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文化 >> 浏览主题 版主:吉正祥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吉士松等:端午节吊屈原诗 已阅:4724 / 回复:9(楼主)

端午节吊屈原


几人还在思秭归,浩渺烟波龙舟稀。
直下洞庭三千里,楚歌天问汨罗溪。


作者:吉氏族人 (2007/6/19 16:21:46)   回复此贴
  回复:吉士松等:端午节吊屈原诗 第 2 楼

今读老前辈咏史,晚生有幸。握手世芳宗亲,向前辈致敬。宝应吉氏问候宗亲全家,新年快乐,健康幸福。

作者:吉正祥 (2008/1/29 13:55:41)   回复此贴
  回复:吉士松等:端午节吊屈原诗 第 3 楼

端午节吊屈原


几人还在思秭归,浩渺烟波龙舟稀。
直下洞庭三千里,楚歌天问汨罗溪。
    
    端午节是年年过,年年都过端午节,可是还有几人能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记的屈原的爱国情怀?


作者:221.6.226.* (2008/11/28 20:32:49)   回复此贴
  回复:吉士松等:端午节吊屈原诗 第 4 楼


                               介绍屈原和他的作品
    1、屈原其人及其生平
    屈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华民族气节的典型,并一直为后世所推崇而受到国人的景仰。中国屈原学会第一任会长汤炳正先生在《论屈原》中说:“屈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变法革新的政治家、抗敌救国的外交家、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按《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是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的。古往今来,这一天就成了中国民间的“端午节”,并盛行“裹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每逢人们过此节时,往往会联想起屈原来。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又将屈原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从而使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和研究超越了国界。如今,中国(包括台湾和港澳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众多学者都在研究屈原和他的作品,“屈原与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已举办过多次。由此可见,屈原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相当知名的。
屈原,(公元前342年—公元前277年) ,战国晚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的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其生平大致可分为从政和流放两个阶段:
    一是从政阶段。在楚怀王当政时期,屈原先后担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和“左徒”(楚国的“左徒”仅次于宰相“令尹”)之职。屈原为了振兴自己的祖国,从政后即承楚悼王时“吴起变法”之遗教,积极改革楚国的内政和外交。对内他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并受怀王委托“造为宪令”(重新制造有关法治的令典);对外他竭力支持时任六国“纵长”的楚怀王,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史记.屈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与宾客,应聘对诸侯,王甚任之”,就是说的屈原从政得宠时之风光。
    二是流放阶段。由于屈原推行的变法革新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损及到楚国一大批贵族的利益,这些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上官、靳尚之流,就不断地向楚怀王进谗言中伤屈原,终致屈原被怀王所疏。到了楚顷襄王当政之初,楚怀王的幼子子兰当上了楚国的令尹。由于子兰曾劝楚怀王入秦,致使怀王客死于秦,故而遭到屈原的责问。于是,令尹子兰便唆使上官大夫向楚顷襄王恶毒诬告屈原,楚顷襄王怒而放逐了屈原。屈原被逐出楚郢都后,辗转流离于荆楚之地的沅、湘二水之间。据史载,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军攻破楚国的郢都,第二年(前277)又攻下了黔中郡、巫郡。郢都是楚国的都城,巫郡则是屈原老家秭归所在地,此时的屈原真正是“国破家亡”了。面对着国都的陷落、国土的沦丧、先王陵墓的被毁等,彻底让屈原失去了希望。于是,一代“迁客骚人”屈原来到汨罗江边,毅然投江自沉而亡。

    2、屈原的学识与作品
    屈原的才学卓越,故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赞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的知识广博,他不仅精通南方的荆楚文学,而且对北方的中原文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故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称屈原为“南人而学北方之学者也”。
    屈原从政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遭流放后其政治理想更是彻底破灭。然而,屈原并未因政治上的失败而放弃求索,他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远见卓识之才未减,面对政治上的无所作为,转而将自己的思想、志向、观念、情感和才智全部倾注于文学创作中去了。屈原一生中写了很多诗赋佳作,他的不少作品有幸而流传至今,成为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举世公认,屈原开创了中国《楚辞》“骚体”诗歌文学之先河,其作品代表着《楚辞》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先秦时期中华民族最高的文学水平。由此可见,屈原虽然在政治上失败了,但在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南楚文化”方面却取得了巨大成就,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别集之祖,但其书不传。后来,东汉校书郎王逸作《楚辞章句》十七卷,书中明确定为“屈赋”的恰为二十五篇,即《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远游》一篇、《卜居》一篇、《渔父》一篇。对于王逸所定的二十五篇“屈赋”,当今学术界存有争论,有人怀疑《卜居》、《渔父》、《远游》和《九章》的后四篇不是屈原所作,也有人认为应将《招魂》(王逸以为是宋玉所作)一篇列入“屈赋”。不过,大家都公认《离骚》、《天问》、《九歌》是屈原的三大代表作,也是“屈赋”的三大主题。
    “屈赋”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第一类以国家兴亡、身世感慨为主,其作品为《离骚》、《九章》、《远游》等,其中《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第二类以探索真理、挥发哲思为主,其作品为《天问》,《天问》是古今中外诗歌中最为奇特的“问题诗篇”;第三类以乐歌鼓舞、宣达民情为主,其作品为《九歌》,《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
     东台吉家林撰文


作者:吉家林 (2008/11/29 12:25:01)   回复此贴
  回复:吉士松等:端午节吊屈原诗 第 5 楼

现在热播《思美人》
  正好能衬托此文
朝代更迭本正常
何须汨罗江里沉

作者:吉增诚 (2017/6/5 5:52:28)   回复此贴
  回复:吉士松等:端午节吊屈原诗 第 6 楼

论坛十年前开盘
星火一点在草原
扣扣微信群兴起
全国宗亲大串联
寻根问祖乃常情
犹如忆苦能思甜
科技造就新形势
将来更是不平凡

作者:吉增诚 (2017/6/5 6:39:5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3,355.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