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康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康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祖地新貌
已阅:3724 / 回复:7(楼主)
今日朝歌---淇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在北纬35°30′05″至东经113°59′23″至114°17′54″之间。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西依太行与林州市连山,南与卫辉市接壤,北与鹤壁市郊区毗邻。两水环绕,三山叠翠,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总面积597.43平方公里,辖4乡3镇,175个行政村。
作者:122.94.211.* (2009/3/10 16:08:25)
回复此贴
回复:祖地新貌
第 1 楼
淇县古称妺乡,亦称沫邑,商纣时以朝歌山易名为朝歌,商代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殷王在此建都,帝辛即纣王时称为朝歌。西周成王时,康叔将卫都建于此,绵延403年。汉代始置朝歌县,元置淇州,明时改为淇县。至今这里仍有许多殷商和战国名胜古迹。如摘心台、纣王墓、折胫河、纣王殿、鹿台寺、朝歌寨、鹰犬城、荆轲塚、王禅墓、轩辕坟、水帘洞、三仁祠、箕子庙、康叔祠、武公祠......及历代碑刻等,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作者:122.94.211.* (2009/3/10 16:08:59)
回复此贴
回复:祖地新貌
第 2 楼
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孙,春种秋收,夏网冬猎,“砍砍伐檀”创造了淇河文化,发展了人类文明。这里既有驰名中外的牧野古战场,久负盛名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痒,华夏第一皇家园林——淇园,又有数不胜数的殷商文化遗址。淇河水养育了不少仁人志士。如被孔夫子誉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纵横家、军事家、教育大师鬼谷子,义士荆轲,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高风亮节的甄济等。
作者:122.94.211.* (2009/3/10 16:09:26)
回复此贴
回复:祖地新貌
第 3 楼
淇县地貌多姿,“肘山腋水,地形爽垲”是淇县地形特点。西部为山丘地形,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最高点为三县脑,海拔1019米。东部为平原泊洼地区,有著名的良相泊滞洪区。最低点为淇、卫河汇流口,海拔63.8米。境内东有淇河,中有思德河、赵家渠、折胫河,南有沧河,均经卫河入海。
作者:122.94.211.* (2009/3/10 16:09:49)
回复此贴
回复:祖地新貌
第 4 楼
气候系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42.5℃,极端最低-18.0℃。年平均无霜期209天、日照时数2149.5小时,有效积温5165.7℃,年平均降水量605.2毫米,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
作者:122.94.211.* (2009/3/10 16:10:17)
回复此贴
回复:祖地新貌
第 5 楼
全县有耕地322920亩,其中水浇地289850亩,占总耕地的89.75%。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花椒、核桃等优质产品。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也称无核枣),被誉为淇县“三珍”,历史上曾为皇帝贡品。铁、铜、铝、锡和煤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等矿藏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作者:122.94.211.* (2009/3/10 16:10:3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7 每页5条 当前1/2页 [
1
] [
2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2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康氏论坛
执行时间:1,625.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康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