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满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满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刘禹锡后裔齐聚南京续修家谱
已阅:1071 / 回复:0(楼主)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石头城》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名作。近日,刘禹锡500多名后裔相聚高淳阳江镇小花村刘氏宗祠,祭奠他们共同的祖先刘禹锡,并将新续修的家谱颁给各支宗亲。详细了解:百姓通谱网
此次续修家谱最大亮点在于:将女子姓名编入宗谱、修定10条家规。新续修的家谱打破了女子不入谱的规定,将女子姓名名正言顺地编入宗谱。同时还将刘氏家族在抗日战争等时期涌现出的人物事迹编写进家谱,内容更丰富、信息更全面。另外,此次中山刘氏对家规也进行了修定,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原来的22条改为了10条,对刘氏后人的行为进行规范。
本次续修的家谱多达80卷,整套家谱摞起来高达1.6米,时间跨度从五代十国末年到2013年12月31日,涉及到苏皖两省100多个村庄。负责此次修谱业务工作的刘宜忠说,此次家谱全面实现数字化排版制作,为了确保保存时间更长,整套家谱全部采用宣纸印刷、古法线装。修谱委员会负责人刘维仁告诉记者,新续修的家谱除交由各支宗亲保管,还将分别赠送给高淳、宣城两地的档案馆、图书馆,为研究地方历史的爱好者提供参考。
刘禹锡不曾来过南京,但在小花村却有很多居民都姓刘,都是他的后代,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刘禹锡家谱。刘禹锡的后人怎么会来到高淳。据《中山刘氏家谱》记载,北宋初年,刘禹锡五世孙刘政、刘敔、刘敩三兄弟,刘敔迁居武进杏花村、刘敩迁居宣城土山。为躲避战乱渡江南迁,长子刘政来到溧水,了解到这里有“中山”的别称,自己号“中山”,祖籍又在中山,慨然曰“是可以避乱,何以桃源”,逐止而家。自北宋初年刘政迁居溧水,其孙刘宰定居高淳砖墙镇茅城村以来,1000多年间,在高淳、宣城两地繁衍出八大支派,人口近万人,统称为“中山刘”。
据刘维仁介绍,中山刘氏家族从宋元符二年(1099年)创修宗谱以来,先后续修家谱达15次之多。上一次修谱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2012年才启动第16次续修,时隔86年。
或许是继承了老祖宗的文学细胞,宋代以来,刘氏子孙一直恪守“忠孝传家、诗书继世”的祖训,历朝历代名人辈出,先后有14人中进士,其中榜眼1人。中举人者达30多人。刘氏家谱上,曾出现过祖孙四进士、三代两御史,成为一时美谈。
该帖子被木槿在2014-4-23 17:06:10编辑过
作者:木槿 (2014/4/23 17:05:0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3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满氏论坛
执行时间:2,69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满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