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彭祖的遗迹 已阅:1079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老彭即彭祖,而彭祖至今仍在中国各地留下许多文化遗迹。

《舆地广记》谓:「终于武阳郡彭祖店村,村即以此得名。」考武阳郡,隋置,改魏州为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省大名东北),唐代又改为魏州,辖区相当今河北省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省冠县一带等。《舆地广记》所载,当是此境。只是由于区划变动,彭祖店的具体位置已由原来的馆陶县归属于今临清市。当地县志上记载,彭祖店村的彭祖墓。由于区划变动,彭祖店村已不在今天的馆陶县。

也有说法是,彭祖生在四川葬在四川。据《彭山县志》(1991年版)记载:彭祖  先秦时期传说人物。《史记》、《国语•郑语》、《列仙传》等古籍载,彭祖姓篯名铿,陆终氏第三子,封于彭城(江苏徐州),故号彭祖。《四川通志》说他晚年入蜀,定居彭山县象耳山,以彭为氏,卒后葬于彭亡山(今彭山仙女山)。今陵墓犹存,墓前有清同治六年(1867年)县令王燕琼所立墓碑。

除了江苏徐州彭祖墓,浙江临安和陕西宜君均发现有彭祖墓。

彭祖传说与先秦典籍所谓老彭有关。《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

《神仙传》(晋葛洪撰写)形容他:「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活身为事。」他的养生之道被后人整理成为《彭祖养性经》、《彭祖摄生养性论》传世。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
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史记》等史书也有关于他的记载;道家更把彭祖奉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许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养生遗论。

随着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如汉早期马王堆墓《十问》篇、张家山汉墓《引书》篇,尤其是上海博物馆藏竹简(三)有《彭祖》篇,改变了人们对彭祖学术的认识。1994年4月和5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回两批竹简。经过6年的整理、保护、研究、检测,这批竹简被确认为2200年前的战国竹简,共有1200支,记有《易经》《诗论》《缁衣》《鲁邦大旱》《孔子闲居》《乐书》《性情论》《颜渊》《曾子立孝》《彭祖》《四帝二王》《性自命出》等81种先秦哲学、文学、历史、政论等方面的书籍,多为佚文。

徐州市有一口「彭祖井」,至今还有很多人去拜谒。唐皇甫冉《彭祖井》:「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苏轼集中《代滕甫论西夏书》:「俗言彭祖观井,自系大木之上,以车轮覆井,而后敢观。」「彭祖观井」意思是对生命的珍惜。

位于四川都有一座彭祖山,原名仙女山,古称彭亡山、彭女山。因彭祖及其女儿在此生息,修炼成仙而得名。彭祖山海拔高度610米,垂直高差158米,因是养生术创始人彭祖修炼和陵寝之地而闻名四海,被尊为中华养生文化第一山。彭祖山有「成都南后长寿宫」之称,正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寻幽访奇的好去处。  

彭祖是彭氏的祖先。《彭祖与彭家著名人物志》2008年6月版,共收录名人条目4101人。其中,上古、夏商周及春秋92人,至明代1199人,至清代(1911年前出生)1924人;近代(1911-1949年出生)1472人,当代(1950至今)705人。

该帖子被chinesemahan在2010-12-25 19:23:39编辑过

作者:chinesemahan (2010/12/25 19:23:0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5)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761.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