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禹氏祭祀文化考略

    中华禹氏网 2012年8月3日 万家姓


1) 大禹

禹姓姒,名叫文命,史称大禹、夏禹、戎禹、帝禹等。生卒年代未详。禹是受舜禅让继帝位建立夏王朝的。在位8年因过度劳累去世。据传他活到一百岁葬于会稽山(浙江省绍兴县境内)山麓中。

禹是曾祖父昌意的曾孙也是鲧的儿子,是夏后氏部落长,据传禹的父亲因治水失败被杀,舜王命禹替父亲继续任治水之事。禹聪明勤奋,既亲切又守信用,事事带头领先。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经详细的现场堪查决定排除江底堆积的土沙采用疏导的方法。他亲自监督施工现场,不分昼夜东奔西跑,结果治水第13年战胜了洪水灾害。据说这13年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次路过家门时,禹听到妻子产下儿子的呻吟声和新生儿的呱呱哭声。禹的部下劝他进屋看看,但禹怕耽误治水时间没进家门。第二次过家门时,他的儿子在妈妈的怀里向他招手叫他,可禹只挥挥手径直走过去。第三次经由家门时,他的儿子跑过来拽他进门,但禹说治水还没完全结束没时间进家,说完匆匆离去。

因禹的治水精神及其成果得到众多民心,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长的继承人,舜王离世后禹继承王位。关于禹继承王位有另一种说法。即鲧和禹父子用相同的方法治水,两人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因此后人同时拥戴鲧和禹的神位,同祭三代。他俩在治水方面力量和成果不分上下。既然这样鲧仍被杀源于政治理由,因禹推选为部落联盟长。

尧舜时代处于父系社会末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尧舜是代表保守势力,鲧代表新型势力的。鲧的所作所为是破坏氏族社会的旧传统和旧制度,尤其是他用暴力来威胁禅让的民主制度,企图篡夺尧王的王位。于是尧王大为愤怒让王位给舜,处决了鲧。

禹吸取父亲被杀的血的教训,处处聪明行事。他遇事恭敬慎重,出色履行舜王的命令,终于得到舜王的信任,于是舜王禅让王位给他。禹成为部落联盟长后仍然忠于职守,生活上坚持奉行勤俭节约。他重视农活倾注力气修筑灌溉水路。他的政治势力从黄河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禹生活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县。

据史书记载,当时已经具备了军队、官吏、刑罚、监狱等公共权力。这意味着当时已有了国家的雏形。据传,禹王为纪念征服洪水,当时用九州生产的青铜制作9个鼎,作为国家的象征在上边铸造了代表九州的奇异动物。

禹王到晚年听取各地部落长的建议,选皐陶为继承人。不过皐陶不幸夭折,再把皐陶的儿子伯益推选为继承人。

禹王在位第8年召集各部落长到苗山(今浙江省绍兴县境内)。大家在预定的时间到会场各自向禹王献了礼。禹王命部下点确切的礼物数量。从此后人称苗山为会稽山。在此次集会上,南方的防风氏部落(今浙江省德清县)长来迟了。禹王怒不可遏,看到防风氏倚仗自己的力量欺负别人,立即把他拉出来一一列出罪状后处了刑。

集会结束后,禹王因过度疲劳生了病,但仍操持国家事务,当年8月在会稽山病逝。部下们尊重他的简朴生活信条,只用三件衣服和三寸薄棺进行葬礼,安葬在会稽山山麓中。

 

2)洪笵九畴

洪笵九畴是中国夏朝禹王留下的政治理念。洪笵指大法,九州指9个条,即表示九条大法。

禹王开始治理洪水时,据说从天上接到洛书后进行治理。周朝武王向箕子问选定治理方案时,箕子教导了这个洪笵九畴。载至?书经?周书洪笵篇里。九条是五行、 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以及五福和六极。

(1)五行: 指水、火、木、金、土。

(2)五事:指外表、言语、目睹、耳听、心想之事。

(3)八政:指管理粮食、主管财政、管理祭祀、教育百姓、治理犯罪、接待客人、养兵以及管理百姓的土地。

(4)五纪: 指岁、月、日、辰和历法计算。

(5)皇极;指王的法度,王立政治的法。

(6)三德:指正直、刚直、柔克。

(7)稽疑:指任命卜和筮的算卦人,让他们占卜。

(8)庶征:指下雨、晴天、暖、冷、风以及季节的变化。

(9)五福和六极:五福指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综命;六极指横死夭折、病、愁、贫、恶、弱。

我国(韩国)的普遍看法是,据高句丽小树林王2年(372)建立太学的记载,推测儒学思想传入我国实际上是太学建立之前很早的。这时包括四书三经的儒学经典传到我国,可以充分认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时的韩国人。而且洪笵九畴具有的深奥意义分明给韩国人以深刻的影响,在形成韩国人的主体意识方面这些影响不断地传承下来。其代表事例可以在朝鲜朝的李滉和李珥思想中窥视到。

李滉在《戊辰經筵啓箚》、《進聖學十圖箚》和《天命圖說後筮》、《答金而精》等中引用洪笵九畴的部分内容,展开了自己的学说。李珥也在《易數策》和《天道策》中引用洪笵九畴的部分内容,立自己的学说。李滉在《答金而精》里引用洪笵九畴的五事,重笔说明五事的顺序,很重视即刻做,即外貌→言语→目睹→耳听→心想等。还有李珥在《易數策》里,把洪笵九畴同洛书联系起来阐述禹的法度,具体展开了不易和变易的论理。

 

二、祭祀的定义

所谓祭祀或者祭礼,是用丰厚的祭品(吃的)供奉包括天地神明在内的神灵以及去世之魂的虔诚的仪式。东亚汉字文化圈人到春节或中秋节祭拜的叫祭礼。祭祀狭义上指东亚汉字文化圈人向天地神灵表示虔诚之心,广义上指和萨满教以及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等有关,向祖先和自然献上祭物的一般仪式。

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古时候人们对自然变化存有敬畏之心,后来人们醒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例如四季轮换等才得以生存和繁荣,并且认为万物具有神灵。基于这种醒悟和推测,祈求神灵人间的安宁与幸福,这就是祭祀的起源。

随着人类文明祭祀有了一定的规矩,儒教也把它叫祭礼。过去祭祀多倾向于形式有很多浪费因素。现在子女大部分闲散在各地生活,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我们要重新审视祭祀的意义。祭祀是后人对祖先表示恭敬和孝心的仪式,成长中的子孙们通过此仪式领悟自己的根,其意义应得到推崇是理所当然的。真诚拜祭令自己出世拥有现在的祖先,是作为子孙的道理。不应该认为是个迷信对祭祀冷落或存有不好的想法。然而应该扬弃繁多的形式和复杂的程序。我们应铭记祭祀的真正含义,采取符合现代生活的仪式程序。

1969年韩国政府制定了《家庭仪礼准则》以及《家庭仪礼法》,劝人们避免虚礼虚饰要举行简朴的祭礼,后来祭祀的对象倾向于局限在父母、祖父母以及配偶等。1999年8月31日韩国废止《家庭仪礼准则》,公布了《健全家庭仪礼准则》。可以看成《家庭仪礼准则》是以规制为重点,而《健全家庭仪礼准则》的要点放在了祭祀仪礼的自律性的成形。

 

三、中国的祭祀

1)思想背景

(1)灵魂不灭思想-表现为升龙升天思想

做坟墓就意味着灵魂不灭思想。遥远的古代旧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了坟墓,其根相当深。但到了后来人们在坟墓里做很多装饰,对死后世界表现得更为具体。

新石器时期人们通过贝壳拼图表现灵魂上天。在中国人的神话、传说中渗透很深的龙和虎神兽,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历史中,而且也有属于神兽的动物相互合体的。古代人根据现实的动物展开了想象的世界。例如鸟的身上表现天上的太阳,丰富的想象给神兽赋予万能的能力。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就这样成了神灵。这些动物是否是其宗族的图腾动物,有待研究。

据考古学资料,大约7000年前从新石器文化开始接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传下了坟墓里埋猪的传统。关于埋猪的原因学者间有分歧,但大体同意帮助灵魂升天的护卫神灵的解释(龙和鸟认为是护卫神灵)。这些传统传到历史时期,到汉代利用呈猪样雕刻品做殓葬用具,握给死者两手上。这也是从新石器时代传下来的起到助灵魂升天的护卫神灵作用的。

(2)居住空间与墓地的安排

○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为止

居住空间和埋葬地域处在同一空间。这是表明古代中国人并不认为死后世界 阴暗而可怕的地方。

○秦-汉时期

居住空间和墓地开始分离。西汉时期的皇帝陵在渭水北边(市区渭水的南边),东汉时期在洛阳的北边,离居住地较远的北亡山上做了墓地。

○祖先灵思想起了变化

先祖的灵魂就意味着先祖神。据古代文献,当时人们用祭祀仪礼来表现对祖先神的崇拜仪式。商朝时祖先的祭祀仪礼成为国家的最重要的活动。先祖神是其宗族共同供奉的神,宗族共同体在特定的场所里设“宗庙”。据甲骨文,祭祀仪礼的对象是先祖神和自然神。但在甲骨文里给先祖神的祭祀次数更多,到了商代先祖神的对象是先代之王(有37人名字)。统治者背离和超出崇拜祖先的层面,把它利用成治理百姓的统治手段。

※(据陣夢家)检验甲骨文的祭祀方法

○属于巫和祝的人带方相氏的假面具扮成先祖的灵魂,起到先祖灵的作用。

○带方相氏假面具的巫承担祭祀程序时的职责名叫鬼。

※商代时期的魂和魄思想

商代时期的甲骨文里出现魂字和魄字的频率高。说明这时期已经产生了魂魄思想,魂和魄思想一直传到战国时期,有很多魂和魄的纪录。即“人本来是魂和魄的结合体死后分离成魂和魄,属于精神层面的魂升龙升天归到先祖神行列,而属于肉体因素的魄入土成鬼魄。”

※楚国(战国时期)

升天的先祖神下凡到人间既接受宗庙后裔所献的祭祀,又察看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由城门出入,甚至以为可到天上和地下世界。战国时期人们的这种思维,形成了意味着地下世界的幽界概念。因为相信祖先的灵魂在天地间自由来往,为关怀魂魄深掘地下做坟墓,为给魂魄出入方便在墓墙里做门和窗户模样(雕刻门型或画),墓地装饰出现了装饰门和模仿窗。

※战国时期末期

战国时期末期父权被强化形成了父权社会,所以父亲的权威是绝对的,相反宗族的力量和先祖的权威被削落。对祖先的祭祀对象也是从崇宗敬宗元祖(宗族概念)直接移到父亲(家庭观念和家父长制概念被强化)。《周易》里用新的概念解释了“鬼神” ,鬼神是升天的精魂回地上和鬼魂合起来而成的。即鬼神思想代替了过去的魂魄思想。据这时期的文献记录,“鬼神祖属不同,不接受祭祀(左传)”排除在先祖神外。并且祭祀的对象也从先祖的魂缩小成“同性同族的直系祖先神”。

这时期在过去传下来的天、地、人思想里多了一个鬼,有了天、地、人、鬼思想。破解天理的人叫大人,其概念是“凡是大人其德和天地一致,亮同月亮、太阳,同四季顺序轮换,和鬼神吉凶合一。”

 

2)宗庙祭祀

(1)庙和墓

先祖神助人的祖灵思想,自然地建造了崇拜先祖神的宗庙建筑物。据礼记祷祠“祭祀有回应”。但汉代以前的古文献多处出现宗庙这一词却没有有关坟墓的纪录。就是说商周时期的祭祀只在宗庙举行和坟墓无直接关系。

○宗庙

中国发掘了商周时期的宗庙建筑(比这早的因没有遗址说不明)。文献记载“宗庙是祖先居住的地方”。于是宗庙的盖法也跟现实生活的王宫建筑结构相同,宫殿的基本结构是前朝后寝。前边是王执政之处,后边是王族生活之地。宗庙建筑也是前朝后寝结构。据商代遗址“小顿”的发掘,估计王宫和宗庙的建筑物位于村共同体的中间,周边有很多祭祀坑,坑里埋葬着5套车马器,而且还出土49具无头人遗骨,也出土了随葬的动物和人的骨头。凭这些可以推测当时的祭礼仪式,把动物和人当做牺牲品来祭祀,为死后的生活随葬了车马和下人。宗庙是人们通过祭祀的仪礼和祖先见面的场所。宗族人为祈求祖先神保佑,聚到宗庙里供祭物举行各种祭祀,并且向祖神祈求不要害他们。搞祭祀仪礼中也有还开会讨论政治性问题的。

○坟墓

所谓坟墓是葬礼后送走的鬼魄入土的专用设施。商代的坟墓采取木葬坟形式,在地上挖坑后做木头箱子装尸身安放在坑里。坑埋意味着重视“埋葬设施的封闭”。坟墓的封闭出于隔开入土的魂魄和人间世界相遇。

《易经》记载,“过去葬礼用柴火厚包尸体后放到野外过葬礼,并不挖坟,周围也没栽树。”到商周时期人们相信升天的正魂遇到鬼魄就死人会复活,于是出于隔断魂魄相遇造了封闭的墓地。

为跟升天的正魂对话,必须有主祭人在中间做媒(巫术也是巫婆在中间做媒才有可能。),并且在特定的场所(宗庙)举行祭祀,所以埋完葬后不需要看墓地。没有理由去封坟或栽树来表示墓地,就是不封不树。

※宗庙和坟墓的区别

○ 宗庙一般设在城邑的中心,而坟墓设在村落的边缘。

○ 宗庙基本上模仿宫殿建筑前朝后寝的结构,左右设套间房。

○ 宗庙是给历代祖先神灵祭祀的场所,是宗教集会、政治集会的场所。而坟墓只是行使丧葬礼仪的一次性场所。

(2)宗庙祭祀

据蔡翁的“独断下”,在前朝后寝的结构中,属于朝的前部分是庙,后部的寝就是寝。庙即堂是摆列着三鼎锅献牺牲品行使仪礼的地方。在后边的寝里保管和陈列祖先的衣帽、拐杖等遗品。宗庙前部分的朝堂里按(昭穆-指宗庙里存放牌位时按祖先的辈分排,一般中央放太祖牌位,叫昭的2、4、6代等偶数辈祖先牌位立排在左侧,叫穆的3、 5、7代等奇数辈祖牌位排在右侧,按辈分排序放牌位,在牌位前边行使各种祭祀仪式。寝在朝堂的后边,存放祖先平时用过的遗品,以便后代缅怀祖先,记住并追忆他们的平时生活。蔡瓮的著作撰于东汉时期,其内容主要是东汉时期行使的,现在无从得知那之前的祭祀。

○商代(四川蜀国)的祭祀

1980年代四川省广汉市山省堆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铜礼记和祭器。据说出土的遗物和祖先的灵魂祭祀有密切相关。通过此遗物可推测祭祀行使仪礼。

○尸祭

关于尸祭的祭祀人们还不太清楚,但在旧文献里尸祭出现频率高。据礼记“祭祀有尸童,是宗庙的主宰者”的说法,尸和宗庙祭祀有关。

1984年在江苏省丹道四大坪北山亭发掘了春秋末期吴国哪代王的坟墓。在这座坟墓里出土了解开尸谜底的若干端倪,据学者说尸指的是立身像。活人装扮成祖先灵魂的叫尸童,由直系后孙或弟子任尸童主持祭祀。在文献资料中班固撰写的 《白虎通》里“过去人们在宗庙祭祀时,祖先的灵魂无形体、无声音,所以选同一宗族的子孙把他打扮成尸童,替祖先接收后代子孙的饮食供奉。”根据这些记载可以推测到尸童的作用的。

《周礼》中对尸祭的仪礼程序讲得较详细。“按礼仪完成祭祀就响起钟声和鼓声,祭主起身,祝辞告知祭礼结束。很多神昏昏欲醉,尸童起身出走。敲铁鼓送走回去的尸童,说魂魄已经回去了。”仪礼还详细记载了迎接尸童搞祭祀的祭祀礼。

○尸祭的意义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中,尸祭是对祭祖神仪礼中的核心,它强调宗族的血缘关系。因为从直系后裔中产生尸童,如无直系后孙在同姓中选。采取“尸祭”形式的宗庙祭祀,决不出现和地下魂魄接触的状况。就是说,商周时期做安放木板坟(闭塞坟),进行尸祭相信灵魂不死,但那时没有人死后复活的思想。并且属于肉体因素的鬼魄埋得很深搞厚葬,但对墓地不给予关心。就是不封不树的习惯。通过宗庙举行的尸祭过程,强化和维持宗族间的团结。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产生符合变化社会的祭祀仪礼是非常自然的,所以在宗庙里举行拜祖祭祀,和坟墓无任何关系。经秦汉时期对祖神的祭祀方式有了很大变化。造宗庙和坟墓方式也起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形成坟墓祭祀方式,波及到的范围很广。

 

3)坟墓的祭祀

(1)墓上建筑物

在殷墟遗址(富豪墓)里发现了墓地上修建建筑物的痕迹,但实际上真的有否建筑物现在还争论不休,没有的呼声更高。因为当时普遍不在墓上盖建筑物。战国末筑造的陕西省奉上县的秦公大墓,很好企划和筑造了高高的坟丘墓和陵园。所以通常说战国末期出现了墓上建筑物。然而这时期也是墓上建筑物很稀少,秦公大墓的建筑物的用途现在还是不确定的。

(2)纪念碑式建筑物

到战国时期出现了理由不确定的大型坟丘墓。河南省辉县高位村魏王坟坑里的墓上筑造了三个坛。在四角坛上设了四角坟口。河北省平山县三级唱的战国朝中山王坟墓地面上筑了很高的四角坛,上面设置了四角坟口。坟口上筑有华丽的瓦顶建筑。中山王的坟墓里有木料瓦片建筑,因此有寝殿和香堂的说法。但是并不被认定,认为为祭祀人们不会故意上那么高的地方。可是可以肯定战国时期在王的墓地上有坟丘墓和墓上建筑物。这样从过去传下来的不封不树习惯再没有守传下去。

《吕氏春秋》里有指出坟墓变化的文章。“世间做封像山高,树成林,造庭院和宫当做宫殿迎客,宛如旧都。”对此学者指出这是一种纪念碑式建筑,是列强争霸的战国帝后为显示自己的力量建造的。不管怎样坟墓的筑造出现大的变化是不容怀疑的

(3)坟墓祭祀的形成

○秦始皇的郦山陵集大成了战国朝大型坟丘墓的筑造,而且坟墓带了复合型性质。

○坟庙祭祀的确立

坟庙祭祀就是指在墓地上行使的祭祀。坟庙祭祀从何时开始并不清楚,但把战国末期~西汉初期看做孕育期或始发期。据东汉蔡翁“到秦始皇开始在墓边立寝殿,到汉代也照样继承了这些。”战国期也偶尔在墓上筑建筑物,但到秦始皇随着建造郦山陵集大成了这一切。

据汉书,到西汉时在陵墓角落里盖起宗庙机能的建筑物,举行祭祀,而且开始定期祭祀。坟庙也加豪华色彩,陵的寝殿完全模仿都城的宫殿和宗庙的样式,采取前朝后寝形式。在皇帝的陵园附近建陵邑设管理陵人,让百姓生活在那里。

○坟前祠堂

到了东汉时期豪族也学皇室和王室坟地里造墓园建立寝殿。汉代中小型坟做圆坟盖祠堂,这样基本构成了坟墓和祠堂。到东汉末筑祠堂很盛行,祠堂用做坟庙祭祀。小型祠堂用石头上刻画的画像石来装饰。庙的名称由此开始起变化,地下庙室叫宅或兆,祭祀用建筑物叫祠或庙。

○儒教的影响

到汉代渗透儒教的丧葬仪礼,也随着传入孝思想父母去世搞厚葬成惯礼。庙尸祭越来越衰退最终消失。

 

 


分享按钮>>祁氏宗谱建湖支来历及排辈 (1996年版)
>>《新蒙禹氏家谱》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