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云南的老姓朋友 已阅:1102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笔者最近认识了一位在云南昆明居住和工作的姓老朋友。

据这位朋友引述他父亲的说法,他的家本不是姓老的,而是改姓过来的。他的祖籍是东北人,他们是移居至云南的。他家并没有族谱。

据这位朋友听他父亲说,在东北,姓老的人数为数约有十万之多。

据前辈老敏康在互联网上提到:最近,有东北姓老的,主动跟我联络,说他们也姓老,是满族人的后代,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萨克达」的满语就是「苍老」和「老的」的意思。他们有家谱,他们姓老也绝对有明确的根由。  

同时,《广州日报》提到,也是在二、三百年之前,乾隆曾派出1600多名满族八旗官兵携眷驻防广州,辛亥革命爆发,该1600多名满族八旗官兵及其家眷不得不扎根广州;由于篡权的军阀仇视满人,所以致使在广州扎下根来的满人不敢张扬自己满族八旗子弟的身份,纷纷隐姓埋名,并全部已改为汉姓。据分析,其中就有改成姓老的。  

《驻粤八旗志》提供满人来粤的明证。《驻粤八旗志》是一套记载着广州满族来粤的历史文献,它创修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经历四年多于光绪五年三月初刊,到光绪十年续修,由清驻防广州将军札库德长善主纂是各地驻防志最详实、篇幅最多的一本志书,全书共25卷(含卷首),共七大部分,分别为敕谕、建置、经政、职官、选举、人物、杂记等。还有旗境分界图、大操阵图及水陆战图等70余幅,另附录旗境故迹。是记载清代驻粤八旗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人物事迹的珍贵历史资料,对研究满族驻防历史极有参考价值的史书。

辽宁大学孙文良教授在《清代八旗驻防志丛书》撰写的序言所提到的:一部八旗驻防志就是一部小百科全书。而世居广州的满族人则认为《驻粤八旗志》就是广州满族来源的一部全面性的大族谱。

据《驻粤八旗志》载: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藩难于,中原大定,分遣八旗汉军三千,携眷来粤;后经七十五年,迨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裁汉军之半,调京旗满洲兵一千五百名,携眷来粤合驻,将汉军出旗名额,即以满兵顶补。奉派驻粤满洲八旗兵是分批从北京及天津抽调到广州的。

《驻粤八旗志》则称,城防:广-州城…旗境:旗人居住的地界,北自大北门,南至归德门城墙(今大德路);东自大北直街(今解放路)至正西门城墙(今人民中、北路),大北直街以东则是民居。满洲八旗官兵驻粤后,在旗境内以光塔街(今光塔路)街中心为界,以北属汉军八旗子弟住地,以南则是满洲八旗子弟住地,各旗驻防地段,还具有体划分界线,不得混淆。

据「广州图书馆」网站刊登的文章指出,(满人来粤之后的)150年之中,八旗人口从最初的1500人左右增加了6000多人。

笔者一位姓叶的朋友,其祖父辈是清廷宫中的大员,后来被调来广州,其后人便定居在广州。这是实际的例子。

另一位前辈老延兵曾在网上指出,一直以来,我们家都自认为是地道的满族人,认为我们的老姓是从满族的复姓改过来的。但是,这段时间通过和敏康兄一同探究,发现我们这支老氏几乎可以肯定不是满族。因为按照辈分看,到我这代我家已经延续十二代,至少也得七八百年时间。而满族改汉姓那只是三百年前的事。也就是说,在满族改姓之前我家已经姓老至少四百多年时间了。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这支老氏在清朝建立时加入了汉八旗,所以老人们认为自己是满族。  

老延兵还提供了他家辈分的排序,依次是:晋、天、骏、成、文、振、德、永、昌、兴(我高祖老兴荣)、忠、孝、延(我老延兵)、世、哲、既、是、可、久、骋。

根据满人的习惯,满人的姓氏有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叶赫那拉氏、辉发那拉氏、乌喇那拉氏、郭罗络氏、伊尔根觉罗氏。另外在入关前还另有两个重要的部族,一为董鄂氏,一为富查氏,此亦为外戚。

另依清朝的规矩,汉女成嫔妃者,在其汉姓后加一「佳」字即可,如康熙生母佟佳氏即是现成的例子。

满蒙姓氏在入关之后受汉姓同化极多。常常就名字的首字而做姓。比如康熙朝军机大臣马齐,原姓钮祜禄氏,名字叫做马齐。后来因循而成马姓。傅恒亦在此例,其子福康安、福灵安等,就是虽父亲名字中的「傅」字转音而成。清朝入关时间日久,老姓没落,尤其是几个那拉氏,民间多不辨分区别,统称为那拉氏,到清末民初时期,「那」也成了姓氏。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舒穆禄氏,百家姓中本无「舒」姓,亦是由满姓转来,著名作家老舍的本名就叫做舒舍予,他是满族人。

据笔者的一位朋友说,在中国,新强和云南是移民最多的省份,云南人在云南最多不超有三代。许多云南人是当年跟吴三桂攻打云南留下来的。而中国新强则是明清两代朝廷重犯流放的地方,当时,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犯法,都是法配新强的。


作者:chinesemahan (2011/1/1 9:28:0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5)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2,578.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