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 浏览主题 版主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江苏丹阳吉氏续修家谱工作情况简报 已阅:4592 / 回复:18(楼主)

江苏丹阳吉氏修谱筹委会已建立,总部在丹阳宗巷。
总部下设九个片:
司徒片:吉鸿  13606102765
横塘片:吉亮  13585165510
导墅片:吉川根  0511-6682003
珥陵片:
陵口片:
延陵片:
城区片:吉锁松  13812378168
丹徒、东台片:吉家林  15962096519
浙江片:吉建勇  13867252396
丹阳总部:吉育斌  15996835968
现正在下发登记表,请各地各片吉氏宗亲群策群力,为修谱作贡献。
                           2007年5月7日

作者:吉家林 (2007/5/7 23:39:48)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丹阳吉氏修谱委员会通告 第 1 楼


                                        《雲陽吉氏家乘》
                                       續修編纂委員會文件

                                      蘇丹吉委[2007]001號
                        

                                  关于续修《云阳吉氏家乘》的通告

丹阳吉氏各支、各派的宗长、宗亲们:
    国家振兴是家族兴旺之本,家族兴旺是国家昌盛之基。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家之乘犹国之史也。家谱中蕴藏着大量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资料,修辑家谱不仅可续世系、敬祖宗、序长幼、辨亲疏,还可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对收集、研究、编修家谱之事极为重视,先后讲话和发文予以支持与推动。因此,编修吉氏家谱,既是振兴吉氏家族的厚德之举,也是每个吉氏族人应尽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义务,大家都应以尊宗敬祖的虔诚,爱国爱乡的热忱,传承文明的意旨,自强不息的精神,同心协力,续修好我们自己的家谱。
    往事越千年,吉氏从汾晋南渡迁居丹阳、丹徒、苏州三地久矣,自明正德十二年(1517)首部《云阳吉氏家乘》问世以来,到清光绪九年(1883)曾先后八次修谱。遥想吉棠、梦熊、梦兰、士瑛诸公,八代两乡贤,一门三太史,事迹载于史册,声望誉满乡梓,丹阳吉氏盛哉!按诸宗长之回忆,民国十七年(1928)丹阳吉氏九修家乘成功,所纂谱书分发各支、各派;民国三十六年(1947)吉氏祠堂又着手十修家谱,惜中途夭折,未能付梓。近年来,经我们多方求索,终于从丹阳镇江支族人处找到一套1847年七修的家乘原本,并从海外寻觅到1883年八修的家乘影印本,遗憾的是,至今仍未能发现1928年九修的家乘原本。就上所述,丹阳吉氏已有81年未续修家谱,而谱系资料中断的时间更是长达124年。
    由于时间跨度长,资料缺失多,人员流动广,丹阳吉氏续修家谱的难度较大。值得庆幸的是,当前全国许多姓氏家族修谱的热气很高,我们吉氏一族也不例外,各地各支众多吉氏族人都已经或正在开展修谱工作,有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供借鉴与参考,只要认真汲取众长,我们的修谱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值得彰显的是,自从年初我们开始筹备修谱以来,很多丹阳吉氏族人对续修家谱之举表现出高度的热心和关切,并已付诸于实际行动,不少宗亲通过相互串联、广泛联系等多种形式,沟通了族人信息,交流了家族情况;有的宗亲还深入到丹阳各乡镇和周边地区去探亲访友、寻宗觅祖,收集到好多散失的谱牒资料。宗亲们为修族谱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最为可贵的,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修谱工作定能获得成功。
    宗亲们,自去年全国首届吉氏联谊会在丹阳召开后,各地各支的吉氏族人都在看着我们,期待着我们有所作为。时不我待,续修家乘、重建家祠、立好乡贤碑,乃是丹阳吉氏当前的三大目标任务。我丹阳吉氏族人众多、人才辈出,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团结一心、全力以赴、群策群力,有人出人、有才出才、有钱出钱,为圆满实现“修谱、建祠、立碑”的目标而作出贡献!


               丹阳市吉氏宗亲家族委员会     丹阳吉氏续修家谱编纂委员会

            


作者:吉家林 (2007/9/1 17:34:38)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丹阳吉氏续修家谱工作情况简报 第 4 楼

修谱工作程序与计划

一、历史上纂修家谱的程序
族谱也叫家谱。由于家谱具有维系血亲、载录家史、规范伦理等特殊的社会功能,各个宗族对于家谱的修辑极为重视,每隔三十、四十年都要重修、续修一次,因此有“三世不修谱即为不孝”的说法。家谱的纂修是宗族的大事,不仅要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周密的工作程序,也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基础。历史上纂修家谱的程序如下:
  首先,要组建以族长为首的家谱编委会(俗称开设谱局),由主修(一般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组成。编委会人数多少主要看宗族大小、门派多少而定。
  其次,筹措修谱经费。一般由族田、祭田和其他族产的收入来支出,以及族中有钱人的捐输。此外,每个入谱的男丁都须交纳一份谱银。
  再次,将拟定的谱例,分发各房各支,要求族众主动提供相关资料,尤其是族众散居于众多州县的大族,各房各支都要责成专人承期登录、收集相关资料。
  最后,谱书修成后要举行隆重的祭谱、拜谱仪式,族众齐集祠堂祭告祖先。先将新修谱本一套存放祠堂,然后由族长按房、支发谱,每房(支)一套,并编列序号,登录在案。每年元旦、清明或春、秋两季祭祖时,要求藏谱之家携带谱本,入祠堂查验,谓之“会谱”。如有保存不善或遗失篡改,会受到严厉惩罚。
  在门第等级观念盛行的宗法社会中,族谱是血缘传承世系的重要凭借,也即家族或家庭的档案。一些源起于贫贱之家的宗族在暴发后,往往要攀附名门,冒认祖先,以显示其高贵血统和祖宗的荫德。因此,名门望族都强调秘藏族谱,严禁示人,以免同姓异宗族攀附冒认,故而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的古训,使家谱成为秘不示人的传家之宝。
二、本次修谱工作计划
本次丹阳吉氏续修家谱参考历史上纂修家谱的必要程序,减少其中的繁文缛节,依靠全体族人力量,同心同德,用两年时间修好谱、出好书。初步修谱工作计划如下:
1、动员与布置
时间:2007年10月
内容:
①召开修谱工作动员会,发布修谱通告,布置相关修谱工作事宜。
②组建丹阳吉氏续修家谱编纂委员会,负责收集资料和汇编家谱,其成员为整个家族内的文化精英,并从中明确主修、协修、监修、门修等。
③成立丹阳市吉氏宗亲家族委员会,其成员为各地各支、各派的族长(长者)或问事者,各自然村落的户长或问事者。族委会下设修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修谱的全局工作和后勤工作,包括协调自然村落的关系,筹措和管理修谱经费等。
2、收集资料
时间:2007年10月——2008年4月
  收集资料是修谱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繁重的一步。编委会成员要分头到本姓氏各自然村落进行调查,询问老人,查清村落的发展世系,由于上下相隔近十代之远,历时几百年,要查清各村落的衍续历史而不可遗漏。具体内容包括:世代男性的姓名、世系、宗位等。为防止口述中的遗漏或错误,还需查找祖先坟地上的墓碑和祖宗堂中的牌位,进行核实与校对。
3、整理汇总与归类汇编
时间:2008年5月——2008年9月
  待资料基本收集齐全后,便进入整理汇总与归类汇编清样等案头工作。编委会成员可按照分工,先整理好各自然村落的世系变化与发展,理清亲疏关系,绘出各自的世系图表;再与整个家族的支派联系起来进行汇总;最后归类汇编,初步拟出整个家族世系图表的清样。
4、复查补遗
时间:2008年10月——2008年12月
  全家族世系图表样稿出台后,分别送给各支、各派及各自然村落、各房,进行校对、复查、补遗。对于具体宗房的世系,要请教各宗房长者,征求意见,如有错漏,要及时修正、补充、完善。
5、谱书的编排与版式
时间:2009年1月——2009年3月
  复查补遗后,就进入谱书的编排与刻印阶段。
谱书中世系图和年表的编排要按从长到次的顺序排列,老谱的顺序为:丹阳太平桥支贵和公派、贵中公派、贵华公派、贵高公派,丹阳青阳铺支,丹阳黄堰庄支,镇江丹徒支,这次修谱时新增加的分支、分派仍接在原支、原派后排列。
  谱书要流传、保存几百年,版式、纸张和装帧都是很讲究的。据说,从前印谱书的纸张是一种特殊的蚕丝纸,纸页柔软,经久耐磨,不被虫蠹。本次谱书准备采用两种版式,一种是平装普及本,用普通白纸印刷;另一种是线装珍藏本,用上等宣纸印刷。这两种版式谱书的纸张和装帧不一,其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平装本成本不大,可以使得每个家庭都能定购到一套;线装本价格较高,印量有限,用于各支派和相关族人珍藏,凡购买线装本谱书的宗亲,将在“领谱录”中刻印其名单。
6、发谱与总结
时间:2009年4月后
召开发谱大会,参会人员为族委会和编委会成员,各支派、各自然村落的族长、户长和问事者。举行庄严而隆重的发谱仪式,并对两年来的修谱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报告修谱经费的收支情况。


作者:吉家林 (2007/10/5 19:32:35)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丹阳吉氏续修家谱工作情况简报 第 5 楼

续修《云阳吉氏家乘》编纂提纲

1、谱名:云阳吉氏家乘(公元2007—2009年重修)
2、目录
3、续修《云阳吉氏家乘》通告
4、谱序:①本次谱序1-3篇,内容包括丹阳吉氏源流,历史上九次修谱简况,八修谱后家族的变迁,当今丹阳吉氏族人的地理分布与典型事迹,本次续修家谱的过程等;②初修——八修全部谱序及谱跋。
5、人名录:①丹阳吉氏宗亲家族委员会成员名单(附照片);②丹阳吉氏重修家谱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附照片);③修谱(含建祠立碑)捐输功德录(捐输实况与捐资族人照片及名录);④领谱录(赠谱、购谱族人名录)。
6、人丁数:①七修、八修谱人丁数按丹阳太平桥支贵和、贵中、贵华、贵高公派,丹阳青阳铺支,丹阳黄堰庄支,镇江丹徒支分别统计;②本次修谱的人丁数仍可按原有派支统计,新增加的分支、分派人丁可一并纳入统计。
7、丹阳吉氏的“派序”:①1—15世的“派序”为:福胜荣茂兴隆,□□大□,乾元亨利贞;②16—35世“派序”为: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斋庄中正,文理密察;③本次修谱接续的“派序”需讨论议定。
8、宗祠、墓葬与乡贤碑:①老谱中的建、修祠记;②祖墓葬(附照片或图片);③重建丹阳吉氏宗祠记;④丹阳吉氏两乡贤碑记。
9、家规与凡例:①老谱中的家规与凡例;②新谱视情增补。
10、恩荣录:①老谱中的敕命、诰命与两乡贤录(附吉棠公、梦熊公像);②新谱视情增补(可选全国性的重大获奖证书)。
11、记序传赞:①老谱中的可全选或部分选用;②八修以后家族中名人的序传或事略(要有代表性,当代的应选全国及地方知名的族人,附照片)。
12、艺文录:①老谱中的艺文;②族人收集的老谱中未载的先祖所著诗词、歌赋、试文、艺文、书画等作品(有原件的附图片);③家族中当代名人学者的艺文作品(精选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艺文作品,有原件的附图片)。
13、世系图(或表):参考欧体,按各支派顺序分别编排,采用五世一轮的表式,即1—5世、5—10世、10—15世等向下排,前面的世系以八修谱为据,后面的世系不断代的一直往下接,中间如有断代的用□□待定的方式继续向下接。
14、宗谱年表:参考苏体,按各支派顺序分别编排,前面的年表以七修、八修谱为据,后面的年表按这次的登记表向下编排,新编年表尽可能载全族人的各项信息资料,以便于从中研究中华吉氏的历史、社会、人口、经济等。
15、本次谱后记或谱跋


作者:吉家林 (2007/10/5 19:33:38)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丹阳吉氏续修家谱工作情况简报 第 6 楼

家谱中的传记和家谱收藏保管要求

由于大多数家谱年表中仅记载了历代家族成员的姓名、辈份、生辰、娶妻、生子、亡故、墓葬等内容,缺少生平事略的介绍。研究人口学的人也许有兴味去翻翻检检,对其他族人而言,实在没有多少价值。如果用适当的人物传记来丰富家谱的内容,就增加了家谱的可读性。传记是有血有肉的记载,是生命的生动纪录,而家谱中的传记,则是记述有名望、有功绩族人事迹的一种文体,载入家谱后就可以流传后代,并激励族人奋发进取。明朝之前,传与谱是分开来记的,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历史功绩,那就得看家传了。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传记”记述了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所做的各种业绩,如出资修建词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并荣耀家族。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家传之用词以真实平朴为重,最忌溢美之词,这也是评价一部“家传”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准。
人物(拟设三节,已逝世的立传、健在的名人作录、有影响的人物设表)
此次十一修家谱也是新世纪丹阳吉氏的首部家谱,但我们不会向其他家族那样大量印刷,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和历史上的发谱相连接,所有领到家谱的族人姓名都会按派系先后顺序编入“领谱录”中。经编委会研究,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家谱的权威性和神圣性,要让族人知道家谱不是每个人只要花钱就可以买到的,它记载的是丹阳吉氏家族每一位先祖的个人情况的史料集,历史久远,跨度890多年,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已经很不简单,能够拥有一套本身就是很荣幸的事情;二是能够让保存、拥有者善待家谱,家谱中记载的是祖宗的名讳,中国历来有敬宗睦族的优良传统,每到冬至、清明都有祭祖的习俗,善待家谱也是一样。以前家里有家谱的族人都会知道家里的长辈是不允许子孙轻易翻阅家谱的,每到阴历的六月初六都要恭恭敬敬的把家谱请出来晒晒太阳,防止霉变、受潮,虔诚至极可见一斑。同时,家谱是编了序号的,其目的是防止有的人对家谱不重视,轻易的转借、甚至买卖。家谱是人类探寻姓氏派系根源,研究血源脉络和文化传承的“活化石”,记载着各姓氏历代伟人、名人及祖宗创业历程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激发后辈勤奋学习的好教材,华夏大地炎黄子孙不论居住何地,盛传着“修谱以别亲疏,立志而祥源流”的风气。家谱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家谱的私密性、不外传的神秘性始终是别有用心者追逐的对象,自古就有“黄金有价,家谱无价”的说法。所以不要小看这家谱,外面有专门倒卖家谱的文物贩子和书商,因为家谱的特殊性决定了会有人从中渔利。
在会议结束之后,我们每个点的负责人除了详细、完整的把登记表填好交上来之外,还有就是了解一下在所管辖的范围之内有多少人具备了收藏家谱的条件,不管是已经过世的还是现在仍然健在的,只要他(她)符合上面列出来的条件都可以立传、作录、设表。收藏家谱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当地口碑不错,有较浓的宗族情节;第二,自己本身有这方面的兴趣,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第三,家庭情况如何,是否具有代表性。


作者:吉家林 (2007/10/5 19:34:24)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丹阳吉氏续修家谱工作情况简报 第 7 楼

丹阳吉氏续修家谱工作会致辞

金秋十月,盛世和谐。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国庆假期中迎来了参加“丹阳吉氏续修家谱”工作会议的各地宗亲代表。请允许我代表本次会议的发起者和筹备组,对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族人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前一阶段奔波在各乡镇,负责入谱登记表格填写的各位宗亲表示亲切的问候!
现在,我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一下与会的各地宗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较长的时间内,家谱以及与家族有关的东西都被套上了封建的帽子。直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广大群众被压抑了几十年的宗族意识又开始萌发;到了90年代,一度销声匿迹的修撰宗谱之热,也悄悄在民间兴起。随着盛世的来临,民间重现修谱热,这说明老百姓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又可以代代相传了。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祖敬宗,追本溯源的文化传统,编修家谱就是落实这一传统的表现形式。同时,编修家谱还可以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华侨,家谱就成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在茫茫的人海中,如无家谱族志,则无以寻根溯源,敦亲睦族,有如失舵的航船,随风逐流。因此,治天下者要以史为鉴,统郡县者要以志为鉴,治族人者要以谱谍为鉴。
盛世修谱,但凡历史上国泰民安的时候都会出现文化的空前繁荣,也会出现修家谱的高潮。历史的车轮在飞快地向前推进,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随着生产力的加快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族人民也更加安定团结。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大环境日渐宽松,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各姓、各族纷纷新修、续修家谱,修谱之声时有所闻。
历史上,丹阳是明清时期吉氏的郡望,在明、清两代,丹阳吉氏曾先后八次修辑过家谱,最晚的是光绪九年(1883年)的八修谱。而留传明清史册的吉氏,有一半以上的籍贯署丹阳;在清乾隆、嘉庆时期,全国吉氏名人基本上被丹阳垄断,由此可见丹阳吉氏影响之深远。
然而,近百年来丹阳吉氏的谱牒资料散失严重,以致于现在有些丹阳吉氏族人,都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祖先的姓名和业绩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主要原因是解放前的战乱和解放后的动乱。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民国时丹阳吉氏曾两次修谱,第一次九修是1928年,第二次十修是1947年。可是,我们至今也没有找到1928年九修的谱书,而吉氏祠堂1947年着手的十修,也因各种原因而中途停止,当时收集的各种谱牒资料也散失一空。
从1928年到如今,丹阳吉氏已近80年没有续修成家谱了;从1883年八修谱到现在,系统谱牒资料已中断124年了。现在的丹阳吉氏族人之所以不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是因为我们手中的谱牒资料太少了,如再不修谱,则我吉氏家谱将有失传之危险。所以说,我们修谱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而修谱的任务则是非常艰难的。
各位宗亲,这次纂修丹阳吉氏宗谱的大计就落在吾等在座各位的身上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历代祖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为子孙后代应尽的光荣义务。我辈吉氏族人一定要与时代同步,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全力续修好我们的族谱。我们也深知,这次修谱的任务十分艰巨,但身为丹阳吉氏后裔,大家要树立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群策群力,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为完成先辈遗愿,为光大吉氏文明,作出我们应聘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作者:吉家林 (2007/10/5 19:35:1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7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1,195.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