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双文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广西吉志军:我的祖父秀卿公 已阅:3302 / 回复:3(楼主)


                                         我的祖父—秀卿公

                                    贵港市 木格镇 三角园 吉志军
    我的祖父—秀卿公,是冯翊堂中孚公第31世孙,生于1916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仙逝于1999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公历12月19日),享寿八十有三。在我的心中,有一个深深的遗憾:在亚公弥留之际,作为长孙的我,竟未能与亚公见上最后一面,为亚公尽到送终之责。今天是亚公逝世两周年忌日,我又想起了亚公的音容笑貌。记得那天,我和爱人赶回家时,家人已经按照客家人的传统礼俗,把亚公的遗体安放在祠堂;辛劳一生的亚公看起来就好象睡熟了一样,很自然,很慈祥。
    亚公一生平凡、普通,勤劳、刻苦。他身材高瘦,沉默寡言,唯一的嗜好是吸烟,因此常咳嗽;尤其在晚年,吸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于后来咳得喘不过气来;而我们又无法使他戒掉他这一嗜好。在我懂事时起,亚公就是水果小贩。因而我和弟妹们也经常能吃到各种各样的时令水果。亚公贩果,当然也种果,现在三角园的许多果树,李、桃、杨桃、黄皮、荔枝、龙眼、番桃,等等,都是亚公亲手种下的。亚公除了卖果,就是在果园护理果树,果园里一年四季水果不断,常挂满枝头。满树佳果,满园飘香,成了我儿时美好的回忆。据大人说,亚公年轻时有一次上树摘果子不小心摔断了大腿骨,当时没有完全接上,以致留下终生残疾,这又使我对亚公增添了一层记挂。在我小的时候,亚公还忍受着不便的腿疾,坚持挑水果上街去卖。到后来,随着寿年的增加,亚公的体质一年比一年差,七十岁以后就很少卖水果了;这时候几个孙子孙女都已长大,也该是亚公享福的时候了。从此,每当天气好的时候,他中午吃完饭后,就在新屋的门口坐着,边“吧哒”、“吧哒”地吸烟,边看着门前来来往往的人们,样子颇为心旷神怡,过往的邻居偶而对他说:“哟,享清福哪!”他总是笑笑,也不多说话;或许是耳朵不太好使了,听不清人家所说的话。
    在我到南宁读书后,每逢放假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亚公,帮他打扫房间,洗洗衣被等;尤其是放寒假回去,只要天气好,肯定要把蚊帐、被子洗洗干净。因为亚公怕冷,冬天就在房间里生火取暖,时间一久,就积累很多灰尘。而他每次见到我回到家都很高兴,总是笑着问我:“几时转来的?”后来,我在南宁有了工作,又后来有了女朋友,再后来女朋友成了爱人,每次我们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亚公,亚公毕竟已年过八十,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但他见到我们总是那么高兴,除了问“几时转来的?”那句话之外,又多了句“去买菜”,然后就是掏钱。我们当然不会用公公的钱。相反,我和爱人每次回家以及弟妹们每次外出打工回家时,都会拿些钱给亚公,以便他平时到街上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或食品。其实,看到亚公高兴,我们也就很高兴了。我是永远也忘不了亚公见到我及爱人回到家去看他时,他那高兴的音容笑貌!
    在1997年7月,我们家三层新楼落成后,为了方便照顾亚公,我们一致要求亚公和我们一同搬入新居。而他总是说,年纪大、常咳嗽、自己又不象年轻人那样讲究卫生,等等,坚持留住在距新居一百米外的老屋,直至他老人家过世。
    1999年12月18、19日是双休日,加上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的喜庆日,共放假三天。18日早上,爱人跟我讲,我们是否回家去看看公公。而我当时因有一些事就没有听爱人的话。没想到,19日凌晨4点钟左右,BP机响起,使我陡起一种不祥之感:亚公?“亚公刚刚过世了!”弟弟在电话中告诉我。我鼻子一酸,眼泪随之流了下来。真悔恨啊!如果当时听爱人的话回家一趟,就能见到亚公最后一面了。我想,亚公在世上最后一刻,一定十分牵挂他远在外地的长孙,希望能见上最后一面,留下最后的嘱咐。如今,只有祈请在九泉之下的亚公能理解我、原谅我了。
    今天,是我的亚公逝世两周年的忌日,我又想起了亚公,想起了亚公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又想起了,每当看见从远方归来的孙儿孙女就十分高兴的亚公。哀思无穷,苍天无限;谨祝公公在仙乡安息!


作者:吉志军 (2007/7/2 7:12:27)   回复此贴
  "s" 第 3 楼

讨债公司/蓝月传奇辅助/蓝月辅助

作者:nihaota (2022/8/29 10:12:1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2)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2,160.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