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物】沙家浜的英雄夏光 

    中华夏氏网 2010年7月13日 发帖者夏国初


沙家浜的英雄夏光 

 沙家浜是一块充满传奇的地方,有着新四军英雄们抵抗日伪顽的传奇故事,有着像“阿庆嫂”一样的军民鱼水情。来到沙家浜人们不禁想到了京剧《沙家浜》和剧中的主人公郭建光那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郭建光的原型就是夏光。1982年5月,谭震林同志在南京召开的华东七省市党史工作会议上说:“《沙家浜》的斗争故事是真实的,‘郭建光’现在就在台下,他的名字叫夏光。”


  夏光,湖南省武冈县人,1926年刚满17岁,就在家乡参加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1927年进入毛泽东同志主持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时期,他在湖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因被捕,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抗战爆发后,夏光随叶飞率领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到苏常太地区,与日本侵略军巧妙周旋,开展游击战。1939年9月,“江抗”西撤后,在阳澄湖一带留下了一批革命火种,即后来人们熟知的“三十六个伤病员”,夏光就是其中的一位。

  同年11月,夏光根据上级指示,以这批伤病员为骨干,组建了“‘江抗’东路司令部”(新“江抗”),并任司令,也就是新四军六师十八旅的前身,重新燃起了东路武装抗日斗争的火焰。“江抗”的旗帜一竖起来,常熟人民奔走相告,人民自卫队也纷纷要求与其合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发展成了一支500多人的队伍。经过几次战斗,“江抗”不断壮大,打得日伪军缩进沪宁沿线的大据点里不敢出来。据记载,在新“江抗”成立后的一年时间,夏光率部经历大小战斗共计47次,击毙日军147名,伪军357名。

  1940年4月,谭震林来到常熟后,夏光改任江抗纵队司令、十八旅参谋等职,后又任新四军苏中军区一分区参谋处长、教导旅参谋长、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参谋长等职务。谭震林在1940年11月6日新江抗部队诞生一周年之际,撰写纪念文章《东路一年》,高度评价了夏光在江抗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殊勋。他说:“我们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当然有着许多的原因。然而如果没有夏光同志独当一面的斗争精神,和机智灵活应付当时的环境,那么就不能够有今天这样顺利的发展。我们东路的全体同志,应该学习夏光同志这种斗争精神,这种斗争决心。”

  解放战争时期,夏光又任华中、华东军区参谋处长,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重要战役,战功卓著,智谋过人,成为了我军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将领。

  夏老戎马一生,出生入死于枪林弹雨,但却没有伤到过一次,真是神了!他曾说:“我打仗几十年,身上没有一处受过伤,倒是在和平年代挨了两刀。”夏老讲的“挨了两刀”是指先后在南京鼓楼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的两次手术。夏老身体一直很硬朗,走起路来身板挺直,不改军人那种威武的身姿。夏老念念不忘曾与他们生死与共的“沙奶奶”、“阿庆嫂”,经常去沙家浜看望他们。沙家浜那小船、芦苇荡、老菱,还有那“待到那云开日出,家家都把那红旗挂”的高亢激昂的旋律,又让夏老回到了70多年前的沙家浜的革命岁月。近百岁高龄的夏老曾多次对家人说:“百年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安葬在沙家浜,让我陪伴逝去的战友,一起沐浴阳澄湖上的缕缕朝霞。”

  的确,戏剧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不能与“原型”一一对照。然而,当年像夏老一样坚持在芦苇荡与日伪顽斗争的新四军英雄们,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的。


分享按钮>>“夏不等式”与“夏道行函数”
>>夏宗跃 江苏省沛县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