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新闻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尔祥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中华诗祖故里湖北房县尹吉甫镇举行揭牌仪式 已阅:4651 / 回复:3(楼主)

十堰网4月7日讯::据诗经文化网(胜篮、袁源):昨日上午10时18分,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湖北房县榔口乡更名为尹吉甫镇举行揭牌仪式,尹吉甫镇所辖7村1场干部、镇直机关干部、企亊业单位职负责人及房县各兄弟乡镇、县直有关部办委局来宾300多人参加揭牌仪式。房县民政局局长吴杰在会上宣读了湖北省民政厅鄂民政发【2012】13号文件“关于房县撤销榔囗乡设立尹吉甫镇的批复”;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姚峰致词;榔口乡党委书记陆龙权作了关于弘扬诗经尹吉甫文化,打造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的讲话。
    据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长袁正洪介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堪称‘五经’、‘ 四书’之首,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之一,对我国2800多年来的文学和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西周太师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著名大诗人。他是《诗经》的采风者、编篡者,亦是被歌颂者,《诗经》中《崧高》、《烝民》、《韩奕》、《江汉》、《都人士》、《六月》等名篇为尹吉甫所作。《诗经》中高度称赞‘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尹吉甫,房陵人(现湖北省十堰市所辖房县),仕于周朝,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其子伯奇的故事传说于四川泸州,尹吉甫食邑于房,卒葬于房。《湖北通志》、《郧阳府志》、《房县志》等有尹吉甫房陵人记载,房县榔口乡等地有尹吉甫宗庙、石碑、古代雕像、墓等许多的文物遗迹和民间故事,《诗经》相关民歌至今在千里房县深山传唱。”尹吉甫比老子早281年,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比李白早1553年,比杜甫早1563年,比白居易早1654年。尹吉甫不仅从时间上早,而且尹吉甫是诗经中少有的已知名的作者,从尹吉甫诗作的文彩、其名篇思想艺术对后人的影响,以及古周朝有采献诗制度,周朝太师负责掌管六律诗乐,他对《诗》编纂成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尹吉甫称为中华诗祖当之无愧。”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 而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是三十年磨一剑。多年来,在省市县领导的重视和国家及省市有关专家的关怀支持下,袁正洪从1980年开始关注尹吉甫与诗经文化,组织搜集尹吉甫相关资料100多万字、录音带30多盘、数码录音200多MB、录像带30多盘,拍摄照片资料1万多张,挖整尹吉甫在房县传说故亊50多个,收集诗经相关民歌30多首,刻光蝶资料和照片200多盘,建立档案专柜保存,尤其是近几年来,先后专程到四川泸州、河北沧州南皮县、山西平遥实地考察,研究表明:西周太师尹吉甫,兮伯吉父仕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传说于四川泸州、河北沧州南皮县 ,故里湖北房县,食邑房,卒葬于房县。经挖整《尹吉甫传说》于2007年6月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房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的重视下,2010年8月房县召开中国(房县)诗经文化节,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博士导,率全国100多名诗经文化研究专家亲临房县召开诗经文化研讨会,并慕名到榔口乡考察诗经尹吉甫文化并题词“尹吉甫宗庙”。 2010年国庆期间,袁正洪陪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玉德、姚伟钧博导到榔口乡考察诗经尹吉甫文化,袁正洪建议将榔口乡更名为尹吉甫镇,以更好地弘扬诗经尹吉甫文化,将尹吉甫镇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旅游文化名镇。受到王玉德、姚伟钧两位教授的高度肯定,榔口乡党委书记陆龙权高度重视,及时向时任县长沈明云(现任房县县委书记)汇报,并亲自到榔口乡听取汇报,开始起动更名工作。2011年9月,省民政厅区域处领导亲临榔口乡考核,予以大力支持,写报吿呈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房县撤销榔口乡,设立尹吉甫镇。
    据尹吉甫镇党委书记陆龙权介绍,为把尹吉甫镇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旅斿名镇,此前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博导马敏教授,湖北省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等21位专家联合签名,积极倡导建设诗经尹吉甫生态文化名胜园,该倡议得到了省市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将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优秀历史文化,抢抓机遇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打造房县东部生态文化旅游名镇,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作者:吉尔祥 (2012/5/13 18:45:17)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诗祖故里湖北房县尹吉甫镇举行揭牌仪式.. 第 1 楼

辛苦你了  尔祥  谢谢!!!!!!

作者:吉和俊 (2012/5/18 23:43:35)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诗祖故里湖北房县尹吉甫镇举行揭牌仪式.. 第 2 楼


        吉甫作诵  穆如清风

    兮甲吉甫(前853—前775),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全称“兮甲吉甫”或“兮伯吉父”,是姞姓氏族的后裔,曾居南燕国、卫国、鄂国,晚年定居房县。他是西周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辅佐周宣王中兴,立下赫赫功勋,被赞为“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公在公务繁忙之间隙,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并到各地采风、辑诗、传播,使之广泛流传。后来又经孔子及其弟子整理,成为我国古代诗歌总汇《诗经》。它里面就有多首诗歌,属吉甫公所作。据专家调查,吉甫公的一些诗歌作品,至今还在他的故乡湖北房县(古属召南之地)一带传唱。“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这是古往今来人们对吉甫公诗歌作品的共同赞颂和定评。
    何谓“穆如清风”?意为吉甫公的诗歌作品,其蕴涵的意境、思想、风格、艺术,就象清新明快、净洁真纯的春风,静穆和煦,拂面而来,促人清醒,使人感奋。在吉甫公的诗歌作品中,以人民为本、以国家为先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吉甫公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的主张,受到儒家和道家所重视,成为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初渊源和宣扬的例证。在《诗经》中,吉甫公体现出是一位伟大的古代先哲。他的诗歌主要是歌颂华夏山川之雄伟,以及赞美周宣王的功绩,但对宣王疏远贤臣等过失也作了善意批评。如《大雅•烝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宣王君德有失也,仲山甫则能补之”。又如《大雅•崧高》文中对宣王含有讽意。他的诗歌正直地反映了宣王的功、过,对其作了一定的批评。(插图:江苏常州惇裕堂《吉氏族谱》所载吉甫公遗像)
    吉甫公的诗作、诗风,对历代诗人影响巨大。他的艺术风格、艺术思想,特别是“赋、比、兴”的运用,被历代诗人所崇尚、继承,是我国优良的文学传统。“还成吉甫颂,赠答此瑶华”、“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救文之弊,颂君之德”;“《六月》之诗,美吉甫之燕喜,受祉来归”。诸如此类的赞颂期许,多见于历代先贤雅士之中。在旧时,“子曰诗云”满天飞,“不知诗则无以言”,《诗经》又成了人们说话、说理的重要依据。《诗经》本身,二千五百多年来,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一千多年来,成了汉字文化圈的文化宝典;五百多年来,成了世界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在2010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我国送评的《诗经》又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由此可见,《诗经》之影响是何等的深远,这里面,就有我们先祖吉甫公的一份重要贡献。后人称颂吉甫公为“中华诗祖”,是恰如其分的。
    继承和发扬先祖吉甫公的光荣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吉世芳)


作者:shifang_jiabc (2012/5/26 12:49:09)   回复此贴
  "s" 第 3 楼

讨债公司/蓝月传奇辅助/蓝月辅助

作者:nihaota (2022/8/28 23:58:4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3,007.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