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素心未染 忠谏不贰

    中华鲍氏网 2015年5月19日 鲍家树



                          素心未染 忠谏不贰

                         ——追记明代名臣鲍辉

   鲍辉(1401—1449),字淑大,号逊志,浙江平阳人。明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殿试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任工科给事中,殉国赠刑科都给事中,著有《金台啸稿》。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土木之变”中殉国,谥忠谏。纵览其一生,虽然没有太多所谓的传奇色彩,但其忧国爱民、为官清廉,在人臣之位上尽职尽责,直言诤谏,迸发出了独有的人格魅力。

   一、心系苍生 谏纸叠叠

   鲍辉在任期间,也是宦官王振逐步专权横行之时。鲍辉不畏权势,《明史》讲其“数有建白”,多次上疏,直陈益国利民之见。正统元年(1436年),山东、陕西及京畿地区发生灾荒。鲍辉上疏明英宗,请求赈济百姓,减轻徭役。正统四年(1439年),京师大水。鲍辉奏请疏通支渠、开拓水门、设置陡闸,以清水患。正统五年(1440年)其父去世,在服除赴任途中,鲍辉看到浙江府县官吏垄断盐米,科扰百姓,于是上奏建白盐法,请求派遣巡盐御史,遍历体察弊端。

   二、黜退庸吏 奖掖能臣

   在人才进退、官吏升降方面,鲍辉堪称黜陟严明。

   明代的丁忧官吏,服除之后除补原职的几率比较低,苦心经营的成果即将拱手相让,有的官吏就会权衡利益得失,营造出貌似“以公断私”的夺情之举,或贿求上级,或诱挟下属,以图继续保有原职,避免守制带来的损失。面对这种机会主义,正统九年(1448年),鲍辉指出“各府州县官九年考满,多因在任买田置宅,娶妻立籍,恐迁别处,要民保留”,奏请严加复核,严惩徇私舞弊。

   正统十年(1445年),鲍辉上书建议吏部、礼部询察来朝的地方官,对其中“有廉能之誉、治行超卓”者,在御前予以褒赏,待其考满,荐举擢升。明英宗予以采纳,形成一时之盛典。

   三、洁身守道 痛斥腐败

   正统九年(1444年),鲍辉受明英宗指派赴延绥调查王文冤案,途中写下《出使绥德》一诗,流传了“素心不为尘氛染,尺度深期枉直分”的千古名句,表达了清正廉洁的态度和秉公执法的决心。鲍辉经过认真仔细的查勘,分清了枉直,惩办诬告者,最终平反冤案。回京后,针对发现的边地戍守废弛、将官营私、库存亏空等问题,奏请派遣镇守巡抚都御史,改革弊政,加强边防。

   正统十三年(1448年),鲍辉指出:“寇贼奸宄恒潜伏于承平之时,威武戎兵当豫防于无事之日。……天下都司卫所官员罔体上意,溺于晏安。兵器残缺而不修,军士饥寒而不恤。或私役耕艺田圃,或纵令兴贩鱼盐,或假托巡捕以扰民,或放回原籍而取贿,科扰侵欺,逼迫逃窜,遂致军伍空缺,武备不修。”更有甚者,“福建延平寇起,朝命两都司调遣官军一万征进,迁延旬月,不能会集,及至临阵,辄复畏缩”,并希望“将各都司并直隶卫所旗军大加简选,军士老疾者汰之,行伍空缺者补之,其管军头目又必推择存心公正、颇有智勇之人,不才者不得与乎其间”,以期遏制腐败,整饬军队。只可惜此时朝纲倾杞,这番劝诫未能得到重视。

   四、碧血丹心 公忠爱国

   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首领脱欢统一了蒙古诸部。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续扩充实力,伺机南下。鲍辉发现瓦剌通过“马市”和使节往来之机大量收购“釜鬲鞍辔”,意欲加强武备,遂上书奏请予禁止。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大举进攻明朝。宦官王振掌军政大权,调动50万大军并挟明英宗亲征,鲍辉深明兹事体大,紧急交章上谏,“为今计者,不过命材干大臣行边督战,自应得当。奈何以万乘之主下与角力哉?陛下纵不自爱,如宗庙社稷何?”鲍辉力劝英宗自爱,应以社稷为重,不要轻率从事,却遭王振斥责,“军国大事,尔小臣何知!”即命起驾,并令鲍辉督右掖军兼纪战功随驾出征。明军行至山西大同时,闻前线战败,王振决定撤退。大军退至河北怀来土木堡时,被瓦剌军包围,伤亡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鲍辉在突围中殉国,洒血疆场。

   鲍辉牺牲后,明代宗为其忠义所感,于景泰元年(1450年)降敕褒美鲍辉,并推恩至其妻儿父母,并下旨在平阳岭门建鲍公祠,在土木堡修建显忠祠,祭祀鲍辉和殉难军臣。后来,鲍公祠经历多次废毁重建,今由鲍氏族人兴建于平阳萧江镇,与鲍辉纪念馆一起,供后人瞻仰凭吊。同时,还有鲍辉衣冠冢,原系鲍辉之子鲍凤赴土木堡寻父遗体无果而在平阳万全奉旨修建,后于1989年迁于平阳萧江桔坡山,后人年年致祭纪念。

                                             作者:鲍家树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工程院公布的今年521名院士候选人中有4名何宗亲入选候选人
>>【何氏网新闻】仙桃4位何氏宗亲一行到访湖北何氏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