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唐吉浑家族简介如下: 吉谦: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隋代时任骠骑大将军、襄州(今湖北襄阳)刺史。其子为吉哲,其孙为吉顼、吉琚。 (据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吉哲:吉谦之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唐初时曾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归州(今湖北秭归)、易州(今河北易县)三州刺史,其子为吉顼、吉琚。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吉顼:?—700,吉哲长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敢言事,以进士及第;周武则天时任检校左肃政台御史中丞,时酷吏来俊臣下狱,武后欲释之,他劝说武后诛之。圣历元年腊月(698)进任天官侍郎,与魏元忠一起并任同凤阁銮台平章事(宰相),时张易之兄弟弄权受宠,他建议请还庐陵王(李显)、相王(李旦),以负人望。曾任监军使,招兵抵御突厥的入侵而获胜。久视元年(700),因坐其弟吉琚“冒官”,被贬为琰川尉,寻徙始丰尉,卒。到唐睿宗(李旦)初(710),追赠御史大夫。其子为吉浑、吉濬、吉深。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编》、《历代宰相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吉琚:吉哲次子,吉顼之弟,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唐、周时雩令(陕西户县县令)。其子为吉温。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编》) 吉浑:663—712,字玄成,吉顼长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20岁左右时就任左卫长之职,旋升河南府参军。武则天称帝后,被武三思贬为蓬州参军、陵州司户,稍迁荆府士曹,京兆府户曹、参军,转洛郊、永宁二县令。到唐睿宗(李旦)时,拜晋州司马,加朝散大夫,后升任司勋郎中,享年49岁。其子为吉遵、吉遐、吉远。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编》、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吉濬:吉顼次子、吉浑弟,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唐河南渑池县令。 (据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吉深:吉顼三子、吉浑弟,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 (据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吉温:?—755,吉琚之子,吉顼之侄,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唐天宝初年(742)为新丰丞,经李林甫引用,升户部郎中兼礼二部侍郎;为官严酷,与罗希奭一道,有“罗钳吉网”之称号,后被贬为端溪(今广东德庆)尉,遭杨国忠遣人杀害。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编》、《中国人名大辞典》) 吉遵:吉浑长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 (据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吉遐:吉浑次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 (据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吉远:吉浑三子,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世居洛阳。 (据吉家林《唐先天元年冯翊吉浑公墓志铭碑考》、罗振玉《唐司勋郎中吉浑墓志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