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双文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立志“反清复明”的仕明公(一)
已阅:5064 / 回复:9(楼主)
立志“反清复明”的仕明公
先祖仕明公,是广东紫金县枫树下吉氏的开基始祖。仕明公出生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农历二月十八日戌时,仙逝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农历八月初五午时。享年六十有二。今天适值先祖仕明公369周年寿辰。先祖堂下十世孙兢文、胜芳、世芳等,特率族中兄弟子侄,再拜于先祖堂下,缅怀先祖业绩,告慰先祖在天之灵。
仕明公原居广东嘉应州长乐(民国后称五华)县,后与其叔父全公,一起迁居永安(民国后称紫金)县黄塘。迁居黄塘不久,全国战乱自北趋南汹涌而来。仕明公自幼博学群书,胸怀大志,能文善武,以维护、效忠明王朝为已任,故将原名“仕民”改名为“仕明”。当时正值明王朝衰败危亡,清王朝风云兴起。在仕明公十五岁那一年,清兵入关,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于北京煤山。不几年时间,清朝八旗铁骑,席卷中华大地。仕明公十九岁时,即参加了南方抗清战争,在黄塘一带长期坚持抗清。但明皇室腐败无能、争权夺利,反清复明军派系繁多、勾心斗角,因此都次第溃败。被各方反清力量视为复明旗帜的“永历皇帝”朱由榔,也被明叛将吴三桂捕杀,明王朝也就彻底灭亡了。经此亡国之痛,又面临清朝严酷施行“剃发垂辫易服”的种种民族压迫政策,仕明公的“仕明”之志依然坚定不移;他避居深山,拒不“事清”。他栖身永安县西南部深山岩洞,垦荒植粟自食,后人因之称该地为“吉田坑”。在吉田坑尾,当年仕明公居住过的岩洞,仕明公开垦种植过的几块坡地,遗迹犹存。那几块坡地,虽然早已长满茅草荆棘,但当年被开垦种植过的痕迹仍依稀可辨。仕明公在当时荒无人烟的这个深山狭谷,存身养志,坚韧不拔。吉田坑由仕明公而得名,仕明公因吉田坑以砺志,天人造化,千古长存!
作者:兢文、胜芳、世芳 (2007/10/5 17:44:34)
回复此贴
回复:立志“反清复明”的仕明公(二)
第 1 楼
仕明公当年栖身于吉田坑,直至清王朝逐步放松对明朝遗民逸吏的镇压政策后,才逐渐走出避难的深山,于农历丙午年(康熙5年,公元1666年)越过大山嶂(后人称为吉田嶂),并将值钱的物品藏于山腰岩缝,用一只破草鞋作了标记。然后再翻过几道山岗,就来到一片比较低矮的丘陵地带。历经战乱、“过朝”,十室九空,满目凄凉,当时这一带也是人烟稀少,荆棘遍野,荒草迷途,只有一两处破败危房。一处是仅剩几个老人的周屋(小地名“山塘排”),另一处是空无一人、仅剩残垣断壁的缪屋(在山竹沥河边)。茫茫四顾,但在山峦环绕之间,在一湾溪水旁边,却有三株大枫树排成一行,婆娑茂盛,挺拔威武。仕明公经过反复踏勘、观察,认为此地背靠群峰,山环水绕,钟灵育秀。山脉从最高峰(公王顶)逶迤而下,如龙如莽,似飞似舞,活灵活现,直达于大枫树前。因此,就选定此地为开发、定居地,并取名为“枫树下”。这就是“枫树下”吉氏的“丙午开基”。当时这里属永安县下石约,后称安石乡、凤安乡,现为凤安镇。自仕明公选定枫树下为定居地,吉氏一脉,就在枫树下落地生根,绵延发展。
仕明公的一生,为反清复明奋斗不息。或出生入死于箭雨刀丛,或辗转避难于深山野岭,或艰辛创业于穷乡僻壤,皆虔诚坚持其“汉家冠服汉家心”。他最盼望的,就是“日月重光”,就是子孙后代能坚持民族气节。仕明公逝世后,子孙为其在枫树下立祠纪念,祠内高悬仕明公之遗愿“日月重光”四字大扁。“日”、“月”相合为明;“日月重光”就寄托着仕明公复兴大明的遗愿。
在为仕明公立祠的同时,其子孙还保存着仕明公的一幅画像。该画像虽然久历沧桑,陈旧破损,但仕明公的形象、神态仍然清晰可见。画中的仕明公,清雅、慈祥、坚毅、自信,宽衣大袖,明制冠服。由此可见,仕明公对清朝“剃发垂辫、箭衣小袖”的律令,是不予臣服的。
自仕明公在枫树下“丙午开基”以来,到今年刚好是333周年。333年来,子承孙继,绵延播迁,粤桂、云贵、湘赣、川鄂、闽台、海南、南洋等地,皆可见仕明公之传人。故仕明公祠内有长联云:“系溯西州,历唐宋至应州,长乐祠成,派衍八昆传世泽;基开永邑,从黄塘来下石,枫林宇建,房分七子振家声。”该长联简要反映了紫金县凤安吉氏之繁衍发展史。系溯西州,指吉氏之郡望陕西冯翊,西州即陕西;应州即嘉应州;长乐祠成,指吉氏族人在长乐(五华)县所立宗祠;派衍八昆,指吉茂公生有八子传世—祖、祐、祯、祥、福、禄、礽、祺;基开永邑,指吉氏在永安县开基;从黄塘来下石,指仕明公从黄塘迁来下石,丙午年在枫树下开发、定居;枫林宇建,指在枫树下建成仕明公祠;房分七子,指仕明公生七子传世—子茂、子秀、子兴、子发、子尚、子荣、子华。
仕明公一生,对国家虽无丰功伟绩可表,但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操守,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景仰,永为后辈子孙垂范。我们缅怀仕明公,纪念吉氏先人,就应该学习他们爱国家、爱民族,为家为国,为振兴中华,各尽所能。
先祖仕明公的精神永垂不朽!
仕明公之十世孙兢文、胜芳、世芳 再拜敬书
二零零零年农历二月十八日
作者:218.17.71.* (2007/10/5 17:45:45)
回复此贴
回复:立志“反清复明”的仕明公(一)
第 3 楼
仕明公一生,对国家虽无丰功伟绩可表,但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操守,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景仰,永为后辈子孙垂范。我们缅怀仕明公,纪念吉氏先人,就应该学习他们爱国家、爱民族,为家为国,为振兴中华,各尽所能。
说的也是。
作者:221.6.226.* (2008/11/20 11:58:27)
回复此贴
回复:立志“反清复明”的仕明公(一)
第 4 楼
梦大伯祖
中午饭后正养神,
忽见先祖来问询。
生前膝下无半子,
清明可曾祭我坟。
作者:吉增诚 (2014/4/11 14:18:25)
回复此贴
回复:立志“反清复明”的仕明公
第 5 楼
胜芳族兄已于2013年作古。兢文是我的大哥,1925年生,即将年届90高龄。我本人也已七十又四。人啊,转眼就老了,没了。请求族中后辈厚生青年才俊们,把我们中华吉氏的事情事业,继续办好。吉世芳2014-4-14.
该帖子被13603067823在2014-4-21 9:07:21编辑过
作者:13603067823 (2014/4/14 8:38:45)
回复此贴
回复:立志“反清复明”的仕明公(一)
第 6 楼
我江苏宝应里沟吉氏始迁祖兰生公也是明清之间,因不愿意参加满清招募兵勇去征讨三藩,而触犯大清律遭到追捕,后得逃脱,隐姓埋名水荡河泽。。。。。。宝应吉氏康熙54年修谱时,只写:外出。后人在家谱边添加“逃”字。直到进入民国我们本地人,才“认祖归宗”,字辈沿用康熙谱的排辈。
作者:吉正祥 (2014/4/16 18:07:2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 每页5条 当前1/2页 [
1
] [
2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4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854.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