毛家饭店”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2012年正月初六(2012.1.28)
                                              鲍世行
    首先,给大家拜个年,祝福大家龙年全家安康!今天,来了不少宗亲,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还有从外地赶来的,真是“群贤毕至,老少咸集”。
    正月初六是个好日子,去年我们也是初六碰头,今年又是这一天。为此,我建议能不能以后就定在初六,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我们北京鲍氏就在这一天举行团拜。年纪大的,身体差的可以早退,其他人可以留下来多聊聊。
    我今天主要讲两点,一是回顾去年的工作,二是展望今年的事情。

    一、2011年工作的回顾:
    去年我们鲍氏族史研究会经办和取得成效的主要有以下几件工作:
    1、在歙县棠樾召开《鲍氏文苑》第十二次座谈会;
    2、在济南举行“纪念鲍叔牙诞辰2740周年”大会;
    3、参加在绍兴举行的祭奠大禹的活动;
    4、贵州安顺鲍家屯水碾房维修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一等奖)第一名;
    5、《鲍氏文苑》第13期出版;
    6、《鲍氏文苑》特刊《圆梦鲍山》出版;
    7、鲍家拳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8、拜谒鲍照墓。调研该墓保护情况;
    9、《中华鲍氏春秋》丛书的编撰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10、《大贤叔牙》剧本的写作,有了一个初稿;
    11、中华鲍氏网的工作取的了好成绩;
    12、各地鲍氏的研究活动正在逐步推进;
    13、筹备成立鲍氏企业家联谊会的工作有了初步成绩。
    还有其他一些工作就不一一列举了。
    上面这些工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具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性质,归纳起来,是几个方面:一、聚会,二、遗产保护,三、书刊编撰,三、信息交流。
    先讲讲“聚会”。
    必要的“聚会”常常是不可少的。它在宗亲之间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对于加强凝聚力,增强影响力,提高自信心和推动各个时期的工作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去年我们举办的大小聚会不少,最有影响的要推棠樾的那一次了。这次在“慈孝里”棠樾召开以“慈孝文化”为主题的聚会,有着特殊的意义。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慈,是前辈对后辈发自内心的关爱的具体体现;孝,则是后辈对前辈出于由衷的敬爱、感恩而激发出的深层关怀和照料表现,而两者一旦融合到一起,它们就往往会构成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牢固基石。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正是由于有了慈孝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光大。慈孝文化以其东方特有的温馨和谐而闻名于世。慈孝文化与目前提倡的创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这次会议为到会的一百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集体祝寿,举办了“百老宴”,因此被称为“百老汇”。我们还推举了八位
    “百岁老寿星”、十五位德高望重热心家族活动的“寿星”、十位恪守孝道表率全族的“孝星”、十二位“慈孝楷模”和一个“慈孝世家”,还新建了“慈孝墙”,并为此剪彩,使与会的宗亲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慈孝文化”的洗礼。
    到会的有不少年轻人,使得会场上气氛十分生动活泼,这里不仅有鼓掌,高兴的时候还欢呼、口哨、尖叫,这种情况,过去也是少有的。会议期间,450人在鲍氏祠堂前摄影留念。当大家拿到这张沉甸甸的相片时,都感慨万分,无不以自己是鲍氏子孙而为荣。对此,棠樾的树民宗亲深有感触。他说,有史以来,棠樾的鲍氏宗祠还从来没有接待过这么多鲍氏宗亲。 
    还有,去年清明节在山东济南鲍山举行的纪念二世祖叔牙公诞辰2740周年纪念大会和在鲍墓的祭奠活动,此次活动被称为“园梦鲍山”。 山东济南历城,是中华鲍氏的“三鲍”圣地——鲍山、鲍墓、鲍城的所在地。鲍叔牙是我们的二世祖。他清正廉洁、嫉恶如仇、公忠体国、识人荐贤,与管仲一起扶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光照千秋。他的高尚品格和高贵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传承。经过山东宗亲的努力,纪念和祭奠活动办得非常成功,还出版了以此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圆梦鲍山》纪念册,使这一次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为什么称为“圆梦鲍山”呢?副会长亦冈先生在大会开幕词上说:看到今天庄严、隆重的场面,不由得使我想起14年前的往事。因为祭拜叔牙公的建议是济钢总经理马俊才首先提出来的。我们作为叔牙公的后裔,一直期盼能实现这一夙愿。当年5月,现任鲍氏族史研究会会长的鲍世行专程来拜谒叔牙墓,回京后接到济钢的邀请,7月6日世行和我抵达济南,济钢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特请鲍氏后裔组团参加1998年7月1日济钢建厂40周年的庆典和祭奠叔牙公的活动,于是我们就积极组织鲍氏后裔参加此项活动。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祭拜叔牙公的活动未能如愿,无疾而终(参閲《圆梦鲍山》特刊第28页)。其中《圆梦鲍山》特刊第58页《鲍氏研究初起纪实》一文,就是写的当时的详细情况,大家有空可以看一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挫折和无奈也往往夹杂其中。
    再说说“遗产保护”的工作。这次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鲍氏遗产”有棠樾古民居、东台鲍氏大楼、黄梅鲍照墓和安顺鲍家屯古代水利工程等多项。可以说,如果没有我们近年来的辛勤工作,要有这么多项目申报“国保”单位,这是不可想象的。
    从这里,我体会到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非政府组织(NGO)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大有可为的。下面我再说说这方面的事情。
    先说说安顺鲍家屯的工作。鲍家屯这个小村落本来名不见经传,很少有干部光临,不管是市里也好、省里也好,可是自从2006年11月在那里召开了第6次《鲍氏文苑》座谈会以后,我们连续在那里开展工作,现在鲍家屯已经获得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该村的古水利工程正在申报重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去年9月,该村的水碾房维修项目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还准备今年5月中旬到现场授奖,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鲍家屯也因此而蜚声国内外,6月份,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桂林召开国际年会,并为鲍家屯设立一个专题论坛;今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克罗地亚召开“文化遗产最佳保护范例大会”,已经发出邀请书请我们派代表参加大会,所以这件事情还在不断发酵,影响会不断扩大。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这就是安徽的企业家宪霞在棠樾购买了一栋老旧民宅,并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加以整修,工作做得很到位,使这座建筑能持续保存下来。这是双赢的做法,值得提倡。

    二、2012年工作的展望
    我先讲今年的聚会。我们的事业在发展,形势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鲍氏的族史研究在初始阶段有如下特点:这就是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在北京的长者、文化人。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1、参加活动的宗亲中,年轻人的比例在不断地增加;2、不仅有文化人参加,而且不断地有企业家参加进来;3、有更多的宗亲运用起新的通讯工具,电子媒体正在逐步取代纸质媒体,使信息和资讯交流变得更加快捷;4、各地的族史研究力量在不断壮大,各种形式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起来。过去一年,各地宗亲做了大量的工作,像安徽寿县的士刚等宗亲,又如河北沧州的智泉宗亲在棠樾会议后就积极联络本省宗亲,另外,家族的武术、书画、诗词等研究也都加快发展起来。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一定不能小视,并且应该主动地调整我们的工作策略和工作方法,让这些组织能够尽快地成长起来。
    棠樾的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决定今年的聚会在安徽寿县举行。会后我和士刚交换意见,大家认为鉴于寿县人才济济,经济实力也相当雄厚,会议的费用完全可以由当地筹集,所以应该给聚会的主持者以更大的决定权、指挥权和自由度。我们还初步确定会议的主题为“谱牒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至于一些具体的日程和工作细节,有必要的话可以共同讨论研究决定。总之,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地方共同搞好这项工作。上面的意见是否正确,大家还可以讨论。

    关于《鲍氏文苑》杂志
我曾经说过,我们鲍氏族史研究会有三件事具有品牌价值,这就是每年的一次聚会,每年的一期杂志和我们的网站。这中间,我认为,《鲍氏文苑》杂志是最主要的。你想,杂志是要供多少人阅读的,是要长期留下来的,所以要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考验。我们一定要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搞好每一期杂志,不能有任何懈怠。
    如何定位《鲍氏文苑》?我认为:
    首先,要把《鲍氏文苑》办成鲍氏族史研究会的“会刊”。研究会的活动、各时期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应该在杂志上得到充分的反映。 
    其次,要把《鲍氏文苑》办成鲍氏族史研究会的“年鉴”。 除要刊登研究会当年的活动外,特别要留意记载各地鲍氏的活动情况。
    第三,要使杂志成为鲍氏族史研究的“论坛”。研究成果可以在这里发表,研究的问题可以在这里展开讨论。
    第四,要成为有关鲍氏的“信息交流平台”,包括家族内部的信息和其它姓氏研究组织的信息。
    总之,要使《鲍氏文苑》成为鲍氏族史研究会历史发展的忠实记录者。
    《鲍氏文苑》既然负有如此重任,因而办刊的质量,事关鲍氏族史研究会的兴衰得失。对此,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大意不得。
    为此,首先要提高办刊的思想性、政策性、原则性和高品位性;其次。要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在稿件中要增加组稿的比重。其次要建立通信员制度,能够及时反映、报道各地的情况。
    还要加强出版发行工作。现在有很多宗亲想订阅《文苑》而不知道怎么订;有的愿意要合订本却无法实现。实行各省轮流编辑、发行和固定读者的办法,对发挥各省宗亲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实现了一段时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每年投稿和寄款的地址老在变化,遗留的杂志和稿件的保存和转移都有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工作的经验无法积累和传递。今后我们能不能逐步把编辑、发行人员固定下来,把编辑、发行工作规范起来,以方便投稿和订阅,使杂志的工作上一个台阶。
    既然我们把《鲍氏文苑》杂志作为品牌来经营,那么就要使杂志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对于这一点,可以说我们从创刊以来一直在摸索并积累经验。第九期《鲍氏文苑》上有四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说的很好。当时国强提出制定《鲍氏文苑刊物工作条例》的问题。这个建议提得很好,而且现在又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完全有可能来编制这个《条例》了。所以,我希望今年我们能把这个《条例》制定出来。

    《中华鲍氏春秋》丛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
    作为一个研究组织,在理论建设方面,出版一套理论著作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出版这套书,一直是我们的夙愿。我想年底以前,以下几部书,能不能给大家有个交代。根据具体情况,有的可以拿出初稿(或部分初稿),有的拿出框架,有的拿出提纲。
    第一部是《中华鲍氏春秋》,由荫华、国强和我负责;
    第二部是《鲍氏宗谱序跋录》,由晓娜和我负责;
    第三部是《鲍氏源流录》;由亦冈负责;
    第四部是《鲍氏迁徙录》,由俊盛负责;
    第五部是《鲍氏祖像录》,由国强、晓娜和我负责;
    第六部是《鲍氏人物录》,由俊盛、淮龙负责;
    第七部是《鲍氏艺文录》,由义来、国强负责。
    可能还有其他一些书要编写,大家可以再补充。
    我们都是用业余时间、无报酬地工作,所以摊子不要铺得太开,营盘不要扎得太大,有多大力量办多大事情。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程序,一步一步来。总之,一要抓紧,二要实事求是。
    今天讲的问题是一个开放的话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情况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的工作也应该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我不想讲得太细、太具体了,希望大家充分展开讨论,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大家!

 


分享按钮>>同贺新春 擘划未来
>>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新郑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