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序

    中华安氏网 2010年6月30日 安志民录



  【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序
 


       《通谱》序

        (一)

  安姓氏族是中华民族姓氏中一支大姓,遍布全国各地。
  对安姓氏族的源流。多种史籍、各地家谱均有记载。

  “安”是人类最初的家。 
  从9千多年前的人皇伏羲画卦文字的起源,再到5千多年前皇帝史官仓颉始将图画文字简化总结发展到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型“安”,都是房子中间侧身跪坐着一个女人。《说文解字》说,“安,静也”,“定,安也”。《尔雅·释诂》说,“安,定也”,“定,止也”。“定”的古今字型,是以家为目标朝回走的会意,只有回到家才能得到安宁。所以,安的本义是安定,平静。女人待在房子里就可以安定。在原始社会王权母系,婚姻制度是女人娶男人。正因为房子里面有了女人,男有所往,子有所容:一个房子,一个女人,几个男人,几个孩子,就是一个稳定的“安”。无数个 “安”组成的是全社会的大稳定。所以“安”就是人类社会一个包容一帮固定男人和女人的初级的家。
  《安子原理》汉字“安”的解释:宇宙大自然这个无限的空间,以“安 ”字代表宇宙大自然这个母胎最为合适。“安”字有宝盖头:代表宇宙大自然的外壳。女:代表宇宙大自然原始态这个母胎的内含物。本意是:安静、平安、安稳。称宇宙中的原始物质为“安”,宇宙即“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汉字“安”,其字形:“女”在“宀”下,其会意:“女人在房屋下表示无危险”。其本义:安定,安全,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安睡,安寝,安心,安逸,安乐。
  “安”就是平安,安全,安心,安定,安乐,安宁,安然,安身,安神,安生,安适,安泰,安稳,安祥,安逸;安就是安居乐业,安邦定国,平平安安,安如泰山,...... 安姓是天下最好的姓!

  安姓始于黄室嫡裔。
  “姓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笫一符号,也是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家族或家族的群体标志,是人类社会维系血亲、区分族别的重要依据。即“姓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是地域区分的符号”。《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记载:黄帝至舜、禹,皆同姓异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夏禹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安姓”,始源于黄室嫡裔。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轩辕黄帝与元妃西陵嫘祖生昌意,昌意的次子叫安,封于西戎,自号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又据《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记载:“太祖禹,乃太昊黄帝之玄孙,姒氏也。娶妻涂山氏之女。德顺元年(公元前2205年)二月既望、迁都安邑。将子姬宣,名启、赐姓安。”以邑为姓安始此。在西南的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和中南的广西、湖南、湖北恩施地区均有谱牒记载;在贵州德江县梨子坪、重庆市南川县安氏祠堂碑文亦有记载,均属中原安邑安姓。

  以国为氏以邑得姓。
  据《史记》《战国策》等史籍记载:公元前369年,楚宣王熊良夫将自己宠爱的大夫熊缠封于安陵邑,后裔子孙以先祖封邑为安陵氏,后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公元前318年,魏国安陵君魏无忌被封安陵国,后裔子孙以国名为姓,后改为单姓安氏。公元前209年,秦代安期琅琊人(山东胶南诸城一带),以地为姓,姓安期氏,后为安氏。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汉代齐悼惠王封刘肥之子刘志为安都侯。后裔以侯为氏,史称安都氏。春秋晋厉公有大夫安是叔施,其安是氏原之始耶。“战国时楚王嬖臣缠封于安陵,为安陵缠。其后代子孙以此为姓氏焉”,以邑得姓,史称安陵氏。“战国齐将田单破燕复齐有功被封于安平,称安平君,因氏焉。”后代以安为氏。西汉侯公被汉高祖刘邦赐封谥号曰安国君,后裔子孙以先祖爵号称安国氏。“昭武九姓”之一安国,以国名“安国”为自己姓氏,后改为单姓安氏。

  历代黄帝赐姓安氏。
  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共有10个部落、29个姓氏,统辖各部落的大头目和各部落头目都姓安,故称“天下头目都姓安”。传说是个勇敢善骑的青年人骑马去京城见皇帝赐姓安,说明安姓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族元人孟格、达色等族人归附大明政府后,明太祖朱元璋均赐汉姓“安”,分别赐孟格为安汝敬、达色为安汝坚、牟尼沙克宣为安恩谦,其后代均姓安,相传至今。贵州水西少数民族,原籍昆明,繁衍水西。盖为明英宗赐姓安。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擒。明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重新登皇位时。對當年護駕他回京的瓦刺軍人因敦友從軍,樂勤王事的兄弟四人分别賜姓、賜名、封官。其中賜哈喇素木耳為安姓,賜名安志全,封為附千戶。
  清康熙大帝为黑龙江流域对俄作战的需要,对沙俄侵略军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一再谕命给予宽大,妥善安置,并赏给衣帽,授予官职,驻北京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为其专门设立了东正教教堂即“圣尼古拉教堂”(罗刹庙、北馆)。编入满州八旗后送黑龙江的前线,招降俄罗斯投降博格达汗(即康熙大帝)。在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取得奇效,在关键时刻立有殊功。后由康熙大帝赐姓为安氏,意为“安卫大清”。其后代遂以安为氏融入汉族、满族,世代相传至今。

  他族他姓改汉姓安氏。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中国西北的鲜卑贵族安迟氏随北魏孝文帝入中原定居洛阳后,改汉姓“安”。《唐书》记载:[唐]节度使安禄山原姓康名轧葷山,隨母嫁到安延偃家,改姓安名禄山,后代子孙为安姓。唐朝时期回鹘民族、奚族人以“安”为姓,留居中原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西域阿拉伯斯兰教穆斯林嘎宛思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之一与安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改为汉姓安氏。
  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生息的彝族沙玛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安佳氏等众多其它少数民族部落,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改土归流中,改汉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清]満州镶兰旗人觉尔氏察氏改安费扬古、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改安禄、镶正红旗姓红喇氏改安达立、镶正黄旗人姓瓜尔改安珠瑚,居黑龙江満八旗姓氏改安佳等。清朝中叶,世居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阿尔丹”氏族,取其首音“安”,改汉姓安氏。辽东锡伯族安佳氏,世居普塞屯村(今大连庄河),后改汉姓安氏。清代满族额勒赫氏,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黑龙江东宁)、爱珲及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姓安氏;中原蒙古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其后均改汉姓安氏;满族昂刚氏,世居乌兰塔塔尔(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一带(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安氏。藏族有“安温”氏,以部落为姓,省易为“安”氏。裕固族安帐文乃氏族名,取其首音“安”而改为单姓安氏。
  整个西南地区,彝族安氏土司的实力和地位,超越于所有土司,可谓:“西南土官,安氏称首”。明朝时期,安氏世袭指挥,“所属有四十八马站,北至大渡,南及金沙江,东抵乌蒙,西讫盐井,延袤千余里。不仅和沙马宣抚司安氏、阿都长官司安氏以及马湖土知府安氏属同一族属,具有共源分支衍生的关系,还和乌蒙、乌撒、东川,芒部、禄肇、水西、永宁、沾益诸土官中的安氏等“境土相连,世戚亲厚”,“滇蜀异辖,宗派一源”,“通为安氏一家”。


         (二)

  族大支多的望族安氏。
  考我安氏,源自轩辕黄帝裔孙(孙和玄孙),历经沧桑,万脉相传,渊远流长。在发展史上有:武威郡(凉州郡、姑藏郡),武陵郡(义陵郡、建平郡),河内郡三大郡望,成为望族。且有以地名“安期”为安姓,以邑名“安邑”为安氏,以国名“安国”为安氏,有历代黄帝赐姓安氏,还有北魏鲜卑贵族等众多他族异姓改汉姓安氏,与汉族安氏融合,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
  在历史上头一个出人头地安姓人士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三国曹王朝左辅高官安同;其子安颉被皇帝封为西平公。唐朝时期安氏尤其显赫,“安氏”是唐初十六个开国元勋姓氏之一,名人不断涌现。如安金藏(官居右骁卫将军,爵代国公)、安承思(虞放刺史)、安礼(官居礼部尚书,武英殿学士)、安焘(官居知密院士,西戌元帅、西国公镇守成都)、安崇诚(殿试武状元,平西大元帅,镇守巴渝,今重庆),后唐中书令安重诲等等。

  安氏历代人才辈出、名人营集。
  古代安氏名人:公元前5世纪探讨化圆为方问题的安提丰(Antiphon);西周时期安清(非安世高)涂山(今安徽怀远县境内)人,约公元前771年间,助周平王立位,东迁有功,官居大夫;春秋时代临淄(山东临淄)东酷里陶工安囗(山东博物馆有其所制陶器,上有印款《榆辕画法》);战国时“梁故散骑常侍司空安成康之碑”(《碑帖鉴定》),燕惠王时任相国、辅国政的安成君(?-公元前272年);先秦时代方士(人称“千岁翁”,奉为“北极真人”)的安期生,秦汉期间(公元前206-209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其仙位与彭祖、四皓相等;汉代佛经汉译创始笫一人安世高;秦朝时官居左相的琼之子安清之玄孙安子璋;西汉时的安龙、安蛟兄弟将军;汉朝任太守侍诏臣的安成;唐朝代国公安金藏、平西大元帅安崇诚;<后唐>安金全,明宗时为振武军节度使;宋代四川制置大使安丙、石匠安民;元朝四川提督参赞安慎;明赞皇进士史部勋司主事、“悠悠中华五千年通易经先贤”之一的安佑及其子“嘉州七贤”安磐;明朝宁国府通判安孝宗、清朝有安致远。一百多年以前曾红极一时的著名清朝大太监安德海等等。
  近代安氏名人:抗日战争时期,安征夫烈士是八路军川籍烈士中职务最高的抗日将领,是二战时期远东抗战二位典型的安姓英雄:一是韩国刺杀伊藤博文的安重根;二是中国把日本俘虏金野博教育成日本八路的安征夫。民主革命人士、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安健(彝族)。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安子文。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安东。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安志敏少将。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朝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荣获者、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安廷玉。为祖国统一大业香港回归作出重大功绩的香港南联实业有限公司主席安子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英雄安业民(满族)等等。
  当代安氏名人:国家体改委顾问安志文(安子文之弟)。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安民。海军上海基地副司令员,海军南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安文庭少将。空军昆明指挥所政委、司令员安基业少将。武警部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安鲛驹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双院士”)安芷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专家安继刚。著名文史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导师安平秋等等。

  宋朝时期,安姓大约有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四川,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25%。全国主要集中分布于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约占安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东、广西、甘肃、浙江、福建。全国形成了以四川和豫、冀、晋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区。
  宋、元时期,金兵入中原和蒙军南下,致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氏族人多携家南徙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氏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朝有闽、粤沿海安氏渡海入台、徙于新加坡等国家。明朝时期,全国安氏分布主要集中于贵州和山西两省,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40%。贵州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总人口的21%。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陕西、山东、河南、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间,安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东南迁徙。全国形成以川贵、晋冀豫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
  安姓系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是中华民族姓氏中一支大姓,遍布全国各地。当今安姓发展到二百四十多万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5%左右。姓氏排行榜名列第109位,较明朝安姓增加26倍,高于全国人口增速。目前安姓主要集中分布于河北、安徽、山东、辽宁等省,大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河南、贵州、四川、重庆、山西、甘肃、浙江、黑龙江等省约占37%,其余广布于京津、陕宁、青海东部、湖北西北、湖南西部、江苏中部、云桂大部、内蒙东北、新疆西北以及吉林等地区。全国形成以渤海湾地区为中心,向西抵甘肃和向南达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带。

         (三)

  家谱是记载血缘家族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
  家谱的起源,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考证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姓氏骨片,中国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世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中国总谱,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史记》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1949年以后,家谱曾被作为封建残余受到唾弃和批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认识到中华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是宝藏。其谱牒不仅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寻根价值。其“家训”、“族规”、“家法”以及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且具教化的社会功能,故家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属国家级文物。

  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也只有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生命力。家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它曾经对凝聚中华民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建设也必将起重要的激励作用。
  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家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家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族谱又称谱牒,是记载一个家族繁衍生息、世代传承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图谱,是家族宗族的生活纪实史册,是一部与天地同在的家族百科全书。
  华夏安氏历来重视敬宗修谱,留下了宝贵的万脉源流的历史资料。但由于社会变革等历史因素,各地有的旧谱被焚毁或散失,改革开放以来,修谱活动悄然兴起,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国家档案局、文化部、教育部《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1984]7号)联合发文称:“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大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安氏修谱工作,虽然在部分省市村庄房系中已经开展,但由于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完成完整、清晰的宗谱,而修成的宗谱只是各地脉派的支系谱。因我安氏后裔脉派延绵,兴旺发达,理想有个完整的通谱,这也是我安氏阖族的愿望。编辑通谱是利国、利民、惠及安氏后裔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根据广大宗亲的意见和要求,抓住当前的大好时机,努力推动《中华安氏通谱》编辑工作,势在必行。


         (四)

  2001年11月,贵州省铜仁市安维耀先生,在古稀之年自筹资金,足迹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先后到过18个省(自治区)105个县(市)调查研究,到图书馆、愽物馆查阅、咨询、搜集资料,花了六年的时间,编写出有“新、实、突出、通俗”的、全国性安氏家族历史的《中国安氏家谱》。其功不可没、贡献极大,流芳百世。但由于当时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各方面条件所限,内容不全面、详略失当等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如中原安姓只写了安邑一支,安息国人复入中原一支没写,水西安姓和异姓改安姓都欠具体内容。安邑的一支也只写了直系的部份,如安焘的后裔只写了其中的一个儿子安崇诚的后裔(西南),而安焘的儿子安兴在安徽六安的后裔和另一个儿子在河南的后裔都没有,等等。有的省份过详,有的省份太略,这些都待安氏家族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不断搜集,不断补充,不断修改,共同完善。

  2007年11月,由作家书画家国学名师教授、抗日英雄安征夫烈士后裔安琰石(安石)创办了“世界华人安氏宗亲总会”。2008年11月,世华安氏宗亲总会常务副会长安志民创办了《中华安氏网站》,开通了“安氏论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世界华人名人网》和《中华安氏网》官方网站的网络信息,迅速在全国发展成立了21个省、市分会。2009年11月,在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安厝安氏宗祠重建落成庆典上,有了与全国安氏宗亲的广泛接触机会,应众多分会和广大宗亲网友的要求,于2010年4月3日至7日(清明节期间),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小岩村安氏宗祠(安息国人复入中原始祖汉传佛教第一人安世高太子塑像所在地),隆重举行了全国安氏宗亲首届恳亲联谊会议。讨论通过了《世界华人安氏宗亲会章程》;研究了以中原安邑安姓为脉洛和骨架,编簒《中华安氏通谱》;探讨了统一安氏世代的办法;拟定了《为抗日英烈安征夫塑像的方案》;部署了安氏宗亲总会和各分会如何为社会经济发展、弘扬安氏家族文化而共同努力;提出了倡议。这是中华安姓氏族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举措。

  《中华安氏通谱》以轩辕黄帝孙子安(安息国人复入中原安氏)和“太祖禹帝(黄帝玄孙)启赐姓安(中原安邑安氏)为脉洛和骨架,以正史为线索,方志为佐证,谱牒为资料,从纵向解剖,以明世系脉络,记述中华安姓氏族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启迪子孙承前继后,发奋图强,贡献社会,达到“存史、资治、教化”之目的。
  本《通谱》的编簒,主要是《中华安氏通谱》编委会成员:即安氏总会发起创会会长,作家书画家四川大学教授、《通谱》大纲起草人安琰石(安石),甘肃分会会长、天水市政协副主席、历史学博士安志宏,总会常务副会长、绵阳中级法院研究室主任、高级法官安志民,总会副理事长、蜀中制药安好仁高级教师,重庆分会会长、南川区工商银行高级经济师安生民,浙江分会会长、黄岩区建设局副书记、副局长安世国,中原分会家谱主编安振木,天津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安锡辉,总会副秘书长安双通,山东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丰松,贵州分会会长、高级教师安宗仁等行家里手的辛勤劳作。

  当代安氏众多贤达,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可亲可敬之精神;坚持“以正史为线索、方志为佐证、谱牒为资料”的原则;为之补失,有于教化,让安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有振兴中华安氏家声,传承千秋,流芳万世,造福子孙后代;惟在明源清流,详明世系,晓以尊亲;可上慰先祖之灵,下达众族之愿为宗旨,编簒《中华安氏通谱》,以成安氏一族之全书,留存纪念之举。这是簒谱之意与修谱之理,别无他意。在我有生之年能与众多族人,齐心协力,办点族中实事,是族众之荣幸,也是本次簒谱之衷。现修谱告竣,望后代子孙,饮水思源,承先启后,众志成诚,兴旺发达,如同江河之水,源源涌现更多有识之人士,为安氏宗族树立荣誉,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因历史条件制约、搜集资料所限,加之时间仓促,知识水平不高,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众宗亲族人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以诚吾族之大幸,是安氏之羡也,谨以为序。


各位安氏众宗亲:你们好!
  浙江分会安世国会长向我提出建议,要求由我以《中华安氏通谱》主编的名义,写个《通谱序》。现已完成“谱序”初稿,特传于网上,敬请众宗亲多多提出修改意见。

         安志民
              2010年6月3日


 



 


分享按钮>>【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目录
>>【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综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