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源流 >> 浏览主题 版主:吉世芳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黎城吉姓的回忆 已阅:8729 / 回复:26(楼主)

我是出生在黎城镇的,从我记事起,我家就住在黎城老街的正中心。
座西面东,家的后面至劳动桥[现在已建成了楼房],前后三进,好像老街上没有那家能超过我家的。
我家是做杂货生意的,那时的小孩没啥东西吃,我就喜欢拿家里的小糖吃,所以现在的牙齿不太好,可能就是那时小糖吃多了。
听我父辈讲,我家原是三进宽敝的大砖瓦房,日本鬼子来时一把火烧光了,后才砌成这种小砖瓦屋。
我大伯家因是长房,分外去较早,我父亲在兄妹五人中最小,祖父母随我父母而过。1959年金湖建县时,东西走向的大马路就是从我家穿过。那时恰逢人民公社化,我家拆迁时,一切都归公,可以说是一块砖瓦都没拿到。我祖父母住到街北头的我三姑家,我父母挤到我外祖父家,以后几经搬迁,家庭经济拆腾而光。
我的学年是非常困苦的,别的孩子放学回家能玩玩,而我却要抽柴,压柴到半夜。1970年我工作以后,我和两个大妹妹每天还有6张芦菲的编织任务。直到我1980年结婚以后才好转。

作者:吉尔祥 (2008/8/23 15:40:18)   回复此贴
  回复:黎城吉姓的回忆 第 1 楼

我家在解放前,与黎城镇上的五大姓中的四姓都有姻亲关系,我祖母是江家的,我母亲是费家的,我二姑母嫁与李家,三姑母嫁与赵家。我祖父这人乐於好施,又是个文化人,写的一手好诗词,踢的一脚好毽,我伯父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每到春节,镇上人家都请他写三堂,对联,所以我家在黎城镇上,仅管是个小姓,但是比较有声望的。所以新四军来时,请我祖父当保长,国民党来时又叫我大伯当保长。
新四军北撤时,叫我祖父随军,签於当时的状况,我祖父介绍了另外两个人,听我祖父在世时跟我说,这两人在部队都当了官。
黎城镇上的另一大姓--涂,是一门地主,与我家没有亲缘关系。所以解放后,仅管我家在政界没有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没受到过多的打击。

作者:吉尔祥 (2008/8/23 16:23:42)   回复此贴
  回复:黎城吉姓的回忆 第 2 楼

嗯,就是想知道你们是从哪个朝代到黎城的,为什么你们的祖父辈的名讳有斯字、世字辈呢?如果是在明初由宝应到这里的话,应该不知道宝应康熙54年编谱中的取讳排列,如果这样的话,是否推定你们就不是《宝应吉氏家乘》中所说的来黎城的一支了,那你们这个黎城是不是家谱中说的黎城呢?如果是的话,那搬来的吉氏是不是以后又搬走了,去了其它地方或丁宁庄的地方呢?或许你们就是家谱所说的那支来黎城的,不过长房可能去了丁宁庄,我们都是宝应吉氏传人!只不过丁宁庄的家谱可能少了你们这里的一段记录,呵呵,只是猜想。有待新的发现哦。问好你们全家,健康快乐!

作者:吉正祥 (2008/8/23 17:39:00)   回复此贴
  回复:黎城吉姓的回忆 第 3 楼

正祥宗亲,你好;
我们与丁宁庄不是一支,关於我们到黎城这事,祖父吉斯信[号践言]生前已交待清楚。
我老家在宝应北门,曾祖父经人介绍,谈了几门亲,都不合谱[辈份不合],才谈了黎城上湾冯氏,搬迁到黎城。曾祖父是50多岁逝世的,那时我祖父才10多岁,上有一个姐姐,嫁与吕良张家。
我祖父娶妻黎城江家,生有三男三女。我大伯吉世勋[号仲儒]是老大,娶妻吕良郑家独女。我大姑嫁与吕良张家表哥。我二姑嫁与黎城北街李家。我三姑嫁与黎城北街赵家。二伯父10多岁就因病去世。我父亲吉世铭[号善儒]最小,我母亲是黎城费家人。
我家从曾祖父到现在,一直居住黎城,已120多年。黎城吉姓独我一家,从没有其它吉姓人氏居住。其它吉姓人氏都是居住在黎城三河以北[黎城河北]10大几里外的新农。这事你可跟吉文家探讨。

作者:吉尔祥 (2008/8/23 20:26:10)   回复此贴
  回复:黎城吉姓的回忆 第 4 楼

至於我曾祖父名讳,因我大伯已去世,我父亲在兄妹中是最小,他不太清楚,现在唯一有希望能知道的,就只有我大姑了[现年88岁],比我伯父小两岁,她因是姑做婆,知道的情况可能多些。
明天我准备跟堂兄吉尔玲,一起到吕良赤水,找她了解一些情况,但愿能有收获。
另外说明一点,宝应肯定有尔字辈的人在,因1970年我工作以后,宝应知青下放金湖生产建设兵团,就有尔字辈的人在其父的陪同下,到我家来过,也到我伯父家去过。后知青返城,1980年我祖父逝世,就没来往过。
而且五年前,宝应北门老家来人找过我伯父,谈过修谱的事,希我伯父出来主持。我伯父认为社会上已不重视谱了,加之年岁较大,没这精力,就没应允。后来我知道了此事,对他有点责怪,他就答应带我到宝应老家抄谱,实我母亲阻拦,说我伯父年老体弱,车子颠波,出了事啥办?此事就搁浅了。我祖父第二年就去世了。
所以看来,北门老家很可能有家谱。为此事,两年前我到宝应找过,并住在北门小学对门的铜匠家,也姓吉,叫吉万海。他说他家是从盐城搬来的不清楚,终因人地两生,无功而返。

作者:吉尔祥 (2008/8/23 21:08:25)   回复此贴
  回复:黎城吉姓的回忆 第 5 楼

2006年,吉文家重修丁宁庄家谱时,我不知道此事。前两天,咸东发来短信,告知我吉文家手机新号码,我即与吉文家通了电话,谈了两件事。一是黎城丁宁庄说法,他回答我,老谱上说的明明白白,是[黎城河北丁宁庄],不是黎城丁宁庄,河北二字不能去掉。关於丁宁庄这个地名,我在金湖地图上查不到,他说丁宁庄即现在的新农,与我估猜是吻合的。
二,谈到修谱,为啥这事我们不知道时。他说他不认识我,曾找过吉尔玲,吉尔瑜,但他兄弟俩说不清楚,只知道是从宝应北门迁过来的,其它一概不知,报道上辈的名讳也对不上路,也就没法帮查了。我告诉他,如要早几年,我伯父不去世,就不会出现此事了。因斯世音近,容易混淆,上两辈人用的都是号,而没用名。因祖父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在小兄弟四人中,对上辈的事,我相对来说,知道的多一些。

作者:吉尔祥 (2008/8/23 21:43:0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6 每页5条 当前1/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628.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