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守望似如在,作别一春秋——纪念祖母仙逝一周年

    中华晏氏网 2018年5月1日 晏金洲


守望似如在,作别一春秋

——纪念祖母仙逝一周年

高邮晏氏久敬堂二十世  晏金洲

2018年5月1日

维公元2017年5月1日11时55分(农历丁酉年甲辰月戊子日)高邮晏氏久敬堂十八世祖母寿元九十一岁仙逝,呜呼哀哉,悲天悯人,痛何如哉!身为长孙自责不孝,生不能相养而共居,殁不能抚身以尽哀。如今祖母一生九十载凄风苦雨已经离去,一世纪晏家情深,晏家小庄村边再不见,老院子再无唤孙人,一年过往,如在眼前,如去百年……

作为长孙的我是一次次有于负祖母生前的守望。回想祖母在世时,我每一次回老家看望祖母都是匆忙之间,每一次我们祖孙俩总有说不完的话,她总是嘱咐我:“把自己照顾好! 凡事吃苦是福、吃亏也是福。”有人牵挂,有人惦记是幸福的,不论走到哪里,我都能感觉到身边那一双关注的眼睛。

祖母为晏府养育三子一女,四孙二孙女一外孙、七曾孙辈。祖母生前说她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为远在千里之外工作和出差的孙辈们祈祷平安,期待我们一次次平安归来。祖母见我回乡下老家时的欢乐和泪水,与我临别时的一次次叮咛与嘱托,一次次守望的场景突然让我想起了好多个与这个极其相似的记忆片段——幽静的村落里,杂草从生的曲折小路中间窄窄的印记着平整踏过的鞋痕、无声地陪伴着路边的农田,走进晏家小庄村的河东最后边四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围绕着一栋老房子,便是奶奶一个人居住这里。

今天是祖母仙逝一周年的日子,不孝长孙感祖母之养育恩情、感先祖之庇佑,谨作此文以纪念——慰我以悲,记我祖母:

去年五一日,重慈终撒手。   守望似如在,作别一春秋。

老屋唤孙人,一声一拐走。   村边再不见,垂泪百年柳。

 

风霜九十载,心系晏家后。   养育四子女,亲缘百世修。

四世同堂乐,慈爱永不休。   牵挂孙远行,祖孙情难舍。

 

门前自给菜,屋外青苔厚。   卧床三月间,孤苦岁月守。 

人间显英灵,阻隔难回首。   梦里曾相见,梦醒鲛绡透。

 

驾鹤别人间,浮云去忧愁。   物是人非去,未语泪先流。

今日逢家祭,百善孝依旧。   厚植晏家风,勤俭廉德留。

 

呜呼痛哉!呜呼痛哉!

伏惟尚飨。                                                                                                                                    不孝长孙戊戌年丙辰月癸巳日 

                                            泣百拜

  

目  送

 

——奶奶逝世六七祭泣书

 

晏金洲2017年6月11日

 

 

奶奶,大运河千年古镇界首的风还在您的故乡吹拂

那里的雨还在淋湿您故乡的河岸与田亩

那些用您娘家的名字命名的万物

今天还在,奶奶

那些曾经小心看护着您长大

目送您打渔,出嫁,生子,变老的万物仍在惦记着您

亲爱的奶奶

 

晏河村的风还在吹拂您的门楣与庭院

宛如吹拂着您初嫁晏氏的喜乐与青春

吹拂着您初为人母的欣慰与幸福

吹拂着您高邮所有的过往

与91岁的蹒跚时光

 

奶奶,记忆中的头巾

还在您的白发上轻轻飘动

您门前的叮咛

还在耳边回响

您村边远望的模样

连着我他乡止不住的泪水流淌

 

故乡的老屋因为有您

让我有了更多回望

无论我漂泊何方仍有根的归属

一生艰难,命运多舛的奶奶

您为何终止了村头的凝望

放下了不尽的操劳

不再想着儿孙的牵挂

 

2017年5月1日,是一个

什么样的日子,奶奶

您选择的时间与地点

成为您生命的永恒

这条归乡路突然被您掐断

这条与您相连的故乡路

从此与您音信全无

 

每一次回乡,都有您给予的欢乐

每一次在您身边,都会想起儿时家的味道

如今归来,奶奶

您不再出门相看相迎

不再关心长孙的烦恼与哀愁

您的老屋不见您的音容笑貌

只有您的孙儿倚门泪流

 

奶奶,您在时

用千万次目送让我成长

您去时,孙儿只能用一次目送作别

这人间挚爱亲情

长存心间,永不磨灭

 

奶奶,您安息

奶奶,愿您天国得福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第一课“孝”。上为老,下为子,上下融为一体,孝乃天经地义。孝以“敬”为先,以“顺”为后,孝顺长辈就是把长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这就是中国的孝道,延续血脉,传承孝顺品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共享齐人之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唯有做到行孝为、尽孝心,才能构建由个体到群体、由家庭到社会的和谐环境。

“孝”这个字是会意字,看到这个字就能让人体会到里头的意思。上面一半是老,下面一半是子,意思就是子女要尊重长辈老人,隔代亲、父子一体。中国古人讲五论关系,首先就是“父子有亲”、“父慈子孝”,父母对子女的爱,儿女对父母的孝顺,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然的爱。不仅人如此,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连动物都如此。因此,孝是一切德能的根本,伦常、八德都是从这个地方衍生的。
  然而,中国自“五四”以来,旧有的传统被打倒,中国的固有传统优秀文化消失殆尽,“父慈子孝”、“尊老爱幼”,懂得人不多了,讲的人更少了。导致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情越来越淡薄。父母和子女有了“代沟”,而所谓“孝”的观念,也就演变为给父母物质的供养,最多陪陪父母旅旅游,走走看看。即便是这种最基本的“孝”,还有许多人无法做到。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抛弃了老祖宗的教诲,甚至已读不懂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正在逐渐成为“不孝子孙”。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