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双文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中国革命烈士—吉氏英名录 已阅:15028 / 回复:30(楼主)

为了纪念在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抢救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及为亿万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宁而壮烈牺牲的吉氏先烈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现收集到的是部分吉氏先烈们,请各地吉氏宗亲继续补充和指正。
浙江江山市吉建军
按牺牲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1、吉庆余(?-1931)江西南康市龙华乡人。
1930年参加革命,红军战士,1931年在福建省作战牺牲。
2、吉庆国(?-1932)祖籍未详。
十九路军六十师士兵,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英勇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而阵亡。(据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3、吉国桢(1899-1932 ) 又名凤洲,字干卿,化名纪浩如,陕西省华县辛庄乡南吉村人。
父亲吉生贵一生务农,在吉国桢七岁那年因病去世。1926 年夏,吉国桢被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吉国桢奉调回国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1930 年夏,吉国桢回省委工作,任省委常委兼西安市委书记,10月上旬,被捕入狱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11月底越狱而出。随后主持省委日常工作,曾先后派出十多名有经验的党员打入杨虎城部,建立和扩大党组织,教育争取了一部分爱国官兵站到革命立场,扩大了党所掌握的武装力量。
    1931 年 5 月,吉国桢被中央派赴河南任省委书记。 1932 年 7月下旬,由于叛徒告密,吉国桢和省委其他同志20多人在郑州被捕,敌人对他们威胁利诱,严刑拷打。但吉国桢宁死不屈。 8 月 20日清晨,吉国桢等被秘密杀害于开封效区。
插图:


4、吉新古(?-1933) 祖籍未详。
1930年参加革命,红五十八军战士,1933年在福建省环城县作战牺牲,时年19岁。

作者:吉建军 (2009/11/13 12:02:23)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革命烈士—吉氏英名录 第 1 楼

5、吉鸿昌(1895、10.18-1934、11.24 )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人。
(抗日爱国名将,民族英雄,事迹世人皆知本文不再赘述。)

吉鸿昌将军家族的其他一些资料:
吉鸿昌的夫人胡红霞,原名胡兰英,1905年出生,1927年与吉鸿昌结为伉俪后,由吉鸿昌给她改名红霞,上个世纪20年代,她曾经在兰州女子师范学校做教师和校长,1970年在天津病故,有二女一子。在吉鸿昌的堂侄吉墨文帮助下,她将吉鸿昌的遗体秘密护送回河南老家扶沟吕潭镇安葬。
长女吉德明:1928年生,1931年夭折。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因长孙女夭亡伤心过度,同年也离开人世。
长子吉兰泰,1930年生,由于受国民党严重残害,导致大脑受到刺激,解放后在天津当中学教师,一直没有从政。吉小冬——云南感通索道公司总经理(吉鸿昌之孙),现为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云南省大理市政协委员 。
次女吉瑞芝,1932年生,现居天津。吉鸿昌给她取的名叫吉悌(家书中称她为“悌悌”),谱名吉德君。吉鸿昌牺牲时,吉瑞芝年仅三岁,吉瑞芝随母亲隐姓埋名躲避国民党特务的搜捕。吉瑞芝一度依附刘姓人家生活,与其子女一同上小学,并化名刘瑞芝。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恢复吉姓,但名字没有再改,便成了吉瑞芝。吉瑞芝解放前就读于旅津浙江小学(今河北路小学)、南开中学,天津解放后进了女一中(今海河中学)。1952年考入天津师范学院(今天津外国语学院址),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9年调天津市政协从事统战工作,2000年退休。
扶沟吉氏是由陕西韩城迁徙而来的。据《吉氏族谱》记载:明代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有吉良福、吉良贵、吉成进兄弟三人,在明初大移民中,吉良福迁居河南省柘城县西三十五里吉庄,吉良贵迁居柘城县北三十五里吉庄,而吉成进则迁居陕西韩城县吉家寨。
韩城吉氏传至五世吉西海,于万历初年迁徙到河南省扶沟县东北十八里的吕家潭集(今名吕潭镇)。吉西海被扶沟吉姓奉为始祖。
    传至二世,扶沟吉氏长门仍居此地,二门则移居柘城县东三十里吉楼居住,到了五世和八、九世时,又各叉出一部分,分别移居到太康县东南三十里吉梁庄、商丘县南四十里周河庄和太康县北三十里吉庄。
扶沟吉氏传到十三世,有清代太学生吉清柱,为当地知名士绅。太学生即国学,清代称国子监,在国子监读书的方称太学生。吉清柱有三子,长曰全城,次曰全章,三曰武魁,为十四世。吉清柱有一世孙长曰业纯,次曰业森,季曰业俊,为十五世。二世孙长曰茂棠,次曰茂桐,三曰茂松,为十六世。其中吉茂松即为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的父亲。吉茂松娶妻毛氏,生有四子,长子吉鸿昌,次子吉国昌,三子吉永昌,四子吉家昌。
吉茂松字筠亭,生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他在县城办的“吉成山商行”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学校开支,使该学校成为”豫东之冠,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当时的国民中央政府曾赠送“为国储材”的匾额,予以表彰其办学功德。1931年(民国二十年)吉茂松逝世,遵其遗愿,学校师生将其安葬在学校花园内。
吉鸿昌为扶沟吉氏第十七代,生于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0月18日,他的三弟永昌,曾任吉鸿昌部军械所长;四弟家昌,曾任河南省鄢陵县长、我党领导的扶沟县民主政府吕潭区长和早期吉鸿昌学校校长;族弟吉世昌曾任杨虎城部军械厂长,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过贡献。
吉鸿昌的侄女吉琳曾任河南省许昌县政协副主席,侄女吉德真任许昌县尚集中学校长,侄子吉德富曾担任吉鸿昌小学、中学教师、校长。吉鸿昌三弟吉永昌的女儿吉德慈他们均为扶沟吉氏第十八代。

吉鸿昌的近门族侄吉星文,为扶沟吉氏第十八代。其祖父吉茂园,父亲吉世俊,分别为扶沟吉氏第十六代和十七代。吉星文,字绍武,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出生,乳名黑星。
吉星文的长子吉民森为了怀念父亲,父亲罹难时他年仅十岁,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吉慕文,吉慕文现在澳大利亚工作。吉星文的女儿吉民中。吉星文的幼子吉民立现为台湾虎林跆拳道馆教练。
吉鸿昌的近门侄孙女吉凤仙,热心农村文化宣传事业,成绩显著,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吉鸿昌侄儿吉德富的三个儿子志刚、志强和志勇,现在分别是许昌市农机公司业务经理、许昌市教育电视台业务副主任,江西赣州某导弹旅营长。他们均为扶沟吉氏第十九代。
据扶沟《吉氏族谱》记载,如今扶沟吉氏在全国各地担任军队和地方各级领导职务和有着教授、工程师等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的达五十余人。


作者:吉建军 (2009/11/13 12:05:20)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革命烈士—吉氏英名录 第 2 楼

吉鸿昌
插图:


插图:


2009年10月1日,共和国邀请了上万名观礼嘉宾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右)。
插图:


吉小冬——云南感通索道公司总经理(吉鸿昌之孙),现为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云南省大理市政协委员 。

插图:



作者:吉建军 (2009/11/13 12:07:49)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革命烈士—吉氏英名录 第 3 楼

6、吉国标 (?-1934) 祖籍未详。
1930年参加革命,任红十军营长,1934年在桥头占家作战牺牲,时年21岁。
7、吉奎英(?-1934) 祖籍未详。
1930年参加革命,任固厚乡胡田村苏副主席,1934年10月27日被国民党杀害。
原文: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598bb785039c3cd1&clk=wttpcts
备注:从福建建宁、江西石城的《吉氏家谱》中看,他们在江西省宁都县固厚乡胡田村也有一位叫吉奎英,他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十一日,殁葬失考。不知是否是巧合呀?
8、吉耀建(1908-1934)字拱辰,又名建昌,江西石城县屏山镇屏山村人。
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初三,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途中光荣牺牲。(据福建建宁、江西石城的《吉氏家谱》)
9、吉耀恩(1909-1934)字在元,江西石城县屏山镇屏山村人。
生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二十八日,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途中光荣牺牲。(据福建建宁、江西石城的《吉氏家谱》)

作者:吉建军 (2009/11/13 12:09:20)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革命烈士—吉氏英名录 第 4 楼

10、吉春生(?-1934)祖籍未详。
1930年5月参加革命,任红军排长,1934年5月在景德镇市被敌杀害,时年24岁。
11、吉国荣(1922-1938) 江苏武进人。
新四军某部战士,1938年苏北因战牺牲。
12、吉乃臣(?-1938、7) 黑龙江省桦川县人。
八女投江中冷云烈士的丈夫,1936年冷云与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一同加入抗联第五军,两人结为革命伴侣。1938年7月初在五常县一带战斗突围中牺牲。
13、吉富根(1918-1942)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里庄公社迈庄大队大迈庄村。
1934年8月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1942年8月在南庄因战牺牲,任职新四军老二团副连长。

作者:吉建军 (2009/11/13 12:11:15)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革命烈士—吉氏英名录 第 5 楼

14、吉国喜(1920-1943、7)江苏省泰县人。
新四军某部机枪班班长,一九四五年在泰州塘头、郭村战斗中牺牲。
15、吉根驴(1920-1943) 山西省高平市悬壶南乡人。
共产党员,区助理员,被日军杀害。
16、吉新起 (?-1944、1.27)河北省南宫县人。
出生于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幼入南宫栏头城小学读书。1933年,在家乡参加抗日自卫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县大队编入八路军野战部队,任卫队营营长,随部队到外地作战。1941年,返回南宫,先后任南宫县政府公安局军事股长、局长,带领公安干部深入村庄,在县、区武装力量配合下,开展锄奸斗争,保证了全县抗日斗争的顺利进行。1943年11月,任南宫县代理县长兼公安科科长。1944年1月27日,光荣殉职于南宫县白家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南宫县委、县政府将他的遗骨重新安放在冀南烈士陵园。
17、吉德信(1921、5-1944)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人。
班长,生平未详。

作者:吉建军 (2009/11/13 12:12:4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0 每页5条 当前1/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717.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