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族谱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增诚(吉涛)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云南镇雄吉氏族谱序 已阅:5720 / 回复:10(楼主)

云南镇雄吉氏族谱
                           谱  序
    朝廷有史书,历代之承承继继。炳如日月之升。草野有宗谱,子孙之蛰蛰蝇蝇,焕若云锦。后世知木之有本。本之深者,其木茂;水之有源,源之远者,其流长。家庭之宗谱贵与朝廷之史书相提并论也。
    吾族氏一脉原籍江南江宁府小西门珠市街金竹林。起源洛阳。原系出黄帝裔孙伯倏,封南燕(今河南汲县西),列为侯伯。《国语·晋语》载:“黄帝得子14人有吉氏”。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吉甫在朝为尹,文武全才,时猃狁部族多次侵袭周地,宣王命吉甫带兵讨伐,把猃狁赶到了北部地区,纪载篇章。世联西周,姻娅韩吉,垂诸稚什代。袭北燕,荣封秦。时因分郡,去女为吉郡,名冯翊(今陕西大荔县)。汉代随朝太医吉平与先生董承等常存吞曹向汉之志。与寿亭侯同心。子邈、穆弟兄实存此心,亦尽节于前。后在梁,吉羽曾闻代父却举之言,与缇萦异世同辙,更名曰汤。两晋之中,吉郎书节于前太守,吉绍列于后。
     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卫尉卿香山吉皎参加白居易等成立的耆英会(称九老会)中,寿86岁,依寿排座第二。吉昌孝行见重,吉顼位及宰相。吉中孚诗律颇著。
    宋代抗金将领吉青,功勋卓著。
大明有吉鲲,位列馆阁之侍读,升受正值。
    国家运纪修明,崇文重道。吉孟雄、吉孟兰蜚声翰苑,一为礼部侍郎,一为兵部尚书,升授光禄大夫,左右柱国。吉士琦官任陕西巡抚部院,官授资政大夫。吉应麟任广西庆远府知府,授正议大夫。
    吾始祖因大明太祖,国号洪武,建都金陵。南方逆叛,圣主敕令沐英统帅,调北征南。荔(不要草头)  、协二公以武节骁骑尉之职从沐英南征。盘江一战,元梁先锋达里麻遭擒。再战,曲浔军民纳款。三战,元梁王授首。滇南甫定。协公从沐英镇守云南通海。至今户口有数百。
    吾祖 荔(不要草头)  公授义骑军尉之职,管辖千户屯军堡,即今陈贝屯。现张基屯、南箐、猪场。今上下五百余年,世系凡二十代,人口数万。以后以代序代,预为排行二十代。诗曰:
      世(或士)廷文国正。永学庆章成。建德连思绍。登朝在克明。                
    (据光绪四年重刻本)

作者:吉正选 (2007/4/29 21:35:14)   回复此贴
  回复:云南镇雄吉族谱序 第 1 楼

此谱序很好,我将改正其中一些字和标点,并选载于“中华吉氏网”中去。听说光绪三十一年由吉世翰、吉世禄、吉廷栋等还修辑了吉劦公的一支云贵吉氏家谱,这与光绪四年的谱书是否相同?如能比较二谱,或可更加全面些。
    可否将此谱复印件寄我一阅?
                                 吉家林

作者:122.96.253.* (2007/4/30 11:31:49)   回复此贴
  回复:云南镇雄吉族谱序 第 2 楼

可。请告详细通讯地址。

作者:sfjzx (2007/4/30 12:00:07)   回复此贴
  回复:云南镇雄吉族谱序(点校) 第 3 楼

云南镇雄吉氏家谱的序言
    朝廷有史书,历代之承承继继,炳如日月之升;草野有宗谱,子孙之蛰蛰蝇蝇,焕若云锦灿烂。后世知:木之有本,本之深者,其木茂;水之有源,源之远者,其流长,家庭之宗谱贵与朝廷之史书相提并论也。
吾族氏一脉,原籍江南江宁府小西门珠市街金竹林。起源洛阳,原系出黄帝裔孙伯鯈,封南燕(今河南汲县西),列为侯伯。《国语•晋语》载“黄帝子得姓十四,有姞氏”。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吉甫在朝为尹,文武全才,时玁狁(今作严允)部族多次侵袭周地,宣王命吉甫带兵讨伐,把玁狁赶到了北部地区,纪载篇章。世联西周,姻缘韩姞,垂诸稚什代。袭北燕,荣封秦,时因分郡,去女为吉,郡名冯翊(今陕西大荔县)。汉代随朝太医吉平(应作“吉本”)与先生董承等,常存吞曹向汉之志,与寿亭侯(关羽)同心,子邈、穆弟兄实存此心,亦尽节于前。后在梁吉翂,曾闻代父却举之言,与缇萦异世同辙,更名曰汤。两晋之中,吉郎(吉朗)书节于前,太守吉绍(当为吉朗之孙“吉挹”)列于后。
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卫尉卿香山吉皎,参加白居易等成立的耆英会(即“九老会”),寿八十六岁,依寿排座第二。吉昌孝行见重(孝行见重的“吉昌”是元末明初人),吉顼位及宰相,吉中孚诗律颇著。宋代抗金将领吉青,功勋卓著。大明有吉鲲(当为大明吉昌的从兄“吉昆元”),位列馆阁之侍读,升受正值。
    国家运纪修明,崇文重道。吉梦雄、吉梦兰蜚声翰苑,一为礼部侍郎,一为兵部尚书,升授光禄大夫,左右柱国;吉士琦官任陕西巡抚部院,官授资政大夫;吉应麟(或为“吉棠”, 吉棠曾任庆远知府)任广西庆远府知府,授正议大夫。(此段落中的“吉棠、吉梦雄、吉梦兰、吉士琦”均为江苏丹阳吉氏)
    吾始祖,因大明太祖国号洪武,建都金陵,南方逆叛,圣主敕令沐英统帅,调北征南,劦、协二公以武节骁骑尉之职从沐英南征。盘江一战,元梁先锋达里麻遭擒;再战,曲浔军民纳款;三战,元梁王授首。滇南甫定,协公从沐英镇守云南通海,至今户口有数百;吾祖劦公授义骑军尉之职,管辖千户,屯军堡即今陈贝屯(现张基屯、南箐、猪场)。
今上下五百余年,世系凡二十代,人口数万。以后以派序计代,预为排行二十代,诗曰:“世(士)廷文国正,永学庆章成,建德连思绍,登朝在克明。”                
    (吉正选据光绪四年《云南镇雄吉氏家谱》重刻本供稿,吉家林点校。括号中的内容为点校者所加)

作者:吉家林 (2007/4/30 15:06:54)   回复此贴
  回复:云南镇雄吉族谱序 第 4 楼

云南镇雄吉氏家谱的序言

    朝廷有史书,历代之承承继继,炳如日月之升;草野有宗谱,子孙之蛰蛰蝇蝇,焕若云锦灿烂。后世知:木之有本,本之深者,其木茂;水之有源,源之远者,其流长,家庭之宗谱贵与朝廷之史书相提并论也。
    吾族氏一脉,原籍江南江宁府小西门珠市街金竹林。起源洛阳,原系出黄帝裔孙伯鯈,封南燕(今河南汲县西),列为侯伯。《国语.晋语》载“黄帝子得姓十四,有姞氏”。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吉甫在朝为尹,文武全才,时玁狁(今作严允)部族多次侵袭周地,宣王命吉甫带兵讨伐,把玁狁赶到了北部地区,纪载篇章。世联西周,姻缘韩姞,垂诸稚什代。袭北燕,荣封秦,时因分郡,去女为吉,郡名冯翊(今陕西大荔县)。汉代随朝太医吉平(应作“吉本”)与先生董承等,常存吞曹向汉之志,与寿亭侯(关羽)同心,子邈、穆弟兄实存此心,亦尽节于前。后在梁吉翂,曾闻代父却举之言,与缇萦异世同辙,更名曰汤。两晋之中,吉郎(吉朗)书节于前,太守吉绍(当为吉朗之孙“吉挹”)列于后。
    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卫尉卿香山吉皎,参加白居易等成立的耆英会(即“九老会”),寿八十六岁,依寿排座第二。吉昌孝行见重(孝行见重的“吉昌”是元末明初人),吉顼位及宰相,吉中孚诗律颇著。宋代抗金将领吉青,功勋卓著。大明有吉鲲(当为大明吉昌的从兄“吉昆元”),位列馆阁之侍读,升受正值。
    国家运纪修明,崇文重道。吉梦雄、吉梦兰蜚声翰苑,一为礼部侍郎,一为兵部尚书,升授光禄大夫,左右柱国;吉士琦官任陕西巡抚部院,官授资政大夫;吉应麟(或为“吉棠”, 吉棠曾任庆远知府)任广西庆远府知府,授正议大夫。(此段落中的“吉棠、吉梦雄、吉梦兰、吉士琦”均为江苏丹阳吉氏)
    吾始祖,因大明太祖国号洪武,建都金陵,南方逆叛,圣主敕令沐英统帅,调北征南,劦、协二公以武节骁骑尉之职从沐英南征。盘江一战,元梁先锋达里麻遭擒;再战,曲浔军民纳款;三战,元梁王授首。滇南甫定,协公从沐英镇守云南通海,至今户口有数百;吾祖劦公授义骑军尉之职,管辖千户(屯军堡即今镇雄陈贝屯及张基屯、贵州毕节南箐、猪场)。今上下五百余年,世系凡二十代,人口数万。以后以派序计代,预为排行二十代,诗曰:“世(士)廷文国正,永学庆章成,建德连思绍,登朝在克明。”                
    (吉正选据光绪四年《云南镇雄吉氏家谱》重刻本供稿,吉家林点校。括号中的内容为点校者所加)
    ( 校得好,仅将张基屯一处再作校正。吉正选注)
    


作者:sfjzx (2007/4/30 21:44:43)   回复此贴
  回复:云南镇雄吉族谱序 第 5 楼

协、劦二祖出丹阳的可能性大,能否上寻其支脉?

作者:sfjzx (2007/4/30 21:54:1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0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714.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