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双文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被打成“右派”的吉世林和最终还是“右派”的林希翎 已阅:5711 / 回复:11(楼主)


                      被打成“右派”的吉世林和最终还是“右派”的林希翎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场“反右”运动中,中国近百万知识分子被划为“右派”(官方认定为45万),这其中就有我们的吉氏宗亲。例如:湖南临澧的吉祥(别名吉西山)教授,曾被打成“右派”而放逐回乡,最后在极端贫病中去世。还有一个吉世林宗亲,本是“中共四老”之一谢觉哉的秘书,大好的前程。1957年谢老接见林希翎(女)时,吉世林秘书因陪同在座而开始认识了她。奉谢老之命,吉世林给林希翎写过一封信,通知她说“谢老想再见林希翎一次”。就这么一丁点事,吉世林被打成了“右派分子”,赶回老家当农民,母亲悲愤上吊自杀,妻子闹离婚带上孩子走了,妻离子散,悲惨不堪……如今,我们仍不知吉世林宗亲是何地人,最后的结局如何?但我们深知,吉西山教授也好,吉世林秘书也罢,他们的确是比屈原还屈,比窦娥还冤啊!
    吉世林宗亲是因为写信给林希翎而打成了“右派”的,林希翎又是何许人呢?
    1957年的林希翎和文革中的张志新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两个出类拔萃的奇女子,林希翎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林希翎是笔名,她的真名叫程海果,1957年时她才21岁,是人大法律系四年级学生。她少年时就参加了“红色娘子军”,是彭老总和陈老总带出来的兵。“大鸣大放”时,她扎着一对辫子,风风火火的在人大组织辩论会,还两次到北大去搞演讲。她的“右派”言论主要有:苏联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而是封建主义的社会主义;胡风没有组织反革命集团,他的言行构不成反革命罪行;毛主席的话不是金科玉律,为什么就不能反对呢?
    一时间,林希翎被誉为“除三害的勇士”(“三害”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分别受到吴玉章(人大校长)、谢觉哉、胡耀邦等领导的接见,胡耀邦的秘书曹治雄与她的关系还发展到两人相恋。
    一霎那,林希翎又成了名噪全国的“大右派”,判刑16年而沦为囚徒。因为林希翎是“大右派”,当初与她有联系的人也纷纷受株连而被划为“右派”,仅在北京的就有170名,而在全国各地的则不计其数,我们的吉世林宗亲就是这样被打成了“右派”。当然了,与林希翎谈恋爱的胡耀邦的秘书曹治雄、吴玉章的外孙蓝其邦等人也难免“瓜田李下”之嫌,统统都是“右派分子”。
    直到1973年春天,毛泽东忽然心血来潮,想起了这个曾是“一枝带刺玫瑰”的林希翎,并吩咐要提前释放她。不过,这时的林希翎已是一个37岁的老处女了,且离她16年的刑期只差了两个月。林希翎出狱后被安排去浙江省武义县农机厂,当上了一名工人。
    1979年1月8日,胡耀邦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提及“把林希翎这样一名大学生逮捕、投入监狱不妥……”1979年6月1日,《人民日报》内参上刊出了《应为林希翎冤案彻底平反》一文,胡耀邦在这份内参上批示:“改正有利”。当时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林希翎“右派改正”一事应该是易如反掌的。这里要说明的是:对于“右派”扩大化问题,中央一直只说“改正”不说“平反”,“改正”与“平反”有什么区别呢?“平反”要赔偿当事人的损失并补发工资,而“改正”只是恢复以前的待遇,就不需要补发工资了,说是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财政还比较困难。
    1979年底,人大结论出来了:林希翎恢复1957届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待遇,重新分配工作,但其“右派分子”不予改正。这就是说,林希翎的右派帽子是一顶铁打的帽子,谁也改正不了。
    直到1986年3月,还有未获得“改正”的“右派”仍向胡耀邦写信要求“改正”,可此时的胡总书记已是“泥菩萨过河”,力不从心了。截止到1989年,全国右派改正工作全部结束,仍有96人未获改正,其中包括章伯钧、罗隆基、陈仁炳、林希翎等。有人作过精确计算,这96人占官方统计原戴“右派”帽者总数的0.00018,也就是万分之二不到;若按民间统计,则是万分之一也。
    由于林希翎占了是侨眷的光,经多次申请后,她终于出国了。她依然想不通的问题是:为什么文革中被打倒的“走资派”是“平反”而且是全部平反;而57年被打成的“右派”却是“改正”而且不是全部改正?她认为,我们现在对国际上的右派政党和右派代表人物都很欢迎,而对自己国内的右派,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点起码的尊重呢?因此她建议,在政协和人大的代表中给她一个专职的右派代表位置,留个把右派当代表,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作者:吉家林 (2009/2/2 18:11:35)   回复此贴
  回复:被打成“右派”的吉世林和最终还是“右派”.. 第 1 楼

吉世芳:莫忘了老 X 是反右的总指挥.所以,不叫"平反",而叫"改正".遮遮掩掩,欲揭还盖,留下一条臭尾巴.

作者:219.133.122.* (2009/2/2 23:38:02)   回复此贴
  回复:被打成“右派”的吉世林和最终还是“右派”.. 第 2 楼

一 笔 勾
—回首三十年
1987年9月

阴算阳谋,百般都为箝民口。
大鸣还大放,钩上抹香油。
满嘴喊整风,真意在坑儒。
钓得右哥,百十来万。
焚坑事业大丰收。
因此上,把德赛二君一笔勾!

合作互助,本是人间一善途。
命令加蒙哄,入彀便收掳。
说是上天堂,何差落地狱。
一乱二穷,三熬四剥,
荒唐故事羞回首。
因此上,把公社招牌一笔勾!

哄哄吹牛,假大空凶坐上游。
大炮连天响,卫星凌空舞。
官吏当鹰犬,百姓作流徒。
水肿三年,饿殍千万,
苍皇何处哭神州?
因此上,把跃进红旗一笔勾!

彭黄张周,敢为苍生鼓与呼?
好你炸庐山,停转我地球。
机枪迫击炮,反击不停手。
炮轰海瑞,油炸包丞,
堂堂大将变敌囚。
因此上,把诚信忠良一笔勾!

驱邓诛刘,旗帜张扬叫反修。
造反也万岁,文武一锅煮。
乱深更乱透,战火遍神州。
将帅呜呼,江山谁守?
风雨龙钟叹独夫。
因此上,把文革仙丹一笔勾!

亲密战友,载入章程拜未休。
当面开口笑,暗中下毒手。
你玩杀手锏,我摔大石头。
折戟沉沙,关张没命,
寡人何处兢飞舟?
因此上,把接班神话一笔勾!

剜舌割喉,无息无声再斩头。
残杀张志新,凶过农奴主。
毁尸又灭迹,只怕罪证留。
屠戮无辜,案情历历,
累万成千不胜数。
因此上,把公理人权一笔勾!

大寨何辜,粉墨登场卖紧箍。
满嘴天天斗,不斗就变修。
斗人扯狼窝,斗山扒虎头。
处处效尤,箍绝农夫,
祸国殃民死不休。
因此上,把农牧林渔一笔勾!

马列文书,一作教条二作符。
处处语录潮,三忠复四无。
早晚需朝拜,万岁要山呼。
万事灵擎,百病能除,
史无前例满神州。
因此上,把信仰尊严一笔勾!
          
文艺春秋,文奸文棍逞风流。
八台样板戏,一个巫婆咒。
所咒皆毒草,罪名莫须有。
冤狱遍布,文坛荒谬,
秦皇雍正甘牛后。
因此上,把双百方针一笔勾!
                
德赛二君”   指民主与科学。“五四”时期,提倡民主与科学,把从外文中
翻译来的“民主”、“科学”,简称为的“德先生”、“赛先生”。


作者:219.133.122.* (2009/2/2 23:54:05)   回复此贴
  回复:被打成“右派”的吉世林和最终还是“右派”.. 第 3 楼

吴玉章的外孙蓝其邦、谢觉哉的秘书吉世林、胡耀邦的秘书曹治雄,均是因为以上三位中央委员接见林希翎时陪同在座而开始认识她,此后除曹治雄与她发展到两人相恋外,吉世林只是奉谢老之命给她写过一封信,通知谢老想再见她一次;蓝其邦则按吴老之意来看过她几次并转达了吴老的话,结果这三个人都被打成右派分子,开除了党籍。其中最惨的是吉世林,赶回老家当农民,母亲悲愤上吊自杀,妻子闹离婚带上孩子走了......
这些人都是有一定地位的人,他们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比他们更为悲惨的是千百万名不见经传的真正小人物,他们就象小蚂蚁那样被搓掉了,甚至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吉世林宗亲还是大幸的,后来又出来了,靠着谢老的名声及他个人的努力,可能还干得很不错.证据就是:
1982年5月18日和同年10月5日的<法制日报>上,发表了吉世林宗亲所写的文章<谢觉哉司法轶事>.
在此,顺祝吉世林宗亲及其后人兴旺发达!
人大老校友吉世芳2009-2-3

作者:219.133.122.* (2009/2/3 8:43:41)   回复此贴
  回复:被打成“右派”的吉世林和最终还是“右派”.. 第 4 楼

云南红土地 摘录:
人类未开化时代株联九族的统治手段,并非已成历史。不少右派一旦罗罪,便提出与太太或丈夫离婚,以保对方及子女清白。吉正明当上右派时,太太怀孕,夫妻为孩子前途,忍痛离婚。十八年后女儿写信来认父,太太离开都市,来农场陪他务农。可惜不是每个辛酸的故事都有此结局。

  “摘帽”右派本来可回到原单位,仍顶着“摘帽右派”之头衔,低人一等。63年后摘了帽也仍须留在农场劳动,成为基本职工,每月可拿微薄的工资,但无须再向领导报告自己一举一动,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爬出地狱的“解放”之感。总之,“摘帽”几乎是所有右派的人生奋斗目标。为了表示自己悔改的决心,争取摘帽,右派干活卖命,积极者近乎疯狂。为了表现不怕脏,女右派用头巾去包裹牛粪,送肥料。病了、伤了一样下地劳动,以证明奋不顾身、赤诚。每人每月一次汇报自己的表现,肯定优点,检讨缺点;然后从小组到队、到场,级级评议、为每个右派打分。文化大革命之前,一年一度摘帽大会是农场的年度盛事。农场开大会,上仟人分左右两边坐下,中间一条通道,右边是右派,左边是职工。会上领导宣读被摘帽者的名字,道:“你被摘帽了,可回到人民中间。” 点到者,当场起立,有的喜极而泣,有的面无表情,迈出多年来最轻松的一步,跨过中界,坐到左边来。

  吴汝才原是朝鲜战争中二级战斗英雄,不知是说了什么话得罪了班长,或是为了填满当时“分”给部队的右派名额,当上右派。妻子带着六个月大的儿子和他离了婚。他不要命地表现自己,在地里干活像在战场上一般奋勇,浑身肌肤筋肉,练得如铜似铁。挨过漫长的十五年,终于因出色的劳动而获“摘帽”。他被分配去养猪,人也住在猪厩旁。摘帽当晚,他来找那时当队长的刘,激动不已地说:“我有重要的东西给你看。”刘随他去到猪厩,他打开包在层层破布里的珍藏,一套志愿军装,一枚战斗英雄勋章,还有16年前他写给襁褓中离别的儿子的一首诗。大意说一生磊落,坚信不会令儿子蒙诟。想到有朝一日与儿子相见,眼前的艰辛都可忍受。刘队长多番打听找到他前妻和儿子住在石屏县,陪他前去相认。他一路小心翼翼捧着多年藏在身边、装在心里的包袱。想到就快看到长成少年的儿子,压制不住地兴奋。对今日的憧憬支撑他熬过十五载的屈辱与千辛万苦。两人好不容易找到门上。前妻拒见。吴汝才说,她已再婚,我也料到她不想见我,我只想见见儿子。儿子也不肯见。吴汝才请刘把他的宝贝包袱交给儿子,“看到这些东西,他不会不见我。”包袱递过去,劝说再三,儿子还是不肯认父。回程路上,吴一句话也不说。到农场,他挟着包袱,独自走回猪廐旁黑乎乎的小土屋,人好象顿时矮了一截。故事讲到此,刘场长己鸣咽不成声。

  他90年当上场长,第一桩心愿便是为二百多名死在这块土地上的孤魂竖一块碑,同时也纪念那些因言治罪在此服劳役的人,为他们的后代留下抺不走的印记。

  凌乱的小公园里,玫瑰、石榴花带着雨露,从未加修剪的杂树丛中伸出头来。刘场长一路解说当年如何带头把个人积蓄捐出来,领着农场职工挖土,辟水池,种荷花。他指着仿传统园林建的回廊说:我们工艺高超,没有用一枚钉子,然后笑着揭开谜底。五彩故事漆画之下,是水泥铸件,而非木材。

  大理石底座,托着巨大的红沙石块砌成的四面浮雕,约八米高,两米阔。纪念碑表达出丧失了做人尊严者内心的骄傲和响往。中国近代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在离发端地万里之外,边远的高原小镇上,人迹罕到的角落里,竖着仅有的一块右派纪念碑,碑文道:

  “困惑、沉重的的一九五八年伊始,一批被错误戴上各类“帽子”的知识分子和下放干部来到这里,以后又陆续来了个旧、昆明、成都、上海、重庆的知识青年,他们同本地职工及从外地调入的职工一道,历尽千辛万苦、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在二十一年漫长的岁月里,把当时这片荒草没人,豺狼横道的南乡坝建成了稻谷飘香、瓜果满园的富饶农场。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他们才先后离开这曾经为之付出青春年华和用血汗浇灌的红土地,有不少人中途倒下,长眠在这里。”

  一段笼统的悼词,未提及他们是在斗争会上被打死、还是饥荒年月饿死、或缺医少药病死、劳役过重累死。碑揭幕之日,请来了幸存者及死者的亲属数百人,碑文读罢,恸哭声直上云霄。
吉世芳2009-2-3


作者:219.133.122.* (2009/2/3 10:50:10)   回复此贴
  回复:被打成“右派”的吉世林和最终还是“右派”.. 第 5 楼

还有一则:原镇雄有一小教名池正志。反右开始后,校长说此君敢“吃政治”,不是反革命就是右派。于是就抓送农场劳改。光阴匆匆,到了80年代,要摘帽平反,因是一句话右派就找不到档案。因校长也是右派不知所终。30多年过去了,又如何呢?
吉正选2009.2.3

作者:60.160.30.* (2009/2/3 11:36:3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1 每页5条 当前1/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914.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