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分布 >> 浏览主题 版主:吉高翔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我是属于那个分支的 ? 已阅:3666 / 回复:4(楼主)

我是四川西充县人  从小就觉得自己的姓比较特别  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 这个姓特别 我想知道我祖上是什么人 是别的地方搬到四川的吗

作者:四川西充吉氏 (2008/7/12 12:13:31)   回复此贴
  回复:我是属于那个分支的 ? 第 1 楼

四川都是从广州过来的,我爷爷告诉我的。我爷爷已经92岁了。我也是四川的,绵竹。

作者:125.72.95.* (2008/7/29 0:55:02)   回复此贴
  回复:我是属于那个分支的 ? 第 2 楼


    一、清代吉氏族人的迁徙情况
    1、清初因“湖广填四川”而迁徙的吉氏族人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瘟疫、天灾的接踵而至,四川境内人口锐减,全省只剩下9万多人,以致昔日的天府之国大片耕地荒芜、到处满目疮痍。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农业生产问题,于康熙三十三年下诏“招民填川、移民垦荒”,从湖广等十余省大举移民到四川定居,其中移民最多的是湖北、湖南两省,这就是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的时间持续了一百多年,入川人数有一百多万,其中湖北、湖南两省就占了一大半,而湖北又数麻城孝感的移民为最。现将因“湖广填四川”而迁徙的吉氏族人介绍如下:
    (1)湖南安化→四川蓬溪、三台、遂宁、西充、南部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湖南安化从明公的裔孙吉显文(蓬溪吉氏始迁祖、冯翊吉氏第98世),率全家从湖广长沙府安化县东坪乡十三都三甲迁徙至四川蓬溪县葺山乡玉溪口青石坝小沟(今在重庆市潼南县境),后于雍正三年(1725)迁至潼川府三台县危月乡踏水桥横沟(今吉家沟)。显文公的后裔分居四川三台、遂宁、西充、南部等地,均奉显文公为入川始迁祖。
    (2)湖北麻城孝感→四川丹棱
    因“湖广填四川”,清代初年时,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有吉氏族人迁徙至四川丹棱,其后裔形成丹棱吉氏。丹棱吉氏的吉凤鸣、吉凤燕兄弟二人“分派”,各自制定了“派序”,其中,凤鸣公一支的“派序”为“孝应凤登文,啟万永忠廷,国仕天朝锡,瑞明思召珍”;凤燕公一支的“派序”为“孝应凤登文,啟万永忠廷,国安今朝瑞,家祥听书声”。(吉桥提供资料)
    (3)湖南→四川德阳
    “湖广填四川”时,湖南有吉氏族人迁徙至四川德阳。(吉庆贵留言)
    (4)江西赣南→四川
    清乾隆八年(1743),朝廷征召湖广和江西百姓迁居四川,江西有中孚公后裔吉兆盛者,与其四个儿子吉在谟、吉在训、吉在谋、吉在诚一起,从赣南迁徙四川,兆盛公不幸途中病故,四个儿子则历经辛苦终于抵达四川。
    (5)广东永安→贵州→四川安岳
    中孚公后裔吉世炳原居住于广东惠州府永安县彭坊榕树凹,后迁贵州。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世炳公的四个儿子吉公碘、吉公璥、吉公嵘、吉公璁,从贵州迁徙至四川潼川府安岳县(今潼南县)同化乡太平场,后又发展到安岳玉皇庙瓦窑沟芋立业,子孙繁盛。
    (6)贵州遵义→四川巴县、合州、定远、邻水
    清康熙年间,贵州遵义明政公(冯翊吉氏第96世)的六个儿子均从遵义迁徙至四川各地。长子吉文斗迁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次子吉文仲与三子吉文举同迁四川重庆府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四子吉文焕与五子吉文耀同迁四川定远县(今重庆市垫江县),六子吉文鼎迁四川邻水县。
    (7)贵州遵义→四川内江
    四川内江天民公的后裔吉世显(冯翊吉氏第98世),明末时被张献忠部裹协到贵州遵义。清康熙二年(1663)时,世显公又从遵义返迁至四川内江。今四川内江吉氏奉世显公为一世祖。

(吉家林收集整理)


作者:122.96.197.* (2008/7/29 20:25:42)   回复此贴
  "s" 第 4 楼

讨债公司/蓝月传奇辅助/蓝月辅助

作者:nihaota (2022/8/29 10:16:5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630.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