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氏家谱源流】章丘辛氏家族考略

    中华辛氏网 2013年5月16日 万家姓



我出生之年———公元一九六六年,为“红太阳”执政柄的第十八个春秋,且“文革”伊始,破旧立新、横扫牛鬼蛇神正席卷华夏。用当时的话说:本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此时,宗法文化早已远远落伍,而家族意识亦已淡漠罄尽。我祖居之街巷———义仓街,原系故里两大家族———辛家、王家聚居之畛界。正缘于此,至明末清初先后有刘氏、高氏来此世居,遂渐成街巷。建国后不久,辛寨人民公社成立,为了便于行政管理,肇划分辛寨庄为辛一、辛二、辛三三个行政村。我家则属于辛一村第八生产队。吾自幼即与异姓兄弟往来,及上学后则更是生活在王家孩子堆中。上学的课堂先是在线子市的王家家庙,后迁至东门里王氏协盛永粮店(建国后一度成为辛一村“副业股”,当时有些人习惯称之为“协盛永”,而有些人习惯称之为“副业股”,地址在“阁子湾”东岸上),再后来才搬入辛一村新校舍,校址位于圩子墙南墙根儿。虽然以后也在北门里“鸿记”就读过,但毕竟时间短暂。之后负笈他乡,糊口异域,旋里日稀。因此,我对本家族之人与事知悉甚微,撰此《家族考略》本非合适人选。时至今朝,“西风”渐劲,物欲横流,声色货利,唯金钱是尊。在此惟利是图的年月,倘再谈修谱,固遭人揶揄;即使撰此《家族考略》,又何尝不大违时宜!以故,为衣食生计而奔波的平民本无暇顾及,而养尊处优、花天酒地的官宦却反嗤之以鼻。族众虽繁,孰肯任之?于是乎,我不顾人微言轻,不揣见识浅陋,而自任矣。繁务之余,遂走访、采风、稽考、汇辑,历时数载始有成稿。嗟夫!天之生予,岂即为此无用之琐事乎?

  [一]寻根问祖

在上古,姓和氏本是有区别的。

《说文》云:“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释名》则曰:“女生曰姓,谓子也。”我国的“姓”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那时,每个母系氏族采用一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徽号、或者称为“图腾(Totem)”,这就是最原始的“姓”的雏形。那个时期,本氏族的兄弟姊妹不能通婚,兄弟必须“出嫁”,到互通婚姻的另一氏族的女子中寻找配偶,并且死后仍归葬于所出生的氏族。另一方面,姊妹只能从别的氏族“娶”夫进来。因此,《庄子·盗跖》中有:“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云。《吕氏春秋·恃君览》中也有:“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群生群处,知母不知父”云。

“姓”溯源于母系氏族,而“氏”则植根于父系氏族,蔓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氏”的字源本义是指木本,即植物之根。“氏”无疑是由“姓”所衍生的分支,而从属于“姓”。最初往往以部落支系的居住地为氏,即以国为氏,以邑为氏。后来则或氏于号,或氏于字,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事,或氏于居,等等不一。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左传·隐公八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意为:天子以有德之人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赐于“姓”,分封土地之后才命为氏。因此,奴隶和一般不占有土地的平民,则只能有名无氏。

据学术界考证,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太昊、少昊、颛顼、帝喾、祝融、唐尧、虞舜、夏禹等,正是社会发展史上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的氏族领袖。

夏代的姓氏情况,因为缺乏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来加以验证,而无法详知。我国姓氏的最早文字记录的实物,是殷墟卜辞———甲骨文,可惜甲骨文卜辞中姓氏并不详全,无法归纳总结出商代完整的姓氏系统。在我国姓氏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就是周朝初年的“大分封”,史称“封邦建国”。以及之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推行,也相应地形成了系统的姓氏制度。逮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动荡,姓氏制度也随之变化。从战国到秦朝统一天下之交,越来越多的人,无论贵族和平民,逐步获得了“氏”。“氏”不再限于少数贵族男子专有,而逐渐普及到社会上所有的自由民。至此,源于父系的“氏”与源于母系的“姓”,其间差别越来越不明显。秦朝统一之后,以建立在地域行政之上“郡县制”,取代了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之上的“分封制。”旧的姓氏制度必然受到重大的影响。又经过楚汉相争的社会动荡,到以平民出身的刘邦新开汉室基业之后,“氏”与“姓”则混为一谈,通谓之“姓”或“姓氏”。因此,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杂论·氏族》中指出:“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我国有一本脍炙人口的千年奇书———《百家姓》,共收入了504姓,其中第379姓即为我辛氏,并且在其中又注明郡望乃陇西郡,这只说明陇西郡乃吾辛氏之发祥地,并非其渊源。

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和《元和姓纂》所载:辛氏,本为莘氏,出自姒姓。夏禹之子启,建立夏朝以后,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封到莘,后来国亡,子孙以原国名为氏曰:“莘氏”,后来又去草头便为“辛氏”。古莘国,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东毗晋境。此即为莘氏之滥觞。而《史记·夏本纪》亦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氏,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再《世本·氏姓篇》也有:“有扈,姒姓。彤,姒姓之国。莘,姒姓,夏禹之后。鄫,姒姓,子爵,夏少康封其子曲烈于鄫。姒姓,有南氏、鄩 氏、弗氏。”可见,在当时,氏的写法并不固定。不只是莘可以写成辛,诸如,南氏可以写为男氏,费氏可以写成弗氏,曾氏可以写为鄫氏或缯氏,寻氏可以写成鄩氏。周武王灭商后,封禹之后于杞,即今河南杞县,称为姒姓国,国君为东楼公。

辛氏在我国众人中所占比例较少,而有史可稽者亦寥若晨星。

最早见于史料者,辛甲也,殷商末西周初人,屡谏纣王,不听,后弃商从周,为周太史官。文王封其于长子。长子在今山西省长子县境。

周初又有辛俞美者,为昭王姬瑕之友。

西汉末,有辛庆忌者,字子真,陇西狄道人,即今甘肃省临洮县人,系酒泉太守、右将军辛武贤之子。初为右校丞,屯田乌孙赤谷城。元帝刘奭年间,任金城长史,迁张掖、酒泉太守。成帝刘骜年间,任光禄勋、执金吾等职。后任左将军。公元前12年卒。其长子辛通官护羌校尉,中子辛遵官函谷关都尉,少子辛茂官水衡都尉,皆勇武而有谋略,具将帅之风。其宗族支属官俸至两千石者十余人。元始年间,安汉公王莽秉政,排挤异已,培植势力,以甄丰、甄邯为羽翼。二甄新贵,威震朝野。先是,辛庆忌素与大将军王凤相善,故王莽有结交、拉拢辛氏昆仲之意。但辛茂自认为乃名门之后,不肯依附权贵。且对二甄十分冷淡,自此便栽下祸根。时平帝刘衎(原名刘箕子)冲龄登基,王莽恐大权旁落于帝戚卫氏之手,遂矫诏勒令:“帝母中山孝王后卫姬,帝舅关内保卫宝、卫玄,留守中山,不得擅自入都长安。辛通之长子辛次如素与帝从舅卫子伯相善,两人俱游侠,宾客甚盛,颇遭时忌。及“吕宽案”事发,王莽诛杀卫氏,株连同党,二甄借机谗谮辛氏为卫氏心腹,并嗾使司直陈崇弹劾辛氏,举奏其宗亲陇西辛兴,横行州里,欺凌百姓。辛氏三兄弟及族亲南郡太守辛伯遂一并伏诛。

东汉时,有辛延年者,诗人,生平无考,作品仅存《羽林郎》一首,为汉人优秀作品。其中有“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旧,贵贱不相逾”之句。

三国曹魏时,有辛毗者,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即河南省禹州市人,其先祖东汉建武中,自陇西东迁。他随兄辛评事袁绍,后事魏武帝曹操。文帝践祚,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卒,谥肃侯。其子辛敞,字泰雍,官至卫尉。其女辛宪英,聪颖睿智,适泰山南城(山东费县西南)太常羊耽,晋泰始元年卒,寿七十有九。又按:辛宪英者,晋初名将羊祜之婶母,名士夏侯湛之外祖母也。

我辛氏最著名者乃南宋辛弃疾,以词著称于世。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生于公元1140年,卒于公元1207年,济南历城四凤闸人,祖籍陇西狄道,即今甘肃省临洮,其始迁祖辛维叶曾官唐朝大理评事,其高祖辛师古曾官儒林郎,其曾祖辛寂曾官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曾官朝散大夫。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为金兵所占。因族众繁多,携家南迁不便,迫于生计,辛赞遂转事金朝,知亳州谯县,再知开封府。辛赞仅一子名辛文郁,幼安之父也。辛文郁早卒,辛弃疾赖祖父长大。二十一岁即参加抗金斗争,不久便归依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任职期间,招募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安定民生,一生主张抗金,后为主和派打击,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其词作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歌,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井窥斋曰:自吾辛氏肇兴于合阳,秋蓬飞转,浮萍任流,飘茵堕溷,物竞天择。历经无数王朝更迭、天灾人祸,至吾支落迹章邑,凡三千五百余年矣!其间得天之独厚而丹史载名者,尚自缵绪无征,况诜诜贱民乎?

  [二]始迁祖辛亮

   我辛氏定居章丘北陲,始于明洪武二年。始迁祖辛亮,字慧轩,原籍河北省枣强县。据光绪乙酉版《阳丘辛氏族谱·序篇》载:“其隶籍章丘也,自慧轩公始。公讳亮,于洪武二年,由直隶河间府枣强县之东南乡迁居,遂家焉。当是时,毛贵、田丰扰害章邑,慧轩公建木立寨,纠合义民,以御其暴。此辛家寨所以名也,斯事。”明朝初年的大移民有史可征。就本县而言,绝大多数人的祖先乃枣强移民。据公元1907年所编纂的《章丘乡土志》载:谢氏,原籍枣强,明洪武二年,徙邑之城里,或分居各村,支派绵延五百余户。胡氏,原籍枣强,明初徙邑之三盘庄,或城居,或乡居,自明乡贤佥都御史东渐以后,代出伟人,族支繁衍于邑称最。焦氏,原籍直隶枣强县,明初迁居章丘县,户口甚多,支派繁衍罄前,至今邑人称为望族。高氏,明初由枣强迁邑之西关,或散居各村,世以诗书孝友传家,始迁至今共二十五世,人丁繁衍于邑,称望族焉。…… …… 在此不一一胪列。但迁发之缘由,均未记载。兵祸乎?灾荒乎?抑或政府强耶?则未能详知。

   当年的慧轩公便是这广大流民中的一员,背井离乡,挈妇将雏,艰难跋涉,辗转流离,最后才来到章丘北陲,根据地势选择了即今天辛寨街里名之曰“隅头顶”的地方,致炊结庐,垦荒稼穑,并于此繁衍生息。当年这里既临小清河又靠官道,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当时小清河穿薛家渡口、柳塘口,并在柳塘口汇集漯河之水后,东下入邹平县境内。古驿道的走向,无考。

   新编《章丘地名志》转载说:辛家寨,元末建村,立庄于魏家、韩家、俎家、邢家四小村之间。而隅头顶位于辛寨村中心,为辛氏与王氏聚族而居的分界点,因其地势凸鼓,故有隅头顶之谓。相传乃辛家寨源地。大概当年的辛家寨,仅是由数户移民在地势爽垲的隅头顶一带结邻而居的小屯。

   至于谱序所说的毛贵、田丰二人则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刘福通部的两员大将。毛贵于公元1357年春,连克胶州、莱州,继攻入益都。夏,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毛率东路军,次年克青州、沧州、长芦、济南等地,立宪兴院,选用元朝故官,兴办屯田,规定民田十征其二,以充军需,后攻克蓟州,前锋一度抵达柳林(今北京通县),元廷大震。于公元1359年,为部将赵均用杀害。田丰则于公元1362年,占据益都,同年元朝名将扩廓帖木儿率军围攻益都,冬,城破,田丰、王士诚殉难。慧轩公新居章邑时,毛贵、田丰已死数年,建木立寨,纠合义民,大概是为防御毛贵、田丰的残余流寇。


[三]迁徙之原由

   始祖慧轩公及其同时代的先民们缘何背井离乡、辗转千里、迁居章邑、重建家园呢?虽然我们不能让时光倒流,而探知其究竟。但我们可以借助史料而窥知其一二。

   剽悍、野蛮的蒙古鞑子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以后,仍以“马上”得天下的精神治理国家,重武功而轻文治,以极其残暴的手段压迫民众。至王朝末期,政治更是腐败透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且灾祸并臻,民不堪命,官逼民反。公元1351年,在颖州白鹿庄,终于爆发了以刘福通为首的农民暴动———红巾军大起义。几乎与此同时,方国珍在台州,徐寿辉在蕲州,张士诚在泰州,芝麻李、彭大、赵均用在丰沛,王权、孟海马在湘汉,先后举事声援。自此农民暴动风起云涌,豪杰并起,攻城掠地,兵祸频仍。刘福通以失败而告终之后,元朝诸王各怀异志,内讧纷起,干戈不休。再以后,朱元璋出江淮,北伐元廷,占领山东,收复河南,北定燕赵。至此长达十六年的战乱始告终结。老子曰:“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加之,黄河多次泛滥,旱灾、蝗灾纷至沓来,因此造成了中原地区十室九空荒无人烟的局面。

   公元1368年,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后,南征北伐,天下一统,从此历史开始了新纪元。摆在新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正如太祖所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不少大臣也纷纷上疏奏本,如督府左断事高巍奏陈:“臣观河南、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蓁莽之墟。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户部郎中刘九皋奏陈:“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按:指胶东)、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朱元璋曾谕户部侍郎杨靖曰:“山东地宽,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规模宏大的移民运动在晋南拉开了帷幕。

   根据《山西省志》和《洪洞县志》记载:“洪洞古大槐树位于县西北隅古广济寺故址。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四年计四十余年间,明政府曾先后在此设立移民办事处,集中各地区移民,办理迁移手续,发给凭照川资,然后迁往华北、华东诸地。

  始祖辛亮等人为明洪武二年迁来章丘,似乎并非奉朝廷移民垦荒的敕命而来。因为朱元璋北伐始于公元1367年十月,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上。按照朱元璋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是“先取山东”。从出师日算起,到公元1368年正月,前后历时三个月即平定山东。第二步是“旋师河南”。至1368年四月,河南收复,五月朱元璋亲抵汴梁,指挥北伐。第三步则是“进兵元都”。1368年七月,明军会师德州,发起总攻,下长芦(今河北沧州),克清州(今河北清县),至直沽(今天津南),据通州(今北京通县)。闰七月廿八日,元顺帝率后妃太子逃奔上都。八月初二,徐达率兵进入大都。元王朝虽已被推翻,但扩廓贴木儿仍拥兵山西,李思齐、张良弼仍占据陕西,纳哈出仍坚守辽阳,虎视中原。1368年九月徐达、常遇春进兵山西。十二月扩廓帖木儿乘大都空虚,企图袭击。徐达乘机攻太原,扩廓帖木儿大败,仅以十八骑逃遁,山西遂平定。1369年四月,明军入陕西,李思齐投降。常遇春、李文忠攻上都,元顺帝北逃。1370年四月元顺帝死于应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五月明军破应昌(今内蒙达里诺尔西南),爱猷识理达腊和扩廓帖木儿逃到和林(外蒙的乌兰巴托西南)。至此,北伐才基本结束。而公元1369年,即明年武二年,朱王朝廷正忙于战事,不可能有瑕顾及移民垦荒之事。据我分析,洪武二年岁初,明军西进山西,战火即将燃至河北枣强之际,当地土著望风而逃。且当时山东境内已经太平,遂相率而至,并在次重建家园,世居迄今。

              [四]“二甲份”与“六甲份”

   自始祖辛亮定居隅头顶开始,迄今已有六百余年。今天的辛氏则已是人丁繁茂的大族。经历了数百年的繁衍生息,我辛氏自然是支派众多,犹万流分源,无以名之。但大的支派却仅有两支,即俗传曰:“二甲份”和“六甲份”。究竟何为“二甲份”和“六甲份”呢?本人于公元1995年春,拜访了数世士绅门第、清末民初间名噪一时的豪门大户———益智堂的后人、十九世祖在森公(字荫轩)。他说:“所谓二甲与六甲,盖源于明王朝时的行政编制———乡里保甲制,其历史渊源则不能详知”。

   据考,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明朝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户口普查,并建立了户口登记簿,因簿子的封面为黄色,故谓之“黄册”。把户口编成里甲,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举丁粮多的地主十户为里长。其余一百户则编为十甲,每甲十户,设甲首一名。每甲轮流为国家服徭役一年,有九年的休息时间。每隔十年,地方官以丁粮增减重新编制黄册,使之合于实际。如此说来,明朝初年,我辛氏族人,一部分编在二甲,另一部分编在六甲,是为“二甲份”和“六甲份”之嚆矢。设想,明朝初年,我辛氏族人不过几户而已,又何以编入两甲之中呢?倘若不从明初算起,那么偌大之支系又自何时论起呢?

      [五]“二家份”与“六家份”

   既然辛氏有“二甲份”和“六甲份”之别,那么我们不妨查阅族谱,探知其究竟,“按图索骥”,寻找源流。但谱所云之派系,根本就没有“二甲份”和“六甲份”之谓。

   不过,从谱系之《首部》中发现:辛氏之分支是从第四世起分为十支,其中昭、穆各五支。而昭之五支为三世祖景城、景周(二家)之后裔;穆之五支为三世祖景纲、景相、景操、景鲁、景升、景代(六家)之苗裔。而今所谓“二甲份”之族人,恰恰乃三世祖景城、景周(二家)之苗裔;今所谓“六甲份”之族人,也恰恰乃三世祖景纲、景相、景操、景鲁、景升、景代(六家)之苗裔。由此可知:谱中所云昭、穆二支者,即俗所谓“二家份”和“六家份”也。而所谓“二甲份”和“六甲份”之称,盖以“家”与“甲”谐音而谬传所致。

   始祖亮凡三妻共四子,其长子曰友德,次子曰士奇,三子曰表,四子曰杰。二世祖友德,字去挟,有二子即三世祖景城、景周,今“二家份”族人即二世祖友德之胤。二世祖士奇无嗣,盖以疾殇。二世祖表,有一子即三世祖景纲,下传至六世而嗣绝。二世祖杰,有五子即三世祖景相、景操、景鲁、景升、景代。今“六家份”族人其实为二世祖杰之后代。夫称六家者,盖不忍遗忘二世祖表之故也。

    附录一:族谱首部简图

—————————————————————————————————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支派


 [六]各支系简介

 1:昭正支

   昭正支即四世祖辛峰的后代,下传至八世祖辛光显时,光显公徙居邹平韩家庄,更名慧,于斯繁衍生息,迄今已是人丁繁茂的大支。清光绪甲申岁聚族修谱,该支十六世祖辛兆恩(“恩”字辈),曾编纂支谱并为之序,且遣子辛曰岗(“曰”字辈)来辛寨参加审核、校对工作。

   十四世祖辛述尧由韩家庄再迁居青州府七里庄。

   十五世祖辛怀梗由韩家庄复迁居长山县周村。

 2、昭伯支

   昭伯支即四世祖辛贯的后代。传至七世有辛尚书祖者,曾为德王府引礼官,其长子辛如璋为吏员,次子辛如玉、幼子辛如山俱为庠生。至十二世,如山公之传人有辛廷兴、辛廷献同胞二公。二公嗣胤则为昭伯支之主脉。尤其廷兴公之子孙,人财两旺,数代士绅门第。如清乾隆间的佳荟堂,道光年间的仁德堂、义德堂、礼德堂、智德堂、信德堂,清末民初年间的承智堂、益智堂、福莅堂、福谦堂、忠信堂,等等,皆为廷兴、廷献二公的后裔。

   九世祖辛逢时迁居邹平丁家庄。

   十世祖辛复乙迁居邹平程和铺。

   十世祖辛洪枝迁居邹平王赞家。

   十一世祖辛梦桢迁居齐东大坡庄。

   十一世祖辛孟梅迁居齐东梁家桥。

   十一世祖辛孟智迁居济阳杏叶。

   十一世祖辛孟柱迁居济阳河涯。

   十二世祖辛福禄迁居齐东小坡庄。

   十六世祖辛传易迁居邹平青阳店。

   十六世祖辛际泰迁居直隶临榆石门寨。

   十八世祖辛允其、辛允长兄弟迁居邹平张家寨。

3、昭仲支

   昭仲支即四世祖辛贇(字文彬)的后代。传至八世有辛光榆者,字星白,今昭仲支传人几乎乃光榆公之苗裔。至十一世有辛乐然者,字甫章,有子二人曰:“辛瑄、辛璞。瑄、璞二公之后裔,则为昭仲支之主脉。尤其璞公之嗣胤,人财俱旺,数世士绅门第。如清末民初年间,富甲一带名冠一方的立仁堂、葆善堂,章丘开明士绅辛铸九,抗日烈士巾帼英雄辛锐,皆为璞公之后裔。

   十七世祖辛尔彦迁居邹平里八田。

   十九世祖辛维寿迁居本县上盆崖。

   二十世祖辛树良迁居齐东草余头。按:齐东县建国后并入邹平县。

4、昭叔支

   昭叔即四世祖辛质的后代。此支人丁鲜寡,在故里仅一二户矣。

   十一世祖辛永盛迁居邹平王家庄。

   十一世祖辛富盛迁居齐东固九田家。

   十二世祖辛太官迁居莱芜灵颜寺东北杨易三官庙。

   十二世祖辛进美迁居本县青石楼。

   十二世祖辛凝美迁居本县纱罗庄。

5、昭季支

   昭季支为四世祖辛贵的后代。传至六世又分为上、中、下三支。

附录二:昭季支分支简图

    四世          五世          六世               支派


   A:昭季上支:昭季上支为六世祖善的后代。传至第十世有辛应春者,又名德明,以经商之故而定居诸城,并于此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后来,“德明祖思念故乡,回章丘省坟墓,乃以疾终,遂葬于章丘之祖茔焉。”德明祖之妻王氏与“年甫髫龄”的遗子重兴,“母子孤孀”,遂入诸城籍,定居朱泮镇。重兴祖有四子,长子存礼居诸邑王门柳林子,次子存智居城西诸盘,三子存德、四子存仁则居城东铁沟店子。至今已是人丁众多的大支。至十五世有辛渠者(存仁之曾孙),曾于道光二十七年编纂支谱并为之序。

   十一世祖辛崇耀迁居邹平程和堡(也写为“程和铺”)。

   该支在故里传至十五世辛之泰时,仅一户耳,辛之泰过继昭仲支辛之松之子辛存祯为嗣,存祯生尔能,尔能生允汰。今不知有其嗣否?

   B:昭季中支:昭季中支为六世祖辛早的后代。此支人丁不多,似乎为小高庄之支也。然则何时、何祖流寓小高村,已无考。百年前仅有数户而已。

   C:昭季下支:昭季下支为六世祖辛苓的后代。辛苓迁居邹平南门里。苓之子辛恕,字贯之,附贡生,曾官直隶南和县知县,敕授文林郎。母丧庐墓三年,父亡亦如是,凡五年未尝返其家,上闻建坊旌表。《邹平县志》著有《辛孝子传》。辛恕有二子,长曰自然,次曰安然。自然公,附贡生,敕授修职佐郎,曾官济宁州学正,从城里迁于城南周家。繁衍至今已为大支。

    十二世祖辛天德又由周家庄迁居小店。

    十四世祖辛崇和又由周家庄迁居中宁阳。

    十七世祖辛广山又由周家庄迁居七里堡。

    光绪十年聚族修谱,邹平七里堡人,十八世祖辛允伦(字敦五)曾编纂支谱并为之序,且来辛寨参加审核校对工作。

6、穆正支

   穆正支即四世祖辛泰的后代。传至六世后失传无嗣。按:辛泰为二世祖表之孙,三世祖景纲(六家之第一家)之子,传至六世而绝。并且三世祖景操(六家之第三家)、景鲁(六家之第四家)也无子而嗣绝。这样看来所谓“六家份”其实只是三家的后代,但“六家份”的称呼却传延至今。相传,二世祖友德与二世祖表、杰非一母所生,生前分居而处,死后异地而葬。他们的后人开始随父辈而葬。以后“二家”的葬于“二家坟”,“六家”的葬于“六家坟”。后人以墓葬所在地来命名不同的支派。至六世祖大仪公创建谱系时,他老先生也没有给这两支取新的名字,族人只好用“二家”与“六家”加以区别。

7、穆伯支

   穆伯支即四世祖辛恕之子,子孙鲜少,人丁不旺。穆伯支族人,百年前故里仅几户而已,今未知有嗣否?而流寓孙法者,今已无嗣。吾外祖母者,本辛寨王氏女,适孙法李氏,寿九十而殁。乙亥秋,吾问及兹村辛氏者,王氏未尝闻之,仅知村南有辛家坟者。

    十二世祖辛朝雷迁居本县孙法。

    十二世祖辛朝敬迁居邹平明家集。

8、穆仲支

    穆仲支即四世祖辛郁的后代。传至八世祖辛彦章、辛彦好时,又分为上、下二支。

附录三:穆仲支分支简图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支派


   A:穆仲上支,即八世祖辛彦章的后代。该支人丁兴旺,众口繁多,为“六家份”的主脉。

   十二世祖辛廷显迁居费县上冶。

   十四世祖辛超世、辛超伦兄弟迁居三台营。

   十六世祖辛文凤迁居济南南关司里街。

   二十世祖辛本水迁居三道井。

   B:穆仲下支,即八世祖辛彦好的后代。彦好公“迁居青郡益邑之西北乡红庙宓家庄,后以萑蒲之变,移于张赵庄居住,传五世,至秉福祖于本朝康熙间又徙居于临淄西鄙北灵王庄。”百年前已是人口过百的大支。光绪十年,聚族修谱,十七世祖辛兆孚曾编纂支谱并为之序,且来辛寨参加修谱事宜。

   十五世祖辛鹏来迁居邹平粉张庄。

   十五世祖辛鹏呈迁居本县柳塘口。

9、穆叔支

   穆叔支即四世祖辛民的后代。该支传人在故里分配很少,大都散处他乡。

   九世祖辛琢珵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迁居邹平里八田。繁衍至今为大支矣。今里八田有辛家街,族人辈分颇大,十七世、十八世者比比也。

   九世祖辛文璨迁居本县院头。

   九世祖辛文恒迁居本县鲍家。

   文恒子辛旺又迁居本县西新集。

   十世祖辛盛迁居章邑辛街。

   十一世祖辛起泰、辛起增昆仲迁居邹平粉张庄。

10、穆季支

   穆季支即四世祖辛奉良的后代。此支人口稀少,百年前仅三四户人家,今不知有其嗣否?

   十一世祖辛良智迁居齐东临河。

   井窥斋按:上述流寓异乡各支派为光绪年间所统计,此外尚有本县上盆崖、孟家峪、城南南石屋、西孙家闸支失次无考。另外诸螟蛉支原归附谱,今宜视为正宗,不复他列。

[七]辛氏在故里的分布

   在故里辛家寨,辛氏“二家分”大都居住在村庄的北半部,即自隅头顶至北门真武庙的南北大街两侧和石庙街、石楼街、义仓街、朝阳街(在大湾崖北)以及阁子湾和石门框附近。其中昭伯支以石庙为中心而分布,因此不妨称之为“石庙支”。昭仲支则以庙子为中心分布,因此也可称之为“庙子支”。

   而辛氏“六家份”则大致分布在自隅头顶至西门的东西街两侧、故马庙附近、尹家湾以西及富胡同、杂面锅一带。其中穆仲上支为故里六家份之主脉,且以马庙为中心而分布,因此故里六家份或穆仲上支又可称之为“马庙支”。

   故里辛寨,人烟密集,众姓纷纭,可谓大村庄。昔年傍道依河,为章丘、齐东、邹平三县交界之处的大镇,是该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相当年,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出了不少,而这些大财主又几乎都出自辛氏之“二家份”,因此辛家称望族。不过,象我家世世代代靠几亩薄田以维持生计的平庸之辈,仍占大多数,却也鱼目混珠而忝列族门。

   大凡富贵之家的宅第自然要豪华气派。高墙深院,青砖墨瓦,飞檐雕甍,画栋雕梁,方砖墁地,影壁,甬道,穿廊,花墙,过厅,厢房,大厅,抱厦,西楼,后花园,月亮门......诸种建筑颇具清朝所时尚的风格。

   而这些大财主大都居住在村庄的北半部,即今天的辛二村一带。于是,约生活于光绪至民国年间的十八世祖辛炳南绰号曰臭粪子者,曾有讽谣云:

              “向北看是金銮宝殿,

                向南看是破赤烂蛋,

                向西看是马庙旗杆,

                向东看是阁子土山。”

   公元1947年,共产党实行了“斗地主、分田地”的政策。这些豪华的宅第其中一部分“均”给了由异地逃荒而来、在辛寨当长工或打短工而谋生的贫雇农,而沿街靠道的那些则充为公有,作了政府的办事处。于今,这些晚清时的建筑已是荡然无存,不过有些尚能残存至七十年代末期,好歹能使少年的我得以睹其风采。

   多少风又多少雨。臣民们嵩呼万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历史步入民主政治的岁月也已久矣。值此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发家致富又已蔚为时尚,并且奢侈浪费、大摆阔气也已温文尔雅地披上了“高消费”的外衣。于是乎,暴发户们所兴建的豪华漂亮的宅第悄然间拔地而起,尽管这些具有现代味的洋楼洋房一改旧式之面孔,但也无不昭示着上等人的尊严,真令下等人垂涎三尺艳羡不已。倘要炳南先生再世,重游故里,即兴赋谣,则其大作该会赋予崭新的意义吧。

   公元1995年盛夏,我回故里探家,欣闻南北大街辛二段拓宽,遂徒步小游,稽古凭吊,感慨颇多,并为拙诗二首:

                           (一)

               欣闻扩街故地游,稽古凭吊思悠悠。

               多少豪门望族第,仅剩葆善堂家楼。

               玉堂金马纨绔哥,茅椽蓬牖短褐叟。

               兴衰运劫由天定,何必替人泪沾袖。

                           (二)

               忽有一夜春风来,洋房换就旧亭台。

               辛劳起家谈何易,巧取致富方俊才。

               今之万贯暴发户,无不官吏商贾来。

               莫谓今人不如古,吃喝嫖赌胜先侪。

               [八]辛氏祠堂简介

   辛氏祠堂位于南北大街与义仓街交叉处的“丁”字路口之东北角,大门南向,西墙靠街,且护以栅栏墙。院内古柏森森,石碑穆立。据长辈讲,古柏粗可合抱,大约已有三四百年的树龄。北屋三大间为祭堂,四壁挂着各支派的祖轴。在“经书不可不读,祭祀不可不诚”的年月,这里该是香火鼎盛、飨膳丰腯吧。因祠堂毁于五十年代“破旧立新”的时期,所以本人未能目睹,仅耳闻而已。至于匾额、楹联所书内容,则闻所未闻矣。

   祠堂建于何年,已无考。我尝遍访辛氏耄耋翁,均言未知。

   据《辛氏族谱》记载:“十二世祖文兴公肇建碑于先祠及南茔。”辛文兴,“字子开,号果园。康熙辛卯(公元1711年)科举人,历官内阁中书,云南河阳县知县,福建南靖县知县,广东德庆州知州,诰授奉直大夫。”可证:祠堂至少建于清朝康熙以前。院中石碑铭文,想必记载家祠之兴修颠末,可惜早已毁坏不存。

                  [九]辛氏茔地考

    1:砖崖子坟

   砖崖子坟位于辛寨村东门外,即今辛一村果园北侧。相传,始祖亮葬于此。经辛氏后嗣历代修缮,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土崖四周遍砌青砖,故素有砖崖子坟之称。

   在故里向有“辛家始祖没有茔,王家始祖没有名”的说法。相传,明永乐年间,洪水泛滥,始祖坟墓被大水冲毁,公之遗骸亦被大水卷走。慧轩公之长子友德率诸弟与子孙,于洪水退去之后,就用驴驮一砖,在其墓地附近牵驴寻觅,便以砖落之处,瘗砖为冢。自此之后,辛氏子孙便于每岁春秋拜墓祭祀之时,在其墓地四匝填砖固土,以示悼念。

   辛寨王氏始祖亦原籍直隶枣强,与慧轩公同年迁来辛寨,未知其名,仅知其排行十一,其胞弟排行十二(迁居邹平青杨店),因此有王家始祖没有名之说。

    2:二家坟

   二家坟位于辛寨南门外,出南圩子门向西拐,在高家岗子以西,与南花园可隔圩墙相望,即今初级中学学校所在地,今天则已位于南门里。据《辛氏族谱》记载:“十二世祖文兴公肇碑于先祠及南茔。”文兴公隶“二家份”昭仲支,盖其建碑之处的“南茔”即百姓所谓“二家坟”。在五六十年代,该碑用于泥桥、扁担张、鲍家一带的修桥工程。碑文从此不传。

    3:六家坟

   六家坟位于辛寨东门外,在砖崖子坟以南,即今年一村果园所在地。据《辛氏族谱》记载:“十五世祖士燮公又建碑于东茔。”辛士燮,字理庵,监生,隶六家份穆仲支,其建碑之处的东茔,大概即百姓所谓之“六家坟”。在五六十年代,该碑用于泥桥、扁担张、鲍家一带的修桥工程。碑文从此不传。

    4:杨树坟

   杨树坟位于小东门外,在圩子壕以东,辛二村果园以西、敬老院西北一带。当年,这里翠柏阴翳,幽邃静谧,荆棘草蒿丛生,并且有许多石碑、石桌、石凳,四周置以铁蒺藜网墙,另有守墓房屋数椽,靠道处有十几株参天白杨,因此人们称之为“杨树坟”。智德堂后裔在森公曾讲:“少时,曾随先父来此扫墓、祭祀。有一大碑刻有“辛松林、字江一”的字样。江一公,智德堂主,吾高祖也。后伯祖父受芝、生祖父受荃,则又分别迁茔于小高村北和院头村西北。”仁德堂后裔建鸿公亦曾讲:“我家祖坟即杨树坟也”。由此推断:杨树坟为昭伯支“五大门”之祖坟,盖清朝初由二家坟迁至此。

    5:河沟崖老坟

   河沟崖,村名,隶邹平里八田乡,位于辛寨村东北三华里处,该名盖源于故小清河或其支流。而河沟崖老坟则位于河沟崖村南。我祖母张氏曾说:“河沟崖老坟,远祖坟也,汝高祖维敬公始迁茔于宋家湾茔地。”石楼家的传人、二十世祖树华公曾讲:“河沟崖老坟,我家之祖茔也,迄今,坟墓虽然不在,但是我家依旧在其原址祭祀、扫墓。”以此推知:河沟崖老坟为昭仲支祖茔,盖清初由二家坟迁至此。

   井窥斋曰:自清朝以来,各支派纷纷卜地迁茔,或迁于梁家行,或迁于西门外,或迁于大碾西......杂处不一,

而谱中也未作标志,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政府禁止土葬,倡导火化,并勒令平坟。至此坟墓几乎不存,长满松楸柏榆的荒凉墓地今天已是稼禾油油的大片田畴,因坟而得名的地亩称谓,也将渐渐为人们所遗忘。

   B:昭季中支:昭季中支为六世祖辛早的后代。此支人丁不多,似乎为小高庄之支也。然则何时、何祖流寓小高村,已无考。百年前仅有数户而已。

   C:昭季下支:昭季下支为六世祖辛苓的后代。辛苓迁居邹平南门里。苓之子辛恕,字贯之,附贡生,曾官直隶南和县知县,敕授文林郎。母丧庐墓三年,父亡亦如是,凡五年未尝返其家,上闻建坊旌表。《邹平县志》著有《辛孝子传》。辛恕有二子,长曰自然,次曰安然。自然公,附贡生,敕授修职佐郎,曾官济宁州学正,从城里迁于城南周家。繁衍至今已为大支。

    十二世祖辛天德又由周家庄迁居小店。

    十四世祖辛崇和又由周家庄迁居中宁阳。

    十七世祖辛广山又由周家庄迁居七里堡。

    光绪十年聚族修谱,邹平七里堡人,十八世祖辛允伦(字敦五)曾编纂支谱并为之序,且来辛寨参加审核校对工作。

6、穆正支

   穆正支即四世祖辛泰的后代。传至六世后失传无嗣。按:辛泰为二世祖表之孙,三世祖景纲(六家之第一家)之子,传至六世而绝。并且三世祖景操(六家之第三家)、景鲁(六家之第四家)也无子而嗣绝。这样看来所谓“六家份”其实只是三家的后代,但“六家份”的称呼却传延至今。相传,二世祖友德与二世祖表、杰非一母所生,生前分居而处,死后异地而葬。他们的后人开始随父辈而葬。以后“二家”的葬于“二家坟”,“六家”的葬于“六家坟”。后人以墓葬所在地来命名不同的支派。至六世祖大仪公创建谱系时,他老先生也没有给这两支取新的名字,族人只好用“二家”与“六家”加以区别。

7、穆伯支

   穆伯支即四世祖辛恕之子,子孙鲜少,人丁不旺。穆伯支族人,百年前故里仅几户而已,今未知有嗣否?而流寓孙法者,今已无嗣。吾外祖母者,本辛寨王氏女,适孙法李氏,寿九十而殁。乙亥秋,吾问及兹村辛氏者,王氏未尝闻之,仅知村南有辛家坟者。

    十二世祖辛朝雷迁居本县孙法。

    十二世祖辛朝敬迁居邹平明家集。

8、穆仲支

    穆仲支即四世祖辛郁的后代。传至八世祖辛彦章、辛彦好时,又分为上、下二支。

附录三:穆仲支分支简图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支派

   A:穆仲上支,即八世祖辛彦章的后代。该支人丁兴旺,众口繁多,为“六家份”的主脉。

   十二世祖辛廷显迁居费县上冶。

   十四世祖辛超世、辛超伦兄弟迁居三台营。

   十六世祖辛文凤迁居济南南关司里街。

   二十世祖辛本水迁居三道井。

   B:穆仲下支,即八世祖辛彦好的后代。彦好公“迁居青郡益邑之西北乡红庙宓家庄,后以萑蒲之变,移于张赵庄居住,传五世,至秉福祖于本朝康熙间又徙居于临淄西鄙北灵王庄。”百年前已是人口过百的大支。光绪十年,聚族修谱,十七世祖辛兆孚曾编纂支谱并为之序,且来辛寨参加修谱事宜。

   十五世祖辛鹏来迁居邹平粉张庄。

   十五世祖辛鹏呈迁居本县柳塘口。

9、穆叔支

   穆叔支即四世祖辛民的后代。该支传人在故里分配很少,大都散处他乡。

   九世祖辛琢珵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迁居邹平里八田。繁衍至今为大支矣。今里八田有辛家街,族人辈分颇大,十七世、十八世者比比也。

   九世祖辛文璨迁居本县院头。

   九世祖辛文恒迁居本县鲍家。

   文恒子辛旺又迁居本县西新集。

   十世祖辛盛迁居章邑辛街。

   十一世祖辛起泰、辛起增昆仲迁居邹平粉张庄。

10、穆季支

   穆季支即四世祖辛奉良的后代。此支人口稀少,百年前仅三四户人家,今不知有其嗣否?

   十一世祖辛良智迁居齐东临河。

   井窥斋按:上述流寓异乡各支派为光绪年间所统计,此外尚有本县上盆崖、孟家峪、城南南石屋、西孙家闸支失次无考。另外诸螟蛉支原归附谱,今宜视为正宗,不复他列。

            [七]辛氏在故里的分布

   在故里辛家寨,辛氏“二家分”大都居住在村庄的北半部,即自隅头顶至北门真武庙的南北大街两侧和石庙街、石楼街、义仓街、朝阳街(在大湾崖北)以及阁子湾和石门框附近。其中昭伯支以石庙为中心而分布,因此不妨称之为“石庙支”。昭仲支则以庙子为中心分布,因此也可称之为“庙子支”。

   而辛氏“六家份”则大致分布在自隅头顶至西门的东西街两侧、故马庙附近、尹家湾以西及富胡同、杂面锅一带。其中穆仲上支为故里六家份之主脉,且以马庙为中心而分布,因此故里六家份或穆仲上支又可称之为“马庙支”。

   故里辛寨,人烟密集,众姓纷纭,可谓大村庄。昔年傍道依河,为章丘、齐东、邹平三县交界之处的大镇,是该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相当年,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出了不少,而这些大财主又几乎都出自辛氏之“二家份”,因此辛家称望族。不过,象我家世世代代靠几亩薄田以维持生计的平庸之辈,仍占大多数,却也鱼目混珠而忝列族门。

   大凡富贵之家的宅第自然要豪华气派。高墙深院,青砖墨瓦,飞檐雕甍,画栋雕梁,方砖墁地,影壁,甬道,穿廊,花墙,过厅,厢房,大厅,抱厦,西楼,后花园,月亮门......诸种建筑颇具清朝所时尚的风格。

   而这些大财主大都居住在村庄的北半部,即今天的辛二村一带。于是,约生活于光绪至民国年间的十八世祖辛炳南绰号曰臭粪子者,曾有讽谣云:

              “向北看是金銮宝殿,

                向南看是破赤烂蛋,

                向西看是马庙旗杆,

                向东看是阁子土山。”

   公元1947年,共产党实行了“斗地主、分田地”的政策。这些豪华的宅第其中一部分“均”给了由异地逃荒而来、在辛寨当长工或打短工而谋生的贫雇农,而沿街靠道的那些则充为公有,作了政府的办事处。于今,这些晚清时的建筑已是荡然无存,不过有些尚能残存至七十年代末期,好歹能使少年的我得以睹其风采。

   多少风又多少雨。臣民们嵩呼万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历史步入民主政治的岁月也已久矣。值此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发家致富又已蔚为时尚,并且奢侈浪费、大摆阔气也已温文尔雅地披上了“高消费”的外衣。于是乎,暴发户们所兴建的豪华漂亮的宅第悄然间拔地而起,尽管这些具有现代味的洋楼洋房一改旧式之面孔,但也无不昭示着上等人的尊严,真令下等人垂涎三尺艳羡不已。倘要炳南先生再世,重游故里,即兴赋谣,则其大作该会赋予崭新的意义吧。

   公元1995年盛夏,我回故里探家,欣闻南北大街辛二段拓宽,遂徒步小游,稽古凭吊,感慨颇多,并为拙诗二首:

                           (一)

               欣闻扩街故地游,稽古凭吊思悠悠。

               多少豪门望族第,仅剩葆善堂家楼。

               玉堂金马纨绔哥,茅椽蓬牖短褐叟。

               兴衰运劫由天定,何必替人泪沾袖。

                           (二)

               忽有一夜春风来,洋房换就旧亭台。

               辛劳起家谈何易,巧取致富方俊才。

               今之万贯暴发户,无不官吏商贾来。

               莫谓今人不如古,吃喝嫖赌胜先侪。

               [八]辛氏祠堂简介

   辛氏祠堂位于南北大街与义仓街交叉处的“丁”字路口之东北角,大门南向,西墙靠街,且护以栅栏墙。院内古柏森森,石碑穆立。据长辈讲,古柏粗可合抱,大约已有三四百年的树龄。北屋三大间为祭堂,四壁挂着各支派的祖轴。在“经书不可不读,祭祀不可不诚”的年月,这里该是香火鼎盛、飨膳丰腯吧。因祠堂毁于五十年代“破旧立新”的时期,所以本人未能目睹,仅耳闻而已。至于匾额、楹联所书内容,则闻所未闻矣。

   祠堂建于何年,已无考。我尝遍访辛氏耄耋翁,均言未知。

   据《辛氏族谱》记载:“十二世祖文兴公肇建碑于先祠及南茔。”辛文兴,“字子开,号果园。康熙辛卯(公元1711年)科举人,历官内阁中书,云南河阳县知县,福建南靖县知县,广东德庆州知州,诰授奉直大夫。”可证:祠堂至少建于清朝康熙以前。院中石碑铭文,想必记载家祠之兴修颠末,可惜早已毁坏不存。

                  [九]辛氏茔地考

    1:砖崖子坟

   砖崖子坟位于辛寨村东门外,即今辛一村果园北侧。相传,始祖亮葬于此。经辛氏后嗣历代修缮,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土崖四周遍砌青砖,故素有砖崖子坟之称。

   在故里向有“辛家始祖没有茔,王家始祖没有名”的说法。相传,明永乐年间,洪水泛滥,始祖坟墓被大水冲毁,公之遗骸亦被大水卷走。慧轩公之长子友德率诸弟与子孙,于洪水退去之后,就用驴驮一砖,在其墓地附近牵驴寻觅,便以砖落之处,瘗砖为冢。自此之后,辛氏子孙便于每岁春秋拜墓祭祀之时,在其墓地四匝填砖固土,以示悼念。

   辛寨王氏始祖亦原籍直隶枣强,与慧轩公同年迁来辛寨,未知其名,仅知其排行十一,其胞弟排行十二(迁居邹平青杨店),因此有王家始祖没有名之说。

    2:二家坟

   二家坟位于辛寨南门外,出南圩子门向西拐,在高家岗子以西,与南花园可隔圩墙相望,即今初级中学学校所在地,今天则已位于南门里。据《辛氏族谱》记载:“十二世祖文兴公肇碑于先祠及南茔。”文兴公隶“二家份”昭仲支,盖其建碑之处的“南茔”即百姓所谓“二家坟”。在五六十年代,该碑用于泥桥、扁担张、鲍家一带的修桥工程。碑文从此不传。

    3:六家坟

   六家坟位于辛寨东门外,在砖崖子坟以南,即今年一村果园所在地。据《辛氏族谱》记载:“十五世祖士燮公又建碑于东茔。”辛士燮,字理庵,监生,隶六家份穆仲支,其建碑之处的东茔,大概即百姓所谓之“六家坟”。在五六十年代,该碑用于泥桥、扁担张、鲍家一带的修桥工程。碑文从此不传。

    4:杨树坟

   杨树坟位于小东门外,在圩子壕以东,辛二村果园以西、敬老院西北一带。当年,这里翠柏阴翳,幽邃静谧,荆棘草蒿丛生,并且有许多石碑、石桌、石凳,四周置以铁蒺藜网墙,另有守墓房屋数椽,靠道处有十几株参天白杨,因此人们称之为“杨树坟”。智德堂后裔在森公曾讲:“少时,曾随先父来此扫墓、祭祀。有一大碑刻有“辛松林、字江一”的字样。江一公,智德堂主,吾高祖也。后伯祖父受芝、生祖父受荃,则又分别迁茔于小高村北和院头村西北。”仁德堂后裔建鸿公亦曾讲:“我家祖坟即杨树坟也”。由此推断:杨树坟为昭伯支“五大门”之祖坟,盖清朝初由二家坟迁至此。

    5:河沟崖老坟

   河沟崖,村名,隶邹平里八田乡,位于辛寨村东北三华里处,该名盖源于故小清河或其支流。而河沟崖老坟则位于河沟崖村南。我祖母张氏曾说:“河沟崖老坟,远祖坟也,汝高祖维敬公始迁茔于宋家湾茔地。”石楼家的传人、二十世祖树华公曾讲:“河沟崖老坟,我家之祖茔也,迄今,坟墓虽然不在,但是我家依旧在其原址祭祀、扫墓。”以此推知:河沟崖老坟为昭仲支祖茔,盖清初由二家坟迁至此。

   井窥斋曰:自清朝以来,各支派纷纷卜地迁茔,或迁于梁家行,或迁于西门外,或迁于大碾西......杂处不一,而谱中也未作标志,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政府禁止土葬,倡导火化,并勒令平坟。至此坟墓几乎不存,长满松楸柏榆的荒凉墓地今天已是稼禾油油的大片田畴,因坟而得名的地亩称谓,也将渐渐为人们所遗忘。


[十]族谱的编修

   在旧社会,建宗祠、勒墓碑、藏祖轴、修家谱是每个家族中的大事,是社会所时尚的文化之一,具体情况则不得详知,仅道听途说而已。

   今传世的《阳丘辛氏族谱》为清朝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所编修并印刷的版本,其序篇记载着家谱的创始和修订的过程。《谱序》云:“十四世祖可任公钞谱之原序记载其详。吾族之有谱创始于六世祖大仪公,彼时谱仅一纸。十二世祖文兴公肇建碑于先祠及南茔。十四世祖世珍公因钞谱残缺,仿照旧谱修成二轴。十五世祖士燮公又建碑于东茔。至道光十三年,十五世祖桂丰公增修为十三轴。同治五年,族兄允梅增修为三十一轴。......夫自始迁至今五百有余年矣。吾族之谱所以未遗失坠废者,列祖创之,累世修之,有由来也。......然藏轴于庙,勒碑于墓,势难信今而传后。于是聚族相与谋,重修易轴,册分十卷,捐资镂版,印刷分颁,存于各支。”由此可知,家谱最早创始于始祖亮的来孙———六世祖辛大仪,原名大鲵,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乙酉科举人,曾官河南舞阳县知县,《县志》有记载。其所创原谱序不知云何?可惜失佚久矣!

   光绪甲申、乙酉岁修谱,其工作量很大,编修人员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兹谨志其名字以资纪念。

—————————————————————————————

 昭仲支十六世祖辛习曾,字肄三,监生                       :参订

 昭伯支十六世祖辛传诰,字纶阁,附贡生                     :参订

 昭伯支十七世祖辛受绥,字福田,号振生                     :采访、参订

 昭伯支十七世祖辛受彤,字子超,号晓峰,监生               :参订

 昭伯支十七世祖辛寿昌,字际五,奎文阁典籍                 :誊录

 昭伯支十七世祖辛受祜,字来臣,号雪桥                     :校对

 昭正支十七世祖辛曰岗,字玉山,邹平韩家庄人               :校对

 穆仲支十七世祖辛兆孚,字信堂,临淄北灵王庄人             :校对

 昭仲支十八世祖辛允藻,字子玉                             :参订、誊录

 昭伯支十八世祖辛允昭,字鹤亭                             :誊录

 昭季支十八世祖辛允伦,字敦五,邹平七里堡人               :校对

 穆仲支十九世祖辛延琚,字甲三,学名震东,庠生             :校对

 穆仲支十九世祖辛延孝,字百原                             :校对

 穆种支二十世祖辛本善                                     :校对

——————————————————————————————————

   政治要变革,文化要更新,社会要发展,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盛极一时的宗法制度和祭祀文化也已逐渐沦落为历史的陈迹。据长辈们说,村里诸多的石碑于五六十年代被毁于一空,或以之修桥,或以之建房,或砸碎砸烂。而家家户户的祖轴和族谱,也于“文革”初被焚烧殆尽。

   古往今来,每于改朝换代之际,总不免有一场新旧文化的冲突或革命。秦始皇平定六国,一统九州,实施法家路线而有焚书坑儒之举。西楚霸王一入咸阳,便视“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为造成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万恶之源而付之一炬。汉武帝废除百家而独尊儒术......经历了近百年的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终于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桎梏着炎黄子孙的思想已有两千多年的儒术遂为共产主义所取而代之,于是孔家店被砸。

   在新历史时期,庙宇也好,祠堂也罢,既然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当然也就无需修葺而加以保存,毁旧建新,理所当然。石碑是建房、修桥的好材料,就地取村,利民利已,亦无可厚非。但视之为不祥之物而砸碎捣烂,又作何解释?至于家家户户的祖轴和族谱,则视之为敌、仇之为害而焚烧殆尽,于情于理,又当何论?在故里辛寨村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的诸种古迹,本应该传留给子孙,可惜大都为暴殄天物之徒而毁于一旦,致使我这代人未能目睹,恐怕下代人仅耳闻亦难矣!

   侥幸存世的光绪乙酉版《阳丘辛氏族谱》,暂且不论有无保存的价值和意义,但至少不能否认它乃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的产物,至少不能否认该项文化的继承者———《族谱》的编纂人员,尝付出过一定劳动,即使是菲薄的。

   悲夫!即使是《族谱》不曾有焚烧之劫,时至今日能翻阅披览者又有几人哉?目下,在邓大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立国之本———共产主义学说,也已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就连其所谓的忠实信徒们也不再心向往之,更何况其他人呢?于是乎,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西风洋浪”,打得头晕目眩,“泛若不系之舟”,随波漂荡,不知所向。只好一味钻在钱眼里,追求享受,及时行乐。青灯黄卷,刻苦攻读,为国为民而尽匹夫之责者又有几人哉?至于那此为时代所摈弃的慎终追远的陈词滥调,自然更不会有人来问津了。

   呜呼!吾之列祖列宗,及枉费辛劳而编纂谱系的祖辈们,倘要冥间有知,请大可不必为此怆然而偷潸!

                [十一]关于家族的辈分

   按族谱字辈起名的习俗直接受宗法制思想的影响所致,而宗法思想的重点就是维持嫡长子继承制。一般家族,特别是名门望族,为了使“人不忘本”、“知系统来处”都要撰修家谱,且每次修谱都要预先确定子孙的字辈。用字辈起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可以世世代代有条不紊地递传。如公元1774年,乾隆皇帝钦准的孔、孟、颜、曾四姓氏后裔的三十字辈为: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卫垂佑  钦绍念显扬。

   我辛氏家族之字辈却并非井然有序,而是杂陈不一。各支派自为主张,自定字辈,致使今天看来大有治丝愈棼之感。字辈的紊乱,不仅仅反映了本家族的文化水平低下,同时也反映了家族派系间的不团结性和不合作性。正如去年族兄绍强(隶穆仲支)曾语我:二家份与六这份之龃龉,由来远矣。相传,二家份远祖与六家份远祖乃同父异母兄弟,且一个生自枣强,随父慧轩公迁徒章邑,另一个则生自章丘。未异爨时,即不融洽。再隔数代,其后人则对祖先异地而葬,遂有“二家坟”和“六家坟”两大茔地。至清初,二家份某些族人开始发迹,富贵之家也相继涌现,而且他们的辈分也较大,除以长辈自居以外,往往以势骄人,自以为主持族务舍我其谁?而六家份则认为自古以嫡长支为正宗,汝等既不是嫡长支,也非硕德耆彦、深孚众望之辈,我们是君子固穷、穷且益坚,偏不买帐,而在马庙另设族务办事处,大有另立门户各自为政之势,除开祠堂祭祖之外,基本不相往来。”直到光绪间聚族修谱且共字辈起名为止,我家族历史上的不合作局面才宣告结束。

   现摘录原谱字辈如下:

[点击查看原图]


   仅从在故里的这三支中,即可看出我家族字辈的杂陈不一。为保持字辈的整齐化一,光绪间聚族修谱,经族人共识,确定八个字辈:建业绍先  沛泽广裕。并规定自廿一世起按字辈取名,族众宜恪遵守之。

   今天家族中的最大辈分为十八世“南”辈和“允”字辈,仅三人:礼南公,允龙公,允柱公。最小辈已至廿七世“广”字辈,人数也不多,其名字也不详。不过,现代人给孩子起名往往不按辈分,其实这样并不好,再过多少年就会长幼不分、次序不明。更有甚者,给孩子起曰某亮,连始祖的名字也不知避讳,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十二]祭辛氏祖先文

   维数钱忘祖之纪,柔兆困敦之岁,清秋月望之节,廿三世孙绍■谨以鲜果时蔬、浊醪香楮,致祭于故里东北依稀先茔之故址。曰:

   呜呼!列祖列宗!无影无形兮,无祠无墓;幽冥杳隔兮,今在何处?薄仪不腆兮,聊申衷曲;爰格爰诚兮,非筥非簠。飏飏兮纸灰,冉冉兮香雾。旻穹湛湛兮,真有仙景玉宇耶?旷野茫茫兮,果有泉壤冥府耶?忽朔风盘旋兮昏暗,倏云霾阴合兮欲雨。魂来耶?何数奠呼而不应?灵降耶?胡几拭目而莫睹?归真返璞兮靡忧,乘风遨游兮逍遥。汝化滋草木耶?奚枝叶以繁茂?汝朽泽谷禾耶?奚籽实以丰饱?天地长存兮,日月永恒;人生几何兮,终归无形。既知躯体一隳兮万事皆空,何苦筑茔兴祠兮谱载碑铭?既知长夜一入兮兆劫永冥,何羡生封死赠兮宗德祖功?时移世易兮,宗法圯斁 ;人心不古兮,世风浇漓。已矣乎!俎豆彝鼎;休矣哉,追远慎终。物欲横流兮金钱美女,孰倡敦伦睦亲兮敬宗尊祖;日美港台兮城镇市都,谁肯落叶归根兮重迁安土?灯红酒绿兮载歌载舞,犹云潇洒一回兮过瘾便殂;克勤克俭兮胼手胝足,必曰迫于生计兮累于口腹。

    生者营营乎乘化,逝者已矣乎万古。胡缅悼以神伤?徒酹酒以唏嘘!建业兮未必绍先,沛泽兮或可广裕。宜懋修兮弘远,唯平凡兮柢固。希阜丰兮逸安,冀 祎祉兮长驻。呜呼!灵其有知,毋哂我愚,来格来止,鉴此酌蔌,且歌曰:

悠悠我祖,肇兴何处?木本水源,遥念厥初。

蒙昧太古,部落氏族。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徽以图腾,别以字符。图腾字符,即姓之雏。

洎乎尧舜,水殃九州。豪俊能贤,徒展宏猷。

有姒姓族,禹王为酋。其名文命,氏曰夏后。

受舜帝遣,浚疏洪流。八年治水,勋耀千秋。

众望攸归,承祚盟首。传位子启,恩荫其后。

逮帝启立,胙土子孙。启之子某,采邑于莘。

繁衍于斯,奉祀于斯。国号为氏,别于他支。

子姓崛起,夏亡商替。姒姓嗣胤,潜踪匿迹。

流光迅度,白驹过隙。绵如瓜瓞,星散各地。

周初辛甲,官拜太史。武王胙土,封诸长子。

汉魏之际,族望陇西,酒泉太守,将军庆忌;

燕赵名士,诤臣辛毗。青史流芳,荣我辛氏。

临洮辛甸,冀南辛集,岂其踪址?亦未可知。

时至元季,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连岁荒歉,黎庶饥寒。十室九空,罕见人烟。

洪武北伐,山东肇安。同年西进,移师河南。

於赫始祖,系出河间,讳曰辛亮,字曰慧轩。

或奉敕命,或避兵燹。起自枣强,岁次二年。

挈妇将雏,流离辗转。章邑北陲,结庐家焉。

匪寇未靖,掳掠家园。纠合义民,抵御匪患。

村落四周,建木栅栏。辛家寨子,兹名始传。

猗欤始祖,三妻四子。先娶索女,继田宋氏。

索生友德,田生士奇。三表四杰,宋氏生之。

友德之子,景城景周。今二家份,兹祖之后。

士奇绝嗣,盖以疾殇。表祖一子,名曰景纲。

杰祖五子,景辈排行。螽斯衍庆,厥裔隆昌。

表杰同胞,凡六子息,六家份云,发轫于斯。

丁齿日繁,析家异爨。两支之分,奕世俗唤。

二家曰昭,六家曰穆。谱弁名之,未行各户。

夫自始迁,六百余年。子孙绳绳,胤脉源源。

敦厚朴悫,尚耕尚读。胼胝勤俭,重迁安土。

苍苍昊天,茫茫旷原。列祖列宗,泉下长眠。

郭东巨冢,匝砌青砖。翠柏掩映,始祖葬焉。

隔塍坟丛,榛蒿萋萋。艺果成园,桃李芳菲。

郭南墓田,址建学校,今闻读书,昔听鸱叫。

小东门外,圩壕之涘。杨柏萧萧,墓碑林立。

生封死赠,荣耀闾里。里八田西,河沟崖南。

松柏瑟瑟,碧草芊芊。夜台幽昏,窀穸凄寒。

在西门外,在新梁南,在水沟崖,在宋家湾。

在大碾西,在小高前,昔年墓地,今朝禾田。

杰祖玄孙,讳曰大鲵。官舞阳令,嘉靖举子。

肇创谱牒,时仅一纸。功于宗族,勿谖永志。

十二世祖,讳曰文兴。康熙举人,知州德庆。

勒碑先祠,铭表南茔。礼教吾族,秩序吾宗。

十四世祖,讳曰可任。抄谱原序,慎藏以存。

十四世祖,讳曰世珍。补轴罥祠,以歆芳芬。

十五世祖,讳曰士燮。碑建东茔,世系不堕。

十五世祖,讳曰桂丰。轴增十三,允迪先踪。

士燮曾孙,讳曰允梅。轴增卅一,弓冶有为。

前清光绪,岁在甲申。聚族修谱,剞劂颁分。

我族诸贤,泮宫采芹。落拓乡间,敦伦在心。

倡谋访撰,费心劳神。功于我族,谨志莫泯。

民国肇造,消灭帝制。五四风潮,文化更易。

三民学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民主革命,前赴后继。工商救国,现代管理。

海晏河清,太平盛世,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胄衍祀绵,缵绪靡替,劭德懿行,子孙永忆。

珍惜韶光,务本务实。尽此一曲,权代家祭。

                井窥斋于泉镇

           公元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点击查看原图]


附录四《辛氏族谱》序篇

   族之有谱,所以别昭穆、睦宗族也。盖水源木本之思、祗父恭兄之念,每因展阅谱系,益令人油然而生。则族谱之修,诚不容缓矣。考辛氏受姓之初,或曰系出古帝高辛,或曰系出周臣辛甲。吾辛氏岂其苗裔欤?然代远难稽矣。其隶籍章丘也,自始祖慧轩公始。公讳亮,於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河间府枣强县之东南乡迁居,遂家焉。当是时,毛贵、田丰扰害章邑,慧轩公建木立寨,纠合义民,以御其暴。此辛家寨所以名也斯事。十四世祖可任公钞谱原序记载其详:吾族之有谱创始于六世祖大仪公,彼时谱仅一纸。十二世祖文兴公肇建碑于先祠及南茔。十四世祖世珍公因钞谱残缺仿照旧谱修成二轴。十五世祖士燮公又建碑于东茔。至道光十三年,十五世祖桂丰公增修为十三轴。同治五年,族兄允梅增修为三十一轴。夫自始迁至今五百有余年矣。吾族之谱所以未遗失坠废者,列祖创之,累世修之,有由来也。然藏轴於庙,勒碑于墓,势难信今而传后。于是,聚族相与谋,皆谓祖功宗德不可忘也,支分派别不可淆也,官秩封赠不可略也,墓表陇阡不可没也,迁徙流寓不可忽也。深恐时移世异,椒衍瓜绵,而谱系或有未详,将何以明秩序、兴礼教、笃恩谊乎?今议定重修易轴而册分为十卷,参互校正,捐赀镂版,拟刷印分颁、存于各支。兹纂修既竣,因序其始末,冠诸简端,庶吾族阅是谱者,穆然起孝敬之意,蔼然成仁让之风,窃有厚望焉。是为序。

                           十八世祖孙允昭沐手谨述

                            时光绪十一年二月谷旦

■附录五:《辛氏族谱》修谱志略

   祖宗之支派,非谱无以详于前,非碑无以传于后,非轴无以昭其序,非镌印分存无以永垂不朽焉。念我辛氏始祖讳亮。字慧轩,自洪武二年,由北直隶枣强迁居章邑辛家寨,迄今已五百余年矣。而宗支犹绵如瓜瓞、炳若日星,幸有谱、有碑、有轴存焉。谱修于六世祖讳大仪公。碑建于十二世祖讳文兴、十五世祖讳士燮。轴诔于十四世祖讳世珍、十五世祖讳桂丰、十八世允梅。此我辛氏之世系所由至今不紊也于此。而欲垂诸久远,犹虑碑与轴偶有残缺,并虑谱之钞写者少。绥等所以不揣愚陋,邀合族公议,各输囊赀,锓版刷印,分存各支,俾后人披览,皆动水源木本之思。是绥等所厚望也夫。

                                 十七世孙受绥 、 受彤谨志

■附录六:《辛氏族谱》例言

   ●谱内支分派别难于清晰,兹将一世到四世总叙在前,长支居左,以次而列后,将四世以下分叙昭穆两支,其两支各分伯、仲、叔、季,按五世一抬之式,界限用横画联之,谱有无系者,仍遵旧谱。

   ●从来叙谱俱将先世祖功宗德叙入,再明爵号,里居,原配、继配某氏,子几人。兹因前世无稽,故谱内但于知者叙之,不知者阙焉。

   ●为人后者俱于本生父下注出嗣二字,若嗣某人则于其人名字下注承嗣,凡有抚养子者,载于各部附谱,以便查阅。

   ●族间有支派失传、无从考稽者,各支之中俱难叙入,今另载于后,幸原谅之。

   ●族人或有居处远方,更姓易名,犹可叙入者亦不忍遗,惟实为族人而茫然莫辩,则付之无可如何而已。

   ●谱内行谊出处,不过略述梗概,原以限于篇幅,未能详载其间,或有墓表邑志可稽,舆论石碑可采,概从阙焉。

   ●族滋派衍,讳避较难,今合族公议,预定起名排行自二十一世按“建业绍先    沛泽 广裕”八字挨次用,如各分起名占定辈行应用之字,务请族谱细阅,然后命名,自不至有重讳之处,吾族众宜恪遵之。

   ●族众多散处各乡,赖吾族福田公受绥往来访问,考核详明,备著勤劳,故谱内弁言及之。

   ●此谱原系草创,如后有查清世系,宜先随处添注,俟重修时另为更定,后有作者,或三十年一修,或五十年一修,是所厚望也夫。

                                十九世孙震东薰沐敬书

■附录七:《辛氏族谱》邹平韩家庄支谱序

   《木本图说》云:“木之根祖宗也,木之干父母也,分枝附萼兄弟之同气也,华实繁衍子孙曾玄之递传也。精脉流贯,荣悴相关。”旨哉斯言!古人尊祖敬宗收族之道寓焉。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于焉,立庙以萃之,胙土以分之,世系以表之,谱谍以联之,先王为此亲亲也,非具文也。

   吾辛氏自直隶枣强迁章邑,在前明洪武年间,务本重农,世世勤俭。其时,聚族而处,无以谱为也。迨入国朝,生齿蕃,人丁茂,或夺标场屋,或驰声艺苑,墓志碑铭代不乏矣。而族谱未修阅者,终属茫然也。至若转徙外郡,散处他乡,问及高曾讳字茫乎不知,窃恐先德渐湮,缵述替矣。

   甲申岁,习曾、传诰兄及受绥、受彤、允藻、廷琚、本善等有监于此,爰就耳目所及知,为之谱而存之,惧失坠也。日者走  来邹细加采访,恩(按:辛兆恩为“恩”字辈,名为“兆”,在此用错,应改为“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自序篇有:“松落落秋萤之火,逐逐野马之尘。”之句,可证。)于是跃然兴欣然喜也。恩(兆)自幼受学先君,落拓无成,然敦叙亲睦之谊,尤于心而不忘。况东鲁孔子犹称殷人,南阳诸葛尚溯琅琊。恩(兆)虽僻在他境,敢自外乎哉!盖一人之身分为千百人之身,异邦域不异宗坊,隔山河不隔形气,倘谓伤在足而手不知,病在背而腹无与,此尤恩(兆)之所痛心也。是谱也成,庶几览木知本,亲若一体,与先王尊族敬宗收族之意稍有合欤!是为序。

                                 十六世孙兆恩沐手敬序

■附录八《辛氏族谱》诸城支支谱序

   人道莫大于亲亲,亲亲必尊祖,尊祖必敬宗,敬宗必收族,而收族之道则莫要于修谱。谱也者,明世系、分支派、敦宗谊、教孝悌也。族而无谱以纪之,则愈疏愈远,虽一脉而漠不相亲者比比也。

   我辛氏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于直隶之枣强县,自故明洪武二年,始祖转迁于山东章丘县城北三十五里辛家寨家焉。越十世,德明祖贸易来诸,娶祖母王氏,生重兴祖,年甫髫龄,而德明祖思故,归章丘省坟墓,乃以疾终,遂葬于章丘之祖茔焉。重兴祖母子孤孀,遂入诸城籍朱泮镇。天不绝我辛氏者仅一线耳。厥后,重兴祖有子四人,支分派衍,丁口日繁,居止不一,渐至觌面不相识,同宗视若路人。此时且然,若世远年湮,安知不世次莫考、孙冒祖讳耶?渠用是慨然于木之有本、水之有源者,不可无以叙之也。乃采访编辑,重名者改正之,不可考者缺之,不敢妄注。阅数月而始有成书。呜呼难矣!渠族寒不能任剞劂,敬书数册颁诸族众,俾继继承承,随时补注。庶后世子孙念前人创立之艰、与后嗣承守之不易也。相与勉!为友爱和亲而无失尊祖宗收族之意焉,是则辛氏一族之厚幸也夫!          

                                时道光二十七年岁次丁未八月望

                          十五世孙渠薰沐敬书

■附录 九:《辛氏族谱》邹平周家庄支谱序

   盖闻:谱以联宗,亦以通情。人虽椎鲁,示以睦族之义,无不恻然。吾辛氏始祖讳亮字慧轩,公系出陇西,自明洪武二年己酉岁,由枣强迁章丘城北辛家寨居焉。源远流长,无庸细述。六世祖讳苓公,自辛家寨又迁居邹平城里。八世祖讳自然公,复迁城南周家庄。世远年湮,几于岁时不相往来,觌面不识。然自修谱之后,派虽别而宗则同,势虽睽而情倍笃。自今以往,春秋拜墓时,遐迩毕至,少长偕来,凡一公之孙,依行序辈,不犹是埙篪伯仲,僾然而有同堂之乐哉!

                       十八世孙允伦沐手谨序  ( 1885年2月)

■附录 十:《辛氏祖谱》临淄支支谱序

   粤籍:始祖讳亮,明初洪武间,自枣强迁于山左济南府章丘北乡辛家寨,隶民籍焉。数传至八世胞伯祖彦章、生祖彦好。彦章祖居辛家寨,棣鄂瓜绵,程邑望族。彦好祖迁居青州郡益邑之西北乡红庙宓家庄,后以萑蒲之变,移于张赵居住。传五世至秉福祖,于本朝康熙间,又徙居于临淄西鄙北灵王庄。越三世,及我曾祖进财、叔曾祖进宝。庆延螽斯,既堪咏夫蛰蛰;祥呈麟趾,亦堪歌乎振振。斯固辛氏子孙之幸,实宗祖忠厚之应也。予小子,恐代远年湮,支派失次,约同族众,序成支谱,附于始祖谱牒之中,寿诸栗枣,聊伸水木之思,且令后起者知渊源之自有相承焉尔。

                 光绪十年十七世孙肇孚谨叙 ( 1885年2月)



分享按钮>>【辛氏家谱源流】山东泰安肥城辛氏族谱世系
>>山东济南市章丘手抄燕氏家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