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宋襄公的救命恩人子鱼(目夷)和鱼国 已阅:1183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鱼姓源出之一是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裔,以祖字为氏。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公子目夷字子鱼。宋襄公想当中原霸主,约会齐、楚等国在盂会盟,临行前子鱼说:「楚人不讲信用,我们应该带军队作警卫。」宋襄公却认为已约好大家都不带军队,不听劝告,结果在会上被楚人扣留。子鱼逃回宋国,组织宋人抵抗,迫使楚王放回襄公。

不久宋、楚两国又在泓水交战,子鱼劝襄公趁楚军半渡而击,襄公认为这样作不道德,不同意。等楚军一切准备就绪,弱小的宋军就吃了败仗。战后子鱼批评襄公说:「打仗就应当尽一切办法战胜敌人。假如你在作战时要讲仁义,那只有投降了。」子鱼的后世子孙有一支以祖父的字为姓,称鱼姓。
据古文献记载,鱼人在春秋时期就已立国于江汉地区。唐•杜佑《迪曲•州郡》载:「夔州(注:今理奉节县):春秋时为鱼国,后属楚。」
上世纪70年代,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的黄土台塬上,村民在耕作时无意中刨到一个土坑。人们从土坑泥土中出土大量散乱的马骨,还有一些镂刻着精美花纹的铜疙瘩……,这消息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两个出土有马骨和铜器的土坑按其形制应属陪葬车马坑被命名为「茹家庄一号车马坑」
和 「茹家庄三号车马坑」。

1975年元旦,「茹家庄一号墓」
的古墓的主墓室发掘工作在全面展开。墓道保存良好,大墓呈呈甲字形。墓中有两个椁室,分别埋葬着两具尸体:主椁室葬的是一名仰身直肢的男性,身旁有着大量的随葬兵器;在主椁室的西部有一间略小的椁室,内葬有一名女性,从其旁边泥土上的印记看,她下葬时穿着高贵美丽的丝绸衣裳。棺椁的木材和墓主人的尸骨都已腐烂或化为齑粉,但从出土青铜器的铭文上,表明男性墓主叫鱼伯,女性姓「儿」。从墓葬的形制(甲型墓、有墓道和车马坑)和墓室中青铜礼器的组合(五鼎四簋)上看,墓主人鱼伯应是诸侯的身份,也就是说他应是西周丰镐畿内一个诸侯小国的国君。

从毗邻的「茹家庄二号墓」中,考古人员出土了10件有铭文的青铜器,从青铜器的铭文得知:鱼伯的正室名井姬,出身于周王室一个重要卿士家族,是当时有名的贵族家庭。这座墓,就是井姬的墓。

1976年10月5日,考古人员在距茹家庄3公里外的竹园沟村,发现22座墓葬和2个马坑的、保存得非常完好的西周时代古墓群。其中一座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的古墓(竹园沟四号墓)中的青铜器铭文记载它的主人名叫鱼季。这是一座西周早期偏后大约是周昭王时代的墓葬,根据墓葬的形制及出土的青铜礼器、玉器来判断,这座墓葬与茹家庄一号墓在时代上相互衔接,略早于茹家庄出土的鱼伯墓。

这样,在同一地域(当年的鱼国疆域)内,鱼国王室宗族的墓葬终于开始露头了。

1980年的秋天,由于连降大雨,宝鸡西面纸坊头村一家农户的墙壁坍塌,从塌面内竟然暴露出了一批青铜器,从墓葬的形制规范,青铜器器型、花纹、铭文体例及有自称「鱼伯」、「鱼伯作器」、「鱼伯自作用簋」等铭文内容来判断,这批青铜器应属于迄今为止在宝鸡地区发现的最早一代鱼国国君,他的下葬年代大约在周成王初年。

通过种种遗迹和遗物的发现,人们知道:纸坊头墓地在渭水北岸,是鱼国的早期墓地,大约在周初时代;竹园沟墓地大约是鱼国中期的墓地,已退至渭水南岸,应是在西周的康昭时期;茹家庄鱼国墓地已呈衰败景象,且有逐渐南退的趋势,应是鱼国后期的墓地,大约在周穆王初年时代。

专家们认为:鱼国人和周人分属两个族源,他们不是同一个民族。

而鱼国世系和年代如下:

鱼伯(文王晚年.武王.成王之际)
鱼伯格(成王.康王之际)
鱼伯季(康王.昭王之际)
鱼伯知(昭王晚年至穆王)


作者:chinesemahan (2011/1/1 10:44:54)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824.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