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家谱源流】建德邓家源远流长

    中华刘氏网 2015-6-1 10:30:37 刘鑫


             建德邓家源远流长

                刘鑫

认识浙江省建德市邓家是从2004年4月芝堰乡并入黄店镇开始。

那时,我在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政府综合办工作,担任综合办副主任。离建德市邓家不远,有个村叫下慈坞村,在下慈坞行政村下面有一个村叫十二曲村,这个村远在离下慈坞村12里的高山上,我是常去那几个村子的。

到下慈坞村,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是从黄店到芝堰,然后乘船到考坞源,继而徒步到下慈坞。一条是从黄店,经芝堰、建德市新叶、寿昌、再到更楼,翻过一座大山,通过邓家,最后到达下慈坞。

我们常常乘车去下慈坞,因而必定经过邓家。

邓家原来是邓家乡所在地,后经过区域调整,邓家乡并入更楼街道。邓家村地处更楼街道东部,距新安江城区约23公里,由原邓家、大坪、新岭三个村于2007年7月合并组成,行政村总面积9.735平方公里,东与兰溪市下慈坞村交界,南与寿昌镇接壤,西临更楼街道桥岭村,北与新安江街道马目村相邻,全村农业人口316户,总人口1116人。邓家村主要经营有养鸡、养猪,种植以板栗、番薯、水稻、玉米、西瓜为主,高山西瓜也是邓家村的一个特色,蚕桑养殖也有一定的规模,有近50%的劳动力外出主要在杭州等地打工。村庄风景独特,村庄富有皇宫般的建筑结构。历史悠久。

更楼街道洪宅村长龙岗的背后,有一个溪谷叫龙源,源中之水流向兰溪境内,最后注入兰江。因这一带山清水秀,溪流都在山谷间穿行,溪水特别清澈,故名清溪。

龙源之水虽然流向兰溪,但整个龙源一直属于建德管辖,源中的人历来喜欢翻越马目山,去州府严州办事。如今的马目山上尚留有两条古道,一条古道开辟得稍早一些,称旧岭,另一条道相对开辟得迟一些,称新岭。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人文环境。

宋靖康之后,金兵入主中原,大批皇室后裔、政府官员及百姓纷纷南下避乱。皇室在临安(杭州)立住了脚跟,而很多厌倦了兵荒马乱的人则选择了避世隐居,逃到人烟稀少的深山之中,过起了自耕自给的生活,其中有一个姓邓的人就翻过旧岭,逃入龙源,成为龙源邓氏始迁祖。几百年后,邓氏族人差不多已遍布整个龙源,以至于后来人们把龙源改称为邓宅源了。

邓氏在邓宅源中最大的一支是居住在盛五山下的清溪邓氏,也就是现在更楼街道邓家村。这支邓氏在明朝最为辉煌,其发迹原因是经商。

据《清溪邓氏宗谱》记载,明清以来,村里有很多人在外做各种生意,他们赚了钱之后,又回到家乡,一面造房,一面培养子弟读书,以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其中有邓世良、邓世高兄弟,他们做的是粮食生意。明永乐年间,邓世良、邓世高兄弟贩粮去河南,正遇河南大灾,粮食遭抢。兄弟俩干脆做起了顺水人情,把所有的粮食都散发给难民。这件事感动了当地,也惊动了官府,官府把邓氏兄弟的善举报到朝廷,皇上也被感动了,特下诣赐兄弟俩为七品官。哥哥邓世高从此弃商为官,而弟弟邓世良则说,自己没什么文化,不宜为官。朝廷就特许他回乡食奉为绅,并于成化十年(1474)在邓家村里为其立石坊一座,以资褒奖。牌坊的正面刻着“敬天勤”三个大字,背面刻着“民之宝”三个大字,下面是立坊说明:“……勅浙江严州府建德县民邓世良。国家先务养民急,尔能出备粮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朕甚嘉之。今特赐勅奖谕授七品散官。尔尚益敦仁厚表励风俗,以副朝廷褒美之意。钦哉故勅。”

这座牌坊在邓家村里立了将近四百年,据说最后是被长毛推倒的。如今还能在村里看到很多散落的部件,有些部件上面的雕刻还非常精美。

又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到了明万历年间,村中出了个聪慧的少年,他的名字叫邓美政。

由于家境殷实,邓美政从小就被送到州府(现梅城)去读书,与他一起上学的当然还有其他邓氏子弟。他们一同往来于州府与邓家之间,在翻越旧岭时,邓美政常说,等我当了官,一定要把这个岭铲平。

明万历壬午(1582)年,邓美政参加乡试,以全省第八十八名的成绩中榜。四年后,邓美政又以第一百三十名的成绩,荣登进士第。那一年的会试第一名是后来成为著名文学家的袁宗道。

邓美政中进士之后,从任湖广承天府推官开始,一直到陕西苑马寺卿(一种掌管牧监、各苑之马政,从三品。)大部分时间都在兵部工作,也很少回乡。

这么一个山沟沟里出了个进士,这在邓家是件了不起了事。邓美政做官了,当年与他一起上学,一起翻越旧岭的同学一直记挂的是邓美政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来,把旧岭给铲平了。

机会终于来了。晚年的邓美政终于回乡养老来了,乡亲们别的不问,先问他什么时候把旧岭铲平。邓美政却说,旧岭嘛,不必铲了。你们不平,我平的(往来坐轿的)。乡人无奈。

关于邓美政的不良传闻,在邓家乃至远近城乡还有很多。家乡人为什么对邓美政如此诟病?问遍村里人,都说不清楚。

也许他知道自己在外为官多年,却没为家乡做过一件好事。到了晚年,邓美政回到家乡养老,第一件事就是在村里主持修桥、建庙。邓家村地形特殊,一条深深的溪流从村中间穿过,把整个村庄一分为二,村人往来极为不便。邓美政在上半村建了一座木桥,下半村建了一座石桥,在村外修建了一座水口庙,并在庙门上题写了“人焉廋哉”四个字。对于这四个字,一般人都难以理解。这四个字语出《论语》,原文是: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廋(sōu):隐藏,隐瞒的意思。正确的理解是:人在神灵或菩萨面前,一切都是不能隐瞒的。

邓美政做的第二件事是主持修编家谱,并在《清溪邓氏宗谱》的序中写道:“老子过乔木而趋。吾家之所以甲于富春,系于高密者,乔木云乎,乔木云乎哉!”

这句话涉及一个典故:

老子的先生常摐病重,老子去看他,问:先生有什么话要留给弟子们吗?常摐说:你就是不问我,我也要告诉你一些话的。老子一听,便挺直腰板,说:愿先生教我。

常摐就说:我先问你,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我知道。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不就是说的要不忘记过去吗?

常摐说:你回答得对。我再问你,经过乔木的下面要快步走,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经过乔木的下面要快步走,不就是说的要敬重年长者吗?

常摐听了,点了点头,说:你都懂了。

邓美政在修编《清溪邓氏宗谱》时提起这个典故,从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出邓美政内心那份深深的愧疚。

邓家村的地名、传说和建筑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风水的最典型的说法是:有一位风水先生从兰溪走到邓家,发现甘溪到邓家的山水恰好形成72条船,邓家是一个龙盘虎踞之地。

邓家村与北京城的某些吻合,是与风水选址理论的吻合。
  古人选址,特别是明清时期,特别讲究风水理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朱雀是水,以河流流过村前为最佳,河流如有回流为上佳;玄武为山,以山型坚实可靠的土山为佳;左青龙为河,右白虎为路。村前视野好并有两重山峦(案山和朝山)为佳。
  北京城北面是连绵的燕山,西面是太行山余脉———西山,永定河从西面往南,再折向东方从天津入海。具备了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的全部要素,所以是“负山带海、龙盘虎踞”的地形。
  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皇宫)建造的时候也是考虑了这些因素,北面的太岁山(景山)为玄武,金水河为朱雀。金水河的弧型设计和前后两道相连的金水河(内金水河与外金水河)形成了上佳的“回头”效果。但这些是人工建造的。而这一切,邓家都是天然具备的。河流几次受山的阻挡,不仅横贯村前,而且形成两次横贯。第二次横贯时还有明显的“回头”佳象。
  奇特的是后山(角头山),圆浑且土壤宽厚,并与远山相连。邓家以村前河流为界,两端延伸几公里,是一条明显的地质分界线,河西是土山和容易碎的红岩石,植被以茅草为主;河东是石山和坚硬的青石岩,植被以高大灌木为主,不长茅草。所以邓家的后山气势圆浑,土壤深厚,而案山和朝山山势挺拔,山林茂密,并使河流形成上佳水口。
  水口是风水理论的一部分,一般选址难以照顾到水口,是风水选址时重要但不容易落实的部分,大部分村落选址能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就不错了,很多村庄只能以人工的水塘来代替朱雀。而邓家村不一样,不仅前四样是天然的,就连水口也是天然的,而且是非常完美的水口。
  水口讲究的是地势有收口状,使水流呈喷涌而出之势,讲究前行蜿蜒曲折,忌一泻千里之势。水主财运,收口并蜿蜒曲折意味着财聚不断。
  邓家水口的特点是:收口明显并且“一去三回头”。邓家村西北入水口最宽处约0.5公里,到村口象鼻桥下收为20米;同时在象鼻桥下形成第一次回头,有不忍离去之状,在城门处形成第二次回头,蜿蜒南行30公里汇入兰江后形成“V”字形,这是第三次大回头,最后流入邓家东北部的梅城三江口。
  皇宫选址和建造还与阴阳五行学说有关,北边属水,所以北京的水流一律从西北进城(含京城、皇城和紫禁城),邓家的河流自西北入村,是邓家村与风水、五行理论诸多天然巧合的一点。
  邓家及周边居民历来有“乌石的朝山,麻车岗的来龙,邓家的水口”的说法,对这三个村的风水选址称赞有加,乌石村和麻车岗村都位于今大慈岩镇。
  风水解读有助于理解邓家村的营造意图。比如:前人为何把城门前移,把象鼻桥、水口纳入邓家村;是不是有一位皇帝或与皇帝有关的人会选择这里作为隐居和繁衍之所?

从邓氏家谱中发现,邓家村的桥梁、庙宇,以及从高尖坞口到下慈坞口近5公里长的河道石坎、道路,均为邓氏族人良四公一人出资修建。河道道路不知中途是否倒塌重建过,否则当有500余年历史了。这也是一项重要文物。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