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双文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介绍古汉语专家吉常宏 已阅:2978 / 回复:6(楼主)

介绍古汉语专家吉常宏
             
吉常宏先生1927年3月7日生于山东省章丘县,父祖辈不愿子孙们接受日本侵略者推行的奴化教育,他幼年便一直就学私塾,经史子集烂熟于心。195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多得清华、北大两所名校众多国学大师的教诲,他的传统文化素养更进一步地提高,其踏实深厚的国学根底很得师友们的推许。王力先生在为吉常宏先生《古人名字解诂》所作的序中就说:“要写一部《古人名字解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深明字的古义;二是熟读经书,兼及子史。吉常宏同志博闻强记,古书底子好,所以他有能力写出一部《古人名字解诂》来。”
  1955年吉常宏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本系现代汉语教研组,做著名语言学家、古文献学家周祖谟先生的助教,辅导本系本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吉常宏先生考入大学之前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还发表过相声、山东快书等文学作品,大学期间和许多同班同学一样仍沉醉于文学创作中,当时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组缃先生请著名作家丁玲为他们这批做“作家梦”的学子作报告,讲文学创作之路的艰辛和作家的社会责任。不成想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北大,吉常宏先生毕业留校却做了汉语教研室的助教,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之梦也破灭了。1958年“双反”期间,有人贴出大字报批评系主任杨晦先生主观主义,弃长用短,强迫吉先生搞语言。杨先生接受了这一批评,考虑让吉常宏先生转专业到古典文学教研组。魏建功先生闻讯后,很快找到吉常宏先生,语重心长地劝说他不要转专业,认为他读的古书多,古文功底深厚,理解力又强,非常适合从事汉语史和古典文献的研究,并鼓励他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好好工作。师生俩从晚上8点一直畅谈到凌晨1点,吉常宏先生还因为回校时间太晚被南校门校卫训了一顿。王力先生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说学语言只要肯用心钻研,就一定能产生兴趣,取得进步,并不无风趣地说:“你看我,不是没像你想象的那样,成天愁眉苦脸的嘛!”还说道:“你古文底子好,不想搞现代汉语,那可以搞古代汉语嘛。何必一定要转专业呢?”同时还建议吉先生转入古代汉语教研组。受到诸位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真诚热烈的鼓励后,1959年吉常宏先生转入了古代汉语教研组,正赶上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于是马上参与到王力先生所主持的《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去,先后为“文选”作注、撰写“通论”和“常用词”部分。《古代汉语》教材编订为教科书出版时,吉常宏先生主动提出自己对先秦两汉的文献资料比较熟悉,想编写“常用词”部分。王力先生说:“就是你不自愿报名编写常用词,我也要点你将的。”1980年,王力先生通过教育部把当时已经在山东大学任职的吉常宏先生借调到北京参加《古代汉语》修订工作,并特意写信敦促吉常宏先生说:“你在《古代汉语》编写中贡献最大,马汉麟先生又不在了,你一定要来。”在整个《古代汉语》编写过程中吉先生所作的工作甚为王力先生所倚重。如今,《古代汉语》先后印刷了39次,发行170余万册,1988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当之无愧地成为汉语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吉常宏先生正是通过跟随吴组缃、王力、魏建功、周祖谟、岑麒祥、袁家骅等前辈学者的刻苦学习和勤奋钻研,特别是通过《古代汉语》的编写,而逐渐形成了极具个人创见的汉语史研究思路。他特别注重汉语词汇的教学,强调汉语史的断代研究。他认为古代汉语教学说到底是词汇教学问题。他的主张得到了王力先生的高度赞扬,王力先生在《谈谈学习古代汉语》一文中说:“我们编《古代汉语》时,有一位同志讲得好:古代汉语的问题,主要是词汇的问题。所以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点要放在词汇上。”

作者:吉世芳 (2009/3/9 21:09:06)   回复此贴
  "s" 第 6 楼

讨债公司/蓝月传奇辅助/蓝月辅助

作者:nihaota (2022/8/29 9:52:5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1,906.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