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编】古代科举制度:状元、榜眼及探花

    中华荆氏网 2008年12月21日 网络


【选编】古代科举制度:状元、榜眼及探花


关键词 古代科举制度 四岳会议 征辟 荐举 孝廉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一甲三名 状元 榜眼 探花

【古代科举制度的来历】

中国古代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但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想了解中国考试制度的起源,就必须先从古代的选举制度说起。氏族社会时期,出任公职经民主选举产生。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不仅部落联盟首领由四岳会议(四岳:部落首长;四岳会议:部落联盟会议)民主选举产生,就是其下属各级行政人员也须经过举荐。舜当政时期,四岳会议推举禹、后稷、契、皋陶、伯夷等人分管联盟内部事务。后来,还一致推举禹为他的接班人。上述情况表明,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是在四岳会议公举的基础上产生,并实行禅让制的。

大致说来,在春秋以前,出于世官和选举;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如张衡曾被举为孝廉和连辟公府。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

这些还不是真正的考试制度。就严格意义上的考试制度,是隋唐以降迄于清代所采用的科举制度。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三名,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或称制艺,时文,四书文。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场:府、县,省城,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宫殿)。

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称为生员或秀才。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生员(秀才)参加乡试,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参加会试的第一名称会元。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称为“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等级:

童生——刚开始学习的小孩。

秀才——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

举人——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

进士——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探花——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榜眼——殿试第二名称榜眼。

状元——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大学士——明代科举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状元、榜眼、探花的由来】


殿试一甲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基称唐代已有,武则天试贡士于殿前,别其等第,门下例有奏状,其居首曰状头,亦曰状元。后亦称殿元、鼎元。清赵翼《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世称进士廷试第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三元》:“正统十年乙丑,商公辂由解元、会元捷状元。终明世三元,公及黄观而已。先是文运独盛于江西,故有‘状元多吉水,朝内半江西,’之谣。”参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2、榜眼,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 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皇帝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

3、探花,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举经已出现。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 中进士者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称“探花宴”。以进士中的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记载,唐时新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为探花宴,以进士少俊者二人为探花使,入园折花。探花之名始此。宋仍此俗,谓之探花郎,本非贵重之称。

至南宋乃专称殿试一甲第三名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元、明、清三代沿袭不变。



分享按钮>>中华喻氏族史研究会--喻氏郡望堂号探源
>>中华喻氏族史研究会--喻氏来源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