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上篇1
- 中华安氏网 2010年7月24日 安志民录
【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上篇1
上篇:水有源 树有根 人有姓
笫一节、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
史书记,黄帝生昌意,昌意与蜀山氏公主结婚后生次子“安”,是全球华人安姓的最早得姓始祖。
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是以夏商周三族为主体经过长期血缘交汇形成的。故黄帝在历史和传统上,被作为先秦几个王朝的共同始祖。古书常见“三代”(夏、商、周)或“四代”(虞、夏、商、周),而虞夏的祖先是黄帝之子昌意,商、周的祖先是黄帝之子玄嚣。可见,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这几个王朝,虽有相互更替,仍有血缘和文化联系。因此,夏商周三族,都自认为黄帝的后裔,也就是说,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黄帝,是稍后于炎帝出现的一个大帝。在三皇五帝中,他的名声最响,业绩累累,被推为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我们称炎黄子孙,就是把黄帝和炎帝作为祖先崇奉的最好证明。
《路史》所列七十国,大部分在古文献中是有记载的,结合黄帝世系表可见,黄帝子孙的散布范围很广。至春秋时列国之姓有明确记载者67国,其中鲁、蔡、曹等32国皆为姬姓,加上子姓的宋、姒姓的杞、嬴姓的秦、任姓的薛等,占了67国的绝大部分,都是黄帝后裔。后代一些少数民族将自己的族系追溯黄帝也是有根据的。于右任《黄帝功德记》在搜集了《山海经》、《史记·匈奴传》、《国语·鲁语》、《汉书·西域传》、《晋书·载纪》、《魏书·序纪》、《北史·魏本纪》、《路史》等史料后,得出了“中华各民族为黄帝之苗裔”的结论。
(一)
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华夏炎黄始祖
一、华夏炎黄始祖
1、华夏炎黄始祖 炎帝
插图:
炎帝、又称赤帝:诞辰于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姓伊耆,后改姓姜,号烈山氏或厉山氏,[1]名:石年。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称:“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帝糸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目前史学界同时支持另一种说法,即黄帝活动于黄河上游,泰山西侧,炎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东侧,两部落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阪泉也即涿鹿(两者皆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决战,黄帝战胜并流放炎帝于南方(后召回),开创了华夏一统的局面。
分享按钮>>【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综述3
>>【安氏论坛贴精选】《中华安氏通谱》上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