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乐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乐氏论坛 >> >> 浏览主题 版主
 
 论坛QQ群:291940889   论坛QQ群:90900156   全部分类
  主 题: 乐姓起源和分布 已阅:9552 / 回复:23(楼主)

乐(Lè,Yuè 樂)姓源流有别,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以祖字为氏。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宋国王族的后裔,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周宣王时,宋国的一个国君叫宋戴公。本为子姓,其儿子名衍,字乐父。衎(Kàn 音看)生子倾父泽,倾父泽又生子夷父须,夷父须以其祖父衎之字乐父命姓,成为乐姓。夷父须就是这一支乐姓的始祖。
    2、出自宋戴公四世孙乐莒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载,春秋时宋戴公的四世孙,有个叫乐莒的人,是夷父须的族兄弟。他在宋国任大司寇。大司寇是西周王朝开始设置的一种官吏。其职责是掌管刑狱、纠察等事。乐莒的子孙引以为荣,便以祖上名字命姓,也成为乐姓,这支乐姓的始祖就是乐莒。

二、迁徙分布
    这个在我国早期历史上神气万分的姓氏,是出现在大约3000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乐氏源于春秋时的宋国,跟后世以宋为姓的人,算起来是血脉相同的一家人。当时的宋国,是由殷商纣王的长兄微子所建,这个地方,原来是封给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时叛变,后来被讨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给了微子,并封他为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汤之祀。后来,宋戴公的后代,又以王父字为氏,于是就出现了“乐”这个姓氏。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三国所灭。推算起来,中国的乐姓最少也已经有了2200年以上的历史。乐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姓氏急就篇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乐姓起源于子姓。周宣王时,宋国的国君宋戴公生公子衍,字乐父,他的第四世孙子叫乐营,是宋国的大司寇。他的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乐”字为姓。乐姓在河南南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阳望。姓纂:安徽子之后,戴公生子衍,字乐父,子孙以王字为氏。按乐氏之先,和宋同姓。

三、历史名人
    乐  毅:赵国灵寿人(今灵寿县西北)人,战国中期燕国著名军事将领。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的作战指导方略和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重要影响。
    乐羊子:一作乐阳,春秋末期,魏国大将乐羊子的事迹,像“谤书”以及“食子肉之羹”等,皆有史明载。原来,魏文侯曾命乐羊攻打中山,而其子正在中山做官。中山君因此把他的儿子捉来杀了,极为残忍地以他的肉做成羹,派人把送去给乐羊子,意思不外恫吓与报复。没想到乐羊子,收到自己儿子的肉做的羹后,不但丝毫没有慌张失色,反而很神色自若地把这羹统统喝完。这么一来,中山国的残忍企图和手段是彻底地失败了,而表面上对失子之痛装作毫不在乎的乐羊子,就此更加紧的攻城,最后终于拔下中山,以实际行动为爱子报了仇。

四、郡望
  
    南阳郡:秦置南阳郡,郡治于宛。秦末,刘邦经南阳入关时,“匿旌旗,人衔枚,马束舌,鸡未鸣,衔围宛城三匝”,迫使南阳郡守投降。汉承秦制,仍置南阳郡治于宛。西汉时,实行盐铁专卖,在宛设有工官和铁官,以监督、经营冶铁业和其他手工业生产。1952年2月,在南阳市北关瓦房庄(古宛城内)发现大规模的汉代冶铁遗址。西汉末年,刘玄与王莽军作战,在围攻宛城的过程中,于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在宛城外的淯水(白河)沙滩中设坛场,称淮阳王,取年号“更始”。同年六月,攻下宛城,遂定都于此。更始三年(25年),起帝业于南阳的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把宛作为陪都。光武帝的云台28将、365功臣,多出于南阳,故南阳皇亲国戚云集,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太守杜诗在此发明了水排鼓风冶铁技术,铸造农器,“用力少,见功多”,从而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古诗十九首》“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的诗韵,把宛和洛阳并提,反映了南阳东汉时经济文化的发达。
    河内郡: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郡治淇县)改属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4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原阳西)、原武、阳武3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东北)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4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


作者:ysh_7798437600 (2007/4/7 0:02:29)   回复此贴
  回复:乐姓起源和分布 第 1 楼

关于征集各地乐氏族谱的通告  
  
  
  
  

关于征集各地乐氏族谱的通告

各地乐氏:

为弘扬乐氏近三千年灿烂辉煌的氏族文化,传承先祖勤劳善良的深厚功德,启迪后辈发扬光大开拓进取,深圳同乐会拟与各地乐氏共同努力,收集、整理乐氏这一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并将其编写成通谱。为此,现特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1. 各地历次修编的《乐氏族谱》,以最近一次修编的为佳,也包含各支各房保存的草谱、简谱。

2. 历史上乐氏名流显要、文人墨客撰写遗留的“诗文集”、“书信集”等文献;

3. 有关记载乐氏迁徒的碑文、墓铭志等;

4. 地方志中关于乐氏内容的章节、片段。

二、征集办法:

1. 可来人、来函电先行洽商,也可上网联系或咨询。

2. 将资料邮寄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大道保利城大厦1503室乐一平收。

3. 以无偿征集为主;如资料提供量多者,将酌情予以经济补偿。

4. 所有资料图片等(请逐一注明出处)收集后都将登记造册,专人管理。

三、征集时间

自即日起开始征集,面向全国各地、海内海外。恳望乐氏人士踊跃参与,相互转告,献计献策,齐心协力,把乐氏的事情做好。

  

  

  

深 圳 同 乐 会

2007年1月30日

  

  

注:深圳同乐会联系人:乐一平

电 话:13826524207

深圳同乐会网址:www.sztlh.com


作者:ysh_7798437600 (2007/4/7 0:03:15)   回复此贴
  回复:乐姓起源和分布 第 2 楼

回复:乐生辉  
起源:
  乐姓主要起源于子姓,为春秋宋国国君宋戴公后裔,以祖字为氏。分为二支:一支为宋戴公之子衎之后。据《姓纂》、《急就篇》等记载,周宣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本为子姓,子名衍,字乐父。衍子倾父泽,倾父泽子夷父须,夷父须以祖父衍之字乐父命姓,成为乐姓。另一支为宋戴公四世孙乐莒之后。据《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载,乐莒在宋国任大司寇,其职责是掌管刑狱、纠察等事。乐莒子孙引以为荣,以祖上名字命姓,成为乐姓。除以上主要起源,另有两个起源:①乐正氏有改为乐姓者。②出自他族。今蒙古、彝等民族均有乐姓。
  始祖:宋戴公。  

迁徙:
  乐姓起源于春秋宋国,宋都在今河南商丘,也就是乐姓祖居地。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乐父生倾父泽,泽生夷父须,须以王父字为氏。其后,乐姓昌大于宋,名人辈出,无限荣耀。后由于内讧、仕宦等原因,乐姓子孙有入居他国者,如战国初期魏文侯有将名乐羊,因攻伐中山有功,被封于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一带),乐羊死后,即葬在该地,子孙因而落籍,其后有名将乐毅仕燕,联合诸侯攻齐,下齐七十余城,威震四海,后因中田单之反间计,遂西降于赵,赵封乐毅于观津(故地在今河北武邑东南)。乐毅子乐间及其宗亲乐乘后具奔赵,不久赵为秦所灭,其族有乐臣(一作巨)公亡命于齐之高密(今属山东)。二十余年后,灭秦兴汉的高祖刘邦过赵,访得乐毅之孙乐叔封于乐乡(即今河北冀县)。后汉时乐姓已有入居陕西者,如乐亲、乐恢、乐己爷孙仨乃今陕西咸阳人。另乐姓一支在此际播迁于今河南南阳一带,后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间昌盛为大族,其不但族大人众,且名人辈出,是故后世乐姓有以南阳为其郡望堂号的。乐姓南迁应在东晋之前,因乐姓在东晋时已有乐道融见于史册,其为丹阳(今江苏南京)人,可见乐姓南迁之早。南北朝至隋唐间,乐姓依旧以北方为其繁衍的中心,并逐渐播及黄河中下游诸省。唐末五代十国时,乐姓始大批南迁,今湖北、湖南、浙江、安徽、江西、四川均有乐姓入居,此际可为乐姓发展史上之分水岭,此后,北方乐姓风光不现,南方乐姓大展风骚。南宋偏安江南至宋亡于元,乐姓南迁之步伐愈疾,今广东、福建等地均成为乐姓新的入居地。明初,山西乐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其迁民后裔后有入居东北三省者。历明清两代,乐姓在全国分布愈广,除进入西南外,尚有乐姓入居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如今,乐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等省为多。目前乐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六十七位。  

郡望:
  南阳郡 秦置,郡治于宛。汉承秦制,仍置南阳郡治于宛。
  河内郡 秦置,治所在怀州(今河南武陟西南)。  

堂号:
  ①郡望堂号:南阳、河内。②自立堂号:昌国等。  




作者:ysh_7798437600 (2007/4/7 0:04:41)   回复此贴
  回复:乐姓起源和分布 第 3 楼

乐茷(fá),战国时宋国执政。即子潞。乐溷之子。官司城(司空),又称司城茷。四十八年(前469)五月,与鲁叔孙舒、越大夫皋如率师攻卫,送卫侯辄归卫。宋景公无子,曾取元公曾孙公孙周之子得与启养于宫中。十月,景公卒,景公宠臣大尹(官名)矫命立启。宋三族六卿攻大尹,大尹奉启奔楚。国人立启兄得,是为昭公(从《左传》)。司城乐茷有功,为上卿,执国政。结盟曰:“三族共政,无相害也。”
  乐羊,战国时魏将。一作乐阳。因翟璜推荐,被魏文侯任为将,伐取中山,封于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子孙世代为将,乐毅即其后裔。相传攻中山时,其子在中山,中山君烹其子而赠以羹,他饮一杯。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又传他攻取中山归来,自恃功高,文侯命主书给以群臣宾客弹劾之文,才使他认识非个人之力。


  
作者: 58.54.95.*  2007-3-22 22:04   回复此发言    

--------------------------------------------------------------------------------

21 回复:乐生辉  
  乐池,战国时期秦相,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任此职。初为中山相,以车百乘使赵。后入秦,事秦惠王。更元三年(前322)张仪免相,七年,乐池为秦相。相秦一岁,张仪复归为秦相。乐池乃归赵,事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十年(前316),武灵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
  乐毅,战国时名将。魏国名将乐羊后代,事燕昭王。本赵人,有贤才,好兵法,甚为赵人器重。赵武灵王时沙丘之乱后,乐毅离赵至燕,被任为亚卿。建议昭王联络赵、楚、魏等国共同对付强齐,遂被派往诸国行合纵之事。前284年,乐毅统率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大败齐军于济西。列国兵归,独率燕军追逐齐军,直至攻占齐都临淄,尽取宝物、祭器运往燕国。昭王亲至济上劳军,封毅为昌国君。乐毅居齐五年,攻下七十余城,独莒、即墨两城未下。燕惠王立,田单施反间计,燕以骑劫代毅。毅畏诛降赵,被封于观津,号曰望诸君。燕在齐之军队败北后,惠王复召乐毅,表示不忘其功,乐毅回以《报遗燕惠王书》:“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惠王封其子为昌国君。乐毅遂沟通燕赵两国联系,被燕、赵任命为客卿。后卒于赵。
  乐乘,战国时赵国假相(代理相国职务),赵孝成王时在职。乐毅之子,初为赵将。赵孝成王十年(前256)与庆舍率师攻秦信梁军,破之。十六年(前250)封之为武襄君(襄,举也,上也。言其功最高)。十七年(前249)帅师攻燕,围其国都。二十一年(前245)孝成王卒,子偃立,是为悼襄王。悼襄王使乐乘代廉颇执政,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败走,廉颇遂奔大梁。
  乐间,乐毅子,其父奔赵后,燕惠王甚后悔,令他继父爵为昌国君前251年,燕王喜用栗腹之计伐赵,他劝谏燕王,王不听,结果燕军大败,栗腹被擒,他奔赵。
  乐详,战国魏学者。字文载,河东(治今山西夏县)人。初被河东太守杜畿署为文学祭酒,后征拜博士,魏明帝时任骑都尉精通学业,晚年归乡,门徒曾至数千人。著有《左氏乐氏问七十二事》。
  乐进(?-218),三国时魏将。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北大名东)人。容貌短小,以胆烈随曹操,暂代司马、陷降都尉。后从击吕布于濮阳,战张超于雍丘,攻桥甤于苦地,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又从征张绣于乐安,围吕布于下邳,攻刘备于小沛,以功拜讨寇校尉。复参加官渡之战,斩绍将淳于琼,击袁谭兄弟于黎阳,斩大将严敬,别击黄巾,平定安乐郡,因功擢折冲将军。后留驻襄阳,击走关羽。复与张辽、李典驻守合肥,累功任右将军。
  乐运(540-?),北朝周、隋间文人。字承业,南阳清阳(今河南新野北)人。梁亡被俘至长安,为人佣保以赎亲属。武帝初用为柱国府记室参军,露门学士。数犯颜直谏,当众言太子赟为中人之资。为武帝赏识。宣帝时,置棺朝堂,上书直言帝过失。帝怒极反生愧,赐其食物。隋开皇初历任县令,求为谏官而不得。撰《谏苑》四十一卷。
  乐史(930-1007),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字子正。宋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原仕南唐,任秘书郎。入宋为平原县主簿,以官举进士。历三馆编修,太常博士,直史馆,数任知州。著述甚丰,撰述传奇小说亦多。今存《广卓异记》二十卷,《绿珠传》一卷,《杨太真外传》二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
  其他乐姓名人有东汉经学家乐恢;晋大臣乐广;南朝梁大臣乐法才;明大臣乐韶凤等。近当代乐姓名人有古生物学家乐森璕,音乐理论家乐声等


作者:ysh_7798437600 (2007/4/7 0:05:04)   回复此贴
  回复:乐姓起源和分布 第 4 楼

姓氏: 乐 祖籍: 河南  
祖宗: 乐父 郡望: 南阳郡  
分类: 以王父字或名为氏  
历史名人  
得姓于春秋末年的乐氏,族人有不俗的表现。如魏国大将乐羊(一作乐阳)的事迹,史书上就有记载:魏文侯命乐羊攻打中山,其子在中山为官,因乐羊攻城很急,乐羊之子被中同君杀死,尸身做成了肉羹喝完,却没有撤兵。历时三年,攻下了中山。事后乐羊被封于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子孙世代为将,战国时燕将乐毅,就是其后代。乐毅与管仲齐名,他曾率军击破齐国,行后攻下七十多座城池,被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东南),号昌国君。由于燕惠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乐毅被迫出奔赵国,赵将观津赐给了他。观津、即今河北武邑东南。三国魏有右将军乐进,晋代有尚书令乐广,唐代有宰相乐彦玮、乐思晦,宋代有著名学者乐史,明代有学者乐良。  
姓氏来源  
乐氏源于春秋时的宋国,跟后世以“宋”为姓的人,算起来是血脉相同的一家人。当时的宋国,是由殷商王的长兄微子所建,这个地方,原来封给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时叛变,后来被讨平,周成王就把河南省商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给了微子,并且封他为封建制度中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汤之犯。后来,宋戴公之子乐父 的后代,又以王父字为氏,就出现了“乐”这个姓氏。  

  
作者: 58.54.95.*  2007-3-22 22:30   回复此发言    

--------------------------------------------------------------------------------

26 回复:乐生辉  
② 。宋景公晚年,怠于政事,不上朝听政,各官署向他报告政事由近臣大尹转达。景公的指示也由大尹传达,于是大尹从中上下其手,专断国政,国人对他很痛恨。鲁哀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 469 年),当了 48 年国君的宋景公到空泽 (今河南虞城县南)时死去。大尹调动 1000 名甲士将景公尸体运回国都,他秘而不宣国君死讯,却召集六卿以商议国事为名,用甲士胁迫他们参加盟誓,诡称景公有病,先立景公子启为太子。 3 天后国人得知景公已死的 消息,司城乐茷揭露大尹的阴谋,调动武装攻击大尹。大尹欲发动国人相对抗,但国人不响应,他就带着公子启投奔了楚国。六卿立公子得为国君,是为昭公。六卿相盟说: “三族共政,无相害也。” ① 三族指戴公之后的皇氏、乐氏,文公之后的灵氏。提出 “三族共政”的原则,国君显然是没有权可言了。  

  
作者: 58.54.95.*  2007-3-22 22:37   回复此发言    

--------------------------------------------------------------------------------

27 回复:乐生辉  
”。[10]再如襄公二十九年《传》谓“郑之罕、宋之乐”皆将“得国”,也不是说罕氏、乐氏将成为郑、宋的国君,而只是说二氏将“常掌国政,以为上卿”。  



作者:ysh_7798437600 (2007/4/7 0:05:41)   回复此贴
  回复:乐姓起源和分布 第 5 楼

乐 毅:战国时赵国灵寿人(今河北省灵寿县西北)人,战国中期燕国著名军事将领。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的作战指导方略和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重要影响。
乐 进:字文谦,三国时魏国曹操猛将。擅打仗,最早投奔曹操,为帐前吏。后跟随曹操讨吕布,攻张绣,战袁绍,多有战功。与张辽共破孙权。
乐 恢:字伯奇,东汉京兆长陵人,喜好经学,为一时名儒。初仕郡,署户曹史,坐事抵罪,后复为功曹。永平中,辟司空牟融府,又辟司空第五伦府,皆不就,后征拜议郎。和帝时官至尚书仆射,针对外戚窦宪专权而上书进谏,因不被采纳,托病回乡里,后被迫服毒而死。
乐 广:字彦辅,晋代淯阳人,历官侍中,累迁河南尹、尚书右仆射,后任尚书令,有政声,名望很高,说话得体,能宽恕人,每离职常被人思念。一个女儿嫁给了卫玠(参见《卫姓宗祠通用对联》),当时有人称之为“妇翁(岳丈)冰清,女婿玉润”。历代词人对历史名人乐广之所以崇敬有加,恐怕是离不开时代的原因:当时正值北宋、南宋交替的乱世,恰像乐广之处于西晋末年一样,乐广能在“世道多虞,朝章紊乱”之际,做到“清己中立,任诚保素”,无疑地这便是身处季世的词人所遵奉的做人标则。
乐 史:字子正(930-1007),北宋宜黄县人。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曾在南唐时做过官,入宋后为平原主簿,是隋唐开科举 以来抚州地区第一位进士。乐史仕宦60余年,先后任过著作郎、太常博士、水部员外郎及舒州、商州等地的地方官。乐史学识渊博,从政之余,勤于著述,前后著书20余种,1018卷。《杨太真外传》、《绿珠传》等都是古代小说的优秀篇章,历经千年而不失其光彩,广泛流传至今。《太平寰宇记》是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地理著作,全书200卷,约130余万字,是继唐代《元和郡县志》以后的又一部采摭繁富的地理总志。阅览此书,可以收到“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观万邦”的效果。该书对全国各州县的山川形胜、历史沿革、风俗、物产、人物和艺文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尤其是对当时的土产和唐宋两代户口、人口发展作了详细的记述,为后世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该书在编纂体例上除继承了正 史地理志和古地志的传统外,还恢复了“人物”在地志中的地位,又增加了风俗、姓氏、艺文、土产、四夷等项内容,对后世方志著作影响很大。
乐羊子:一作乐阳,又作乐羊。春秋末期,魏国大将乐羊子的事迹,像“谤书”以及“食子肉之羹”等,皆有史明载。原来,魏文侯曾命乐羊攻打中山,而其子正在中山做官。中山君因此把他的儿子捉来杀了,极为残忍地以他的肉做成羹,派人把送去给乐羊子,意思不外恫吓与报复。没想到乐羊子,收到自己儿子的肉做的羹后,不但丝毫没有慌张失色,反而很神色自若地把这羹统统喝完。这么一来,中山国的残忍企图和手段是彻底地失败了,而表面上对失子之痛装作毫不在乎的乐羊子,就此更加紧的攻城,最后终于拔下中山,以实际行动为爱子报了仇。
乐法才:南朝梁时江夏太守。字元备,幼有美名,沈约称之为才子。历官建康令,不受俸佚。武帝嘉其清节:“可以为百城表”。  
乐韶凤:字舜仪,明代全椒人。博学能文,谒太祖于和阳,从渡江,参军事。洪武三年(1370年)授起居注,累迁兵部尚书,与中书省御史台都督府定教练军士法。撰有《四面銮乐章》、《洪武王韵》等。

作者:ysh_7798437600 (2007/4/7 0:06:0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3 每页5条 当前1/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乐氏论坛  执行时间:3,67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乐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