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双文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我的父亲吉长友和云南过桥米线 已阅:3692 / 回复:7(楼主)

过桥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作料做成.关于过桥米线的由来,从前,在云南古代一位秀才为了应考,他把自己关在湖中的小岛上,日夜攻读。妻子每天给他送饭,因路远饭菜常常凉了,秀才便不爱吃。怎么办呢?一天妻子炖了一只肥母鸡,她用土罐盛了鸡汤,带上秀才爱吃的米线和佐料,用竹篮装了送去,当她端汤罐时,手被烫得缩了回来。原来,鸡汤上飘浮着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了温度。于是,她把佐料放入汤内涮烫,再放入米线。秀才吃得热乎乎的,味道也觉着格外鲜美。大加赞杨,因为妻子送饭必须经过一桥.秀才便笑着对妻于说:“就把你今儿做的美餐叫做过桥米线吧。” 从此,过桥米线便在民间传开了。我现在要说的是发生在近60年前的事情........
        1950年1月13日,打完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一路剿匪翻越广西十万大山进入云南的刘邓大军二野4兵团的一个师在到砚山县城整休几小时,得到当地边纵游击队的情报说国民党在蒙自机场空运繁忙,于是以极其顽强的精神,一昼夜到达蒙自城东,1月15日迅速向机场发起攻击.经过一夜激战,蒙自机场被全部占领,天亮时,蒙自县城获得了全部解放.父亲就在这次解放蒙自县中,对这些北方的大兵来说,云南既陌生,又神秘,因为在北方人的眼里,云南是荒蛮之地,没有文化的父亲在戏文里知道古代皇帝不喜欢的人都被充军到这鬼地方,又加上一路上见的都是少数民族.各位在60年前的云南到处是土司的地盘,麻风病人又多,语言不通,当时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而蒙自是当时云南较发达的城市,但父亲和战友眼中还是对很多风俗不能理解接受.有一天有个战友对父亲说;老吉班长!这云南过桥米线可好玩了,你去尝尝看!好奇的父亲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只见跑堂送上一套,一看是一碗汤,一碗米线和一碟生肉片上面还有点生菜.父亲想这南蛮子搞什么鬼,一看那跑堂和还和几人在滴滴咕咕的看自己笑,父亲想我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跑这么远什么没见过,不能让这几个蛮子笑话,先喝口汤先,哟!烫死我了!再看那生肉和生菜就不考虑了,那米线还在有点温热可以吃,于是父亲就吃一嘴米线再喝一口汤的吃起来了,可把那几个人笑倒了,那跑堂捂着肚子笑跑过来说,解放军同志,你把肉先放汤中烫熟再放米线就可以了,父亲一下恍然大悟,皱着眉头说;真是南蛮子!这么麻烦,在锅里煮好送上来不就行了.......
        以上是发生在近60年的真实事情.对当时的北方大兵来说什么都是陌生的.........
        现在的云南过桥米线用料更丰富,汤用肥鸡、猪筒子骨等熬制,除了用猪里脊外还增加了,鸡脯、肝、腰花、烧肠,甚至鳝鱼,鲜鱼等,然后切成薄片,摆入小碟,米线则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它又分干浆和酸浆;同时备有豌豆尖、黄豆芽,韭菜、甚至菊花等。进餐时,以大海碗盛汤,加味精、胡菽、熟鸡油。汤滚油厚,不冒一丝热气。汤上桌后,将鸽蛋磕入碗内,继而将肉片氽入汤中,轻轻一搅,霎时变得雪白、细嫩。然后再放入鲜菜、米线,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炸酱,甚至鸡棕油等,便可食用。
        欢迎各位宗亲到云南时,一定不要忘了品尝云南过桥米线。
        
该帖子被吉砚东在2009-1-21 16:54:05编辑过
该帖子被吉砚东在2009-1-21 16:54:45编辑过

作者:吉砚东 (2009/1/21 16:50:58)   回复此贴
  回复:我的父亲吉长友和云南过桥米线 第 1 楼

呵呵!该文表面是写云南过桥米线,实际是对父亲的怀念啊

作者:吉砚东 (2009/1/28 17:53:33)   回复此贴
  回复:我的父亲吉长友和云南过桥米线 第 2 楼

写的很不错,我喜欢
吉兴留

作者:122.194.241.* (2009/2/14 19:48:46)   回复此贴
  回复:我的父亲吉长友和云南过桥米线 第 3 楼

写的很不错,我喜欢
吉兴留

作者:122.194.241.* (2009/2/14 19:48:50)   回复此贴
  回复:我的父亲吉长友和云南过桥米线 第 4 楼

云南吉有余,踩一下。各位吉氏宗亲能来云南的话我们当尽地主之谊。

作者:吉有余 (2010/5/30 20:31:15)   回复此贴
  回复:我的父亲吉长友和云南过桥米线 第 5 楼

吉长友和我的父亲是同辈,他叫吉长周(已故)。

作者:吉兴甫 (2010/10/8 10:24:5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7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609.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