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河南省以老字为名的村庄系列介绍(三):老窝镇 已阅:1061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漯河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刻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之遥、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考古发掘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宋书-州郡志》记载:“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魏师南伐,破许昌城,颍川郡治召陵,称南颍川郡。”颍川郡治,原在阳翟(今禹州),后迁许昌。北朝魏军攻占许昌城后,南朝宋所属的颍川郡治便设在召陵县的奇雒城,领召陵、曲阳、临颍三县,称南颍川郡。北朝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撰着《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篇中写道:「汝水又东南,经奇雒城西北,今南颍川郡治也,隐水出焉,世谓之大隐水。」在《水经注》卷二十二颍水篇记载:「颍水又东南,汝水支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别渎于奇雒城三十里,世人谓之大隐水也。东南径召陵县故城南。」郦道元曾实地考察了这些水道,其注准确可信。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漯河召陵,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文宗字祖」。

漯河市是中国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2624平方公里,总人口250万。地处黄淮海平原,位于中原腹地,沙河、澧河横贯全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批准创办的唯一的内陆特区,是国家综合体制改革重点联系市和全国经济改革试点市。

商周时期,漯河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

贾湖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契刻符号、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贾湖遗址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漯河市郾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黄河南岸,属漯河市。西周初为郾子国,战国时为郾邑,西汉置郾县,隋开皇三年废,五年复置,称郾称县。面积960平方千米,人口90.75万。年平均气温为14.6°C,年降水量830.7毫米,无霜期216天。区内已形成了以化工、冶金、机械、建材、制革、羽毛加工等工业生产体系。旅游景点有郝家台、孔子思归碑。

在河南省郾城县被发现最近一座北宋古桥,单孔石拱桥刻有北宋「政和三年三月道者王守坚」题记。该桥的题记上有确切纪年,这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十分珍贵。

老窝镇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东北部,北与西华县、东与商水县毗邻,1999年撤乡换镇,全镇共37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土地面积7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万亩,人口7.1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土地面积全区第一,人口全区第二。


作者:chinesemahan (2010/12/14 19:49:03)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168.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