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从珠矶古巷至世老村 已阅:1121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據一位老姓的老國釗稱:老姓後人介紹,老姓的始祖在粵北南雄珠璣古巷。南宋度宗皇時期有一姓胡的妃子,因為遭到當朝宰相賈似道的陷害,被令出宮為尼姑,後來胡妃逃出了寺廟,四處流浪,在杭州被運糧食到那裡的珠璣巷富商黃貯萬搭救帶回,納為妾,不料此事被人告發,朝廷便發兵前來圍剿,於是珠璣巷連同周圍數十裡的民眾紛紛逃離家園,大舉南遷。而老姓的始祖就是在這個時候遷移到如今的南海市沙頭鎮世老村和大老村。

南雄素有「唐縣明府,歷史名城」之譽,現時從廣州火車站乘坐火車,2個多小時抵達韶關。當地的珠璣巷卻是記錄中原人口南移和五嶺南北融和的一座里程碑,廣府人的桑梓之地,發祥之地。珠璣巷跟他們的家族歷史有密切的關係。

珠璣巷的繁榮歷史,跟唐代著名宰相張九齡奉詔開鑿梅關驛道有莫大關係。梅關古道是千百年來溝通嶺南與中原的第一通道。處於粵贛交接點上,地理區位優勢十分顯著,梅關至今仍巍然佇立于梅嶺之巔、粵贛交界線上的梅關關樓,建於南宋,明成化年間重修,上方鑲嵌石刻巨匾,北書「南粵雄關」,南書「嶺南第一關」。關樓北面臨江西界處有一塊立於清康熙年間的「關前碑」,高2米余,陰刻「梅嶺」兩個大字。關樓整體並不高大,前後地勢亦不十分險陡,但卻給人以雄渾宏偉,堅不可摧之感。

自梅關驛道開通後,南雄就成為繁榮富裕,南來北往的文豪學士、達官將相、富商貴人曾在此經過或停留,有的就在此落戶。珠璣古巷便成為嶺南諸姓雜居的繁榮集鎮。據記載,一千多年前,唐朝宰相張九齡的子孫張昌是最早來到珠璣巷居住的居民。

南雄珠璣巷來源有兩種的說法:一說唐敬宗寶歷年間,巷內有一家叫張昌的家族七代同居,朝廷特賜與珠璣絳環表彰這種孝義,為避敬宗廟謚,敬宗巷便改稱「珠璣巷」;一說宋祥符年間有珠璣巷,宋南渡時諸朝臣從駕入嶺,至止南雄,亦號其地為「珠璣巷」。不論哪一種說法,珠璣巷得名也有近千年歷史。

清代愛國詩人屈大均(1629——1696)的《廣東新語》指出南雄珠璣巷是來自河南開封。河南開封有條珠璣巷,後來中原氏族紛紛南遷到嶺南,就把聚居之地南雄沙水鎮的一條街巷稱之為珠璣巷。他曾這樣說過:「吾廣故家望族,其先多從南雄珠璣巷而來。蓋祥符(河南開封)有珠璣巷,宋南渡時,諸朝臣從駕入嶺,至止南雄。不忘枌榆所自,亦號其地為珠璣巷。」遷徙他鄉的異地人,還是沿用故地的舊名,這也是合情入理。

當人們來到南雄「珠璣巷」,古鎮風貌依稀可辨。兩側分佈的低矮民居夾恃而成寬4米有餘古巷,鵝卵石巷道古樸凝重。這裡最常見的就是祖譜和祠堂,短短的1500米的古巷兩邊,分佈著20多個姓氏的祠堂。璣巷現在還有居民20多姓,320多戶,1400多人,他們成了這梅關古道和歷史舊巷的見證人!


作者:chinesemahan (2009/12/6 23:06:58)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156.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