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双文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热烈祝贺吉炳伟先生就任开封市常务副市长 已阅:9414 / 回复:15(楼主)

热烈祝贺吉炳伟先生就任开封市常务副市长!

作者:吉氏族人 (2009/3/24 19:35:02)   回复此贴
  回复:热烈祝贺 第 1 楼

吉炳伟:1963年9月生,河南洛阳孟津县会盟镇人,吉炳轩之弟。历任河南洛阳市宜阳县长、县委书记、开封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
(吉家林收集整理)

作者:122.96.192.* (2009/3/24 20:53:36)   回复此贴
  回复 1:回复:热烈祝贺 第 2 楼

热烈祝贺吉炳伟就任开封市常务副市长!

吉尔云


作者:117.95.43.* (2009/3/24 22:26:24)   回复此贴
  回复:热烈祝贺 第 3 楼

吉炳伟诗一首

贺开封荣膺“中国书法名城”称号

华夏文明艺缤纷,汴京书法绝无伦。
儒林荟萃墨为上,名士辐凑笔成军。
象取天地写万物,豪通画意绘乾坤。
苏黄米蔡前帆过,喜看古都又一春。
(吉世芳 转录)


作者:58.241.223.* (2009/3/25 11:27:21)   回复此贴
  吉炳伟氏三首 第 4 楼

谒焦裕禄陵
居官不在高,从政何必长。权应民赐予,职本国担当。
无私天地阔,勤廉身自强。政声人去后,丰碑民心上。

菊花
一尺碧水点点绿,满园秋色簇簇花。
金橘斗妍催人醉,登高犹到仙人家。

荷花
新荷掩塔影,嫩绿缀湖中。睡瓶戏青鱼,玉露洗翠红。
出泥尘不染,暗香悄无声。花中偏爱莲。清心度人生。


作者:218.18.47.* (2009/3/25 14:24:46)   回复此贴
  回复:热烈祝贺吉炳伟先生就任开封市常务副市长 第 5 楼

毛泽东独重李贺的叛逆精神
吉炳伟
在唐代诗人中,李贺是毛泽东所喜欢的“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之一。多种版本的李贺诗集,如《李长吉歌诗集》、《李长吉集》、《李昌谷诗集》、《李昌谷诗选》等,几乎每本都被毛泽东圈划过。至今传世的李贺诗共240首, 毛泽东圈过的就有83首,有的多达四五次。
  李贺,字长吉,福昌县昌谷(今宜阳县三乡)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年仅27岁。李贺自小聪颖, 才思横溢,善工诗文,7岁即能赋诗作文。据传他每天出游时,骑着一匹小青马, 常常顺着田边、河旁、竹径、山脚信步漫游,遇有诗情,灵感闪现,当即记下来,投入囊中,天晚回家,取出囊中之积,苦书,整理成篇。与李贺交往甚密的王参元、杨敬之、崔植、沈亚之等名士都很喜欢他的诗作,互相传抄,广为流传,就连当时誉满文坛的韩愈也惊叹不已。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一则有关王勃的批注中,称李贺是“英俊天才”,但“死时二十七”,“惜乎死得太早了”。在五十年代末,每次提到历史上年轻有为的人物时,总是提到李贺,称他多才而短命,有特殊成就。
  李贺的诗上承《楚辞》、《九歌》与南朝《乐府》传统,被世人赞之为“骚之苗裔”,下继李白浪漫主义精神,又受韩愈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他的诗想象奇特,色彩浓重,象征性强,语言丰富,在整个诗歌史上,可以说是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的诗人。他用短暂的生命,奏响了中唐诗坛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乐章。毛泽东非常喜爱李贺这种浓重的浪漫主义风格,独树一帜的天才诗风。在1958年1 月16日南宁会议讲话中,毛泽东说:“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李白、李贺、李商隐,搞点幻想。”在他的心目中,李贺是具有浪漫主义幻想的代表诗人之一,而浪漫主义的注重想象,大胆创新恰是毛泽东的重要性格内容之一。在1965年7月21日致陈毅信的最后, 他写道:“李贺有很少几首五言律外,七言律他一首也不写。李贺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毛泽东本人的诗词也颇受李贺诗的影响,在其词句中经常可见到李贺的影子。所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及《念奴娇•井冈山》中“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即点化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而成。在1949年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一字不差地引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只是毛泽东的诗中赋予了新的含意。
  李贺虽然出身于唐代宗室郑王之后,但支远流疏,到他这一辈家境已日趋败落。父亲李晋肃先生在边疆供职,后任陕县令,死得较早。李贺少年奇才,本可早登科第,但因父名“晋”与“进”犯讳,被拒之进士试院门外,到22岁时才官至奉礼郎,管群臣朝会祭祀之礼,充其量是个九品小官,在京三年即因病辞归故里昌谷。妻子没生子女且多病早亡,他和母亲郑夫人、姐弟一道生活,家境十分贫寒。李贺的身世及遭遇使他的诗格调大都比较低沉,他喜欢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来寄托“哀愤孤激之思”,使他的诗歌带上了独有的幽冷与凄婉的色彩,形成了一种奇崛冷艳、秾丽凄清的浪漫主义风格。毛泽东多次圈划的《致酒行》中“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 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之句,显示出李贺的远大抱负和无情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毛泽东对李贺迷惘、苦闷的心境显然是强烈同情的。李贺的另一首诗《梦天》也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此诗有晋人游仙诗之风,“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 相逢桂香陌。”诗人对想象中月宫的描绘可谓美丽奇特,在所有写月宫的诗中独标一帜。“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诗人梦游月宫,感宇宙之博大,时空的永恒,察地球之渺小,人生的短暂,一瞬千年,沧海桑田。九州大地,自天外观之不过是烟尘九点;大海汪洋,从高处俯察,不过是杯中之水。诗中显示的这种雄浑博大、超然物外的气魄和胸襟确乎是前无古人的。诗中揭示的永恒与短暂,伟大与渺小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极富哲理的。雄视千古,善于从大处着眼兼有诗人气质和哲学家风骨的毛泽东自然喜爱这首诗,他在黄陶庵评本《梦天》一首题头评语“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有所不及”处,每处都圈点断句,表明他对黄说的极其赞同。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诗句以及《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很显然有李贺《梦天》一诗的影响。
(吉世芳转录)

作者:218.18.47.* (2009/3/25 14:28:3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5 每页5条 当前1/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718.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