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达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达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陇上达氏(二) 已阅:1313 / 回复:0(楼主)

第二部分  陇上达氏寻根问祖
     陇上达氏源系武威、金城二脉。武威达氏家谱记录了明清两朝近四百年家史,先祖功德、后世统绪皆叙于谱。乱宗乱代是金城达氏的综合之症,究其原委,主客观交织。达川一九九三年谱序云:“我达氏家谱因失传中断已久” ,“原谱均系询问老人相传之纂写而成,虽不可得而闻,而大旨略知之矣” 。正因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多有不确,更加文赋神密,以讹传讹,庸者不悟,纠之非易。现就具体问题作如下点评。
    一、民族。达家梁和武威谱俱载“先祖系关外哈密畏兀儿城人也” 。均无“高阳氏之裔”记载。据《回族人物志》载,“西北名将达云其先祖为回回贡将” 。达云邑人孙揆章题文特叙,“英烈公云,明史有传,其功业事蹟无俟后人忔杨也,惟氏族畏兀人多不知” 。充分表明,陇上达氏出于哈密畏兀城。而明朝平定西北之初,嘉峪关以西乃为察合台(成吉思汗次子)后裔诸王的游牧地,因而,蒙古族是陇上达氏始族。
    二、始祖。达川谱奉明初暂守哈密的威武王纳忽里、安克•帖木儿为第一始祖。据史料记载,他们都是察合台之裔,属王室系。纳忽里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逝世,其弟安克•帖木儿被封为忠顺王。永乐三年(1405)逝世,生一子未封嗣,其妻子受明王朝排斥,携子逃往东部蒙古,从此退出哈密政局。由此可见,“安克•帖木儿生三子”是虚构的。纳忽里和安克•帖木儿与哈那大、哈那亚、恪纳亚有无血缘关系待考。那么,陇上始祖究竟何许人也?
    达家梁谱所载:“我始祖仕平章者,乃关外酋长”。初步考证,其人名叫忽都贴木儿。史料称:明洪武十三年(1380)五月,河西守将濮英兵至北城(约今金塔县绿洲),获元平章忽都帖木儿。此外,在明朝对哈密地区的多年剿抚中,再无第二个平章之职者。忽都帖木儿亦属察合台后裔,却属安定王之系。
    武威谱所载恪纳亚“于洪初年进贡赴京”。注明“恪纳牙系忠顺王第三子”。明史记述:“纳忽里,察合台后裔,为哈密威武王、肃王。洪武十三年(1380)开始向明朝纳贡,二十三年(1390)与明朝失和,明朝刘真、宋晟来攻,逃跑。二十五年(1392)十二月派使者向朝廷贡献骡马请罪,二十六年(1393)逝世。其弟安克•帖木儿便是货真价实的蒙古族,并非隐姓埋名的大汉族。
    忠顺王是由朝廷诰封属国哈密的王位。明朝自永乐至政德八个皇帝,自1393至1511的118年间共封忠顺王十一位。达川谱所谓“明永乐年间仲季二祖以护卫使者身份代父王(第一任忠顺王安克•帖木儿)由哈密进贡赴京”,纯属子虚乌有。安克•帖木儿一子,同其母下落不明,根本不存在三个儿子,二子封卫之事。因此,恪纳亚祖上待考。
    三、姓氏。陇上达氏来自关外哈密维吾尔城,寄迹凉州。恪纳亚子达里麻答思以其名首字为姓,通族亦然,情在理上。
    四、二脉。史实证明,金城、武威达氏均为明初入陇之始族,但对民族、始祖、宗代等从未共同考稽。它反映着哈密王室与旁系的关系。直至一九九一年达川获得武威家谱,方作为一九九三年《重修金城达氏家族氏谱》的铺衬。考察发现,武威谱只叙恪纳亚于国初从哈密进贡赴京,忠义恭顺,屡有功绩,升试百户,驻凉州卫带俸。而对其祖上、同胞姓名、职业均无墨迹。亦无往来关顾之点滴,它反映金、凉二达并非亲族。达家梁谱谓:“仕平章者,关外酋长……持降归顺时有二子,长曰达哈大(哈那大),由天朝调遣赴北肃边抵夷,滞于新疆;次子达哈亚(哈那亚)迁居金城,占盐池、达达二沟”。它表明哈那大、哈那亚与恪纳亚并非兄弟。
    上述二谱,既没有恪纳亚与哈那亚共赴进贡的记述,又没有同升百户的证言;既没有哈那亚是忠顺王二子的记述,又没有驻金城卫带俸的证言。况且,哈那亚由凉州迁居金城,根本没有升试百户的条件。综览之前家谱,均无哈那亚为金城卫的记载,获武威谱后,哈那亚相赛恪纳亚不但成为忠顺王安可•帖木儿之子,而且成为金城卫,这不能不是畸形。
    根据有关谱牒记载,哈那亚父原为宦室之家,从哈密卫持降归顺后寄迹于凉州,遂成一大户。哈那亚迁居金城,创有业绩,亦为旺族,至嘉靖十六年,其后裔占盐池、达达二沟,亦为创业之举。
该帖子被13399316756在2015-9-14 17:33:39编辑过

作者:13399316756 (2015/9/14 14:53:01)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达氏论坛  执行时间:679.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达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