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题: 小丹阳甘氏与南昌甘氏一支宗源相异? |
已阅:4257 / 回复:9(楼主) |
小丹阳古谱明确指出:甘氏夏周“二宗不相袭”。小丹阳甘氏元代族谱《甘氏得姓源流并历朝人物考》一篇云:“甘氏出自炎帝神农氏,母曰安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育于江水因以为姓。其后有若甫、若甘、若许、若齐、若纪、若怡、若向、若申、若吕皆姓之。后列为诸侯,或分为四岳。今读《商书 说命 下》,王曰:怡小子旧学于甘盤。孔安国曰:高宗即位,甘盤佐之,后得傅说。 至周惠王时,封其弟太叔带食邑于甘,是为甘昭公。其后相沿,周遂有甘氏甘人之称。” 南昌甘氏一支,却认周朝甘昭公为宗祖,此与小丹阳甘氏无涉.该帖子被cdgansu在2010-12-22 17:37:30编辑过 |
|
作者:cdgansu (2010/12/15 17:03:41) |
回复此贴 |
|
据其"自称":南昌甘氏一支,大约在汉晋之时就已离开丹阳郡故里.因此,他们对本族小丹阳主支无甚留念,也没在丹阳郡故里有何作为.本族主支则至今固守金陵小丹阳千百年,修桥筑路,普济灾贫,建宗祠,修祖墓,捐私塾,撰方志,等等.善行义举皆载于地方史志与家乘.不知南昌甘氏能否拿出只字片纸之证据,从而证明他们也曾经是小丹阳甘氏! 该帖子被cdgansu在2010-12-22 17:40:46编辑过 |
|
作者:cdgansu (2010/12/15 17:32:40) |
回复此贴 |
|
退一万步讲,假设南昌甘氏一支曾经是小丹阳的,但离开金陵小丹阳(即今南京江宁区小丹阳)已有若干朝代,现在竟然要反客为主.其实不然,真正的丹阳郡甘氏是非常厚道的,从来不以其"正宗"口气欺人,总是低调恭谦. 奉劝甘树棨先生,一定要改掉臭毛病!我曾多次(也当面)提醒你,别与人为敌,善言善心以待,扶持鼓励族中后生,共同研究族史.现在倒好,一句不如你意,竟然翻脸侮辱起我金陵甘氏.你究竟是属什么的,说翻脸就翻脸?看来还是缺少我甘氏家教与传统美德的原故.该帖子被cdgansu在2010-12-22 18:01:25编辑过 |
|
作者:cdgansu (2010/12/15 18:10:47) |
回复此贴 |
|
在下所指的丹阳甘氏祖籍在今安徽当涂。3篇唐代甘氏墓志铭中的丹阳甘氏乃黄帝姬姓,与自称炎帝姜姓的金陵甘氏无关。 所有当年由祖籍地丹阳(今当涂)迁江西的甘氏都不忘自己的族望是丹阳。1984年江西德安出土北宋政和年的丹阳甘公迪禹妻徐夫人墓志铭。元代丹阳新吴甘氏族祖天铎公云:“向在南康,其属星子有查氏一族,聚居稍繁,为县之甲户,数人在仕。吾因检旱至其乡,一老者言其家相传自润州丹阳徙来,一支居徵州,有偿去参考族谱,则知原是丹阳郡人。自今之宁国徙居 非润州也,与吾宗事偶同。......吾郡靖安、富州,皆有甘姓,有儒者,有仕者,吾常交其人,皆云出自丹阳。” 大约靖康之变时由北方南迁江宁横山南乡甘泉里不知所自的一支甘氏自称世守“甘卓墓”“郡望出渤海”,明万历年有曰应楼者进城后代发家致富建房大门朝北,不忘先祖南迁。 |
|
作者:shenyagan (2010/12/15 18:33:47) |
回复此贴 |
|
|
回复:小丹阳甘氏与南昌甘氏一支宗源相异? |
第 4 楼 |
甘树棨先生,你到底懂不懂历史和地理?请你好好学习后再来辩论.你说"江西的甘氏都不忘自己的族望是丹阳",你连小丹阳和甘泉里都"不知所自在",你还与我争辩什么呢?难道小丹阳和甘泉里都在江西?看来,你对我丹阳郡甘氏了解的太肤浅了.你就更无资格与我谈论我自己家族的历史了! 该帖子被cdgansu在2010-12-22 17:48:17编辑过 |
|
作者:cdgansu (2010/12/15 18:54:24) |
回复此贴 |
|
|
回复:小丹阳甘氏与南昌甘氏一支宗源相异? |
第 5 楼 |
不懂就学着点.告诉你吧,我丹阳郡甘氏先祖是来自古齐国的甘茂.古齐国即在后来的渤海郡.所以说,我先祖来自北方.你江西甘氏"自称"祖籍地丹阳,其先祖也只能是来自(南方的)丹阳郡.
该帖子被cdgansu在2010-12-22 18:03:27编辑过 |
|
作者:cdgansu (2010/12/15 21:39:39) |
回复此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