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专家名人录】石景山钢铁厂厂长总工安朝俊

    中华安氏网 2009年4月11日 安志民录



  【安氏专家名人录】石景山钢铁厂厂长总工安朝俊 

  石景山钢铁厂厂长和总工程师安朝俊

  2006-12-13
  北京工业科技史话-钢铁篇(1)

  北京日报科技专刊《北京工业科技史话》以钢铁开篇。中国是最早发明生铁并用生铁制钢的国家。据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专家对燕下都出土的钢铁剑、矛、戟的检验,战国时代北京地区的炼钢术即已发展起来。获国内外发明大奖的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张开逊教授,研究中国发明史时认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前还有更重大的一项,是春秋时代发明的液态生铁冶炼技术,它使中国最先实现了铁器的规模化生产,一跃至世界经济军事前例,一直领先至宋代。北京石景山炼铁厂(今首钢集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钢铁企业之一,首钢的诸多创新技术,至今还为国内外钢铁业所用。

  拥有了世界上最快的转炉

  1946年9月,留美归来的青年炼铁专家安朝俊担任了石景山钢铁厂厂长和总工程师,他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采用从美国学来的高炉挖补法,对破损的一号高炉炉身大修;又按照美国开炉料计算和装料方法,参照日本装料法,确定了开炉程序,终使一号高炉于1948年4月顺利出铁,成为抗战胜利后中国惟一开炉生产的大型炼铁炉。

  新中国建立时,全国钢产量只有15万吨。在石景山钢铁厂担任总工程师和副厂长的安朝俊积极采纳苏联专家建议,建立起我国钢铁工业第一座矿石平铺切装混匀料场,同时对一号高炉进行技术改造,安装了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台麦基式炉顶旋转布料器,石景山钢铁厂高炉从此跻身国内先进行列。这两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后,使钢铁生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北京的第一炉钢是1956年在北京暖气材料厂(1920年成立的中华汽炉行)小转炉炼出的,石景山钢铁厂在1958年也炼出了第一炉钢。此时安朝俊瞄准了最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新技术。这项技术是奥地利1953年发明的,曾开价5亿元人民币向中国转让,未果;转而被日本人买走,日本炼一炉钢迅速从8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一跃成为一亿人年产一亿吨钢的世界产钢大国。安朝俊力主在石钢(60年代后更名首钢)进行氧气顶吹炼钢技术工业试验,1964年12月在首钢炼出第一炉钢,并在全国推广。首钢的3座30吨氧气转炉年增产量达200万吨,被国外专家誉为“世界上最快的转炉”。

  6、英国代理首钢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卢森堡无料钟炉顶专利不再独步

  同年,首钢还自主创新高炉喷吹煤粉技术,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家有此技术的企业,一年可节约炼焦原煤1000多万吨。1981年英国戴维公司与首钢签下了协议:在8个国家中转让喷吹煤粉装置,每套付给首钢8%的许可证费。

  改革开放后,北京的钢铁冶金企业全部集中划归首钢,首钢的自主技术创新更加多元化,冶炼技术则更集中体现在新二号高炉的创建上。1978年,1929年日本人造的那座铁带式老二号高炉还在首钢运转着,利用系数只有1.2左右。当时来考察的外国专家对首钢第二任总工程师高伯聪说:在这里看到了冶金史——英国博物馆里燃煤火车还在首钢厂内跑着呢。1979年,首钢移地大修二号高炉,完全依靠一系列自主创新技术,建造了新二号高炉,比如它用上了国际上从未在大高炉上用过的顶燃式热风炉,特别是在国内首次使用了无料钟炉顶——传统高炉都是有料钟炉顶,即在炉顶装有两个大铁钟似的料罐,用于装、倒燃料。中国每年更换料钟的费用,相当于一座大型高炉的全年产量。发明无料钟炉顶的卢森堡阿尔贝特集团专家说:全世界几十座先进的无料钟炉顶都是买卢森堡技术,惟有首钢是自己独创。而首钢攻克此技术的技术人员之一曾纪奋,1978年在京参观日本冶金展时得知,这项专利转让费为500万英镑! 
 


分享按钮>>【安氏专家名人录】石钢厂第一副厂长安朝俊
>>【安氏当代名人录】中国最后一个土司安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