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司凤梧

    中华司氏网 2015年8月5日 司姓网


抗日民族英雄司凤梧

 

  在太行山深处,有一位老英雄,默默无闻地度过了数十个春秋,直到21世纪的第三个春天,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记者黄炎红来到这里,老英雄的事迹才被传播出去。

  老人名叫司凤梧,家住辉县市沙窑乡北窑村,现在叫罗姐寨。司凤梧的老家在山西,他的父亲迁居到了这里。其实,北窑和山西也就一山之隔,那时候的北窑村,是通往山西的要道,从这里翻过蚂蚁山就进入了山西。过去这里来来往往的旅客,拿山区群众的话说“能拧成绳”。

  司凤梧弟兄9个,他排行老六。在众多的弟兄中,他长得最高大粗壮,从小喜欢练功习武,练就一身好武艺。1938年农历二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山西陵川水洼村一个叫程买全的亲戚来到了司凤梧的家,随他来的另一个人,是当时中共壶(壶关)平(平顺)陵(陵川)县的县委书记。他们在司凤梧家住了两天,才对司凤梧说明了来意。说现在正是国难当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中国人应该奋起反抗,不当亡国奴。你从小练功习武,就要像英雄好汉一样,扶贫济困,保家卫国。一席话说得司凤梧热血沸腾,豪气满天。

  就这样,司凤梧当上了中共太行区的联络员。从此,他日夜奔波在茫茫的大山中,组织联络群众,宣传抗日。后来,辉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沙窑成立,他被任命为北窑村村公所所长,这是在辉县境内成立的第一个村公所,主要负责为抗日政府筹集粮食、衣被等物资。再后来,他参加了郭兴的抗日武工队。

司凤梧有一手好枪法。郭兴考试队员的枪法,说谁能打断日伪的这根电线,就奖励谁25发子弹。别的队员畏缩不前,司凤梧举枪就射,电线应声落地。从此,司凤梧成了郭兴的一员虎将。老人到底参加过多少战斗,已经记不清了,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是配合八路军老三团攻打金章炮楼。敌人火力很猛,几次强攻都没成功。司凤梧学习部队上的做法,披上几条棉被,浇上水,抱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冲上去,炸掉了敌人的炮楼。

第二件是袭击鬼子在新乡的机场。1944年大年初一,司凤梧跟着八路军51团三营的郝营长,趁着夜色摸到到了机场边上,拿着大铁剪剪断了铁丝网。郝营长和郭兴提着汽油桶摸到飞机旁,浇上汽油,司凤梧撂了两颗手榴弹,鬼子的两架飞机被炸上了天。

 第三件是攻打土楼的战斗。这一仗打得非常惨烈,最让司凤梧老人难忘。当时,司凤梧带领民兵正要去袭击高庄的鬼子,不想在土楼和敌人遭遇了。双方近距离开战,敌人火力很猛,司凤梧边打边向一个山包上撤退。敌人从三面包围上来,有人认得司凤梧,高喊:“抓活的,把司凤梧的头钉在城门上。”司凤梧埋伏好,朝着敌人瞄准射击,一个,两个,三个,一口气撂倒11个敌人。突然,司凤梧的后腰被一个日本鬼子搂住了,下巴紧挨着司凤梧的头顶,司凤梧甩了两下没甩动,他急中生智,用脑袋猛地一击鬼子的下巴,趁鬼子手一松,司凤梧猛一转身,枪口正好顶住鬼子左胸,司凤梧一扣扳机,鬼子仰身倒在地上。几乎同时,第二个鬼子又抱住了司凤梧的后腰。司凤梧又用上中国功夫,朝鬼子的脚面猛一跺,跟着枪托就横扫过去,打在鬼子的小肚上,又是一枪,小鬼子毙了命。第三个鬼子端着枪叽里呱啦冲上来,还没等近身,司凤梧一枪把他撂倒了。在一旁的鬼子机枪手看事不好,一梭子弹扫过来,司凤梧感觉右腿一麻倒下了,鲜血流了一地。此时,郝营长率领的的人马赶到,打跑了敌人,救出了司凤梧。有个叫路有田的战士,清楚地看到,司凤梧打死了14个敌人。

 受伤的司凤梧随部队医院转战林县的林淇、河涧,山西的壶关、桥上,由于缺医少药,司凤梧腿伤化脓生蛆,没有办法,他只得回到家乡,强忍着伤痛,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自己用剃头刀剜开了伤口,取出了6块碎骨头,才保住了这条腿。那6块碎骨头被老人一直珍藏着,他说是自己身上的骨肉,等死后一同入土埋葬。

 由于司凤梧作战勇敢,1946年,辉县县政府在评选杀敌英雄时,和郭兴等15位同志一起被评为杀敌英雄。当时司凤梧养伤在家,没有参加颁奖。郭兴被推举为代表,参加了太行区群英会,被评为特级战斗英雄。后来,司凤梧在太行山上默默度过了剩余的岁月。

 2004年,年届九旬的司凤梧老人,在儿孙的陪同下来到了洛阳,见到了在这里安度晚年的郭兴将军。老战友相见,分外激动,诉说着当年的战斗岁月。

 2010年5月23日,95岁的司凤梧去世。村里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陪葬入土的,是那6块碎骨头。

  原文发表于2015年7月31日《新乡日报》姬光环整理


分享按钮>>宗族文化名词汇总之《嫡孙、支子》
>>当代司氏名人 司凤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